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凝素亲和细胞化学ABC法比较分析了63例7-38周人胚胎升结肠和降结 粘膜凝集素受体的定位分布。发现升结肠粘膜能表达刀豆素A受和大豆爱以体,降结肠粘膜能表达刀豆素体,大豆素受体和荆豆素-1受体,且升结肠和降结肠的刀豆素A受体和大豆素受体存在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人胚胎升结肠和降结肠粘膜凝集素受体定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凝集素亲和细胞化学ABC法比较分析了63例7~38周人胚胎升结肠和降结肠粘膜凝集素受体的定位分布.发现升结肠粘膜能表达刀豆素A受体和大豆素受体,降结肠粘膜能表达刀豆素体、大豆素受体和荆豆素-1受体,且升结肠和降结肠的刀豆素A受体和大豆素受体存在量的差异,两段结肠粘膜均不表达麦胚凝集素受体.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升结肠和降结肠粘膜的糖复合物既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质和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应用ABC亲和组化技术研究了卵巢粘液性瘤的11种凝集素受体分布。肿瘤和PNA(花生),SJA(槐)和DBA(双花)结合后,粘液性囊腺瘤仅部分瘤细胞顶部的细胞膜和胞浆均匀着色,而交界性囊腺和腺癌细胞浆内分别可见阳性染色颗粒,肠化型粘液腺瘤的阳性反应率高于颈管型粘液腺瘤(P=0.05)。  相似文献   

4.
运用凝集素亲合组化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对10例乳腺导和乳头状瘤(IDPB)、8例正常乳腺、10例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12例乳腺癌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大豆素(SBA)受体的含量随着细胞的恶变而增高。IDPB中该受体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和不叶增生组,但低于乳腺癌组,提示该病可能为乳腺的一种癌前病变。花生素(PNA)受体的含量在IDPBK 明显的高于其它各组,而PNA受体含量与免疫反应有关因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用多种凝集素对子宫内膜腺癌的研究较少。我们用麦胚凝集素(WGA)、大豆凝集素(SBA)、菜豆凝集素(PHA)、刀豆凝集素(ConA)和双花扁豆凝集素(DBA),以ABC酶标法染色,观察子宫内膜腺癌糖蛋白糖基的分布及组成,探讨其变化的意义和在临床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应用生物素化花生凝集素以胎肺及45例肺癌进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胎肺内支气管上皮顶部胞膜及胞质呈PNA阳性。肺鳞癌及肺腺癌PNA受体增多,且分布失去极性。本文提出PNA受体改变可作为内胚层肿瘤的标志之一,尤其对腺癌有相对特异性。PNA受体有胚胎及肺癌均表达可能提示PNA是一种癌胚抗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人血液中 ,老化红细胞膜上花生凝集素 (PNA)和刀豆凝集素 (Con A)受体细胞化学反应的变化。 方法 应用金标花生凝集素 (PNAg)和刀豆凝集素 (Con Ag) ,对早期和老化红细胞膜上 PNA和 Con A受体进行电镜细胞化学显示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电镜照片进行定量处理。 结果 与早期红细胞相比 ,老化红细胞膜上 PNAg颗粒和 Con Ag颗粒均有明显增多。 结论 老化红细胞膜上唾液酸的丢失导致半乳糖基和甘露糖基暴露的相应增加 ,这种变化可能与巨噬细胞对老化红细胞的识别和吞噬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凝集素受体在正常及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变化,应用凝集素亲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在石蜡切片上显示荆豆凝集素(UEA-1)、麦胚凝集素(WGA)和花生凝集素(PNA)受体在正常和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结果表明,正常大鼠、失血休克和失血再灌注大鼠脑微血管均无UEA-1受体的表达,与文献报道的种属差异性一致,而WGA和PNA受体在正常和损伤时均主要存在于软脑膜血管内皮细胞,仅少数浅层皮质毛细血管阳性,显示了同一器官内不同区域血管的差异性。PNA受体在正常软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为25%,失血休克时增加到75%,短暂的失血再灌注后基本恢复正常。用三种莨菪类药物(解痉灵、樟柳碱和654-2)防治后,除解痉灵外,PNA受体的表达基本恢复正常。