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长期留置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通过CT随访观察63例IVCF留置1~15年、平均(4.68±3.18)年患者(Aegisy滤器12例,OptEase滤器19例,TrapEase滤器11例,Simon-Nitinol滤器13例,VenaTech滤器8例)滤器相关并发症,包括滤器断裂、下腔静脉穿孔、症状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或闭塞、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复发及症状性肺栓塞(PE)再发.根据Durack分级标准,将下腔静脉穿孔分为0~Ⅳ级.记录IVCF置入后是否接受规范性抗凝治疗.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3例患者共经CT随访131次,每例患者随访1~5次,平均2.08次.结果显示,IVCF断裂6例(6/63,9.52%),含OptEase 2例(2/19,10.53%),TrapEase 4例(4/11,36.36%);Ⅰ级以上下腔静脉穿孔22例(22/63,34.92%),含Aegisy 1例(1/12,8.33%),OptEase 2例(2/19,10.53%),VenaTech4例(4/8,50%),TrapEase 3例(3/11,27.27%),Simon-Nitinol 12例(12/13,92.31%),Simon-Nitinol滤器穿孔发生率高于其它4款滤器(P<0.05);症状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或闭塞5例(5/63,7.94%),含OptEase1例(1/19,5.26%),TrapEase1例(1/11,9.09%),Simon-Nitinol 3例(3/13,23.08%);DVT复发8例(8/63,12.70%),含OptEase 3例(3/19,15.79%),TrapEase 1例(1/11,9.09%),VenaTech 1例(1/8,12.50%),Simon-Nitinol 3例(3/13,23.08%),规范性抗凝患者DVT复发发生率低于未规范抗凝患者(P=0.044);再发症状性PE 1例(1/63,1.59%),为置入Aegisy(1/12,8.33%)且未规范抗凝治疗患者.结论 IVCF长期留置并发症并不少见,尤其是下腔静脉穿孔及DVT复发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对未取出IVCF的CT随访观察,尽早发现相关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同时重视IVCF置入后规范性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2.
螺旋CT血管成像与后处理技术对活体供肾血管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辉  叶芹  刘潇  邱荣华  钟林 《武警医学》2006,17(6):418-421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亲属活体供肾血管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11月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6例,术前行螺旋CT血管造影.采集的轴位图像数据传入影像工作站,分别使用VR、MIP和MP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评估供肾血管状况,并与肾移植取肾手术相对照.结果VR技术后处理显示肾动静脉主干及2~3级分支(6/6),副肾动脉(0/3),肾静脉走行变异(1/1),双侧下腔静脉(1/1);MIP、MPR技术后处理均显示肾动、静脉主干及2~4级分支(6/6),副肾动脉(3/3),肾静脉走行变异(1/1),左肾静脉2支属支(1/1),双下腔静脉(1/1).图像后处理综合结果与取肾术中所见完全一致,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为100%.结论MIP及MPR技术观察细小血管分支优于VR.SCTA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术前可替代DSA对亲属活体供肾血管作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MRI表现.方法:5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纳入研究,全部病例进行MRI检查,包括T1WI、T2WI压脂平扫和动态增强3D T1WI压脂扫描;2位资深放射科医生共同分析其MRI表现并进行分型.结果:浆细胞性乳腺炎的MRI表现可分为炎症型、脓肿型和混合型;炎症型13例(25.5%),病灶局限在乳晕周围(11/13),斑片样或结节样,T1WI呈等低信号(8/13)或等高信号(5/13),压脂T2WI呈高信号(9/13)、高等信号(3/13)或等信号(1/13),增强后不均匀强化(11/13)或结节样均匀强化(2/13);脓肿型34例(66.7%),多数多发(32/34),似卷发样或蜂窝状,境界模糊不清,少数单发(2/34),结节或囊状,T1WI呈等、低信号(30/34)或等高信号(4/34),压脂T2WI呈高等信号(29/34)、高低信号(4/34)或等信号(1/34),增强后脓肿壁呈环状强化;混合型4例(7.8%),脓肿伴细管状低信号的窦道瘘管.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人Ig中,IgG的T_(1/2)最长(T_(1/2)平均值为21天),其余依次为IgA(6天),IgM(5天),IgD(2.8天)和IgE(2.7天),如表1所示.IgG_3的T_(1/2)比IgG的其他亚型短(7.1天),而两个IgA亚型有相似的T_(1/2),血管内IgG存活用~(35)S生物合成制备标记的Ig证实,因此证明了放射性碘化T_(1/2)方法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脑室内脑膜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脑室内脑膜瘤的MRI特点,提高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内脑膜瘤10例,其中9例位于侧脑室,1例位于四脑室.10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脑室内脑膜瘤具有典型的MRI表现:(1) 病灶大多为类圆形(8/10),边界规则、清晰.T1WI呈等信号(8/10)、稍低信号(2/10),T2WI呈略高信号(5/10)、等信号(2/10)、低信号(3/10),增强扫描大部分呈中到重度均匀强化(8/10),少数不均匀强化(1/10)和轻度强化(1/10).部分瘤内可见粗大血管影(2/10),可有小囊变、坏死(4/10)及瘤周脑实质水肿(2/10).(2) 脑室内脑膜瘤以成年女性多见(8/10).好发于侧脑室(9/10)及四脑室(1/10).所有病例的病理类型均为纤维型.