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建宏 《江苏医药》1999,25(10):802-803
有关吗啡外周神经阻滞的术后镇痛作用研究尚少。我们1997年~1998年使用吗啡复合液行臂丛麻醉、术后镇痛,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对象:骨科上肢择期手术病人脱例;*SAI~刀级;男28例,女32例;年龄24~63岁。术前用药苯巴比妥O.1、阿托品O.sing肌注。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穿刺时多数病人有异感。根据麻醉用药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各3O例),I组使用吗啡3mg+0.375%布毗卡因20ml;亚组(对照组)使用0.375%布毗卡因20ml。术中均使用喷陡50mg、非那根25mg强化麻醉。手术历时30~180分钟。方法: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阻滞完…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阻滞用于阑尾切除术即使阻滞上界达到T4,部分病人术中仍有牵拉不适,常需静脉辅助药物,本文旨在硬膜外阻滞局麻液中加入芬太尼,观察其对阑尾牵拉反应的影响作一尝试。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15-54岁。ASAⅠ-Ⅱ级,无心血管、高血压病史。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随机法为芬太尼组和盐水组,每组各40例。芬太尼组用2%利多卡因10ml+芬太尼2ml;盐水组用2%利多卡因+0.9ml生理盐水2ml均加1/20万肾上腺素。选T12-L1椎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3.0cm.给予配制局麻药液4ml试验量5min后.各级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3种不同剂量的0.375%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寻找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麻醉中的合适剂量。方法:180例上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Ⅰ组用0.375%罗哌卡因20ml;Ⅱ组用0.375%罗哌卡因30ml;Ⅲ组用0.375%罗哌卡因40ml,均行肌间沟臂丛麻醉,观察各组感觉阻滞及运动阻滞完善率、不良反应。结果:在尺侧感觉阻滞完善率上.Ⅰ组低于Ⅱ、Ⅲ组(P〈0.05),运动阻滞完善率上,Ⅰ组也低于Ⅱ、Ⅲ组(P〈0.01),而Ⅱ与Ⅲ组无明显差异。结论:0.375%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麻醉中产生较好阻滞效果的剂量为30ml,增加其剂量并不增加其效果,反而可能增加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曲马多加入利多卡因液中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方法 30例病人,ASA Ⅰ-Ⅱ级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例。A组:1.3%利多卡因30ml 曲马多100mg;B组:1.3%利多卡因30ml 0.9%氯化钠2ml;C组:1.3%利多卡因30ml 0.9%氯化钠2ml 曲马多100mg静脉注射。麻醉前,注药后5、10、60、120、180和360min时记录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效果和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结果(1)各组间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显效时间没有差异;(2)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比较,A组显著长于B、C组,P<0.01。结论 腋路臂丛阻滞时,曲马多100mg加入1.3%利多卡因液中,可显著增强阻滞效果和延长镇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5.
我院从1999年至现在对乳腺小叶增生瘤化的患者进行乳腺区段切除加整形术,选择肋间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女性,ASA Ⅰ~Ⅱ级;年龄~30岁7例,~40岁18例;手术时间1~2小时30分钟,全组术 后均痊愈出院。 1.2 麻醉方法: 1.2.1 术前处理:术前禁饮、禁食12小时,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钠0.1g和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选用静脉套管针。应备好各种复苏器械及药物。成年人乳房位于胸大肌浅层、2~6肋骨水平,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从腋中线处分出,故欲阻滞肋间神经应在腋中线之脊柱旁进行。因T1~T5肋骨被肩胛骨所遮盖,因此,我们采用腋路臂丛阻滞法体位。 1.2.2 操作步骤: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被阻滞侧上肢外展,肘屈曲,前臂外旋,手背贴床且靠近头部作行军礼状。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在腋中线上摸清肋骨。在肋骨下缘处作皮丘,取6.5~7号针由皮丘直刺肋骨骨面,先注入0.5ml局麻药,然后将穿刺针沿肋骨面向肋骨下缘移动,使针尖滑过肋骨下缘,再刺入0.2~0.3cm,即穿过肋间肌,此时有落空感。令病人屏气,抽吸无血或气体后注入局麻药3ml。按手术所需阻滞相应肋间神经(T2~6),用2%盐酸利多卡因5ml+0.75%盐酸布比卡因5ml配成1%盐酸利多卡因+0.375%盐酸布比卡因混合液10ml,内含1:40万~1:20万肾上腺素,每一个肋间神经阻滞3ml,总量12~15ml。术中均给予氟哌啶2.5~5mg+芬太尼0.05~0.1mg或盐酸哌替啶50mg静脉推注。术中常规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术中监护仪连续监测SpO2、HR、RR、无创血压,全组SpO2均维持在98%以上,HR、BP、RR与麻醉前无明显改变。 2 体会 肋间神经阻滞方法具有对病人生理干扰小、病人术中意识清醒、保护性反射存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患者术中常有焦虑恐慌等不适及手术牵拉反射等,因此,术中均予以神经安定药物消除病人恐惧焦虑情绪,必要时使患者入睡。