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慧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7):1029-1030
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其发病率、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与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力密切相关[1-2].现收集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与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因秋季腹泻住院的患儿310例,按喂养方式不同分为母乳喂养、人工喂养两组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提倡母乳喂养,减少或减轻秋季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腹泻患儿大便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腹泻患儿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主要原因。方法按照ELISA试剂盒的操作说明,检测疑似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大便。结果对254例疑似腹泻婴幼儿粪便轮状病毒的检测,共检出94例患儿感染,阳性检出率为37.01%。从不同年龄段上来分析,0-2岁的幼儿患病率最高,其中0~1岁的阳性检出率为44.09%,1~2岁的阳性检出率为35.48%,明显高于2~10岁的人群。按不同月份来分析,轮状病毒感染的阳性率主要高发于10~12月份和1~3份,检出阳性率为45.19%和42.86%,也明显高于其他月份。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原因之一,且轮状病毒主要好发于0~2岁幼儿,同时以10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较为流行。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病,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导致婴幼儿腹泻常见的病因,为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笔者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几分别进行了母乳、人工两种方式喂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轮状病毒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根据病毒外壳蛋白VP4和VP7抗原性的不同可区分为不同型,P(VP4,Prtoease sensitive)型和G(VP7,Glycoprotein)型。本实验从中国8个地区(长春,秦皇岛,北京,杭州,福州,广州,成都, 昆明)的急性腹泻患儿中收集到1093份非菌性腹泻标本。标本经病毒dsR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组轮状病毒(HRV)。结果阳性标本为432份(39.5%),电泳型长型占优势,占PAGE阳性总数的96%以上,阳性标本利用血清型特异的单克隆抗体ELISA进行分型,结果表明我国上述8个地区1998-1999年轮状病毒流行季节中A组轮 病毒以G1型为主要流行株,占阳性总数的80.3%,其次为G2(11.1%),G4(3.9%)和G2(3.2%),有发现G9型,在本实验中共有18(4.17%)份阳性标本有用有单克隆体和型特异性引物无法分型,12(2.78%),份标本为混合感染,这与相关的报道一致。本实验中抽样选取了119份G分型阳性标本进行VP4分型,其中P[8]型有21份(17.6%)P[4]型有13份(10.9),P[6]型有12份(10.1%),P[9]型有8份(6.7%),与相关的报道基本一致,另外65份(54.6%)用现有引物无法分出P型,A组轮状病毒G型和P型的关系常见P[8]G1和P[4]G2,本实验中轮状病毒中分离株作了常见的P[8]G1(28.3%),P[4]G2(9.4%)型外,还检测到P[8]G3(5.7%),P[8]G4(3.7%)和其它较少见的基因型,65份未分出P型的标本其中49份有一次扩增的产物,提示可能为其它P型,有待进一步的检定。以上结果,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可为我国轮状病毒疫苗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一个清晰的流行病学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探讨其发病特点。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抗原。结果 2358例婴幼儿腹泻患儿中检测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682例,占28.92%,6个月~2岁患儿共检出412例,占阳性病例的60.41%。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6个月~2岁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发病高峰期为10~12月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RV)感染与婴幼儿腹泻的关系。方法利用金标法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婴幼儿腹泻患者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8份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中,179份轮状病毒检测为阳性,阳性率48.6%。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6个月~2岁婴幼儿易感,秋冬季为高发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7.
研究本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状况,并对轮状病毒腹泻的年龄分布、时间分布、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防进行探讨,为本地区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和预防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8.
作者调查统计了我院1995年1月至1997年1月儿科收治的1个月至6岁急性肺炎患儿1216例,旨在探讨喂养方式对婴幼儿常见疾病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急性肺炎患儿1216例,其中母乳喂养儿506例,非母乳喂710例。男630例,女586例。<1岁746例,1~3岁372例,>3岁98例。其中并发肺炎心衰54例,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23例。合并有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84例,营养性贫血(Hb<110g/L)399例,营养不良(Ⅰ度、Ⅱ度)42例,佝偻病36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郑州市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方法采集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5岁以下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709例,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分析腹泻患儿年龄与病毒检出率的关系。结果①709例中婴幼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者242例,阳性率为34.13%;②91.32%的轮状病毒腹泻发生在2岁以下患儿;③发病高峰在每年的8月至次年1月。结论郑州市婴幼儿腹泻以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2岁以下患儿为高发人群,秋冬季节为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10.
