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超声波-化学沉淀法制备牙科纳米氧化铝陶瓷粉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分散性好,粒度均匀的纳米α-A l2O3粉体。方法:应用超声波-化学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铝前驱体,经900℃、1 000℃、1 100℃、1 200℃煅烧后测试粉体性能。结果:1 200℃煅烧得到的A l2O3粉体为α-A l2O3,其晶粒平均粒径为D202=31.44 nm。结论:以乙醇为反应溶剂,在低频超声波作用下可制备出分散性好、粒度均匀的纳米级α-A l2O3粉体。  相似文献   

2.
牙科用氧化锆增韧纳米复相铝瓷粉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克  巢永烈  杨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38(5):384-386,I007
目的 研制牙科用氧化锆增韧纳米复相铝瓷粉体并测试其理化性能,探讨影响铝瓷粉体性能的制备工艺。方法 表面诱导沉淀法制备纳米复相铝瓷粉体,记录分散剂加入量及pH值对氧化铝悬浮液沉降物体积的影响;观察超声时间对粉体团聚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添加稳定剂前后粉体晶相的组成,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形貌。结果 pH=9、分散剂加入量wt=0.2%~0.3%时,悬浮液分散性好;超声处理后粉体粒径下降;稳定剂处理后复相铝瓷粉体含有单斜相和四方相氧化锆。在原始颗粒较大的氧化铝表面均匀分布着直径约80~100nm的氧化锆细颗粒。结论 控制制备工艺,采用表面诱导沉淀法可得到粒度细、分散好的氧化锆增韧纳米复相铝瓷粉体;经稳定剂处理后,复相铝瓷中的氧化锆成为部分稳定氧化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用于增韧牙科氧化铝陶瓷的纳米氧化锆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方法 :应用沉淀法 ,比较不同前驱物浓度和 pH值等条件下 ,所制备氧化锆粉体的物理性能。 结果 :ZrOCl2 ·8H2 O浓度为 0 .3~ 0 .5mol/L、pH 8.5时 ,经 70 0℃煅烧 2h后 ,可获得性能优良、粒径约为 10 0nm的氧化锆陶瓷粉体。 结论 :选择适当的条件 ,该方法可制得粒径小、团聚少的纳米氧化锆陶瓷粉体。  相似文献   

4.
共沸蒸馏法制备牙科氧化锆纳米晶微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用于制备高性能氧化锆牙科陶瓷的氧化锆纳米晶微粉的方法与条件。方法 :采用非均相共沸蒸馏法以正丁醇为夹带剂对水合氢氧化锆凝胶进行脱水 ,比较在减压、常压条件下和直接用乙醇洗脱水所制备的氧化锆粉体的性能。结果 :水合氢氧化锆凝胶经干燥煅烧后 ,成功制成了氧化锆纳米晶微粉。直接用乙醇洗脱水 ,粉体的dBET约为 2 5nm ;在减压共沸蒸馏的条件下 ,粉体的dBET约为 2 2nm ;在常压共沸蒸馏的条件下 ,粉体的dBET约为 17nm。 3种粉体模压成型 ,无压烧结得到陶瓷的弯曲强度分别为 660、710、64 0MPa ,断裂韧性分别为 4.3 4、4.77、4.2 4MPa·m1/ 2 。结论 :用常压共沸蒸馏法能有效地克服硬团聚的形成 ,制得粒径较小、烧结活性较高的氧化锆纳米晶微粉  相似文献   

