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调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HBsAg携带率的关系及海南农垦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为制定海南垦区乙肝疫苗免疫应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接种史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HBsAg和抗-HBs用ELISA检测法。结果:调查1-18岁人群6669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1.2%,HBsAg携带率为9.2%。其中全程接种者HBsAg携带率为2.4%,未接种者HBsAg携带率为14.0%,两者差别有显著性,疫苗接种保护率为82.9%。HBsAg携带率随着接种率的而降低。抗-HBs检测843人,抗-HBs阳性率为62.8%,其中全 程接种者抗-HBs阳性率为85.7%,未接种者抗-HBs阳性率为36.9%。结论:乙肝疫苗的接种有效地降低了人群HBsAg的携带率,削平了5岁以下儿童的高峰。说明海南垦区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取得显著成果,但因大龄组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不同, 目前仍处于高HBsAg携带率范围。本区应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加强青少年中易感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贫困地区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为制定贫困地区乙肝疫免疫应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儿童用标准组群抽样(PPS)方法,检测HBsAg用ELISA方法。结果: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39.9%,HBsAg携带率为9.4%,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降低HBsAg携带率,接种疫苗较未接种儿童的HBsAg携带率低72.5%,不同接种率地区的HBsAg携带率不同,两个市县间,城镇与农村间的接种率及HBsAg携带率均存在显性差异,导致乙肝疫苗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收费过高和不知道要接种。结论: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地降低儿童的HBsAg携带率,降低乙肝疫苗接种费用,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是提高贫困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了解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及免疫后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和发病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在1998年1月1日到2002年12月31日进行过乙肝疫苗接种人群的血液标本2000份采用酶标仪及试剂盒进行检测HBs Ag、抗-HBc和抗-HBs。结果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的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较高,几乎全面接种。调查对象中HBV感染率为1.95%,HBsAg的携带率为1.5%,抗-HBs阳性率为19.55%。结论在人群中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降低乙肝感染的有效措施,同时需养成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4.
舒桂梅  李虹  钟逸雯 《微创医学》2004,23(2):186-187
目的了解我区自1992年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以来,4岁幼儿班及小学1~6年级学生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效果及乙肝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于2003年8~10月对我区4岁幼儿班及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HBsAg、抗-HBs指标检测.结果 HBsAg阳性率为0.64%,其中HBsAg阳性率最高是小学六年级,阳性率为1.12%,最低是4岁幼儿班,阳性率为0.08%;抗-HBs阳性率为66.25%.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对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收集7451名中小学生免疫接种证查阅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和1993年、1994年乙肝疫苗普种记录,现场调查该人群的乙肝血清学流行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和抗-HBs,并与未接种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柳钢中小学生乙肝疫苗覆盖率为82.58%,HBsAg携带率为2.71%,接种组HBsAg携带率为1.28%,未接种组HBsAg携带率为9.48%,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001)。结论中小学生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五华县现阶段1~29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后的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五华县1~29岁常住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标本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调查1~29岁人群200人,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和HBV阳性率分别为7.50%、63.00%、18.00%和25.50%。1~岁组、5~岁组HBs 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和HBV阳性率低于15~29岁年龄组,1~岁组抗-HBs阳性率高于5~、15~29岁年龄组。与2006年五华县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比较,15岁人群HBs Ag阳性率、抗-HBc Ag阳性率下降明显。有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HBV阳性率(12.66%)低于无乙肝疫苗免疫史(84.62%)和免疫史不详人群(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7,P0.05)。调查人群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9.00%,1~岁组、5~岁组、15~29岁组接种率分别为100.00%、80.00%、48.28%,各年龄组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8,P0.05)。结论五华县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效果显著,HBs Ag携带率和HBV流行率持续下降;持续保持较高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可以有效降低乙肝流行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汨罗市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对控制人群乙肝的效果 ,以进一步搞好乙肝防制工作。 