WGA受体在正常软脑膜的表达为75%,失血和失血再灌注后表达稍增强为100%,解痉灵和654-2预防未显示明显作用,樟柳碱使其表达下降至50%。上述结果明确显示了(1)脑软膜微血管与脑实质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糖蛋白存在差异,推测与血管的功能、代谢有密切关系;(2)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脑软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PNA和WGA受体表达呈不同程度的上调;(3)部分莨菪类药物对内皮损伤时PNA和W?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阴营养不良增生型,硬化苔藓型表皮细胞和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等细胞膜结构与凝集素受体结合表达特征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慢性外阴营养不良表皮增生型,苔藓硬化型及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3种状态下的细胞进行了8种凝集素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分析,比较。结果:外阴营养不良增生型表皮各层细胞细胞膜与刀豆凝集素(ConA),扁豆凝集素(LCA),花生凝集素(PNA),蓖麻凝集素(RCA-1)和大豆凝集素(SBA)结合强度弱,其表皮细胞细胞核膜与ConA,PNA和麦胚凝集素(WGA)有中等强度结合,外阴营养不良硬化苔藓型表皮各层细胞细胞膜与ConA,RCA-1 SBA和WGA结合强度弱,而与LCA不结合,其12例中的8例与荆豆凝集素(UEA-1)发生较弱的结合,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癌细胞与8种凝集素均结合,其12例中的7例其癌细胞膜与双花扁豆凝集素(DBA)弱结合,癌细胞膜与UEA-1强结合,但癌巢中央细胞团不与UEA-1结合,癌细胞细胞核膜与ConA,LCA,RCA-1呈强结合。结论:凝集素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作为诊断,鉴别诊断外阴营养不良增生,硬化苔藓型和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新的指标,具有恶变潜能的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与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两者细胞核膜凝集素标记有相似之处,提示在外阴组织的癌变过程中,细胞核膜凝集素标记的异常表达是一个早期标识,糖基和糖蛋白代谢的异常可能是细胞发生癌变最早期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0.
凝集素在大鼠心脏缺血预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验拟通过刀豆素(CONA)和麦芽素(WGA)检测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和缺和缺血预处理大鼠心肌细胞膜凝集素受体的变化。方法:采用SD雄性大鼠18只分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线,分别取三组大鼠左心室前壁心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分别用刀豆素、麦芽素分子探针进行ABC法染色。结果:假手术组CONA和WGA细胞反应强,缺血再灌注组CONA和WGA细胞反应弱。缺血预处理组CONA和W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凝集素受体在叶酸,维生素C防止歪磷酰酰胺致大鼠胚胎神经管畸形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孕鼠均于给环磷酰胺后24小时剖腹取胎,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用刀豆凝集素,花生凝集素和荆豆凝集素为分子探针作亲合组织杂色。对两组胚胎神经管的神经上皮,界膜及神经管周围间充质相应糖基进行定性,定位和半定一的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12.
<正> 本文利用六种生物素化凝集素即刀豆球蛋白A凝集素(ConA).蓖麻凝集素(RCA—I).荆豆凝集素(UEA—I),花生凝集素(PNA).大豆凝集素(SBA)及麦胚凝集素(WGA),采用凝集素亲和组织化学的方法(ABC法)对用2.5%戊二醛和2%多聚甲醛(0.1MPB.PH7.2)灌注固定、石蜡包埋的大鼠左心室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六种生物素化凝集素在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膜及胞浆中均不显色,而ConA.RCA—I和WGA则均在心室壁的血  相似文献   

13.