本组有2例由于患者肥胖,第二肋骨触摸不清,第二肋间神经阻滞不完善,加用盐酸氯胺酮20~40mg静脉推注。气胸是肋间神经阻滞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系穿刺过深刺破胸膜或肺组织引起。另一并发症是局麻药误入肋间血管或局麻药被吸收过快而引起全身毒性反应。本组均按常规操作,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骨手术中所需的神经阻滞范围。方法:80例锁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法均注入1—2%利多卡因 0.3%布比卡因混合液20m1(内含1:20万肾上腺素)。据患主诉和骨科医师评定阻滞效果。记录A、B两组不同阻滞范围时的阻滞效果及人数。结果:在操作深部组织时,C2.3-C7.8阻滞范围的无痛病人数明显多于C2.3-C5及C2.3-C6(P<0.01);而在切皮时3种阻滞范围的阻滞效果无差异。B组阻滞范围为C2.3-C7.8的病人数明显多于A组(P<0.01)。结论:锁骨手术所需的神经阻滞范围为C3-C7。  相似文献   

7.
李睿  郭庆夺  王立宪  单士强 《河北医药》2013,(17):2581-258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在高龄危重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股骨头置换术高龄危重患者60例,ASA分级Ⅲ或Ⅳ级,侧卧位下行后路单侧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当阻滞针到达靶神经位置时,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分别给予局麻药40 ml和30 ml。局麻药配制:1%罗哌卡因15 ml+2%利多卡因15 ml+0祆.9%氯化钠溶液40 ml。记录麻醉前( T0)及麻醉后5 min(T1)、10 min(T2)、20 min(T3)、30 min(T4)、60 min(T5)时SBP、DBP、HR。观察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时的超声成像情况。采用针刺法测定感觉神经阻滞情况。记录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评价神经阻滞效果。结果与T0时比较,T1~5各时点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腰丛和坐骨神经超声成像,并顺利完成神经阻滞。感觉阻滞起效时间(5.3±1.6) min,维持时间(425±45)min;运动神经起效时间(9.8±1.9)min,维持时间(188±43)min。56例(93.3%)神经阻滞效果分级为I级,4例(6.7%)为Ⅱ级。60例患者中,1例(1.6%)出现双侧腰丛神经阻滞,其他患者未见明显麻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循环影响小,并发症少,可产生良好的神经阻滞效果,用于高龄危重患者的股骨头置换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唐爱平  陈金保 《江西医药》2009,44(5):491-492
目的探讨3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在成人上肢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和运动阻滞程度。方法上肢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Ⅱ、Ⅲ3组,每组40例。穿刺成功后,Ⅰ、Ⅱ、Ⅲ组分别注入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0.4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0.7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每组均注入30ml。结果三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相似:Ⅰ组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明显短于Ⅱ、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适用于上肢手术,镇痛效果满意,不仅可以满足手术麻醉,而且可以减辂患者的绎济债相撂高寐醉寄伞系麴值得临床椎广府用  相似文献   

9.
我院1991年—1995年应用国产布比卡因[上海天平药厂,沪卫药准字(1981)第0642号]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胆囊摘除术46例,现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28例,女性18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5岁。术前经B型超声波检查,胆囊炎11例,胆囊结石26例,总胆管结石9例;手术时间最长2小时15分,最短时间35分钟。2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未巴比妥纳0.1g,阿托品0.5mg。病人入手术室后首先测血压、脉搏,开放静脉,取侧卧屈膝位于腰2-3间隙,用7号腰麻穿刺针穿刺。穿刺成功,用0.75%盐酸布比卡因2ml~2.5ml加50%G.S0.3ml,0.1%盐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连续硬膜外麻醉(CEA,二点法)用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应。方法:择期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年龄50~70岁,ASA评级Ⅱ~Ⅲ级.分为CSEA组和CEA组,每组30例。CSEA组向蛛网膜下腔注入O.5%布比卡因3ml,必要时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3~5ml维持麻醉;CEA组硬膜外腔注入1.6%利多卡因15—20ml。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用药后镇痛效果满意,阻滞平面均未超过T6。CSEA组在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优于CEA组(P〈0.05)。CSEA组硬膜外用药量也明显少于CEA组。结论:CSEA、CEA均可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但CSEA术中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用药量小,肌松良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1.
