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鼻沟通瘤的手术入路,修复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995-2001年间共收治颅鼻沟通瘤患者11例,均采用颅面联合入路一次性完全切除,并应用EC耳脑胶固化的带血管蒂额肌筋膜瓣对前颅底缺损进行一期修补。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完全肉眼切除肿瘤,术后无1例发生颅内感染,脑脊液漏,脑膜膨出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病人生存期为1-5年。结论 经颅面联合入路切除颅鼻沟通瘤是一种治疗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EC耳脑胶固化带血管蒂额肌筋膜瓣进行前颅底修补是预防手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齐宏  马红梅  崔伟 《江西医药》2009,44(5):411-413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TME)术后吻合口漏的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治疗措施。方法应用能全素口服配合局部冲洗引流等非手术方法治疗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病人21例。结果21例病人均能很好适应,引流管中无粪便样物引流出,均临床治愈。发生漏到治愈时间最短者11d,最长者35d。结论非手术治疗直肠全系膜切除(TME)术后吻合口漏费用低,疗效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Ⅰ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体会。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Ⅰ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29例患者,其中手术治疗32例次,囊肿外引流3例,胆囊切除、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27例;合并胆管癌2例,均行胆囊切除、囊肿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结果术后短期胆汁漏2例,无胰漏,急性胰腺炎1例,无死亡。23例经0.5~5年随访,随访率79.3%,2例表现轻度胆管炎,余均痊愈,无胆管炎及胆管狭窄表现。结论Ⅰ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外科治疗首选是切除囊肿壁、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中应注意勿损伤门静脉及胰管;囊肿近端在尽量切净囊肿的基础上行大口吻合,防止术后吻合口狭窄;对于囊肿切除困难者,不必强求全层切除囊肿,可行内层剥离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一期肠切除吻合并疝修补术治疗绞窄性腹股沟疝并肠坏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1年我科收治的82例绞窄性腹股沟疝并肠坏死行一期肠切除吻合并疝修补术的病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于术后2~4d肛门恢复排气,切口7~9d拆线,无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及吻合口漏发生,平均住院8d。术后并发肺部感染7例(8.5%),心律失常5例(6.1%)。所有患者均治愈,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至2年,无疝复发。结论绞窄性腹股沟疝并肠坏死行一期肠切除并疝修补术是可行的,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加强无菌操作,采用低张力疝修补法,积极防治并发症,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疝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行一期吻合术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行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40例行根治性切除,2例仅行姑息性切除,2例中1例因高龄、体质较差,一期切除吻合术后行近端结肠造口术,2个月后闭瘘.结果 本组42例患者一期吻合术均获成功,无吻合口漏及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发生率19.05%,包括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1例,腹腔脓肿1例,切口裂开1例均经积极处理后痊愈.结论 对于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只要选择适宜的患者,并经积极地术中肠道灌洗、围手术期处理,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5例颌面外伤均为男性,年龄19-33岁,均为煤矿工人,在矿井下工作时被绞车壁上的铁架或木桩撞伤。其中2例为右侧颌面及鼻骨上颌骨严重创伤,伤口从右侧耳后及右眼眶下缘直达鼻根部完全断裂,颧骨及上领骨鼻骨外翻;剖面被煤泥污染,出血不止,创缘不规则深达咽腔.并伴有休克;3例为鼻骨及双下颌部撞伤,  相似文献   

7.
39例大肠肿瘤伴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一期切除吻合并发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7年我院收治的39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全部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后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漏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经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陈永顺  甘鸿川 《贵州医药》1998,22(4):278-279
前颅凹底骨质缺损在颅脑外伤中较为常见,若术中未做到妥善修补,患者术后会出现脑脊液鼻漏、感染,甚至因感染无法控制而死亡。我科应用丁氰脂(IBCA)肌筋膜片成功修补颅脑外伤并前颅凹底骨质缺损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19-67岁。1.2病例特点:6例均为急性开放性颅脑外伤患者,左额骨粉碎性骨折4例,右额粉碎性骨折2例;左额极脑内血肿3例,右额极脑内血肿1例。6例伤后均伴有血性脑脊液鼻漏。术中探查发现:清除碎骨片(碴)后,左前颅凹底骨质缺损约Zmxnxsmm2例,3rumx6mini例,10…  相似文献   