结论 脑室内脑膜瘤有较典型的MRI特点,结合其发病部位和患者性别,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2岁,有输血史.2007年体格检查肝功能示ALT78 U/L(正常参考值5~ 40 U/L),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 21.5 μmol/L(正常参考值5.1~19.0 μmol/L);后查HCVAb阳性,HCV-RNA定量7.332×108 U/ml(正常参考值<1×106 U/ml),诊断为HCV.于2007年10月起采用IFN-α皮下注射治疗(180μg/次,每周1次),治疗前检测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正常,相关抗体阴性.治疗后约1年患者逐渐出现心悸、乏力、多汗等症状.2008年11月检查示FT3、FT4高于正常,TSH低于正常,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停用IFN-α.  相似文献   

7.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痣综合征(BCNS)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6例经病理和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BCN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6例(6/6)均有颌骨囊肿和颅内异常钙化灶,分别伴有皮肤多发基底细胞痣或手掌、足底点状凹陷4例(4/6),脊椎侧突或椎体融合4例(4/6)、肋骨分叉3例(3/6),透明隔囊肿1例(1/6),特殊面征4例(4/6),口腔症状6例(6/6),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或肿瘤2例(2/6),双眼分离性斜视1例(1/6).结论:BCNS以颌骨囊肿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其他器官的变异或病症,影像诊断为该病的确诊提供重要依据,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2018年手术切除结直肠癌的25例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设为A组,取同时期入院的25例良性结直肠肿瘤患者标本为B组。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两组趋化因子受体CCR4。结果 A组采用标本免疫组化法及RT-PCR测定的趋化因子受体CCR4的阳性率分别为40. 0%(10/25)、60. 0%(15/25),均显著高于B组的8. 0%(2/25)、8. 0%(2/25),A组PCR条带灰度比值为(0. 549 1±0. 060 3),显著高于B组的(0. 351 1±0. 049 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中,采用标本免疫组化法及RT-PCR测定的Duke分期C级为10. 0%(10/15)、D级为12. 0%(12/15),均显著高于A、B级的20. 0%(2/10)、40. 0%(4/10),PCR条带灰度比值为(0. 381 1±0. 049 4),显著低于A、B级的(0. 599 1±0. 060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CR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对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4进行深入研究可为探讨肿瘤的转移机制及治疗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行介入断流术和51例行外科断流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出血时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断流术后患者12、24、36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2.5%(6/47)、24.5%(11/45)、27.9%(12/43);外科断流术后患者分别为29.2%(14/48)、44.7%(21/47)、48.9%(22/4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43、4.150、4.083,P值均<0.05).介入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85.4%(41/48),腹痛81.3%(39/48),门静脉血栓4.2%(2/48),腹腔内出血2.1%(1/48),感染2.1%(1/48)和死亡2.1%(1/48);外科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68.6%(35/51),腹痛62.7%(32/51),大量腹水25.5%(13/51),门静脉血栓37.3%(19/51),脾静脉血栓11.8%(6/51),肝性脑病3.9%(2/51),肝肾综合症2.0%(1/51),腹腔内出血2.0%(1/51),死亡3.9%(2/51)以及感染15.7%(8/51),2组并发症中腹痛、发热、门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大量腹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4、3.098、16.199、6.011、5.536、14.085,P值均<0.05).结论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临床效果优于外科断流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行介入断流术和51例行外科断流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出血时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断流术后患者12、24、36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2.5%(6/47)、24.5%(11/45)、27.9%(12/43);外科断流术后患者分别为29.2%(14/48)、44.7%(21/47)、48.9%(22/4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43、4.150、4.083,P值均<0.05).