颜引妹  杨咏华 《江苏医药》1999,25(7):531-532
临床上婴幼儿肺炎常并发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近年来又有文献报道小儿流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轮状病毒(RV)可导致肺炎,我院1994年~1997年对200例肺炎伴腹泻患儿进行RV检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选择婴幼儿肺炎伴腹泻儿200例为实验组,其中男123例,女77例,年龄最小为32天,最大为14个月,平均年龄4个月26天。对照组选择呼吸道感染不伴有腹泻儿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为2个月《天,最大为12个月,平均5个月17天。二、标本采集:实验组为婴幼儿肺炎后并发腹泻第2天的咽部分泌物与新鲜粪便;对照组为起病后第2…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学》2016,(3):575-577
目的:检测与分析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及其结果与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腹泻婴幼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婴幼儿腹泻症状采集其粪便标本,并采用乳胶法对其检测轮状病毒,并对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200例腹泻婴幼儿患者中,有185例送检标本中存在抗原性轮状病毒,其阳性率为92.50%,其中1~3岁婴幼儿轮状病毒经检测阳性率为60.54%,5月~1岁婴幼儿轮状病毒经检测阳性率为30.27%,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婴幼儿(P<0.05)。结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诱因是由轮状病毒所致,并且其病发阶段上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及季节特征,多发于5月~1岁婴幼儿群体,秋季期间具有较高的感染率,针对婴幼儿腹泻展开病毒检测能够及时控制婴幼儿病情,为临床医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石榴皮辅助治疗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RV)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55例急性RV腹泻婴幼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即应用抗病毒、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蒙脱石散吸附收敛、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观察组加服石榴皮煎剂。比较两组患儿的止泻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大便RV抗原转阴率,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大便RV抗原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1周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应用石榴皮煎剂联合传统西药治疗婴幼儿急性RV腹泻,有止泻迅速、食欲恢复快的作用,且常规剂量下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炎琥宁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利巴韦林及常规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发热者给予退热的对症处理。观察组给予炎琥宁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思密达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保留灌肠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好而无不良反应,避免了静脉用药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腹泻的流行状况、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苏州永鼎医院儿科收住院的146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RV腹泻发病年龄:91.78%的轮状病毒腹泻发生在2岁以下儿童,平均发病年龄11.65个月;流行高峰季节为11月~12月;临床表现:以腹泻、呕吐、发热为主要症状,合并心肌损害81例,占55.48%,侵犯神经系统至惊厥5例,占3.42%,平均惊厥发作次数1.2次;预后:轮状病毒腹泻为一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结论 2岁以下婴幼儿是轮状病毒腹泻的主要流行人群,秋冬季多发,11~12月是发病高峰,以水样便、呕吐、发热为主要症状,除肠道内感染,亦可引起肠道外多脏器损害,以心肌损害及惊厥为多发。RV感染腹泻及其肠道外损害虽为自限性疾病,但临床治疗仍需积极控制RV所致的病毒血症,降温可减轻患儿心肌和神经组织的受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68例轮状病毒腹泻伴发心肌损害的婴幼儿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研究轮状病毒感染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方法轮状病毒腹泻伴发心肌损害的婴幼儿68例,根据轮状病毒(RV)肠炎诊断标准检测结果,RV阳性患者36例,为实验组,RV阴性患者3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包括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实验组的心肌酶谱值包括AST、LDH、CK以及CK-MB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心肌损害发生率为28例(77.78%),其明显高于对照组15例(46.88%),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与心肌损害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清心肌酶谱的诊断测定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观察病情变化,而且有利于对患者的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6.
310例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小红  林祥宏  徐元宏  童天骄  夏徇 《安徽医药》2010,14(12):1419-1420
目的了解本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V)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6年10月~2009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腹泻患儿310例新鲜粪便标本和资料,采用标记金的A群RV单克隆抗体,以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监测A群RV感染情况,以及分析腹泻婴幼儿R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310例腹泻患儿以男性为主,男/女比值为2.75。98例检出RV抗原阳性,感染率为31.6%,不同性别患儿RV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6个月~2岁组腹泻患儿RV抗原检出率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RV检出例数以10月至次年1月为主,共检出64例(占65.3%),其中尤以11月份为最高(27例)。结论 RV感染是合肥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应及时准确监测腹泻婴幼儿RV感染情况并进行合理治疗,防止感染性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防治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68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随访一年统计两患儿腹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腹泻发生次数以及腹泻发生时间要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的腹泻发生率为12.65%,重型腹泻发生率为0.59%;对照组患儿的腹泻发生率为28.82%,重型腹泻发生率为4.41%;两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在防治婴幼儿腹泻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显著地降低腹泻与重型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王清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827-3828
目的:探讨丹阳地区婴幼儿腹泻病中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y,ELISA)法,对685例急性病毒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人类轮状病毒检测.结果:本组685例小儿腹泻病患儿中检出轮状病毒感染212例,占30.95%,并且好发于秋冬季节,多见于6个月~2岁的患儿.结论:轮状病毒是丹阳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治疗加中药葛根芩连汤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7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静滴利巴韦林、口服思密达和金双歧片,治疗组在此基础加葛根芩连汤。治疗3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77.6%,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常规配合葛根芩连汤治疗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