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咽癌放疗后副鼻窦炎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咽癌放疗后副鼻窦炎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葛鸿慧,陈宪,赵桂林本文对我院放疗前副鼻窦正常,放疗后副鼻窦炎症的39例鼻咽癌CT图像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活检病理证实:男34例,女5例;平均年龄43.2岁。放疗后副鼻窦炎的CT表现:上颌窦首次出现炎症者28...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CT在上颌窦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3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上颌窦肿瘤的CT资料。结果 15例良性肿瘤,四例为恶性肿瘤,鉴别良恶性肿瘤CT的主要表现为肿块的形态是否规则、密度是否均匀、骨质改变的形式(增生、膨胀、改建或破坏)和周围脂肪层是否受侵等。结论 CT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上颌窦肿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30例鼻窦恶性肿瘤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窦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鉴别诊断,进一步提高鼻窦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3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窦恶性肿瘤的X线平片及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原发于上颌窦15例(50.0%),筛窦10例(33.3%),额窦3例(10.0%),无法辨别起源2例(6.7%)。病理检查为低分化鳞癌18例,未分化癌5例,腺样囊性癌3例,恶性乳头状瘤和恶性黑色素瘤各2例。结果 30例鼻窦恶性肿瘤中,25例术前确诊(占83.3%),误诊5例(16.7%)。其影像学表现为窦壁骨质呈溶骨性或筛孔样骨破坏,窦腔内均见软组织肿块,窦腔轮廓消失,软组织肿块超过窦壁边缘。结论 为减少漏诊和误诊,须不同位置或体层摄片,上颌窦后壁破坏是诊断上颌窦恶性肿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高分辨率cT检查能清楚显示肿瘤范围和累及部位。  相似文献   

4.
葛鸿慧  刘玉林 《肿瘤防治研究》2002,29(6):492-493,F002
 本文收集经病理证实 ,CT误诊的一组 (8例 )病例 ,分析讨论其误诊原因 ,报告如下 :  例 1,男 ,2 9岁。左面部肿块 2年余 ,近来渐增大 ,伴鼻塞、间断性涕血。CT扫描 :左上颌窦内巨大分叶状肿块 ,密度极不均匀 ,窦内侧壁变薄 ,前壁变薄并破坏 ,后外侧壁及下颌牙槽大部破坏缺损。窦后脂肪间隙上部消失 ,下部可见 (图 1)。诊断 :左上颌窦恶性肿瘤。手术病理 :肿瘤组织大片坏死出血 ,其中见大量扩张血管残影 ,伴少数炎性细胞浸润 ,为血管瘤伴出血感染。  分析 :本例有恶性病变征象 ,初看貌似恶性肿瘤 ,仔细观察 ,也有良性肿块征象可寻 ,如窦壁骨质虽破坏广泛 ,但多为受压变薄吸收破坏 ,破坏区边缘较光整 ,提示肿瘤呈膨胀生长 ;病史较长 ,说明肿瘤生长缓慢。此例仅作平扫 ,也是工作不足之处。  例 2 ,女 ,4 5岁。右侧上颌牙痛并右上面部肿胀6~ 7月。抗炎后好转 ,但病情多次反复。CT扫描 :右上颌窦扩大 ,其内见软组织肿块 ,CT值 33~4 5Hu ,中央低密度区内隐约见一小液平。窦壁受压变薄 ,部分骨破坏 ,下颌牙槽骨破坏边缘略不规则 (图2 )。诊断 :右上颌窦癌。手术见窦腔囊...  相似文献   

