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黄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7):792-794
目的 总结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分析方法。ATRA诱导缓解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2例。缓解后按所接受的维持治疗分为维甲酸加化疗序贯交替组53例,单用化疗组50例,终止治疗组21例。观察长期生存率与年龄、性别、初诊时血液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202例患者中20例在接受ATRA治疗2周内死亡,早期病死率9、9%。182例患者中166例获得完全缓解(CR),缓解率91.2%。3年生存率40.4%,5年以上生存率22.6%(28/124)。AP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发生率为7.4%(15/202)。长期生存患者年龄在35岁以下者占85.7%。复发61例,复发率49.2%。结论 年龄、初诊时白细胞数、白血病细胞浸润程度和合并CNS漫润是影响APL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PML/RARα融合基因持续阳性或由阴性转为阳性常与复发有关,而持续阴性常伴随长期无病生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9例已无手术时机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苦参注射液+化疗(治疗组)29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30;谪组给予Np方案化疗,化疗前1d及化疗后l周取外周血测定血常规、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结果化疗后对照组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3.2±1,6)x10^9/L,淋巴细胞转化率为(9.1±2.4)%;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5.2±2.6)X10^9/L,淋巴细胞转化率为(19.5±2.6)%。治疗组CD4’及℃D8+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36.7±2.1)%和(38.5±1.7)%,对照组分别为(30.2±1.3)%和(24.6±1.4)%。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减轻化疗药物毒性、护肝、升高白细胞、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联合华蟾素栓塞化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常规化疗药物联合大剂量华蟾素插管灌注化疗栓塞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 38例中晚期肝癌随机分入A、B两组;A组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大剂量华蟾素。B组单纯TACE。结果 ①A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有效率为84.2%。与B组62.1%相比差异显著(P〈0.05)。②A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得到有效防治,但对AFP无明显影响。③肿瘤部分缓解率A组为73.6%。B组为52.6%,有显著差异(P〈0.05)。④1年及2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63.1%(12例/19例)。47.4%(9例/19例),B组分别为47.4%(9例/19例)和31.6%(6例/1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TACE联合大剂量华蟾素治疗中晚期肝癌。不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力,防止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还具有协同作用,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08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6例。联合组给予亚砷酸和全反式维甲酸进行双诱导治疗,亚砷酸组给予亚砷酸治疗,维甲酸组给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化疗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结果联合组、亚砷酸组的所有患者(100%)完全缓解,无死亡病例,维甲酸组13例(81.2%)患者达到完全缓解,1例死亡,化疗组仅6例(37.5%)完全缓解,2例死亡,前3组的完全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患者用药至完全缓解的时间明显短于亚砷酸组、维甲酸组(P〈0.05);联合组患者凝血指标恢复正常所用的时间短于亚砷酸组、维甲酸组(P〈0.05);肝功能损伤情况:联合组最严重,亚砷酸组次之,维甲酸组较轻,化疗组最轻(P〈0.05),化疗组的胃肠道反应、皮肤损伤情况较严重,受影响患者明显多于其他3组(P〈0.05)。结论亚砷酸联合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短期效果显著,完全缓解率高,并可缩短患者的完全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3D-CR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收集2002年4月至2005年12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分为三维适形放疗+化疗(A组)50例,常规放疗+化疗(B组)50例。A、B组化疗方案相同,泰素135mg/时,顺铂70mg/前,第1、29、57天。A组三维适形放疗放射源为6MV-X线,2Gy/(次·d),40Gy后缩野加量,总剂量DT66—70Gy。B组常规放疗。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Ⅰ、Ⅱ、Ⅲ期CT改变≥50%(11.1%、26.9%、76.9%)与CT改变消失(88.9%、73.3、7.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70,x^2=6.69,x^2=70.1,P〈0.01);鳞癌3年生存率(60.8%)明显高于腺癌(50.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10,P〈0.05);A组有效率(78.0)%明显高于B组(66.0)%(x^2=4.23,P〈0.05);A组2年生存率(48.0)%高于高于B组(34.0)%(x^2=4.29,P〈0.05);鳞癌有效率(60.0%)高于腺癌(48.4%)(x^2=4.12,P〈0.05);放射性肺炎、食道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9例(19.0%)、7例(9.0%)、10例(10.0%)。结论3D-CRT联合化疗能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且急性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排气与延迟排气对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疗效的差异,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2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两组,对早期排气与延迟排气治疗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排气组抽气1次成功率为11.11%(5/45),抽气2次为28.89%(13/45),转手术率为13.33%(6/45),而延迟排气组分别为61.70%(29/47)、25.53%(12/47)、4.26%(4/47);平均住院时间:早期排气组为(8.3±6.9)d,延迟排气组(3.5±5.7)d;随访1年后,发现早期排气组气胸复发率为22.22%(10/45),延迟排气组为2.21%(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延迟胸穿抽气处理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较传统立即穿刺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白芍总苷联合化疗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TGP)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采用TGP联合化疗治疗NSCLC36例(治疗组),选择同期条件相同.采用单纯化疗治疗NSCLC34例作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卡氏(Kps)评分、生存质量及细胞免疫变化。结果 KPS改善率分别为31%和9%,恶化率为31%和53%,治疗组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免疫CD3、CD4、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P联合化疗治疗NSCLCKI,S评分优于单纯化疗,并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升高外周血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非小细胞肺癌同时单发脑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行放疗联合吉西他滨、替莫唑胺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肺部肿瘤切除及脑转移瘤切除术。对比观察2组生存期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死亡28例,存活6例。对照组死亡32例,存活1例。观察组生存期为6.8~39.4(19.64±1.68)个月。对照组生存期为4.7~38.2(16.00±1.58)个月。2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56,P=0.002,<0.01)。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97.1%(33/34),2年生存率为35.3%(12/34),3年生存率为17.6%(6/34),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69.7(23/33)%,2年生存率为18.18%(6/33),3年生存率为6.01%(2/33),2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肺部原发肿瘤及脑转移瘤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健择联合卡铂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贡斌 《中国医药》2006,1(11):663-665
目的 观察健择联合卡铂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从2001年3月起,对住院治疗的47例老年(65-80岁)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健择(Gemcitabine,GEM)、卡铂(Carboplatin,CBP)方案联合化疗,GEM:1000-1250ms/m^2,静脉滴注,第1、8天,CBP:300ms/m^2,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1周期,按WHO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标准评价,完成治疗2个周期以上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结果 可评价患者45例,有效(RR)率37.8%(17/45),其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4例,稳定(SD)22例,进展(PD)6例。缓解期为1.5~12个月,中位缓解期为7个月。生存期为4~1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1年生存率46.7%(21/45)。45例患者共化疗121个周期,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分别为24例(19.8%)、22例(18.2%)、11例(9.1%),非血液毒性反应较轻,主要为Ⅱ、Ⅲ度胃肠道反应(56例,占46.3%)。结论 健择联合卡铂方案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患者的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患者使用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双诱导治疗,对高白细胞患者加用单一化疗药物高三尖衫酯碱(H)或柔红霉素(DNR),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予以输注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29例患者中26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CR)率89.66%;3例死于颅内出血。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