介入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85.4%(41/48),腹痛81.3%(39/48),门静脉血栓4.2%(2/48),腹腔内出血2.1%(1/48),感染2.1%(1/48)和死亡2.1%(1/48);外科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68.6%(35/51),腹痛62.7%(32/51),大量腹水25.5%(13/51),门静脉血栓37.3%(19/51),脾静脉血栓11.8%(6/51),肝性脑病3.9%(2/51),肝肾综合症2.0%(1/51),腹腔内出血2.0%(1/51),死亡3.9%(2/51)以及感染15.7%(8/51),2组并发症中腹痛、发热、门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大量腹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4、3.098、16.199、6.011、5.536、14.085,P值均<0.05).结论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临床效果优于外科断流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行介入断流术和51例行外科断流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出血时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断流术后患者12、24、36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2.5%(6/47)、24.5%(11/45)、27.9%(12/43);外科断流术后患者分别为29.2%(14/48)、44.7%(21/47)、48.9%(22/4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43、4.150、4.083,P值均<0.05).介入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85.4%(41/48),腹痛81.3%(39/48),门静脉血栓4.2%(2/48),腹腔内出血2.1%(1/48),感染2.1%(1/48)和死亡2.1%(1/48);外科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68.6%(35/51),腹痛62.7%(32/51),大量腹水25.5%(13/51),门静脉血栓37.3%(19/51),脾静脉血栓11.8%(6/51),肝性脑病3.9%(2/51),肝肾综合症2.0%(1/51),腹腔内出血2.0%(1/51),死亡3.9%(2/51)以及感染15.7%(8/51),2组并发症中腹痛、发热、门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大量腹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4、3.098、16.199、6.011、5.536、14.085,P值均<0.05).结论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临床效果优于外科断流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行介入断流术和51例行外科断流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出血时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断流术后患者12、24、36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2.5%(6/47)、24.5%(11/45)、27.9%(12/43);外科断流术后患者分别为29.2%(14/48)、44.7%(21/47)、48.9%(22/4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43、4.150、4.083,P值均<0.05).介入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85.4%(41/48),腹痛81.3%(39/48),门静脉血栓4.2%(2/48),腹腔内出血2.1%(1/48),感染2.1%(1/48)和死亡2.1%(1/48);外科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68.6%(35/51),腹痛62.7%(32/51),大量腹水25.5%(13/51),门静脉血栓37.3%(19/51),脾静脉血栓11.8%(6/51),肝性脑病3.9%(2/51),肝肾综合症2.0%(1/51),腹腔内出血2.0%(1/51),死亡3.9%(2/51)以及感染15.7%(8/51),2组并发症中腹痛、发热、门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大量腹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4、3.098、16.199、6.011、5.536、14.085,P值均<0.05).结论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临床效果优于外科断流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行介入断流术和51例行外科断流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出血时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断流术后患者12、24、36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2.5%(6/47)、24.5%(11/45)、27.9%(12/43);外科断流术后患者分别为29.2%(14/48)、44.7%(21/47)、48.9%(22/4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43、4.150、4.083,P值均<0.05).介入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85.4%(41/48),腹痛81.3%(39/48),门静脉血栓4.2%(2/48),腹腔内出血2.1%(1/48),感染2.1%(1/48)和死亡2.1%(1/48);外科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68.6%(35/51),腹痛62.7%(32/51),大量腹水25.5%(13/51),门静脉血栓37.3%(19/51),脾静脉血栓11.8%(6/51),肝性脑病3.9%(2/51),肝肾综合症2.0%(1/51),腹腔内出血2.0%(1/51),死亡3.9%(2/51)以及感染15.7%(8/51),2组并发症中腹痛、发热、门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大量腹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4、3.098、16.199、6.011、5.536、14.085,P值均<0.05).