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2例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了解黄疸程度,严密观察病情、换血疗法的护理、蓝光疗法的护理、榆注血制品输注的护理等。结果: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治愈31例,死亡1例,治疗过程没有出现副反应。结论:全面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感染后引起的全身横纹肌痉挛的疾病,严重者可因喉肌痉挛而致死。安定是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首选药物,但是半衰期短,容易蓄积中毒,用传统的方法不能有效地控制痉挛。如何有效控制痉挛,降低病死率,缩短疗程仍是一个医疗护理的难点。本院2005年3月-2007年3月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19例,均应用安定持续静脉泵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12例新生儿破伤风安置在专护隔离病房,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痉挛、窒息,注重脐部、皮肤护理以及营养供给等综合护理.结果:治愈4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2例.结论:密切观察病情,细致周密的综合护理,对降低破伤风的死亡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总结26例破伤风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主要包括早期采取集中护理,设立单间病房,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肢体痉挛及气道通畅的情况,镇静止痉,注意观察药物的作用,预防并发症,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等措施.认为通过合理细致的护理能促进破伤风患者的恢复,对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低破伤风并发症及其病死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2010年间集中收治的20例破伤风病人的护理过程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病人中痊愈18例,死亡2例,病死率10%.结论:在破伤风护理过程中,有效控制痉挛;注意肺内感染及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的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精心护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净化病房空气、切口护理、呼吸道护理、堵管试验及拔管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33例患者,32例顺利拔管,1例带管出院,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无因护理不当导致痰痂堵塞气道,被迫拔除套管,及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术后护理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严格无茵操作,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由伤口进入机体,释放痉挛毒素,痉挛毒素和神经系统结合,引起全身横纹肌的紧张性收缩,从而引起牙关紧闭、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如不及时救治及护理可危及生命,我院自1998年6月~2004年2月共收治4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霍乱患者的护理,对霍乱患者隔离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分析。结果:通过补液、对症支持治疗,严密的消毒隔离、控制感染,临床效果满意;无一例死亡病例,无二代感染病例。结论:严格的消毒隔离,精心的治疗及护理及健康宣教、霍乱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有新提高,积极配合治疗及消毒隔离工作,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致病因素和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24例手术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好转出院17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好转率70.8%。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精心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加快患者康复过程,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的护理对策和方法;方法:收集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经我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90例,对其科学的治疗和临床精心的护理,记录和总结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本组患者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明显好转且顺利出院患者78例,死亡12例(消化道出血死亡4例,干性脑病死亡8例).结论:重型肝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必须在严密监测病情的同时,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生活、心理进行细致的护理,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总结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提高破伤风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13例高齡破伤风的护理。结果:10例治愈出院,2例放弃出院,1例死亡。结论:对高龄破伤风病人制定严格的护理计划,给予细致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深入精心的专科护理,对降低病人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婴儿破伤风患儿的护理。方法:本文主要通过阐述了50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在皮肤,口腔,眼部,脐部,呼吸道、营养等方面的护理,总结出破伤风患儿的病情特点以及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结果:治愈为37例,占74%;好转为6例,占12%;死亡为4例,占8%;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为3例,占6%。结论:对新生儿破伤风患儿一定要全方位做好护理工作,容不得马虎,只有通过有效的护理,患儿的治愈率才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3.
黄徽徽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9):160-161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凝酶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8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抗休克及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凝酶治疗,同时予良好的心理护理、严格的饮食控制、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用药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总有效率达92.5%。结论:注射用血凝酶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疗效,精心的护理及严密的病情观察是临床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近12年来56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监测与护理经验的总结归纳。方法:对呼吸心跳骤停复苏后转入ICU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初级复苏、高级生命支持、严密监测、精心护理,56例中存活25例(占44.64%),遗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7例(12.5%),自请出院8例(14.28%),死亡16例(占28.57%)。结论:及时有效的初级复苏、正规系统的高级生命支持、严密的监测、重视呼吸道的管理、遵循ICU患者心理护理原则、落实基础护理、注重安全管理等是提高存活率、减少并发症、保证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破伤风是外伤伤口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其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道阻塞,特别是窒息、肺炎、心力衰竭。破伤风患者病情变化较为急骤,要求护理同志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及时处理,稍有疏忽往往造成死亡。因此护理工作在治疗破伤风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现以中药破伤风存命汤治疗为主27例破伤风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探讨。1.置患者于隔离明亮房间,每  相似文献   

16.
安定持续静脉泵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感染后引起的全身横纹肌痉挛的疾病,严重者可因喉肌痉挛而致死.安定是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首选药物,但是半衰期短,容易蓄积中毒,用传统的方法不能有效地控制痉挛.如何有效控制痉挛,降低病死率,缩短疗程仍是一个医疗护理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将颅内出血患儿安置在重症监护室,专人护理,绝对静卧,头部制动,及时用药和氧疗,严密观察病情。结果 68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好转47例,家长放弃治疗10例,死亡11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救治、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是改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确观察和护理36例高原肺水肿合并脑水肿患者的方法和护理措施,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36例高原肺水肿合并脑水肿患者,采用正确的卧位、保暖、早期高流量面罩加压吸氧、及早建立人工气道、及时脱水、利尿药的应用。结果: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36例高原肺水肿合并脑水肿患者,30例治愈出院,3例转入内地治疗,1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结论:高原肺水肿合并脑水肿患者发病后,立即脱离高原环境,早期高流量面罩加压吸氧及高压氧治疗,建立人工气道,利尿剂、脱水荆等药物治疗,加之严密观察病情、心理护理、呼吸道的管理等救护措施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外科感染。自1996年以来,我科收治重症破伤风6例,经积极抢救、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破伤风是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性疾病,是由破伤风杆菌经创口入侵人体后引起的,该菌的痉挛毒性,侵袭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细胞,引起牙关紧闭,肌肉痉挛等症状。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破伤风抗毒素与免疫球蛋白预防和治疗。祖国医学对其有一套有别于其他证候的诊疗程序和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