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患者,女,66岁。因左乳癌术后15年,右乳癌术后4年,上腹部疼痛1月于2010-03-16入院。患者1995-04发现左乳包块,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单纯癌,大小约2.5 cm×2.5 cm,腋窝淋巴结(4/12)转移。免疫组化:ER(+)、PR(+)。术后CMF方案化疗6个周期,局部放疗,口服三苯氧胺5年。2006-04发现右乳包块,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大小约2.0 cm×1.8 cm,腋窝淋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93岁.左乳腺肿物3个月.近一个月生长较快,明显增大伴有疼痛.10年前患有"心梗","脑出血"病史,查体:双侧乳腺增生,左乳腺增生组织内可触及2.0cm×2.0cm×1.5cm圆形肿物,质的石头样硬,与胸壁固定、触痛( ).局部及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无肺、脑、骨骼转移征象.手术于05年3月2日在局淋下规范性切除肿物及增生乳腺组织.肉眼所见:肿物发生于增生乳腺组织内,切除瘤体无完整包膜,呈侵润性生长,己侵犯胸大肌.瘤体切面呈鱼肉样.同期切除增生乳腺组织约8.0cmX 7.5cm×1.5cm,类似于肌腱样韧硬,呈白色.  相似文献   

3.
李光学  葛世珊  钱科洪  梁跃 《贵州医药》2008,32(12):1071-1071
患儿男,1岁零3个月.发现左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2个月,包块不能还纳6 h急诊入院.出生后约3个月开始发现左腹股沟区包块,掉入阴囊内,平卧时可还纳,感冒咳嗽时加重.6 h前包块不能自行还纳伴腹痛,就诊于我院门诊以左腹股沟嵌性斜疝收入院.体查:左腹股沟区包块掉入阴囊内约5 cmX4 cmX4 cm大小,质中,有触痛,双睾丸可触及,不能还纳.急诊手术行嵌顿疝松解复位修补术.取左腹股沟斜切口逐层进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对脑转移瘤患者生存率、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998年~2 0 0 4年共收治的脑转移瘤患者4 2例,应用手术、放疗及化疗或手术加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17例行手术切除较大和影响功能的瘤结节,病情稳定后对原发灶及转移灶行放、化疗,患者存活可延长至1a~2a。16例患者放、化疗兼治,生存时间提高3个月~6个月,其他患者自然转归。结论: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是治疗脑转移瘤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杨晓慧  王肇瑞 《河北医药》2012,34(1):136-136
患者,女,37岁.2009年11月行胸部CT示:左肺门肿块,考虑中心型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支气管镜病理:小细胞未分化癌.遂行依托泊甙+顺铂方案化疗4周期,并行局部放疗1疗程.2010年5月患者第4周期化疗后无意中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彩超检查示:右侧乳腺平乳头外侧可见0.8 cm×0.4 cm低回声;左侧乳腺外上象限可见1.9 cm×1.6 cm不均质团块,边界不清,呈蟹足状,内可见穿支血流;双侧腋下可见多个低回声,左侧最大1.3 cm ×0.9 cm,右侧腋下最大2.8 cm×1.4 cm.5月27日行左乳肿物切除活检,病理为小细胞未分化癌,结合病史考虑肺癌转移.后患者逐渐出现左乳红肿胀痛,行左侧乳腺放疗及全身化疗后疼痛症状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摘要患者,女,68岁,于2009年11月发现左肺占位性病变,12月21日行左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下叶后基底段,约2 cm×2cm。术后病理报:中分化腺癌、淋巴结未见转移。2011年5月行纵隔镜检查,发现淋巴转移,病理为低分化腺癌可能性大,6个月放疗23次,同时应用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3次,末次化疗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报告1例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讨论.患者,女,50岁,主诉为左侧腰部不适2个月.CT示左肾中下极7.0cm×6.5cm软组织影,密度均匀.结果 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非霍奇金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术后行CHOP方案化疗6疗程,随访29个月,患者无瘤存活.结论 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罕见,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治疗方法主要是单纯化疗或根治性肾切除加化疗和/或放疗.  相似文献   