5.
谢琦  郑国梁 《癌症》1993,12(5):414-418
本文作者分析62例鼻腔、副鼻窦疾病的CT表现,其中非肿瘤性病变16例、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36例。讨论了各类病变的CT表现和病理的关系。认为骨壁、窦腔改变的CT征象、考参软组织表现对炎性病变、囊肿、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意义。CT扫描可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与范围,对提高术前诊断、治疗方法的制定及追踪术后有无残留或复发帮助较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有骨破坏的上颌窦囊肿9例,通过对其CT表现及X平片误诊病例的分析,认为CT对本病诊断有很大价值。结合文献讨论了有骨破坏的上颌窦囊肿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鼻腔鼻窦骨化纤维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08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病理确诊的鼻腔鼻窦骨化纤维瘤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及CT特征。结果:侵犯单个鼻窦肿瘤12例,其中筛窦8例,上颌窦4例,伴有鼻腔侵犯6例。肿瘤同时侵犯多个鼻窦和鼻腔12例,其中上颌窦和筛窦8例,筛窦和额窦4例,均有鼻腔侵犯。鼻腔鼻窦骨化纤维瘤的CT表现为鼻腔鼻窦内单发类圆形或不规则性高密度肿块,部分区域可见低密度影,其周边出现完整骨性包壳,呈膨胀性生长,周边组织受压变形但分界清楚。结论:螺旋CT扫描是诊断鼻腔鼻窦骨化纤维瘤最常用和有价值的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上颌窦占位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上颌窦占位病变的 C T 表现,探讨其 C T 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手术病理诊断的上颌窦占位病变102 例。术前经 C T 平扫加增强,全部病例行轴位扫描,部分病例加用冠状位扫描。结果 上颌窦囊肿34 例,息肉增生 29 例,恶性肿瘤 20 例(鳞癌 15 例、囊腺癌4 例、恶性淋巴瘤 1 例),乳头状瘤 12 例,骨化性纤维瘤3 例,骨瘤和曲菌感染各2 例。与病理对照, C T 诊断正确率为85.3% (87/102),误诊率为14.7% (15/102)。结论 上颌窦占位病变由多种疾病引起,对大多数有典型 C T 表现者能够作出定位、定性诊断,对部分不同病变而 C T表现相似者定性困难,除轴位扫描外,应加用冠状位扫描,穿刺活检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9.
我院近10年来(1952—1961)共诊察223例上颌窦原发恶性肿瘤(鼻腔及其它副鼻窦者除外),其中病理证实196例,计鳞状细胞癌184例,恶性神经鞘瘤4例,腺样囊性癌和腺癌各3例及恶性混合瘤和纤维肉瘤各1例。本文分析184例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并就临床分期法、淋巴转移、临床诊断及治疗等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上颌窦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我院1964年至1979年收治经病理证实的患者92例,现将治疗方法及其远期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上颌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简称MFH),1964年由O'Brian等[1]首先报道,是一种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肢体,偶见于头颈部,而发生于上颌窦者罕见。现将我院由病理证实原发于上颌窦的16例MFH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  相似文献   

12.
上颌窦恶性肿瘤组织中p53和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Xie RH  Chen ZH  Chen MY  Hou JH  Wu JH  Wu GH  Wu QL 《癌症》2002,21(11):1244-1247
背景与目的:据文献报道,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检测p53和PCNA在上颌窦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和炎症性病变中表达的强度差异,探讨p53和PCNA与上颌窦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08例上颌窦恶性肿瘤、19例上颌窦良性肿瘤、8例鼻粘膜炎症中p53与PCNA的表达情况。数据统计采用秩和检验,并用平均秩衡量p53和PCNA的阳性表达强度。结果:在上颌窦良性肿瘤和鼻粘膜炎症两组中,p53和PCNA的平均秩分别为42.8、50.3和47.9、46.8;在恶性肿瘤组中,p53和PCNA平均秩分别高达73.0和73.2;在上颌窦恶性肿瘤中,鳞癌p53的平均秩为60.7,比腺癌的平均秩(43.9)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临床分期I-Ⅳ期中,p53平均秩分别为46.6、50.1、56.1、55.0,PCNA平均秩分别为60.5、48.8、56.1、53.9;在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中,p53平均秩分别为53.7和57.3,PCNA平均秩分别为53.9和56.4;在生存期<3年、<5年和≥5年等3组中,p53平均秩分别为49.9、53.7和48.5,PCNA平均秩分别为45.7、56.9和52.0,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53和PCNA与上颌窦恶性肿瘤尤其是鳞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而与上颌窦恶性肿瘤的临床分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3.
八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放射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约占全身恶性黑色素瘤的 1%。现报道本院 1991~ 1997年间收治的 8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放射治疗情况。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男性 6例 ,女性 2例。年龄 31~ 75岁。临床表现为鼻出血 (6例 )、鼻塞 (5例 )、耳鸣 (1例 )和头痛 (1例 )。1.2 诊断 :6例常规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均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 ,另外 2例常规石蜡切片染色病理诊断分别为恶性淋巴瘤和低分化鳞癌 ,后经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CT扫描显示病灶局限于鼻腔内 4例 ,侵犯筛窦 4例 ,其中同时侵犯蝶窦和上颌窦 3例 ,同时侵犯鼻咽 2例和侵…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济南市第一医院1994年6月~1998年6月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纵隔肿瘤临床资料,对纵隔肿瘤的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15例,女5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2岁。恶性淋巴瘤4例、畸胎瘤2例、动脉瘤2例、支气管囊肿2例、胸内甲状腺2例、异位巨大胸腺囊肿和胸腺瘤2例、神经性肿瘤2例、转移性肿瘤4例。以上病人均行胸部X线正侧位拍片检查,使用100kV高压摄影。CT扫描检查拍有肺窗及纵隔窗片,常规扫描为层厚8mm、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21及nm23基因蛋白表达与上颌窦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7例上颌窦恶性肿瘤组织的P21及nm23基因蛋白表达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均随访5年以上。结果:上颌窦恶性肿瘤P21和nm23H1阳性表达均明显低于上颌窦良性肿瘤组织的表达,上颌窦恶性瘤中复发或转移组的P21及nm23-H1阳性表达均明显低于无复 发或转移者的表达,二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21基因与上颌窦恶性肿瘤浸润及复发转移有关,而nm23基因与复发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软骨肉瘤即为一种发生于软骨的结缔组织源性恶性肿瘤 ,好发于骨盆、股骨及肋骨 ,但原发于鼻腔者却较为罕见。现将我们收治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 2例鼻软骨肉瘤分析讨论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男 ,2 8岁。进行性鼻塞 2年 ,无鼻出血及视力障碍 2个月于 1995年 10月 2日入院。体检 :右眼球突出 ,活动好 ,内眦饱满 ,右侧面颊隆出 ;双侧鼻腔肿物阻塞 ,淡红色 ,光滑 ,质地较硬 ,触之弹性感 ,鼻中隔中前段下半部消失 ,中隔后段向两侧膨大 ;软、硬腭及鼻咽部正常。CT扫描示右侧之前后筛窦、上颌窦、部分蝶窦、颅前窝及颅中窝骨质破坏。病理检查为“…  相似文献   

