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卒中后使大脑半球发生了器质性损伤,引起言语交流过程中的语言感知辨识、理解接收和组织运用语言以进行表达功能的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失调,临床上又称失语症[1-2],也是脑卒中最常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失语症影响患者与他人的交流能力,从而影响患者的情绪、自信心、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能力。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其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  相似文献   

2.
裴燕峰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3):1729-1730
非语言交流是不使用语言,而通过体语、类语言、触摸等形式进行的一种近距离交流。可在同一时间刺激人的视觉、听觉、触觉,是在感官能及的情况下不断进行的,它除了能辅助有声语言的作用外,还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因而有人认为非语言交流更富感染力。非语言交流的信息是不断的,而语言交流的信息是间断的。  相似文献   

3.
非语言交流是以人的体态、仪表为载体的无声信息传递,包括人际交流中的动作、眼神、表情、姿势等,是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非语言交流除了能够辅助有声语言外,还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护理人员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石宏 《华夏医药》2005,9(5):404-404
目的:探讨恢复期脑卒中失语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对30例脑卒中所致失语患者采取心理疏导,语言训练和常规药物治疗。结果语言完全恢复10人,改善16人,无效4人,但能用手势等与封方沟通。结论康复护理后失语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或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且致残和致死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1].在脑卒中的后遗症中,语言障碍是常见的后遗症之一,约33%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2].虽然语言障碍的发生率较肢体障碍低,但其恢复和治疗难度却极大,而且它的恢复也会影响肢体障碍的康复.王小军等[3]研究发现,伴有语言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由于存在对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等语言交流障碍,对整个康复疗效有显著的负影响.因此,语言障碍的恢复和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康复治疗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将脑卒中后语言障碍的康复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邢静 《淮海医药》2000,18(4):304-304
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健康教育为指导,解决患者健康问题为目标的积极主动连续的护理,与患者交流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交流,可以收集到患者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对患者在身、心、社会、文化等方面实施整体护理。本文从交流的形式、原则与技巧、类型以及交流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整体护理的护患交流。1掌握交流的形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多方面、多形式的,它包括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可通过体态语言,即手势、姿态、面部表情、仪表、环境交流。语言交流是重要的交流形式。语言能治病也能致…  相似文献   

7.
非语言沟通在呼吸道烧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甜 《河北医药》2010,32(19):2775-2776
沟通是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是指在社会环境下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它包括所有的被人们用来给予和接收信息的符号和线索。正常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离不开语言链的作用,语言链一个以上环节障碍就会出现言语障碍,中度呼吸道烧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意识清楚但言语沟通障碍,无法与医生、护士、家属交流,身心需求就得不到满足。非语言沟通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应用于这些患者,可得到情感、信息及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支持,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残疾的神经系统疾病,除发生偏瘫、视觉障碍和感觉缺失外,交流往往亦受到障碍.我科自1999年10月~2001年10月对12例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进行以舒尔氏(Schuell)刺激法为主的系统言语训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失语症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患病后有各种不同的后遗症,而失语症是主要后遗症之一,患病率高达20%30%[1]。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的失语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使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产生了较大的障碍,据我国调查资料推算,在全国各类残疾总数中34%的是听力语言残疾[2]。护士常常因为无法理解患者的意图而不能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早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对失语患者非常重要和必要,多数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可不同程度恢复语言功能,提高生存质量[3]。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标准,而日本失语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护患交流的桥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由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恰当运用非语言交流,能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语言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的丧失是脑卒中患者恢复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的最大障碍。笔者采用丹参粉针剂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1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护患交往的桥梁。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由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由于气管切开患者不能用口语与医护人员及家属进行交流,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往往导致烦躁、恐惧、抵触等心理反应。适时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取得他们的主动配合尤为重要。此时,护患交流只能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3.
<正>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失语症类型之一,以语言表达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的日常交流、生活及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认为Broca区是卒中后造成运动性失语的关键,然而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灌注成像和扩散成像重新定义了运动性失语的发病原因主要是Broca区及其相关脑组织局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而引发的脑组织结构形态的微观变化。语言功能的恢复是临床与基础研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一个人的社会、家庭、角色及其价值的体现。当脑血管疾病损伤了优势半球的语言中枢,可引起语言功能异常;造成沟通、交流障碍,即失语。虽然失语症患者通常能自己恢复某些语言能力,但并不能完全恢复所有的语言能力。应尽早给予语言训练,因为语言康复也是有黄金期的。  相似文献   

15.
非语言又称身体语言,它与语言构成交往的两大途径,人际交往中65%的社会意义由非语言传递。非语言交流是通过眼神、动作、面部表情、姿势等方式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非语言交流除了辅助有声语言外,还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动力。在护理工作中,护患之间良好的语言交流能稳定病人情绪,减轻心理负担,有利于病体康复。  相似文献   

16.
失语症是脑卒中病常见的功能障碍和后遗症之一,脑卒中伴失语的发病率为21%~38%.失语症严重妨碍了患者的正常交流,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国内外仍以传统的言语语言训练为主要治疗手段,但起效缓慢,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近年来有报道经颅磁刺激对失语症有一定效果,本文将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对163例脑卒中失语患者进行科学耐心细致的语言康复训练。结果四种类型失语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对脑卒中失语患者给予全面的康复训练指导,促其最大限度地恢复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语言康复训练对失语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前瞻性分析42例脑血管病失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规范训练,在治疗前后运用改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检查评估其语言功能。评估标准提高Ⅱ度者为明显好转,I度者为好转,并进行自身前后比较。结果42例脑血管病失语患者经过3-4周语言康复训练后,语言能力的各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2例运动性失语的病人中明显好转16例,好转6例;17例感觉性失语的病人中明显好转12例,好转5例;3例完全性失语的病人中明显好转0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早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老年患者的非语言护理沟通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由于老年人的感觉、知觉、记忆力、思维能力、智力等方面均发生变化,其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巨变。非语言沟通因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在与老年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中,往往显得比语言沟通更富有感染力[1]。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掌握一些非语言沟通的知识与技巧,以增加与老年患者间的有效沟通,提高整体护理水平。1非语言沟通的特点非语言沟通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2]。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采…  相似文献   

20.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它可以分为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在多数情况下,护士会把重点放在语言沟通技巧上,而忽略了非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从而影响了护患沟通的效果。而非语言沟通可以跨越语言沟通的障碍,通过非语言信号如护士的仪表、眼神、体态语言、沉默等,来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利于护理行为的实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