方法 抽查开始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出生的人群 (即 1985年以后出生 ) 2 44 1人 ,用ELISA法检测HBsAg ,同时调查乙肝疫苗接种史 ,汇总统计分析。 结果 总接种率为 73 9% ,HBsAg阳性率为 2 5 8%。 3~ 6岁、7~ 10岁、11~ 14岁、15~ 18岁 4个年龄组的接种率分别为 93 1%、84 1%、65 1%和 5 6 1% ,HBsAg阳性率分别为 0 5 3 %、1 83 %、2 84%、4 86% ,不同年龄组两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 χ2 =2 71 6,P <0 0 0 5 ;χ2 =2 4 2 2 ,P <0 0 0 5 ) ,乙肝疫苗接种率和HBsAg阳性率呈负相关关系 (r=-0 96,P <0 0 2 5 )。 结论 接种乙肝疫苗控制乙肝效果显著 ;新生儿是主要接种对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兰州市全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和流行特征,对兰州市乙肝防治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用血清流行病学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兰州市全人群乙肝防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流行病学结果为:兰州市全人群中HBV感染率、HBsAg阳性率和单纯抗-HBs阳性率分别为26.70%、6.52%和49.33%。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兰州市全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为57.98%,全程接种率为41.69%;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0.86%,全程接种率为74.26%;兰州市全人群乙肝认知状况较差,对于乙肝是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以及如何有效防治乙肝的认知率较低。结论在保证目前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高接种率的同时,应积极探索成人乙肝疫苗的接种模式,提高全人群对HBV的免疫力,在全人群中建立乙肝免疫保障,有效控制乙肝的流行与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乙肝疫苗在海南省推广应用10年的效果,为制定乙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随机原则根据海南省不同经济状况分层抽取5个市县,各市县根据不同经济水平抽取3个点,每个点按年龄组对1-10岁儿童各调查30-50名;按调查表内容调查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史和表面抗原携带率(HBsAg),并与1992年全国肝炎流调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调查了1-10岁儿童1552名,乙肝接种率为54.2%,HBsAg平均携带率为6.44%。在1992年全国肝炎流调的同一地区10岁以下儿童中,乙肝疫苗接种率由0提高到92.3%,HBsAg携带率由乙肝疫苗推广应用前的16,2%降到了2,11%;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和HBsAg携带率不同。结论推广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是降低人群乙肝感染率的极其有效的措施,经济条件是影响海南乙肝疫苗接种率和HBsAg携带率的主要因素。建议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确保安全注射是实现乙肝控制目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山市健康人群乙肝血清学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情况,进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行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确保接种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152名新生儿和1岁以上健康人群2 495名,应用酶联免疫法对其血清进行HBsAg和anti-HBsAg检测.结果 152名新生儿,抗-HBs阳性141人,阳性率为92.7%,HBsAg阳性0人.2 495名1岁以上健康人群,抗-HBs阳性1 199人,阳性率为48.1%,HBsAg阳性259人,阳性率为10.4%.1~18岁844人,HBsAg阳性10人,阳性率为1.2%.18岁以上1 651人,HBsAg阳性249人,阳性率为15.1%.结论 对新生儿及时进行乙肝疫苗全程免疫,能提高新生儿对乙肝的免疫力,预防乙肝.接种乙肝疫苗、提高接种质量能提高易感人群对乙肝的免疫力,降低人群乙肝感染率.1岁以上健康人群抗-HBs阳性率偏低,存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现状,评价乙肝疫苗(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效果。方法用组群抽样(PPS)和机械抽样法调查1-7岁儿童并采静脉血,用EusA法检测血中HBsAg。结果在全省18个市县抽查乡镇所辖村166个、25所小学,1305名儿童,结果表明海南省2003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行免费接种后出生儿童,HBsAg携带率为1.4%,较2003年前出生儿童6.5%,下降了5.1个百分点。2003年后出生儿童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达到89.7%、100%,分别较2003年前出生儿童提高了44个和28个百分点。及时和全程接种了乙肝疫苗儿童HBsAg携带率均低于没有及时和全程接种的儿童。2003年前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都随着地区经济水平不同而不同,2003年后出生儿童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HBsAg携带率无地域差异。本次调查的2003年以后出生的儿童中有9名为HBsAg阳性,9名儿童母亲100%为乙肝病毒携带者,66.7%母亲为“大三阳”,乙肝母婴阻断率为91.5%。结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所取得的成果显著,有效保护了新生儿,阻断了母婴传播,提高了乙肝免疫率,降低了7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人群HBsAg携带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率,抗-HBs、抗-HBc、HBeAg、抗-HBe阳性率,评价2003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和乙肝项目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入户调查方法,按照统一调查问卷,对每个调查对象进行个案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肝炎患病史,乙肝疫苗免疫史等。结果:本次调查人数307人,HBsAg阳性人数13人,携带率4.23%。其中1-4岁人群59人,阳性人数2人,HBsAg携带率3.39%,5-14岁人群91人,无HBsAg阳性,15-59岁人群157人,HBsAg阳性人数11人,携带率为7.01%。结论:我县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低,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和乙肝项目效果显著,政府应加大投入,将疫苗纳入医保,提高高危人群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3.
