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1995年420例剖宫产病例,剖宫产率为33.73%,胎儿因素及头盆不称分别占剖它产的49.05%及27.62%。420例中无产妇死亡,但有产褥期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致大出血2例,产后出血率较阴道分娩高3倍余(P<0.005)。新生儿肺部并发症较明道分娩高2倍余(P<0.05)。新生儿窒息及早期新生儿死亡两组间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窒息与剖宫产相关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与剖宫产相关的关系及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出生新生儿共11822例,其中剖宫产分娩4103例,正常阴道分娩7719例。新生儿采用Apgar评分法诊断新生儿窒息。结果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1822例新生儿中,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共284例,窒息率2.40%。其中剖宫产新生儿窒息107例,剖宫产窒息率2.61%;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177例,阴道分娩窒息率2.29%。两组比较,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率的高低不影响新生儿窒息率高低。要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应着重加强围产期保健和高危孕产妇检查及提高围产期监护水平等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元玥 《首都医药》2012,(6):30-3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350例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的孕妇根据具体情况分为重复剖宫产及经阴道试产两组。对分娩方式、子宫破裂、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阴道试产中85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66.4%。重复剖宫产组较经阴道分娩组出血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O.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分娩并非是行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我们要严格把握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巨大儿分娩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巨大儿分娩方式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对224例巨大儿的分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巨大儿发生率12.52%,其中剖宫产144例,占64.23%;阴道分娩80例,占35.72%,剖宫产组新生儿轻度窒息36例,占25.00%,无重度窒息;阴道分娩组新生儿轻度窒息34例,占42.50%,重度窒息8例,占10.00%,臂丛神经损伤1例。结论 在分娩过程中若潜伏期或活跃早期出现产程异常,考虑为巨大儿者,应放宽剖宫产指征,降低新生儿窒息及产伤率,保证围产儿安全及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脐带绕颈395例分娩结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临床分娩中的影响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本院395例脐带绕颈分娩过程及结局的分析和研究。结果395例脐带绕颈经阴道分娩312例,占79%,其中阴道助产51例,占阴道分娩的12.9%;剖宫产83例,占21.1%,其中胎儿宫内窘迫34例、活跃期阻滞37例、第二产程延长12例,无1例发生新生儿死亡。结论脐带绕颈是孕期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多数孕妇可以顺利经过阴道分娩。只有严密观察产程,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才能有效减少母儿死亡和并发症,减少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分析我院近3年来住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4168例(除畸形儿)中274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以求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提高产科质量。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发生率6.57%,窒息病死率8.76%,占围产儿死亡的首位。274例新生儿窒息中脐带因素占23%,居首位,死亡占25%;胎盘功能不全占19%,死亡占33%,居新生儿窒息死亡的首位;不恰当的产式(包括吸引产、钳产、剖宫产)占14%;宫缩过强过频占12%;2例因剖宫产胎儿娩出前使用氯胺酮致新生儿重度窒息。提示: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做好围产期保健,预防并及时处理妊娠合并症,注意胎心监护,维持正常的自然产程,避免宫缩过强过频及阴道多次助产和/或多种助产,选择最佳产式结束分娩,适当放宽臀位剖宫产指征,注意分娩过程中接近胎儿娩出时应禁用麻醉镇静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阴道试产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比较再次剖宫产分娩和阴道分娩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后感染、住院天数、新生儿感染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本组200例产妇,阴道试产106例,试产成功81例(76.42%),试产失败的25例(23.58%)产妇行剖宫产,再次剖宫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感染及住院天数均高于阴道分娩组,再次剖宫产组新生儿感染及窒息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阴道试产产妇较剖宫产产妇术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产后感染少,新生儿窒息和感染例数少,但临床医师需要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指征,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近年来,由于无产科指征的剖宫产率不继上升,产后并发症也随之增加,为减少产妇不必要的创伤,对我院1258例剖宫产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2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及产后访视情况,进行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母乳喂养率、产后并发症、新生儿结局等分析比较,结果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结果剖宫产率为19.46%。一个月母乳喂养和四个月母乳喂养率分别仅为阴道分娩的48.86%和14.71%;剖宫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是阴道分娩的4.5倍。结论 剖宫产虽然可降低产妇死亡、提高胎儿的生存率,但剖宫产术的风险远大于阴道分娩,且对母体损伤较大,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方法:总结我院79例双胎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阴道分娩56例,其中胎头吸引11人次,臀牵引 28人次,第一或(和)第二新生儿窒息数36位占32.1%,足36孕周者25人占26.6%,死产5例占8.9%;剖宫产23例出现新生儿窒息4位占8.7%。产后出血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二者相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对部分双胎妊娠胎位不正或有严重并发症者宜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合理分娩方式的选择,旨在进一步提高妇产科质量。方法对132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的分娩方式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32例选择阴道试产74例,成功率74.32%。阴道分娩组与再次剖宫产组对新生儿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妇产褥感染等指标比较,再次剖宫产组均较阴道分娩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要对产妇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在能够很好地排除阴道分娩禁忌证的情况下,应给予试产机会。  相似文献   

11.