8.
肺癌脑转移4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0年12月本院400例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腺癌的脑转移发生率最高(41.3%)。单发脑转移121例(30.2%),多发脑转移279例(69.8%)。脑转移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运动感觉障碍及意识障碍。肺部原发灶未治疗组平均3.1个月出现脑转移,治疗组平均7.4个月出现脑转移。脑转移灶手术切除或r—刀治疗辅以化疗放疗的中位生存期及1年、2年生存率较高。结论 肺腺癌最易发生脑转移,要重视肺癌脑转移的不典型起病方式,肺部原发灶的治疗可以延缓脑转移的出现,脑转移灶手术切除或脑r—刀辅以化疗放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乳房再造日益为不少妇女所要求,也引起了医务人员的重视。笔者等用腹直肌肌皮瓣转移行乳房再造,共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一:49岁妇女,因右乳单纯癌伴淋巴结转移行右乳癌根治术,并辅以放疗和化疗。5年后右乳出现溃烂,并扩大到4cm×12cm,且肋骨外露,并部分坏死,创面肉芽组织不新鲜,创面取样细菌培养有绿脓杆菌生长,取局部组织活检为慢性炎症。在左下腹设计了腹直肌横形肌皮瓣,长36cm,宽9cm,皮瓣上缘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摘要 例1:姐姐,51岁。2002年发现左乳腺肿块,2004年2月行左乳腺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小叶性浸润癌。肿块大小:4.0cm×3.5cm×2.5cm,腋淋巴结转移2/11,术后分期T2N1M0ⅡB期,受体实验:ER(-),PR(±),Her-Ⅱ(+),术后CAF方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化疗1个疗程,由于经济原因停止治疗。妹妹,44岁。2004年7月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7岁,因右下腹隐痛10个月,发现包块月余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腹部平软,右下腹触及6×5×5cm包块,质硬,活动度差,有轻压痛。于1991年1月在硬膜外麻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见肠系膜根部有3×3cm包块未能切除,银夹标记。术后病理报告: (盲肠)印戒细胞癌侵达全层,上下切缘未见肿瘤。(系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术后化疗后  相似文献   

12.
武永康  缪华 《江苏医药》1996,22(11):797-798
颅内畸胎瘤属罕见肿瘤,作者诊治1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14岁,因左上下肢逐渐无力、变细2年余,加重伴头痛、呕吐1个月入院。两年前CT扫描见“右侧苍白球钙化”,病灶1.2cmX1.0cmX2.0cm,予“对症治疗”无效。入院检查:体毛多,视乳头水肿,左上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高,左Babinski’s征(+)。CT扫描见右额领部一8.5cmX7.8cmX6cm高低混杂密度灶,有些低密度灶似囊状;病灶形状不整,境界欠清;其内侧仍见钙化灶,较前略小;病灶虽大,但周围仅有半圈窄条状水肿。入院后行肿瘤全切除。术中见肿瘤浅黄色.椭圆形,表面有…  相似文献   

13.
1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因"右乳房包块切除术后7 年,右乳房肉瘤切除术后3 年,右胸壁转移性肉瘤切除术后1年,反复咳嗽、咳痰3 月,右胸背疼痛1 月"收入院。入院前8年患者体检时在右乳房扪及一质硬、大小1.5 cm×0.8 cm的包块,活动尚可,边界清楚,压痛不明显。在我院行双乳超声检查显示:右乳房有实质性占位病变。1年后行右乳包块切除术,术中完整切除直径约2cm,质韧的包块,未见明显的包膜,边界清楚。术后病理检查:乳  相似文献   