179例幼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章发  雷志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281-3282
目的:了解幼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方法:调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BsAg及HVsAb项目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8.3%,HBsAg阳性率为1.7%,HBsAb阳性率为74.3%。结论:乙肝疫苗接种率高,HBsAg阳性率低,部分幼儿尚需进一步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全国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海南省现阶段人群乙型病毒(HBV)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感染状况,评价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推广接种和2002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5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标本,标本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检测乙肝感染标识物。结果海南省1—59岁人群HBV感染率为40.8%,HBsAg携带率为8.4%,分另0较1992年前自然感染期下降了43.6个和9.4百分点。人群中有乙肝疫苗免疫史者占45.4%。1—4岁和5~14岁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7.3%和65.4%,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4.0%和41.1%,HBV感染率为3.7%和20.6%,HBsAg携带率分别为1.1%和4.04%。15~59岁人群HBV感染率和HBsAg携带率分别为65.9%和13.5%,HB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除1~4岁组外,城市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农村,人群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远低于农村。农民、工人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高于其它职业人群,人群感染率和HBsAg携带率有随文化程度提高而下降趋势。人群乙肝感染存在家庭聚集性,聚集率为44.1%。结论海南省自1992年推广应用乙肝疫苗后,特别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行免费接种后,有效控制了乙肝的传播,15岁以下儿童乙肝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大幅提高,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大幅下降,母婴垂直传播导致的家庭聚集感染是海南省人群乙肝感染率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全市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接种免疫效果,探讨不同人群、不同免疫状态、不同免疫发育阶段乙肝疫苗接种方法、接种途径、接种环节、接种效果的不同.方法 在全市范围内随即抽取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者以接种卡为据,采集血样,应用胶体金法检测HBsAg、抗-HBs.结果 本文调查范围内的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达100%,乙肝表面抗体产生率达81.8%.通过数据统计发现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产生率有差异与接种者的年龄、当时的免疫状态、免疫发育阶段、乙肝疫苗接种方法、接种途径、接种环节有相关性.同时接种者的重视程度、接种规范与否、接种者年龄及免疫状态、抗-HBs滴度定期检测、复种等因素均影响抗体水平.结论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传染的一种有效方式,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效果不同应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方式乙肝疫苗接种和定期接种效果监测,对有效避免重复接种、无效接种、接种耐受和免疫损伤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合理利用卫生资源,避免医疗浪费,节约医疗成本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6.
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在同一地区、同一免疫策略、但不同生活质量人群的乙肝免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采取对策措施。方法定点观察记录1997~2004年出生儿童437名,对他们的HBsAg携带率、乙肝疫苗接种、家庭生活质量、母亲HBsAg携带等情况,对其统计分析。结果HBsAg携带率为在家分娩者高于住院分娩,山区高于县城;及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和HBsAg阳性呈负相关;母亲HBsAg阳性与儿童阳性呈正相关。出生地点、胎次、家庭从事职业、家庭成员和经济收入的不同对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及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是阻断母体HBV垂直传播的重要举措;人群生活质量等对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我市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现况及免疫效果。方法 :采用 SPSS10 .0统计软件将 1995~ 2 0 0 1年代表城市的银川市城区及农村的贺兰县乙肝接种率调查和血清学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银川市 1995~ 2 0 0 1年儿童乙肝疫苗总体接种率为 90 .73% ,抗 - HBs阳性率为 6 6 .0 0 % ,并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接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明显 ,抗 - HBs阳性率为 6 6 .0 0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为 2 .13%。结论 :银川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已处于较高水平 ,其免疫效果可靠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邹城市小学生接种乙肝疫苗情况及血清免疫效果.方法 对来邹城市卫生防疫站门诊接种疫苗和预防检测的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对抗-HBs阴性者进行5ug加强免疫1-3针,免疫后一至三个月进行抗-HBs检测.结果 邹城市小学生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3支以上者占90.15%;HBsAg阳性率为2.16%;抗-HBc阳性率为21.72%;抗-HBs阳性率为54.98%.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高有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对786名小学生进行加强免疫,加免后总的抗体阳转率为87.89%,加强1针与多针抗体阳转率差异无显著性,乙肝疫苗接种率乡镇低于城区,HBsAg阳性率高于城区.结论 邹城市小学生乙肝疫苗按程序接种率较高、免疫效果良好,乙肝疫苗可以有效的阻断乙肝传播,对抗-HBs阴性儿童只需加强接种乙肝疫苗5ug即可得到良好的免疫效果,同时加强农村疫苗接种工作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陈伟敏 《吉林医学》2011,(11):2179-2179
目的:研究3~6岁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HBsAg阳性率差异,这与乙肝疫苗接种率有关,为流动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重要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本地儿童3 547名,流动儿童1 167名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检测乙肝三系。结果: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间乙肝全程接种率和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动人群乙肝防治任务较重,流动儿童乙肝全程接种率较低,呼吁政府投入人力,资金,切实加强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有计划地开展流动儿童乙肝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淄川区15~50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5-50岁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486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2.67%,全程接种率为9.15%.乙肝疫苗接种率在各年龄组、城乡居住、不同文化、不同经济水平及各职业人群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淄川区15~50岁人群对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高、知道乙肝、认为乙肝传染、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是乙肝疫苗接种的有利因素.结论淄川区15~50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要从多方面加强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提高乙肝疫苗成人接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