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院自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1月 ,对 4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 ,行肝叶部分切除 ,辅以肝肠吻合或T管引流术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本组病人男 10例 ,女 30例 ,年龄在 30~ 76岁 ,平均 46岁 ,第一次手术者 32例 ,2次以上手术者 8周 ,其中2例为 4次手术。术前均经B超、CT或PTC、ERCP检查确诊 ,左肝管结石 36例 ,右肝管结石 2例 ,左右肝管结石 2例 ,合并胆总管结石 13例 ,合并胆囊结石 18例。1 2 手术方法 左肝外叶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13例 ,左肝外叶切除、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临床肝胆手术避免肝管及副肝管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 :测量 5 0例成人尸体肝管的长度、外径和汇合角度 ,同时观察副肝管。结果 :与右肝管相比 ,左肝管粗、短、直 ,左、右肝管在长度、直径方面存在差异 (P <0 .0 1) ;副肝管的出现率为 10 %。结论 :在胆道外科手术时应注意副肝管与周围的胆道和血管的关系 ,以免损伤肝管及副肝管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1.1例1女,69岁。因胆囊、胆总管结石入院。择期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术中解剖胆囊三角时发现胆囊管汇入胆囊三角中一异常肝管,该管直径约3 mm,起自右前叶,汇入肝总管右侧壁,胆囊管呈直角在其下方汇合,汇合点距肝总管约10mm。探查胆总管时证实左右肝管汇合于肝内,切除胆囊。胆  相似文献   

4.
刘叔仁 《贵州医药》1997,21(4):239-239
我院1989年1月~1996年12月采用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Catheter’Drainage)治疗细菌性肝脓肿11例,取得满意疗效,观介绍如下。里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问~63岁,平均40岁。脓肿位于肝右叶8例,肝左叶3例;脓肿为单发性10例,2个脓腔l例;本组脓腔最大为153mmX134mm,最小为47mmX42mm;病史长3~30天。主要症状为上腹或右上腹疼痛伴寒颤、高热,2例伴有黄疽。其中4例继发于胆道感染,l例继发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术后,余6例原因不明。门例中合并冠心病2例,糖尿病1例,入院时存…  相似文献   

5.
对73个新鲜肝标本进行了肝内胆管的解剖学研究。阐述了肝内一、二、三级肝管的形成、走行以及它们与门静各主要分支的关系。讨论了肝内一、二、三级肝管的手术显露、切开的可行性和困难性。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0年11月至1990年11月共诊治肝内胆管结石225例,其中88例(39.1%)采用肝叶切除术和不同形式的胆肠吻合术。术后1例死于肝胆管癌广泛转移,1例死于胆管出血,DIC。69例(80.2%)随访1~9年。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88例中男38例,女50例,年龄20~65岁,平均49岁。分别有5~20年上腹痛、1~5年间歇性发热、黄疸史。27例有1~3次手术史。术前均做B超检查;做PIC28例;T型管造影16例;CT8例;静脉胆道造影15例。术中经胆囊管造影  相似文献   