14.
腹膜后神经鞘瘤临床少见,我院收治1例复发性腹膜后神经鞘瘤,经行介入灌注化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女,49岁.因腹膜后神经鞘瘤术后8个月,再次发现左腹部包块1个月入院.8个月前患者发现左腹部有一鸭蛋大小包块,于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切除腹膜后肿物,取活检病理诊断为腹膜后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5.
腹膜后神经鞘瘤临床少见,我院收治1例复发性腹膜后神经鞘瘤,经行介入灌注化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女,49岁.因腹膜后神经鞘瘤术后8个月,再次发现左腹部包块1个月入院.8个月前患者发现左腹部有一鸭蛋大小包块,于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切除腹膜后肿物,取活检病理诊断为腹膜后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6.
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明之  周毅  罗志强  钟军 《江西医药》2006,41(8):566-568
目的探讨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治疗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1-2003年46例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行手术切除脑转移灶。1例仅行化疗症状未缓解.所有行全脑照射后的病例均有一定疗效,症状缓解23例,症状减轻16例,全组中位生存12个月,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69.6%、47.8%。19.6%。结论肺癌脑转移一旦确诊应进行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和延长生存时间。预后与脑转移灶单发和多发无关,全脑放疗加X刀或局部小野推量能提高生存率。单有脑转移较伴有颅外转移的患者预后要好。  相似文献   

17.
刘士海  黄强 《江苏医药》1997,23(11):810-811
例1,患者女性,29岁,因发作性左侧肢体麻木2年余入院。有癫病史10年,否认传染病接触史。体检:神志清,伸舌左偏,左鼻唇沟稍浅,左侧轻瘫和偏身感觉障碍。胸片(一),CT平扫示右顶叶不规则混杂密度影,约2.scmXI.3cm,增强后呈四块样高密度影,占位效应不明显,怀疑血管畸形而行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血管四块影。开颅见肿瘤位于中央沟后1.scm皮质下,呈苍白色,质地硬,与周边境界不清,全切除肿块scmXscmX4cm,内有散在较硬结节。病理示脑结核性肉芽肿伴外用脑组织高度反应性增生。术后予正规抗结核治疗2年,症状消失。例2,患…  相似文献   

18.
本院从1990-1996年治疗有清理证实的对性乳房增殖患者18例,现将有关临床病理问题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8例,年龄18~72岁,平均27岁.单侧乳房肿大16例,双侧2例。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圆形或盘状肿块,直径1~4cm,病程15d~4年.2治疗方法与结果15例行保留乳头,乳腺切除,3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全部治愈.病理检查肉眼肿块呈不规则或圆形结节,少数有不明显包膜,切面呈灰白色,质稍韧,实性.镜下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脂肪多少不等,乳腺导管散在分布,无乳腺小叶结构形成,导管上皮多层增生,无豚泡结构.导管周围纤维组织疏松水…  相似文献   

19.
患者,40岁,因发现下腹肿块2个月余,于1985年8月17日误诊为子宫肌瘤入院手术,术中发现左卵巢肿瘤呈菜花样,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行全子宫十双附件切除术。病理报告:左卵巢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癌,术后在当地医院用VCR、5-FU、KSM、CTX化疗8次,间隔时间1个月。1987年2月25日行第二次剖腹探查术,术前行盆腔淋巴造影及B超均未发现异常,二探术中无转移灶,盆腔、腹膜光滑,无肿大淋巴结,腹腔冲洗液离心沉淀后未找到癌细胞,行大网膜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大网膜少量脂肪组织伴出血,术后本行化疗。1989年7月复查发现阴道残…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18岁,农民。因左舌下无痛性肿块3年余,体查全身无异常发现。专科检查见左口底约3cmx3.5cmx4.5cm肿块,质偏硬,呈结节状,活动度差,无压痛,粘膜无破清,颜色正常;左颌下可触及0.5cmX0.5cm,颜下0.3cmx0.3cmx0.3cm质软、活动无压痛淋巴结。临床初步印象:左舌下腺肿块待诊。局麻了行左舌下肿块及左颌下淋巴结切除活检术。术中发现肿块基底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难以分离;淋巴结与周围组织无明鼓粘连。病理诊断:左舌下腺恶性肌上皮瘤(见图1、2);左颌下淋巴结未见转移。讨论:恶性肌上皮瘤罕见,偶见文献报道,大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