结论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临床效果优于外科断流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行介入断流术和51例行外科断流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出血时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断流术后患者12、24、36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2.5%(6/47)、24.5%(11/45)、27.9%(12/43);外科断流术后患者分别为29.2%(14/48)、44.7%(21/47)、48.9%(22/4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43、4.150、4.083,P值均<0.05).介入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85.4%(41/48),腹痛81.3%(39/48),门静脉血栓4.2%(2/48),腹腔内出血2.1%(1/48),感染2.1%(1/48)和死亡2.1%(1/48);外科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68.6%(35/51),腹痛62.7%(32/51),大量腹水25.5%(13/51),门静脉血栓37.3%(19/51),脾静脉血栓11.8%(6/51),肝性脑病3.9%(2/51),肝肾综合症2.0%(1/51),腹腔内出血2.0%(1/51),死亡3.9%(2/51)以及感染15.7%(8/51),2组并发症中腹痛、发热、门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大量腹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4、3.098、16.199、6.011、5.536、14.085,P值均<0.05).结论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临床效果优于外科断流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行介入断流术和51例行外科断流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出血时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断流术后患者12、24、36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2.5%(6/47)、24.5%(11/45)、27.9%(12/43);外科断流术后患者分别为29.2%(14/48)、44.7%(21/47)、48.9%(22/4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43、4.150、4.083,P值均<0.05).介入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85.4%(41/48),腹痛81.3%(39/48),门静脉血栓4.2%(2/48),腹腔内出血2.1%(1/48),感染2.1%(1/48)和死亡2.1%(1/48);外科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68.6%(35/51),腹痛62.7%(32/51),大量腹水25.5%(13/51),门静脉血栓37.3%(19/51),脾静脉血栓11.8%(6/51),肝性脑病3.9%(2/51),肝肾综合症2.0%(1/51),腹腔内出血2.0%(1/51),死亡3.9%(2/51)以及感染15.7%(8/51),2组并发症中腹痛、发热、门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大量腹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4、3.098、16.199、6.011、5.536、14.085,P值均<0.05).结论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临床效果优于外科断流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加髂内动脉局部灌注化疗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06年收治的178例直肠癌患者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化疗的效果,其中观察组90例,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后行髂内动脉置泵,术后行局部灌注化疗;对照组88例,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行全身静脉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1、3、5年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 术后1、3、5年局部复发率,观察组分别为0%(0/90)、2.5%(2/79)、3.9%(3/77),对照组分别为1.1%(1/88)、3.9%(3/77)、8.1%(6/74),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年远处转移率,观察组分别为1.1%(1/90)、5.1%(4/79)、10.4%(8/77),对照组分别为2.3%(2/88)、7.8%(6/77)、17.6%(13/74),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生存率均为100%.3年生存率观察组为70.9%(56/79),对照组为53.2%(41/77).5年生存率观察组为65.0%(50/77),对照组为40.5%(30/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全直肠系膜切除可显著降低直肠癌患者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行介入断流术和51例行外科断流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出血时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断流术后患者12、24、36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2.5%(6/47)、24.5%(11/45)、27.9%(12/43);外科断流术后患者分别为29.2%(14/48)、44.7%(21/47)、48.9%(22/4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43、4.150、4.083,P值均<0.05).