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mRNA和雌激素受体(ER)β亚型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不同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35例乳腺癌和12例癌旁乳腺组织及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PSA mRNA和ERβ mRNA表达;35例乳腺癌组织ERα和PR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乳腺癌组织PSA mRNA表达与雌激素受体亚型和PR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PSA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乳腺组织和乳腺纤维瘤组织(P均=0.00).ERβ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乳腺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均=0.00).PSA mRNA表达阳性者ER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SA mRNA表达阴性者,差异有显著性(P=0.038).ERα和PR阳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PSA mRNA表达高于ER和PR阴性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04).结论 PSA和ERβ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下调.PSA可能是反映乳腺癌组织中功能性甾体类激素受体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β(ERβ)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检测35例乳腺癌组织中ERβmRNA和VEGFmRNA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ERβmRNA表达水平与VEGF121和VEGF165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85和0.641,均P=0.000)。VEGF121和VEGF 165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33,0.004)。结论:乳腺肿瘤血管生成可能受ERβ的影响,而乳腺癌组织中VEGFmRNA的表达水平高者可能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成熟与未成熟心肌雌激素受体(ER)α和β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新生和成年大鼠心脏各部的ERα和ERβ 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ERα mRNA在未成熟心肌表达较低,但在成熟心肌ERα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相反,未成熟心肌ERβ mRNA表达水平较高,而成熟心肌ER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图像分析证实这种差别也体现在雌激素受体α和β的蛋白质表达上。结论在成熟和未成熟心肌雌激素受本α和β并存,但存在明显的表达差异;ERα是雌激素调控成熟心肌的优势受体,在稳定成熟心肌的基因表达型发挥重要作用;而ERβ在未成熟心肌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受体β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人乳腺癌新鲜标本中ERβ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Western blot法检测86例乳腺癌手术标本中ERβ蛋白含量,分析它和临床病理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 86例乳腺癌中,ERβ蛋白低表达53例,占61.6%;高表达33例,占38.4%。表达水平和患者的绝经状态、病理分级、PR水平以及PS2水平相关(P<0.05);和肿瘤直径、腋淋巴结状态、ERα水平无关(P>0.05)。根据ERα和PR分组后,ERα /PR 组的ERβ蛋白高表达比例低于ERα-/PR-组(P<0.05)。其余各亚组间ERβ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ERβ蛋白表达可能是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和内分泌治疗耐药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雷诺昔芬(RAL)对乳腺癌中过表达雌激素受体(ER)β1的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 方法用含ERβ1基因的HIV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获得稳定表达ERβ1的乳腺癌细胞株。采用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ERβ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ERβ1蛋白的表达水平;各细胞亚型分别于0、1、10 μmol/L的RAL共培养48 h,观察RAL对ERβ1高表达细胞株及对照细胞株治疗作用的差异。 结果HIV慢病毒转染后细胞绿色荧光表达效率达到90%以上;RT-PCR检测显示阳性转染组MDA-MB-231/ERβ1细胞中ERβ1 mRNA水平较阴性转染组提高了12.9倍(P<0.05);阳性转染组细胞中ERβ1蛋白水平也相应提高;细胞实验表明高浓度(10 μmol/L)的RAL对MDA-MB-231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特别是对ERβ1高表达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F=9.273,P=0.015)。 结论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ERβ1高表达可以使细胞对RAL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骨靶向雌激素大黄酸-雌酮( LC)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ERα和ER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6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分为6组:假手术组( Sham)、去卵巢模型组( OVX)、雌酚酮组( E,OVX+雌酚酮1.0 mg/kg· d)、大黄酸-雌酮高( H-LC, OVX+LC 1.0 mg/kg· d)、中( M-LC,OVX+LC 0.5 mg/kg· d)、低( L-LC,OVX+LC 0.25 mg/kg· d)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行双侧卵巢切除。给药2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中雌二醇水平,采用RT-PCR法测定子宫及骨组织ERα和ERβmRNA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OVX组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与OVX组比较,E组和H-LC、M-LC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明显升高,L-LC组与OVX组无明显差别。 Sham组胫骨近端ERαmRNA和ERβmRNA均有表达,OVX组ERβmRNA表达水平与Sham组相比降低,未检出ERαmRNA。 