17.
上颌窦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上颌窦癌位于较隐蔽的骨腔内,早期不易发现,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单一方法治疗的生存率很低,再加综合治疗的报道很少,本文着重就此分析。 材料与方法:我院自1977年8月至1986年10月共收治上颌窦癌26例,其中右侧12例,左侧14例,男性12例,女性14例,发病年龄从26岁至68岁,平均年龄47岁,全组均经病理证实,其中鳞癌细胞24例,未分化癌细胞1例,腺癌1例. 本组研究采用1987年UICC头颈部恶性肿瘤TNM分期法,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拍柯氏位及华氏位等X线片,全组26例中Ⅲ期13例,Ⅳ期13例,无Ⅰ、Ⅱ期。  相似文献   

18.
鼻腔鼻窦粘液表皮样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液表皮样癌是起源于涎腺的恶性肿瘤。在组织病理学中属于腺癌的一种类型。发生于鼻腔鼻窦者非常罕见。笔者于1997年11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0岁。因左鼻阻塞伴涕中带血1个月余,于1997年11月17日入院。检查:全身情况未见异常。左鼻腔及鼻咽部充满灰白色肿物。CT扫描示左鼻腔、鼻咽、筛窦、上颌窦和蝶窦内有肿块影。上颌窦内侧壁骨质破坏。取鼻咽部肿瘤组织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伴淋巴组织增生。于1997年11月24日全麻下行面中部翻揭径路左鼻腔、鼻咽和筛窦、上颌窦及蝶窦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  相似文献   

19.
我科近年来在收治上颌窦肿瘤病人中,发现3例上颌窦纤维血管瘤病人,均经病理证实,现就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例1患者刘某某,男,40岁,农民,因左面部胀疼1个月于1998年4月入院。病史中无鼻塞、鼻出血及脓涕。入院查体:左面部无隆起,鼻腔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1例左上颌窦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左上颌窦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查,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肿瘤分两个区域:胶原化区域和黏液样区域,两种区域交替排列,瘤细胞为梭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呈细块状,偶可见核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AE1/AE3、EMA、CK、ACT、LCA、CD1α、S-100均阴性,SMA、CD68局灶性阳性,LYS弱阳性,Vim、CD163、CD45RO阳性。结论: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赖其病理形态学特点并结合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