介入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85.4%(41/48),腹痛81.3%(39/48),门静脉血栓4.2%(2/48),腹腔内出血2.1%(1/48),感染2.1%(1/48)和死亡2.1%(1/48);外科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68.6%(35/51),腹痛62.7%(32/51),大量腹水25.5%(13/51),门静脉血栓37.3%(19/51),脾静脉血栓11.8%(6/51),肝性脑病3.9%(2/51),肝肾综合症2.0%(1/51),腹腔内出血2.0%(1/51),死亡3.9%(2/51)以及感染15.7%(8/51),2组并发症中腹痛、发热、门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大量腹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4、3.098、16.199、6.011、5.536、14.085,P值均<0.05).结论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临床效果优于外科断流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行介入断流术和51例行外科断流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出血时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断流术后患者12、24、36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2.5%(6/47)、24.5%(11/45)、27.9%(12/43);外科断流术后患者分别为29.2%(14/48)、44.7%(21/47)、48.9%(22/4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43、4.150、4.083,P值均<0.05).介入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85.4%(41/48),腹痛81.3%(39/48),门静脉血栓4.2%(2/48),腹腔内出血2.1%(1/48),感染2.1%(1/48)和死亡2.1%(1/48);外科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68.6%(35/51),腹痛62.7%(32/51),大量腹水25.5%(13/51),门静脉血栓37.3%(19/51),脾静脉血栓11.8%(6/51),肝性脑病3.9%(2/51),肝肾综合症2.0%(1/51),腹腔内出血2.0%(1/51),死亡3.9%(2/51)以及感染15.7%(8/51),2组并发症中腹痛、发热、门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大量腹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4、3.098、16.199、6.011、5.536、14.085,P值均<0.05).结论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临床效果优于外科断流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行介入断流术和51例行外科断流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出血时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断流术后患者12、24、36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2.5%(6/47)、24.5%(11/45)、27.9%(12/43);外科断流术后患者分别为29.2%(14/48)、44.7%(21/47)、48.9%(22/4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43、4.150、4.083,P值均<0.05).介入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85.4%(41/48),腹痛81.3%(39/48),门静脉血栓4.2%(2/48),腹腔内出血2.1%(1/48),感染2.1%(1/48)和死亡2.1%(1/48);外科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68.6%(35/51),腹痛62.7%(32/51),大量腹水25.5%(13/51),门静脉血栓37.3%(19/51),脾静脉血栓11.8%(6/51),肝性脑病3.9%(2/51),肝肾综合症2.0%(1/51),腹腔内出血2.0%(1/51),死亡3.9%(2/51)以及感染15.7%(8/51),2组并发症中腹痛、发热、门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大量腹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4、3.098、16.199、6.011、5.536、14.085,P值均<0.05).结论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临床效果优于外科断流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行介入断流术和51例行外科断流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出血时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断流术后患者12、24、36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2.5%(6/47)、24.5%(11/45)、27.9%(12/43);外科断流术后患者分别为29.2%(14/48)、44.7%(21/47)、48.9%(22/4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43、4.150、4.083,P值均<0.05).介入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85.4%(41/48),腹痛81.3%(39/48),门静脉血栓4.2%(2/48),腹腔内出血2.1%(1/48),感染2.1%(1/48)和死亡2.1%(1/48);外科断流术的并发症为:发热68.6%(35/51),腹痛62.7%(32/51),大量腹水25.5%(13/51),门静脉血栓37.3%(19/51),脾静脉血栓11.8%(6/51),肝性脑病3.9%(2/51),肝肾综合症2.0%(1/51),腹腔内出血2.0%(1/51),死亡3.9%(2/51)以及感染15.7%(8/51),2组并发症中腹痛、发热、门静脉血栓、脾静脉血栓、大量腹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4、3.098、16.199、6.011、5.536、14.085,P值均<0.05).结论 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临床效果优于外科断流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