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23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了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对HCV与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感染患者的部分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38例各型肝炎系本院1993年1月至1994年12月住院患者。男195例,女43例,年龄13~62岁。二、研究方法(1)血清抗一HCV检测采用ELISA方法,试剂由上海科华公司提供。(2)血清抗一HAVIgM及血清HBV标志均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一、各型肝炎患者抗一HCV和抗一HAV-IgM、HBVM的检测23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一HCV阳性31例,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蒋道荣  孟宪镛 《江苏医药》1996,22(8):564-565
本文介绍检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旨在进一步探讨其在乙型肝炎免疫损伤机理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组各型乙型肝炎患者共118例,其中急性乙型肝炎(AH)20例,慢性迁延型肝炎(CPH)42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28例,肝炎后肝硬化(ALC)18例,慢性重型肝炎(CFH)10例。男93例,女25例。年龄18~59岁。诊断分型按1990年全国第六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所有病例在2个月内末使用过免疫调节剂和糖皮质激素药物。正常对照组为30例健康献血员。二、检测方法:(1)外周血T淋巴细…  相似文献   

3.
1996年6月间,随机采集我院慢性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244份,对HBSAg、抗一HCV、抗一HDVIgwt,三项均阴性者,检测庚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GVRNA),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共244份住院和出院后复诊慢性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原采血清258份,剔除重叠感染HAV、EBV、CMV、HEV血清14份)。患者均为本地居民,男167例,女77例;年龄17~71岁,平均38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9o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慢性迁延型肝炎(CPH)76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124例,肝炎后肝硬化(LC)36例,慢性重型肝炎(CSH)8例…  相似文献   

4.
陈凯红  刘海肃 《江苏医药》1997,23(12):874-874
本文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阶段的血清进行细胞介素一6(IL-6)含量的测定,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资料:收集1995年8月至1995年11月我院住院病人105例,男80例,女25例,平均年龄43.4士13,3岁。按照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所制订的标准诊断,其中急性肝炎33例,慢性肝炎18例,肝炎后肝硬化23例,重型肝炎2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原发性肝癌9例。病原学检查乙型肝炎90例,丙型肝炎4例,已丙型重叠3例,甲型肝炎1例,甲乙型重叠1例,病原学检测全阴性6例。二、标本:每例均予入院时采集血清标本,为急性期或活动期标本;…  相似文献   

5.
聚合酶链反应(PCR)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等特点,为了探讨血清HBVDNA与e系统的相关性,我们对104例各型肝炎(乙肝)及HBSAg携带者采用PCR法检测了患者血清中HBVDNA,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有44例乙肝患者来自本院1994~1995年3月肝炎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由省肿瘤医院提供,其中,男60例,女44例,年龄15~61岁,平均32.5岁,依据1990年(上海)第6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定的诊断分型标准,计急性肝炎(AH)2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24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4例,肝炎后肝硬化(L)6例,无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与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 对临床观察的54例肝炎均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订标准进行诊断和分型,其中急性肝炎15例,慢性迁延性肝炎1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4例。慢性胃炎的诊断均系纤维胃镜检查证实,15例为萎缩性胃炎,39例为浅表性胃炎。通过临床观察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5例萎缩性胃炎均系慢性肝炎(9例为慢性活动性肝炎,6例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浅表型胃炎见于各型肝炎;住院过程中因返酸、上腹痛而检查者14例,占23.3%;肝炎好转,肝功正常而纳差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不能消失者40例,占76.7%。结论 病毒性肝炎与慢性胃炎有密切关系,慢性胃炎可见于各型肝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见于慢性肝炎。  相似文献   

7.
隋云华  高峰 《江苏医药》1995,21(6):372-373
对149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糖类抗原CA-50和甲胎蛋白(AFP)的含量作了同步检测。结果101例(68.7%)的CA-50检测值超过正常值,检测平均值依序为慢性重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肝炎(P〈0.01),而且各型慢性肝炎都高于健康人(P〈0.01),急性肝炎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P〉0.05)。CA-50和AFP的检测符合率为77.85%;慢性重型肝炎病程中CA-50和AF  相似文献   

8.
薛蓉  蒋幼仙 《江苏医药》1997,23(7):507-507
为了了解小儿病毒性肝炎血清中含铜、锌离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含量与临床的关系,我院检测了75例小儿肝炎患者和36例正常儿童的血清SOD-1含量。旨在探讨其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对象和方法一、对象:75例病毒性肝炎患儿中,男48例,女27例,年龄8个月~亚3岁。其中>6岁38例,wt6岁37例。病程>2个月15例,<2个月60例,重肝7例。75例中甲肝32例,乙肝3O例,其他型肝炎13例。同时选36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IO例,年龄12个月~13岁。二、方法:血清SOD-l测定采用上海二军大369室提供的SOD-1放射免疫测定药盒,…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45例各型病毒性肝炎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情况及非特异性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测定结果,分析讨论如下。一、病例选择本文病例为本院1979年5月~1980年6月经确诊的门诊及住院肝炎患者(按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计145例。其中急性肝炎69例,重症黄疸型肝炎8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4例,乙型肝炎31例,HBSAg健康阳性携带者13例。本组病例男95例,女50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62岁。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菊 《首都医药》2011,(24):17-17
目的了解近年来我国上海部分地区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6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种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构成。结果6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甲型肝炎(HAV)5例,乙型肝炎(HBV)22例,戊型肝炎(HEV)30例,重叠感染3例。重叠感染以HBV/HEV常见,2例,HAV/HEV1例。甲、乙、戊及重叠感染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3.4岁、39.59岁、51.17岁、65岁,各型肝炎男女发病比为2:1~4:1。结论在本研究群体中HBV和FIEV是急性散发病毒性肝炎最主要的病毒体。各型急胜病毒性肝炎男女发病性别比均为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与以往相比有增加现象,其中HEV最为明显,集中在中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1.
李桂荣 《药品评价》2006,3(6):463-464
淤胆型肝炎易发生于各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的一个难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我们应用复方甘草甜素(美能)联合山莨菪碱(654—2)治疗淤胆型肝炎34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五灵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短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定玲 《江苏医药》1997,23(4):287-287
鉴于目前病毒性肝炎仍为临床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的疾病,我们于1995年12月~1996年10月采用纯中药制剂五灵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6例,以临床探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前景,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对象:本院肝炎专科门诊病人共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16~64岁,平均31.34岁。所有病例均经血清学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按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专题学术会议确定的标准分型,其中慢性迁延型肝炎(CPH)39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17例。病程10个月~28年,平均9.3年。治疗:…  相似文献   