9.
王晓明 《河北医药》2007,29(3):222-223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至2003年39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外科临床效果.全组39例患者均采用梗阻近端肠管减压灌洗,并留置盲肠造瘘管术后接负压吸引.结果 术后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吻合口漏.随访12例中,1年存活率58%,3年存活率16%,5年存活率8%.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基本操作,在病情允许时,对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切除术下丘脑功能损害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23例行颅咽管瘤切除术患者,手术当日及术后每日定时检测血钠并观察尿量变化,根据其变化进行治疗。结果:(1)19例术后并发尿崩症,其中12例术后两周内恢复,5例术后4周内恢复,1例术后1年内恢复,1例术后7d死于高热昏迷;(2)17例术后出现血钠代谢异常,其中13例术后4周内恢复,3例2个月内恢复,1例6个月内恢复。(3)23例病人中肿瘤全切除18例,近全切除5例。结论:颅咽管瘤全切术后绝大多数会出现水钠代谢异常。尿崩症大多数在术后早期恢复,血钠代谢异常需严密监测,针对监测结果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朱佩文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0):29-29,32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5年来手术治疗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大肠癌致梗阻30例,其中右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10例,横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5例。左半结肠癌(包括乙状结肠癌)Ⅱ期手术13例;直肠癌2例Ⅰ期切除吻合。术后肠漏1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结论 合理选择术式,综合术中、术后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梨状窝环后癌切除后重建下咽颈段食管的改进术式和术后效果。方法 1990年1月~2001年12月手术治疗晚期梨状窝环后癌患者13例,行一侧下咽梨状窝切除 半喉或喉大部切除 食管入口或颈上段食管切除。肿瘤切除后用喉气管瓣整复下咽和颈段食管,其中7例采用喉气管瓣后移法,6例采用改进术式气管瓣翻转法。全部病例均行术后放疗。结果 喉气管瓣后移法7例中,5例创口Ⅰ期愈合,2例切口感染形成咽漏;气管瓣翻转法6例中,5例创口I期愈合,1例切口感染形成咽满;以上3例咽满均经换药愈合。两组各有1例术后放疗后食管吻合口部位发生狭窄,但可进食浓流质饮食。术后5年随访,共有7例无瘤生存,进食半流质软质饮食通畅,全身状况好;5例死亡;1例失随访。结论 喉气管瓣后移和气管瓣翻转两种方法重建梨状窝环后癌切除导致的下咽与颈段食管缺损,均取得良好效果。改进术式气管瓣翻转修复方法能在喉瓣面积过小时有效整复食管入口和下咽部分缺损,是肿瘤切除后下咽食管入口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咽管瘤。方法选择62例颅咽管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特点分别采用翼点入路、额下入路、终板入路、经额叶一侧脑室入路显微外科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40例,次全切除12例,大部切除10例。垂体柄保留者38例,切断9例,不能鉴别15例。术后出现血电解质紊乱33例,轻中度尿崩15例,癫痫发作1例,持续高热昏迷1例。术后随访6~72个月,随访57例,56例能正常生活、学习、工作。视力明显恢复53例,未改变2例,下降1例。随访期间复发9例(全切除无复发,次全切除复发2例,大部切除复发7例),全切除与次全切除复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P<0.05);次全切除与大部切除复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随访中单纯鞍上肿瘤37例,复发4例,鞍内20例,复发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对下丘脑、垂体柄进行保护是手术的关键;切除范围、肿瘤位置、肿瘤炎症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流产2例,早产6例,多发生于孕21~28周黏膜下肌瘤和较大肌壁间肌瘤患者;臀位5例,产后出血3例,均发生在剖宫产术后,手术时间(58±12)min。12例经阴道分娩;28例剖宫产患者均在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其中切除子宫3例:2例为肌瘤多发,直径5—8cm,术中创面大,出血多,为避免术后感染、出血而切除子宫;1例为肌瘤过大,直径约12em,肌壁间肌瘤,突向官腔,挖除后子宫内膜缺损过多而行次全子宫切除。结论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使子宫肌瘤患者避免了二次开腹手术,故认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中型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中型颅咽管瘤显微外科切除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术前激素替代疗法,手术主要采用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从鞍区各个手术间隙分块切除。术后严密观测患者的意识,尿量和血电解质,及时治疗。结果患者显微镜下肿块全切9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中放置Ommya囊4例,术后发生尿崩症13例,发生电解质紊乱11例,发生体温失衡5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4例复发。结论术前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术中细致的操作应用及必要的辅助措施,术后积极处理并发症,可有效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术后门静脉插管化疗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溪  俞学明 《江苏医药》1998,24(2):125-125
自1994年起我们在临床开展大肠癌术后经门静脉插管化疗的研究,以期了解降低或预防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作用,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成一、一般资料52例大肠癌患者,男28例,女24例。年龄23~79岁,平均54.3土12.7岁。结肠癌16例,直肠癌3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患者术中探查肿瘤可行根治性切除,无肝脏或远处转移,行根治性切除术,切除标本上下切缘均无肿瘤侵及。病理报告:腺癌46例,粘液腺癌4例,管状腺瘤癌变2例。病理分期届Duke’sA期5例、B期ZI例、C期26例。手术方式右半结肠切除8例、左半结肠切除6例、横结肠切除2例,经腹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能性及手术方法与技巧。方法 48例胃大部切除术采用闭合法建立气腹,分离粘连,暴露胆囊全貌及Calot三角顺行或逆行切除胆囊。结果 48例中LC成功46例,中转开腹2例,全组无明显出血,胆道损伤和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良性疾病LC术可行。  相似文献   

18.
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一期吻合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一期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1例患者一期吻合术均获成功,无吻合口漏及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发生率21.57%,包括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3例,腹腔脓肿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对于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只要掌握合理的手术适应证并经积极地围手术期处理,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颌面外伤处理中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近5年来本院收治的45例各类颌面外伤伴发颅脑损伤的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颌面外伤怀疑伴发颅脑损伤的患者,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临时止血、加强全身抗感染和支持治疗的同时积极处理颅脑损伤,待病情稳定后,再及时行颌面外伤的处理来恢复咬合功能及外形美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颌面外伤伴发颅脑损伤的患者,一定要在防止窒息、紧急止血、抗休克及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先行颅脑损伤的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再行颌面外伤的处理以恢复各项生理功能及外观。  相似文献   

20.
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5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敬文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0):192-192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2月河南省杞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病历资料,36例行Ⅰ期切除吻合术,16例行Ⅱ期切除吻合术。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吻合口漏的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术后5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左半结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诊治中,针对可选择患者在术中应用结肠灌洗,术后营养支持的积极治疗,Ⅰ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较传统的分期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