桂晶  谭笑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80-148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胚胎取出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因素。方法:1999年10月~2002年10月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胚胎取出术治疗输卵管妊娠63例。回顾性分析63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输卵管妊娠的部位,包块直径.术前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术中局部化疗,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相关因素,并对术后是否行输卵管通水试验,月经是否规则,有无腹痛及治疗,有无再次妊娠,再次妊娠结局等情况进行随访。结果:63例腹腔镜下输卵管叨开胍胎取出术时间20分钟~3小时,平均83分钟;术中失血量20~300ml,平均80ml;术中局部化疗27例。63例均获治愈,治愈率100%。术后有生育要求者41例,再次妊娠31例,其中宫内妊娠25例(占有生育要求者61%),同侧输卵管再次妊娠4例(占有生育要求者9.8%),对侧输卵管再次妊娠2例(占有生育要求者4.9%),术后未再次妊娠者10例(占有生育要求者24.3%)。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胚胎取出术对输卵管妊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宫内妊娠率高,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好,组织损伤小等优势。但术后亦有发生持续性宫外孕及再次输卵管妊娠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张利鹏  荣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F003-F003
我们于2000年6月至今 ,对20例锁骨手术中在颈丛阻滞的基础上复合肌间沟臂丛阻滞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20例锁骨骨折患者 ,急诊开放性骨折12例 ,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男17例 ,女3例 ,ASAⅠ~Ⅱ级。1 2麻醉方法与用药 :患者均不用术前药 ,人室后取仰卧位 ,头偏向健侧 ,于胸锁乳突肌及颈外静脉交叉点附近摸到第四颈椎横突 ,在横突面上注射局麻药3~5ml。然后拨针至颈阔肌与皮下之间注药10ml,观察5~10分钟 ,无异常情况后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注药10~15ml。局麻药配制为1 :1液 ,即2 %利多卡因10ml加0 5 %布…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咪唑安定-吗啡配伍应用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眯唑安定-吗啡配伍应用于硬膜外的镇痛。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病人50例。随机分为2组。术前30分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耶钠0.19,所有病人术后留置尿管48小时。A组负荷量:吗啡1mg+眯唑安定50ug/kg:维持量:吗啡3mg+0.75%布比卡因8~12ml+0.9%氯化钠液100ml。B组维持量:吗啡5mg+0.75%布比卡闲10~15ml+0.9%氯化钠液100ml。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前静滴地塞米松10mg。注药后注意观察两组镇痛效果、镇痛时间、以投术后72小时内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结果表明VAS(0~2)分:Ⅰ组占48%,多于Ⅱ组(32%);VAS(2-5)分:Ⅰ组(32%),Ⅱ组(40%),两组无比较意义。镇痛效果Ⅰ组优于Ⅱ纽。两组不良反应比较:Ⅰ组上腹不适、恶心呕吐明显少于Ⅱ组。嗜睡、皮肤瘙痒两组无比较意义(P〉0.05)。结论咪唑安定-吗啡硬膜外腔联合给药比单独给吗啡更具优点,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煜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153-154
目的比较0.5%布比卡因对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80例在硬膜外麻醉的腹部手术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两组,耐乐品组:0.5%耐乐品40例;布比卡因组:0.5%布比卡因40例。在L2-3行硬膜外穿刺,首次注人耐乐品或布比卡因8~10ml,总量不超过20ml。观察两组用药总量、感觉阻滞范围、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耐乐品组止痛时间、肌松效果和感觉运动阻滞分离较布比卡因强,耐乐品组低血压发生率高。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5%耐乐品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王月新  王圣华  孟静 《河北医药》2010,32(12):1579-1580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鞍麻和骶管阻滞麻醉对肛门手术的麻醉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方法行肛门区手术(痔疮或肛瘘、肛周脓肿)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随机分为鞍麻组100例(0.75%布比卡因1ml+10%葡萄糖溶液0.5m1);骶管组100例(2%利多卡因15ml+0.9%氯化钠溶液)。观察指标为术中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术中效果麻醉效果、术后疼痛鞍麻组明显优于骶管组。结论选用小剂量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1ml+10%葡萄糖溶液0.5m1)用于鞍麻.简单安全,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  相似文献   

16.