附睾上皮及精子的凝集素受体定位研究王朝宏殷秀玲康文华马建智(河北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标记凝集素作为探针测定细胞表面的糖基已广泛应用于细胞化学和组织化学领域。据报导,分布于附睾上皮细胞及附睾精子的麦芽凝集素(WGA)和蓖麻凝集素(RCA)受体与男性受精...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生物素化12种凝集素和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K27、K174去标记不同宫颈病变诊断组织,了解宫颈储备细胞增生、分化及其在鳞癌和腺癌癌变过程中,细胞浆、细胞膜、细胞核12种凝集素受体表达情况,及其宫颈储备细胞增生、不成熟鳞化、成熟鳞状化生、非典型增生和宫颈癌组织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K27、K174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肺癌的凝集素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种凝集素对100例原发性肺癌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发现:6种凝集在肺癌中表现出不同的阳性率,且分布与组织学类型有关。西蛎单叶豆(BSL)、花生素(PNA)、荆豆素(UES1)的质膜阳性率及PNA的腔膜阳性率分别为鳞癌及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有显著性差异(P<0.05)。BSL质膜定位及阴性者有生存5年以上及半年内死亡的两组鳞癌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PNA“BSL、PNA对肺癌有相  相似文献   

16.
牛精子表面糖复合物的分布及洗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周占祥  邓泽沛 《解剖学报》1994,25(2):177-180,T013
用4种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凝集素,对牛精子表面糖复合物的分布进行了定位研究,并观察了固定和洗涤对糖复合物的影响。在直接涂片的精子上,麦芽凝集素,伴刀豆球蛋白A,蓖麻凝集素Ⅰ和大豆凝集素均集中标记无明显影响。但在洗涤后涂片的精子上,有些在顶体区部分或全部脱落一层样结构,从而导致了同一凝集素在不同的精子上表现出了不同的标记。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应用2450MHz微波,局部照射BALB/c小鼠睾丸,在肛温达41±0.5℃后维持15分钟,分别照射1或3次,以凝集素(WGA、SBA、Con-A)作为分子探针,于动物受照后1周、2和5个月观察微波辐射对各级生精细胞、附睾及精子糖脂和糖蛋白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精细胞中WGA,Con-A受体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形态异常的精子中三种凝集素受体的含量均显著增加,且分布特性有  相似文献   

18.
12种凝集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12种生物素化的凝集素对85例子宫内膜腺癌、8例正常宫内膜和2例胚胎宫内膜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①正常宫内膜的凝集素受体分布于腺体的腔缘,腺癌宫内膜的凝集素受体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内,且比正常宫内膜有明显增加;②Con A、RCA、WGA在胚胎、正常及腺癌宫内膜中均呈阳性反应,可能与子宫内膜的组织发生源相关;③BSL、SBA、PHA、PNA受体与宫内膜腺癌的分化程度相关。④LCA、PSA受体丢失与宫内膜腺癌的肌层浸润有关;LCA、PSA、PHA受体缺损与宫内膜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这些结果对宫内膜腺癌的糖连接物研究和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泌期反复流产子宫内膜凝集素结合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生物素分别标记的双花藕豆凝集素(DBA)、大豆凝集素(SBA)、麦胚凝集素(WGA)及荆豆凝集素(UEA-1)与子宫内膜的反应,应用S-P法研究28例无明显原因反复流产的分泌期子宫内膜糖复合物的变化及与其组织形态学分期的相关性。结果:①宫内膜迟延发生率为39.3%(11/28);②四种凝集素中只有DBA与子宫内膜的结合表现出阶段特异性。着床期,DBA宫内膜结合率增强,且与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分期呈有意义的直线正相关(r=0.404,P<0.05)。提示与DBA特异结合的子宫内膜上的糖复合物与孕卵着床有关,这种特异结合可以作为评价分泌期子宫内膜分化成熟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应用生物素化花生凝集素(PNA)对胎肺及45例肺癌进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胎肺内支气管上皮顶部胞膜及胞质呈PNA阳性.肺鳞癌及肺腺癌PNA受体增多,且分布失去极性.本文提示PNA受体改变可作为内胚层肿瘤的标志之一,尤其对腺癌有相对特异性.PNA受体在胚胎及肺癌均表达可能提示PNA是一种癌胚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