E组ERαmRNA和ERβmRNA水平均与Sham组无差异,大黄酸-雌酮各组均未检出ERαmRNA,ERβ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OVX组,大黄酸-雌酮各剂量组之间ERβmRNA无明显差异。Sham组大鼠子宫组织有ERαmRNA和ERβmRNA表达,OVX组ERα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未检出ERβmRNA。 E组大鼠子宫组织ERαmRNA和ERβmRNA均较OVX组上调。大黄酸-雌酮各剂量组之间ERαmRNA无明显差异,但均低于E和Sham组。结论大黄酸-雌酮在骨及子宫均能选择性上调ERβmRNA表达,而对ERαmRNA无影响,雌酚酮对两种亚型无选择性,这可能是大黄酸-雌酮对骨具有保护作用而对子宫并无雌激素样刺激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人乳腺癌新鲜标本中不同雌激素受体(ER)亚型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探讨其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可能的作用. 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手术标本86例,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Rβ和VEGF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ERα的含量,对ER亚型和VEGF表达关系进行比较. 结果 86例乳腺癌患者中VEGF高表达44例(51.2%),低表达42例(48.8%).VEGF与ERα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和ERβ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7.36,P<0.01),ERβ高表达患者,VEGF水平明显升高. 结论乳腺癌患者中VEGF蛋白表达可能受ERβ亚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测定前列腺癌中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和β的表达水平,探讨ER在前列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敏链酶亲合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28例前列腺腺癌标本中癌和癌旁组织以及2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ERα和ERβ的表达水平,对比其在各组之间表达的差异,分析ERα和ERβ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的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年龄和TPSA的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中ERα主要在间质细胞表达.ERα在前列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上皮细胞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14%、24%,间质细胞阳性率分别为57%、68%、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有ERβ的表达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β在前列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上皮细胞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9%、64%、29%;间质细胞阳性率分别为50%、75%、7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β在不同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癌中ERα主要在间质细胞表达;ERβ在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有表达.ERα和ERβ的表达水平在前列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均存在差异.ER口与前列腺癌变发生和恶性程度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ER) α and β in human prostate cancer (PC), peri-cancer tissue and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tissue, and to discuss the role of estrogen receptor in prostate cancer.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ERα and ERβ in PC (n=28), peri-cancer tissue (n=28) and BPH (n=29)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with En vision method. The ERα and ERβ expression were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tissues by chisqu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R expression and related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pearman rank collection. Results ERα was localized dominantly in the stromal cell of PC.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expression of ERα in PC, peri-cancer tissue and BPH tissue (epithelial cell 0%, 14%, 24%, P<0. 05; stromal cell 57%, 68%, 31%,P<0. 05). ERβ was localized in both epithelial and stromal cell of PC.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expression of ERβ in PC, peri-cancer tissue and BPH tissue (epithelial cell 39%, 64%, 29%, P<0.01; stromal cell 50%, 75%, 79%, P<0.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expression of ERβ in different Gleason scores of PC tissue. Conclusions ERα is localized in the stromal cell of PC tissue.ERβ is localized in both epithelial and stromal cell of PC tissue. The ERβ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tumor differentiation of PC.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人乳腺癌新鲜标本中不同雌激素受体 (ER)亚型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 ,探讨其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可能的作用。 