5.
牙科纳米氧化铝陶瓷粉体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牙科纳米氧化铝陶瓷粉体的制备工艺。方法:应用溶胶-凝胶法,比较不同前驱物浓度、pH 值、热处理温度及时间等条件下所制备氧化铝粉体的物理性能。结果:Al (NO3 ) 3 ·9H2O 溶液浓度为011 molPL、pH = 9时,经1200 ℃煅烧10 min 后,可获得性能优良、粒径约为70 nm的氧化铝陶瓷粉体。结论: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可制得粒径小、团聚少的纳米氧化铝陶瓷粉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粉体粒度对全瓷材料3Y-TZP烧结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粒度的A、B两种高纯纳米3Y-TZP材料,采用模压成型,常压烧结工艺制备试件,然后采用Archimedes法测量烧结线收缩率,气孔率,吸水率,计算体积密度,相对密度等烧结性能指标,并检测试件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结果:以B粒度纳米粉制备的3Y-TZP陶瓷材料的烧结温度为1500℃,相对密度98.7%,比A粒度纳米粉制备的材料烧结温度低100℃左右,致密度高1.2%,且色泽优于A粉体烧结试件;微观结构上B材料烧结体晶粒细小,均匀致密,少见气孔、微裂纹等缺陷相;物相组成上,B材料纳米粉烧结试件断面的应力诱发相变所导致的四方相含量变化率也高于A材料烧结试件。结论:纳米粉体B制备的试件烧结温度较低,烧结性能优于A粉体制备的试件,微观结构均匀致密,断裂相变率较高,提示B纳米粉体制备的3Y-TZP材料更适宜作为全瓷桥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纳米粉体填充到微米尺度的ZrO2造粒粉中对陶瓷ZrO2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超声波.共沉淀法制备纳米α-Al2O3粉体;利用反向沉淀法制备氧化钇稳定的纳米锆粉体;作为第二相,以不同的量(体积百分比,vol%)填充到基质微米ZrO2造粒粉中,高温煅烧后,测试了纳米粉体掺杂ZrO2陶瓷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维氏硬度等力学性能。结果纳米α—Al2O3的最佳填充量为5vol%,此时ZrO2复相陶瓷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659.17±46.54)MPa和(8.55±0.89)MPam^1/2;纳米ZrO2的最佳填充量为10vol%,此时ZrO2复相陶瓷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673.17±47.19)MPa和(9.01±0.82)MPam^1/2。结论当填充纳米ZrO2和纳米α-Al2O3的量〉5vol%(如10vol%)时.前者增强效果优于后者;但当填充量≤5vol%时,后者的增强效果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氧化锆粉体粒度与材料增韧补强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氟硅云母玻璃粉中添加等量但不同粉体粒度的氧化锆(粒径分别为50nm和10nm),制备氧化锆质量百分数为25的复合粉体,经冷等静压成型后遵循烧结热制度进行烧结,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结构,X线衍射确定物象组成及含量,测定样本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以未添加氧化锆的氟硅云母玻璃烧结体为对照.结果:添加等量、不同粒度Zr02(纳米组和微米组)的氟硅云母玻璃陶瓷复合材料,其中纳米组增韧增强效果最明显,抗弯强度达到(224.8±9.30)Mpa,断裂韧性达到(2.54:±0.10)Mpa.m1/2.结论:纳米氧化锆粉体制备的复合材料抗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都显著高于微米氧化锆粉体制备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助溶液燃烧法(Salt-assisted solution Combustion Synthesis ,SSCS)的工艺条件,制备性能优良的3mol%氧化钇(Y2O3)稳定四方相多晶体氧化锆(3Y-TZP)纳米粉体。方法:以硝酸氧锆和尿素为原料,采用SSCS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3Y-TZP纳米粉体。利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 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检测分析粉体表征。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锆离子的浓度(A)、尿素和金属硝酸盐摩尔比(B)、KCL和金属硝酸盐摩尔比(C)、前驱体的引燃温度(D)对粉体晶粒度的影响。结果:前驱体引燃温度和尿素加入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最佳的工艺条件是A:0.085 mol/L ,B:1,C:3,D:400 ℃。产物经XRD检测分析为四方相多晶体氧化锆,晶粒度(DXRD)为2.9~9.0 nm。TEM观察在最优工艺水平下制备的粉体形貌为球形、高分散的、低团聚的、平均粒径约为5.38 nm的纳米粉体,与DXRD基本一致。并且随着引燃温度的增加粉体粒径变大,而且团聚加重。结论:通过盐助溶液燃烧法可以制备性能良好的3Y-TZP纳米粉体。  相似文献   

10.
纳米缺钙磷灰石的热处理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纳米缺钙磷灰石的热处理特性。方法湿法合成纳米缺钙磷灰石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采用傅立叶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方法分别对粉体进行化学组成、相结构与表面形貌的分析与观察。结果500℃以下热处理2h后晶粒尺寸基本不变,直径为12~26nm,长度为30~66nm;600℃热处理2h后晶粒尺寸增大,直径为25~40nm左右,长度为75~100nm;800℃热处理2h后发生分解,主要产物为磷酸三钙,其晶粒的直径、长度均大于200nm;300℃热处理2h后可除去NH4 。结论纳米缺钙磷灰石具有自身的热处理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