苑文军 《上海医药》2002,23(8):368-369
目的:探讨芬太尼在连续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中的应用及对产力、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7例要求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于宫口开3cm时,给予1%利多卡因4ml 芬太尼0.05mg首次试验剂量后,再给予0.075%布比卡因50ml+芬太尼0.05mg经微型止痛泵给药维持,结果:127例产妇中顺产分娩107例,产钳助产12例,剖宫产8例,产后出血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2例,无产程时间延长及尿潴留。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活跃期分娩镇痛,镇痛效果确实,不影响产程进展,不增加产后出血及阴道助产率,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肛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探讨最佳麻醉剂量。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肛周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2例,A组采用0.5%布比卡因2.0ml麻醉,B组采用0.5%布比卡因1.5ml麻醉,C组采用0.5%布比卡因1.0ml麻醉,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术后运动阻滞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C组患者运动阻滞均为0~Ⅰ级(100.0%),A、B组下肢运动阻滞0~Ⅰ级者分别占12.5%、31.2%,明显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手术中采用0.5%布比卡因1.0ml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减轻术后下肢运动神经阻滞,避免术后尿潴留,可作为肛周手术的最佳麻醉剂量。  相似文献   

18.
蔡定球  汪小海 《江苏医药》1999,25(10):803-804
我们选择择期子宫切除术,观察碱化布毗卡因溶液的硬膜外麻醉效能。临床资料对象:ASAI~五级择期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碱化组(I组),对照组(E组),各ZO例。方法:术前均予度冷丁SOing,阿托品0.sing肌注。碱化组用0.75%盐酸布毗卡因溶液加5%NaHCO。,配制成pH为715,浓度0.625%的市毗卡因;对照组用1.60%利多卡因与0.20%地卡因混合液。硬膜外穿刺(L。-。)后,两组均先予试验剂量sml后,继按O.3ml/kg量给予。麻醉期间监测病人心率(HR)、血压(BP)、氧饱和度(SPO。)。首次注药后1分钟开始测麻醉平面…  相似文献   

19.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腰麻剂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腰麻药在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阻滞(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algesia,CSEA)分娩镇痛中对产妇的影响。方法60例初产妇按入院前后随机分成2组。L2-3 CSEA联合穿刺成功后,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25%布比卡因1ml+2.5μg芬太尼1ml共计2ml;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7%布比卡因1ml+2.5μg芬太尼1ml共计2ml,常规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MBS)评价产妇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记录各组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率(FHR)、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度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1、A组和B组产妇镇痛效果满意,两组起效时间相同。同一时点镇痛效果相同。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腰麻镇痛时间146分钟与A组150分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产程:活跃期A组140分钟和B组142分钟相同,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产程A组65分钟和B组60分钟比较有延长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器械助产率A组7(23.3%)与B组3(10%)比较有增多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第三产程无差别(P〉0.05);3、A组与B组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价下肢运动阻滞程度,A组MBS为3.9分与B组4.97分比较运动神经阻滞较重,有统计学差异(P〈0.05);4、A组阻滞平面T2高于B组T1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组和B组起效迅速、镇痛完善,都是行之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但B组对产妇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微,麻醉平面易于调控,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恶心、呕吐发生率低,更具有优越性。CSEA分娩镇痛中,腰麻药选用1.7mg布比卡因更合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钠与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用药治疗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病(TMJID)的疗效方法。2%利多卡因局麻下行颞下颌关节上腔穿刺,用生理盐水作关节上腔冲洗,吸干冲洗液后,同部位注入2ml:20mg的透明质酸钠1ml和1ml:5mg地塞米松磷酸钠0.5ml混合液,退出注射器。局部压迫数分钟,嘱患做开闭口及侧向运动,使药物在关节腔内均匀分布。结果 31例35侧1月后随访,显效10例(占32.26%),有效18例(占58.06%),无效3例(占9.68%),总有效率为90.32%,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透明质酸钠与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用药治疗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病具有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