方法 收集乳腺癌患者手术标本 86例 ,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Rβ和VEGF含量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ERα的含量 ,对ER亚型和VEGF表达关系进行比较。 结果  86例乳腺癌患者中VEGF高表达 4 4例 (5 1 2 % ) ,低表达 4 2例(48 8% )。VEGF与ERα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和ERβ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7 36 ,P <0 0 1) ,ERβ高表达患者 ,VEGF水平明显升高。  结论 乳腺癌患者中VEGF蛋白表达可能受ERβ亚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TNM分期和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HER2高表达(+++)51例与无表达(-)5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的ERα、ERβ、PR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04例乳腺癌患者,TNM分期为I期的占14.42%,Ⅱ期占62.50%,Ⅲ期占19.23%,Ⅳ期占3.85%;HER2阳性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1.18%,HER2阴性的转移率为47.5%;ERα、ERβ、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88%、63.46%、73.08%。ERβ与ERα、PR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HER2的表达负相关(P〈0.01);ERα与PR的表达正相关(P〈0.01),与HER2负相关(P〈0.01),PR与HER2的表达负相关(P〈0.05);ERα、ERβ、PR、HER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无显著相关性。结论HER2作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与作为乳腺癌预后良好的重要指标ERα、ERβ、PR的表达呈负相关,与TNM分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未显示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骨组织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方法:28例志愿者分为两组,其中AIS组患者18例,男3例,女15例,年龄12~18岁,平均(14.4±1.4)岁,Cobb角40°~125°,平均60.1°;先天性脊柱侧凸(CS)组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1~19岁,平均(15.4±2.6)岁,Cobb角37°~120°,平均63.3°。术中取髂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骨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和β(ERβ)的表达情况。结果:AIS组和CS组患者骨组织中ERα mRNA和ERβ 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IS组中ERα mRNA和ERβ mRNA表达阳性患者中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24±0.08和1.07±0.10,CS组为1.24±0.09和1.08±0.1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ERβ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其Cobb角大小呈明显负相关(AIS组r=-0.613,P=0.007;CS组r=-0.648,P=0.043)、与Risser分级无关,ERα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Cobb角、Risser分级无关,AIS患者的ERα mRNA和ERβ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其Lenke分型无关。结论:AIS患者骨组织中ERα mRNA和ERβ mRNA的表达可能不是引起AIS的主要原因,但ERβ mRNA的表达可能对骨生长的调控作用较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们采用TA2系小鼠乳腺癌模型BCML-TA299和MA737,用原位杂交技术同步动态定性定量观察雌激素受体(ER)-β mRNA在乳腺癌发展中的变化规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同步检测了其信号传导通路中相关基因CyclinD1、p21、E—cadherin、c—erbB-2/HER-2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水平,旨在探讨ER—β mRNA在乳腺癌中的意义,以及不同乳腺癌模型中ER—β mRNA表达与其信号传导通路中相关基因CyclinD1、p21、E—cadherin、c—erbB-2/HER-2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免疫组化PV 90 0 0法检测 46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ERβ蛋白的表达 ,分析ERβ蛋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生物学参数的关系。结果示 46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 ,ERβ的阳性表达率为5 8.7% (2 7/ 46) ,ERβ与ERα表达相关 ,在ERα( )组和ERα(-)组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1%和3 3 .3 % ,两组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ERβ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绝经与否、肿瘤大小、淋巴结状况、组织学分级及PR均无关 (P >0 .0 5 )。ERβ表达与ERα相关 ,提示其在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与内分泌治疗耐药中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雌激素受体ERα、ERβ和GPR30在小鼠结肠腺癌细胞系MCA-38中的表达,研究雌激素影响MCA-38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CA-38细胞ERα、ERβ、GPR30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经不同浓度E2和E2-BSA(空白对照、0.01、0.1、1、10和100 nmol/L)作用于MCA-38细胞24 h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比较E2组和E2-BSA组细胞增殖差异。结果:MCA-38细胞表达ERα、ERβ和GPR30,其中ERβ表达量最高;生理浓度的E2(0.1~10 nmol/L)促MCA-38细胞增殖作用最为明显(P〈0.05),而E2-BSA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促增殖作用(P〉0.05)。结论:ERα是MCA-38细胞所表达的主要雌激素受体,一定浓度的E2对MCA-38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该作用为E2通过核受体途径实现,而与雌激素膜受体无关。  相似文献   

15.