重度妊高征分娩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秀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9):1979-1979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56例重度妊高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妊高征56例,发生率0.44%,其中先兆子痫35例,发生率0.27%;子痫21例,发生率0.16%;剖宫产术45例,占80.36%。阴道分娩11例,占19.64%;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窒息率30.36%,围产儿死亡率8.93%。结论:适时终止妊娠是极重要的手段,有条件阴道分娩者尽量缩短第二产程,终止妊娠的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脐绕颈在不同分娩方式下对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6年2月分娩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绕颈发生率29.5%,脐绕颈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6.3%,脐绕颈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3.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脐绕颈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4.2%,与脐绕颈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脐绕颈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7.5%,与脐绕颈剖宫产率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绕颈对阴道分娩新生儿情况可能有一定影响,可作为新生儿窒息的一个间接愿因,但剖宫产并不能减低脐绕颈新生儿窒息率,因此,就脐绕颈对新生儿的影响应予重视,但不宜盲目扩大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生儿泪囊炎和剖宫产的关系。方法将本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260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以同期在我院出生的婴儿作比较。结果在我院出生婴儿共6601人,足月出生婴儿6347人中经阴道分娩者3702人,剖宫产2645人。同期在我科门诊诊断为新生儿泪囊炎患儿260例,其中剖宫产出生者168例,患病率6.4%;经阴道分娩者92例,患病率2.5%;剖宫产出生婴儿患新生儿泪囊炎率明显高于经阴道分娩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倡导经阴道自然分娩,严控剖宫产率,从而减少新生儿泪囊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方法:总结我院79例双胎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阴道分娩56例,其中胎头吸引11人次,臂牵引28人次,第一或(和)第二新生儿窒息数36位占32.1%,足36孕周者25人占26.6%,死产5例占8.9%;剖宫产23例出现新生儿窒息4位占8.7%,产后出血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二者相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对部分双胎妊娠胎位不正或有严重并发症者宜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娩方式对晚期妊娠合并重型肝炎产妇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晚期妊娠合并重型肝炎产妇及其新生儿资料,按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19例和阴道分娩组17例,对比2组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新生儿死亡、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情况。结果分娩前2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胆碱酯酶、血清总胆汁酸无统计学意义;2组在分娩孕周、产妇年龄、新生儿体重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前剖宫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较高。2组新生儿的阿普加评分、新生儿死亡、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组新生儿阿普加评分较高,新生儿死亡、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较低。结论剖宫产有利于改善晚期妊娠合并重型肝炎产妇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2001年3月至11月共分娩600例,阴道分娩472例,剖宫产128例,有宫内窘迫188例,脐带异常182例,占分娩的33%,脐带异常182例中出现胎儿宫内窘迫104例,占宫内窘迫的55.3%,占脐带异常的57.3%,新生儿窒息26例,发生率为总分娩的4.3%,为宫内窘迫的14.4%,新生儿窒息中因脐带因素所致12例,占新生儿窒息的46%,新生儿死亡4例,因脐带因素所致的在34—37周妊娠胎死宫内4例。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保稳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70-137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合并妊娠的围生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6年间37例ITP合并妊娠的临床处理经验。结果:37例ITP孕妇中阴道分娩16例,剖宫产21例。与ITP有关的围生期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发生率分别为8.1%和2.7%。无孕产妇死亡。3例新生儿出现血小板减低,发生率为8.1%。无颅内出血发生。结论:ITP合并妊娠时,如无产科合并症,产妇以阴道分娩为宜;血小板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也可在血源充足时行选择性剖宫产;不主张使用干预性措施预防新生儿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脱水热发病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艳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53-53,65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及分娩方式不同对新生儿脱水热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采用母婴同室前后新生儿脱水热发病情况及母婴同室后分娩方式不同(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新生儿脱水热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母婴分离组发病率1.5%,母婴同室组发病率3.8%,母婴同室组中经阴道分娩者发病率3.3%.剖宫产者5.9%。结论 母婴同室后新生儿脱水热发病率升高,尤以剖宫产分娩者明显。  相似文献   

19.
瘢痕子宫再次分娩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莉  黎小萍  张汉萍 《河北医药》2011,33(16):2440-244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分娩时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我院剖宫产术后产妇瘢痕子宫再次分娩的75例母婴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5例瘢痕子宫产妇中11例(14.7%)经阴道试产(阴道试产组),其中9例(81.8%)试产分娩成功,余66例孕妇行第2次剖宫产结束分娩(剖宫产组);所有孕妇均顺利分娩后出院,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孕妇和家属有阴道试产的主观意愿,且无任何其他剖宫产指征和禁忌证时,可以尝试给予瘢痕子宫孕妇经阴道分娩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4例面先露产妇的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初产妇10例,经产妇4例。14例面先露中,颏前位2例,颏后位9例,颏横位3例。结果:颏前位2例经阴道分娩,颏后位8例,颏横位3例均剖宫产结束分娩,无新生儿死亡。作者认为:对于面先露患者应首先弄清胎方位,对颏后位、颏横位以剖宫产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