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当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后病死率达30%~50%。该并发症的发生与颅脑损伤的程度相关。因此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的重要步骤。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562例,其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6例(8.2%)。现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上消化道出血在颅脑损伤患者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更为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出血率可高达16%~47%。因此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是提高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的重要步骤之一。本科2000~2006年间共救治颅脑损伤患者2542例,其中820例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占3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刚  田力学  张红兵 《北京医学》2010,32(11):872-872,876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预后,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现将2003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抢救治疗的182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消化道出血在颅脑损伤患者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更为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出血率可高达16%~47%。因此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是提高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特点,总结其发病机制和提出其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24例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呃逆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0例患者中24例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呃逆,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痊愈21例,死亡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不少见,而顽固性呃逆使病情加重,死亡率更高,两者互为因果,护理中应加强重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 11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 分),随机分为大黄治疗组60例,常规组57例(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性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大黄组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5例(8.5%),常规组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11例(20.4%),发生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勇龙 《广西医学》2000,22(5):991-99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机制、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的3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2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5例(19.2%)。结果: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是丘脑下部及脑干自主神经中枢功能改变,神经体液系统失调引起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高危因素主要是伤情、电解质紊乱、低血压和低氧血症。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应针对颅脑原发损伤及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严重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死亡率达30%-50%,严重影响预后,因此如何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步骤之一,我科从1998-2002年期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169例,其中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22例,现对其发病的相关因素作一回顾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有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低血压和高血糖者,其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应重视原发性脑损伤与继发性改变的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10.
闫海成 《海南医学》2013,24(1):78-7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6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0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年龄、性别、颅脑损伤情况、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及低血压进行统计,分析其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10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及并发症、抗休克,静脉输注止血药物、口服胃黏膜保护剂及H2受体拮抗剂等治疗,观察其治疗转归情况。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与年龄及性别无明显相关,但与患者颅脑损伤严重程度、首次CT检查中线移位、是否合并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及低血压明显相关。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25例死亡。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多种,临床上对此类患者应积极治疗和处理原发病及并发症,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消除各种危险因素,以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对于已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采取静脉输入止血药物,手术止血等多种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黄鹏  黄寨 《当代医学》2009,15(13):78-7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胃肠减压、止血、抑酸、保护胃黏模等对症治疗,同时应用胃镜治疗2例,手术治疗1例。结果本组病例中,治愈36例,7例缓解,无效2例。结论防治重点在于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地控制出血,尽快纠正缺血、缺氧、电解质紊乱,维持生命体征平稳,解除应激状态是预防的关键,常规处理方法无法止血者,可考虑行胃镜或手术止血。  相似文献   

12.
杨丛  郭泳钿  李登锋 《河北医学》2005,11(3):259-26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管饲营养素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对69例重型颅脑损伤并昏迷病人常规早期置留胃管鼻饲,及观察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69例中,有8例发生消化道出血,无1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尽早营养素管饲,可以预防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而胃液监测有助于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0T)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2-06 ~2013-06间在我院ICU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PDT组)及对照组(OT组),并对生命征、经皮血氧饱和度(Sp02)、操作时间、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生命征稳定,操作时间及并发症比对照组少,两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PDT是一项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且并发症少的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8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80例,按照GOS标准,术后随访半年,预后较好37例(46.25%),其中恢复良好24例(30.00%),中残13例(3.75%)。预后较差31例(38.75%),其中重残21例(26.25%),植物状态10例(12.50%);死亡12例(15.00%)。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机制和防治。方法:分析2002-2008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35例,其中应激性溃疡出血113例。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高,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针剂(洛赛克针剂)可以降低发生率,应用地塞米松发病率高。结论:应激性溃疡出血与重型颅脑损伤和糖皮质激素应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4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2例,实验组在伤后24h即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则先行肠外营养支持,待伤后6-8d后再逐步过渡到肠内,观察患者营养状况、血生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通过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能较快纠正负氮平衡,营养状况改善明显,消化道出血及二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重度颅脑损伤早期施行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张逵  黄卫 《西部医学》2011,23(11):2172-2173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作用。方法 150例Glasgow评分(GCS)≤7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治疗组和雷尼替丁对照组,治疗组:泮托拉唑注射剂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雷尼替丁150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2次/d。所有患者基础治疗措施相同,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例数及好转例数。结果泮托拉唑治疗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1例(28.0%),总有效率92.0%,而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达38例(50.7%),总有效率73.3%。治疗组与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泮托拉唑较雷尼替丁能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泮托拉唑治疗重症脑出血后上消化道出血应做到早期、足量及足够疗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止血对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将在内镜下有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根据经济状况选择33例进行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另外35例进行内镜下注射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有无并发症。结果:两组即时止血率均为100%,有效止血率在金属钛夹组为93.94%(31/33),药物注射组为91.43%(32/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无穿孔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经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儿童颅脑损伤的特点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儿童重度颅脑损伤的病因、类型、临床表现以及救治方法、预后状况等并总结特点。结果:本组病例经系统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5例(16.7%)因合并有胸腹部联合伤死亡,临床治愈20例(66.7%),轻残2例(6.7%),中残2例(6.7%),重残1例(3%)。结论:儿童重型颅脑损伤具有不同成人的临床特点,因此治疗有着与成人不同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娟 《四川医学》2010,31(10):1569-157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要点。方法将53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亚低温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3例,按照亚低温治疗方法将治疗组患者肛温控制在(34±1)℃,维持3~6d;其他治疗同常规组。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伤后生命体征稳定,病死率下降,预后明显改善。结论亚低温治疗结合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可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