雌激素受体亚型在人乳腺癌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人乳腺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亚型ERα和ERβ的表达 ,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 30例患者乳腺癌组织以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ERα和ERβ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ERα在人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t=7 399,P <0 0 1) ,ERβ在人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 (t=- 3 2 36 ,P <0 0 1) ,ERα/ERβ比值在人乳腺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t =6 385 ,P <0 0 1) ;没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ERα/ERβ比值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 (t =2 6 0 2 ,P <0 0 5 ) ;在分期较晚的肿瘤ERα/ERβ比值明显低于分期较早的肿瘤 (t =3 75 4 ,P <0 0 5 )。结论 ERα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与ERβ发挥不同的作用 ,并有可能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46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ERβ蛋白的表达,分析ERβ蛋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生物学参数的关系.结果示46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ERβ的阳性表达率为58.7% (27/46),ERβ与ERα表达相关,在ERα(+)组和ERα(-)组中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和33.3%,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ERβ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绝经与否、肿瘤大小、淋巴结状况、组织学分级及PR均无关(P>0.05).ERβ表达与ERα相关,提示其在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与内分泌治疗耐药中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Rα-3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α-36的表达,比较ERα-36在4种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其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α-66、PR、Her-2、Ki-67的关系。结果:ERα-36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阳性率为52.9%,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0.9%、30.1%、66.7%、84.6%;ERα-36在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84.6%和45.6%,有统计学差异(P<0.05)。ERα-36表达与ERα-66、Ki-67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Rα-36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提示其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磷酸化雌激素受体α(p-ERα)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肝癌生物学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7例肝癌组织中p-ERα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中p-ERα的蛋白表达及ERαmRNA表达情况。结果:肝癌组织中p-ERα的表达阳性率为48%(37/77)。p-ERα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ERα的表达与肝癌包膜(χ2=13.487,P〈0.01)、镜下癌栓(χ2=5.751,P〈0.05)有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ERα阳性与p-ERα阴性患者的总体生存率(51.4%vs 37.5%,χ2=1.491,P=0.22)与无瘤生存率(56.8%vs 60%,χ2=0.300,P=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Rα对肝癌的预后可能没有影响,但对肝癌患者的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和癌旁乳腺组织(乳腺癌标本边缘外5cm)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ERα)剪切变异体ERΔE5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ERΔE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培养乳腺癌细胞株ZR-75-1,采用RT-PCR检测目的基因ERΔE5,建立阳性对照体系。以液氮冷冻储存的59例乳腺癌组织和59例癌旁乳腺组织提取目的基因,进行对照实验,检测ERΔE5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分析二者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在ER阳性乳腺癌标本中,ERΔE5阳性20例(20/44),ER阴性的乳腺癌标本中,ERΔE5阳性6例(6/1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70);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阳性的乳腺癌标本中,ERΔE5阳性20例(20/22),HER-2阴性的乳腺癌标本中,ERΔE5阳性6例(6/37)。采用单因素分析,发现乳腺癌标本中ERΔE5的阳性表达与HER-2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001)。在乳腺癌标本中ERΔE5的阳性表达率为44.07%(26/59);在癌旁乳腺组织中未见ERΔE5的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在乳腺癌标本中ERΔE5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9084)。结论:在乳腺癌标本中ERΔE5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而且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提示ERΔE5可能是一种新的临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对ER—α阳性和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系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含不同浓度TSA的培养液培养MCF-7(ER—α阳性)和MDA—MB-231细胞(ER—α阴性);采用四甲基亚噻唑蓝(MTT)法检测TSA作用后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改变;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ER—α和cyclinD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α、p21和细胞周期素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R—α阳性的MCF-7细胞对TSA的敏感性明显高于ER—α阴性的MDA—MB-231细胞,TSA作用48h时前者的IC50约为40.6nmol/L,后者的IC50约为272.4nmol/L。在MCF-7细胞系中,TSA能有效抑制ER—α和cyclinD1 mRNA的表达,并增强cyclinD1蛋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降解,使肿瘤细胞主要阻滞在G0/G1和G2/M期。在MDA—MB-231细胞系中,TSA对cyclinD1蛋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降解作用增强,但对其mRNA转录本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TSA不仅可以通过依赖ER—α途径抑制cyclinD1 mRNA的表达,也可通过增强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降解cyclinD1蛋白而不依赖于雌激素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