13.
薛容  姜长林  詹榕娥 《江苏医药》1999,25(7):553-554
临床上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水平变化可作为肝实质损伤程度的灵敏的诊断指标之一。但是TBA水平的变化对于判断各型肝炎预后的意义了解甚微。因此,本文对27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TBA水平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变化的程度以及与其它几项肝功能指标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试图以帮助判断疾病的预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本组资料270例患者均为我院1998年6月住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男158例,女112例,平均年龄38.5岁。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会议所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急性黄疽型肝炎(AH)52例,其中…  相似文献   

14.
<正> 国内外对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研究均较乡,对急性型经卧床休息及一般保肝对症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对慢性型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疗效欠满意,本文报告经直肠输注氧气治疗各型肝炎的近期结果。自1983年11月至1984年3月底,共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26例,完成疗程的21例,其中男17例,女4例;20~40岁11例,40~60岁9例,60岁以上1例。按1978年全国病毒性肝炎(杭州)会议所定标准分型,急性病毒性肝炎5例(其中HBsAg阳性4例),慢性迁延性肝炎3例(HBsAg阳性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2例(HBsAg阳性10例),坏死后肝硬化伴腹水1例(HBsAg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探讨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的变化及其在诊断、病情演变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2例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L-2R的水平。结果 sIL-2R的水平在急性病毒性肝炎(AH)、慢性迁延型肝炎(CPH)、慢性活动型肝炎(CAH)、肝炎后肝硬化(HC)和重型肝炎(SH)中分别为643.5±232.6u/ml、452.8±234.3u/ml、632.5±243.3u/ml、693.5±267.3u/ml和901.4±304.8u/ml。病例组 sIL-2R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炎活动期均明显(P<0.05),各型肝炎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人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IL-2R都明显增高,其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肝细胞损伤及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35例正常人及113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B因子的测定结果。急性肝炎患者血清B因子含量升高,机理与C反应蛋白一样,属急性时相反应物质。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患者血清B因子含量降低,反映了补体替代途径的激活,其含量与患者病情轻重一致。临床上动态检测B因子可作为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冯宝良  陈芝蓉 《江苏医药》1997,23(6):418-418
本院从1995年1月~1996年5月收住散发性成肝83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本组83例中男57例,女26例,男:女一2.19:1,年龄二6~67岁,平均年龄4乙18岁。诊断与分型按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其中急性肝炎52例,馒性迁延型肝炎1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9例,肝硬化6例,肝癌3例。除52例急性肝炎外,其他引例经血清学检测均重叠有乙型肝炎。二、血清学检测所有病例均检测抗一HEVIgG、抗一HEVIgM,至少一项以上阳性(ELISA法)。试剂由新加坡DiagnosticBiotechnology(Pie)Ltd提供…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肝炎TTV DNA阳性者的临床分型和肝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肝组织形态学特征,探讨TTV与肝损伤的关联性,方法:对93例血清TTV DNA阳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中10例单一TTV笔DNA阳性慢性非甲-瘐型肝炎(HNA-G)的肝组织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均有一定比例的TTVDNA阳性,以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多见,可呈T TV+HAV,TTV+HBV,TTV+HEV,TTV+HAV,TTV+HBV+HCV,TTV+HBV+HEV,TTV+HBV+HGV重叠感染,与HBV重叠感染可有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之临床类型,半日一TTV DNA阳性慢性肝炎患者存在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纤维明显增生,结论:TTV DNA阳性慢性肝炎患者在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纤维明显增生,结论:TTV在肝脏慢性损伤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可引起慢性肝炎并与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相关联。  相似文献   

19.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5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FP水平,并动态监测其变化。结果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FP异常率高达83.6%,急性重型肝炎血清AFP异常率显著低于亚急性重型肝炎及慢性重型肝炎(均P〈0.01);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FP高水平组存活率显著高于AFP正常组及AFP低水平组(P〈0.01~0.05);重型病毒性肝炎存活者血清AFP水平显著高于死亡者(P〈0.01)。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FP测定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患者血清AFP呈高水平,说明其肝细胞再生活跃,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本地区急性肝炎病原学的构成,为临床决策与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试剂盒检测入选患者血清各型肝炎病毒的标记物,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与肝脏有关的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其他相关指标,结合临床资料,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3例患者中病毒性肝炎56例(36.60%),药物性肝炎47例(30.72%),胆源性肝损21例(13.72%),自身免疫性肝病12例(7.84%);非酒精性脂肪肝10例(6.54%);肿瘤5例(3.27%);酒精性肝炎2例(1.31%);药物性肝炎中老年组19例(44.19%),非老年组为28例(25.45%),病毒性肝炎中老年组9例(20.93%),非老年组为47例(42.73%)。结论非老年组以病毒性肝炎为主,老年组以药物性肝炎为主,其中又以中药引起的肝功能异常为常见,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肝炎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