7.
黄述达  余浩  唐先淮  马强 《蚌埠医药》1990,8(1):32-32,30
正确处理1~3级肝管狭窄,建立通畅的胆道通道,是影响肝胆管结石并狭窄治疗效果的极重要因素,为此,我科以显露1~3级肝管,肝胆管大口径成形肝肠内引流术《肝胆管盆式肝肠内引流术》。对五例患肝胆管结石并狭窄,施行肝胆管盆式肝肠内引流术,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行肝胆管结石伴肝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研究。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18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伴有肝胆管狭窄的有98例,左侧肝内胆管狭窄的共有44例,行左肝次全切手术;右侧肝内胆管狭窄的共有8例,其中2例行肝胆取石术,另外6例行空肠盲叛皮下植入术;肝门狭窄的共有9例,其中4例患者行肝门成形术,另外5例行空肠盲板皮下植入术。结果痊愈患者有133例(73.1%),有效的患者为39例(21.4%),死亡的病例为10例(5.5%);其中肝内胆管狭窄组,痊愈患者有42例(68.9%),有效的患者为19例(31.1%),狭窄解除组有18例,痊愈16例(88.8%),有效的有2倒(11.2%)。结论一般限于左外叶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肝切除术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总结56例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脓肿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不同手术时机的患者均行经腹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胆囊切除胆总管“T”型管引流术。结果:①肝胆管结石是主要病因;②时机是手术引流是治愈的关键。结论: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脓肿不同时机手术引流是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组织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47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均采用肝组织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治疗效果良好,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胆漏,均在术后2~3d腹腔引流管引出胆汁延期7~10d拔管,自行愈合。1例术后5d切口感染,经引流冲洗换药、抗炎,术后20d好转。4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临床疗效优为40例,良6例,1例患者术后12个月发生肝胆管结石复发进行再手术,无死亡病例。结论肝组织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有可靠的临床疗效,术后复发率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宪华  陶开武 《贵州医药》1992,16(2):106-107
肝胆管结石目前在治疗上仍很困难。在诸多的治疗手段中,病变的肝叶(段)切除是一种根治性方法。我院自1985年8月至1991年7月采用肝叶切除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1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16例;年龄30—61岁,平均42岁;病程在5年以内者8例,5~10年3例,10~20年6例,20年以上2例。7例为初次手术,12例过去曾作过胆总管切开取石及/或胆囊切除术。1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入院后查,体温升高者12例,其中4例经变换多种抗生素高热不退。皮肤巩膜黄染者5例。19例病员术前均经 B 超确诊,其中7例作了PTC 检查,2例带管入院病员行“T”管逆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83例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式选择、术后并发症、术后残石率、结石复发率等情况。其中45例患者采用肝叶或肝段切除术,19例采用肝胆管切开取石+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其中12例行肝门部胆管狭窄切开整形),8例采用肝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1例腹腔镜+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残石率、结石复发率,肝叶或肝段切除术为(17.78%、8.89%、6.67%);肝胆管切开取石+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21.05%、26.32%、21.05%);肝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为(12.50%、37.50%、25.00%);腹腔镜+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为(0%、18.18%、27.27%)。结论:肝叶或肝段切除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但可明显减少结石残留及复发率,是目前治疗肝胆管结石重要的手术方式。而胆肠吻合内引流、胆管切开取石、胆道镜+腹腔镜取石等手术方法具有各自特点,肝胆管结石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超声引导下置中心静脉管在肝脓肿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37例肝脓肿大于3cm并有液化的患者,行经皮肝脓肿穿刺中心静脉管置管引流术。结果 37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穿刺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出血、胆漏、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可操作性强,创伤小,风险低,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在能开展上腹部手术的基层医院应该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炳煌  张天玉 《云南医药》1995,16(5):328-330
本文报告肝叶、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78例,其中22例切除肝叶或肝段后剖开狭窄胆管与空肠扩大吻合。经1-13年随访优良效果93.5%。作者认为局限于部份肝叶、肝段为主的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行肝叶、肝段切除,必要时配合胆道镜取石和肝胆管空肠扩大合联合手术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18.
19.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比手术和一般穿刺引流更有效的治疗肝脓肿的方法。方法在B超引导下,对21例肝脓肿进行穿刺置管引流,单腔19例,多腔2例:脓肿位于肝右叶13例,位于肝左叶8例。结果21例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未发现出血、胆瘘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8~13天后拔除引流管,穿刺置管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4.2天: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经济、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可缩短住院时间,使病人在短期内得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副肝管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行LC的14例副肝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副肝管损伤中,9例术中及时发现并夹闭副肝管断端,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其中6例术后5d引流管内无胆汁引出拔管,2例1周后拔管,1例经引流3个月后无胆汁引出而拔管治愈;2例术后出现腹痛腹胀而行剖腹探查发现副肝管损伤,经结扎副肝管断端后治愈;3例因术中出血较多而放置腹腔引流管发现胆汁引出,经引流治愈。结论术中注意操作方法,副肝管的损伤可以及时发现或可避免,对副肝管损伤直接夹闭并置引流管引流是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