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了解湟中县2012年度居民死因状况及规律,为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并制定干预措施。方法:用湟中县监测居民死亡报告资料分析全部死因,主要病种死亡率及死因构成比等指标。结果:2012年(1—12)月份共报告死亡2040例。其中循环系统疾病1171例,占57.4%,恶性肿瘤404例,占19.8%,伤害254例,占12.45%,传染病和寄生虫病77例,占3.77%,呼吸系统疾病75例,占3.68%,消化系统疾病59例,占2.89%。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伤害、传染病、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疾病等已成为我县居民的主要死因,为今后制定防控措施,努力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韶关市2008年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结果分析,了解韶关市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构成,为今后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8年韶关市医疗机构死亡病例通过网络直报并已经审核的死亡个案,应用SPSS11.0版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指标分析。结果死因顺位中排前六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1797例(占30.34%),肿瘤1375例(占23.21%),呼吸系统疾病907例(占15.31%),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528例(占8.9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63例(占4.44%),消化系统疾病218例(占3.68%)。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及消化系统疾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前六位死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安丘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和发病趋势,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安丘市2009年死亡报告资料,对2009年安丘市居民死亡报告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构成比等指标.结果 2009年安丘市共报告死亡4264例,其中心脏病1601例,占37.55 %;恶性肿瘤989例,占23.19%:脑血管疾病787例,占18.46%;事故(意外伤害)370例,占8.68%;呼吸系统疾病1 23例,占2.88%;高血压病72例,占1.69%.男性2510例,占58.86%:女性1 754例,占41.14%,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心脑血管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等疾病已成为我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今后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按照吉林省统一的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要求,开展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结论:2006年10月1日~2007年9月31日间孕产妇死亡率42.34/10万,死因顺位第1位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第2位是妊娠期合并心脏病,产后出血、羊水栓塞、乙型肝炎、肺静脉栓塞及切口裂开出血并列第3位。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占53.85%,不可避免占46.15%。干预措施:①加大健康宣教力度,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②加强产科培训力度,提高诊治水平;③加强基层网络建设,使孕产妇高危管理工作做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旨在进一步了解2020年海南省常住居民死因监测数据的漏报情况,探索行动型国家死亡原因分析工具(Analysis of Causes of National Deaths for Action, ANACONDA)在死因监测质量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数据来源于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死亡信息监测管理系统,主要为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海南省19个市县死因监测点上报的33 418例死亡数据。所有数据通过ANACONDA进行统计分析,死因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结果 2020年海南省报告死亡个案共33 418例,粗死亡率3.6‰,85岁以下男性死亡占比均高于女性,而在85岁及以上死亡占比则相反。死因监测质量分析显示,2020年海南省死亡监测存在漏报情况,死因漏报率为30.1%;三大类死因各年龄组构成与全球疾病负担区域各年龄组构成均存在差异,中高年龄组的死因误报情况较为显著;2020年海南省死亡数据生命统计性能指标整体得分为52.8,死因的报告质量得分为85.5,可使用的具体死因的级别得分为88.4,改善死因数据质量优先行动区域的死亡报告的完整性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绛县居民2011年—2013年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伤害防控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新绛县疾控中心2011年—2013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信息资料进行比较,计算伤害死亡率、人群分布特征等指标,分析导致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死因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分类。结果新绛县2011年—2013年死因监测系统共报告死亡4 799例,总死亡率为495.58/10万,其中报告伤害死亡397例,死亡率为41.00/10万。死因顺位在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居第4位。在伤害死因中,交通事故死亡率30.15/10万,居第1位,其他依次是意外跌倒碰撞(4.13/10万)、自杀(2.27/10万)、意外中毒(1.55/10万)、触电(1.24/10万)。结论新绛县伤害死亡顺位居第4位,一直是危害我县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相关部门应根据死因的不同,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1992年互助县疾病监测点的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分析青海省卫生防疫站格贡才郎为了反映互助县居民的健康水平,了解农村居民的死亡谱,为降低农村居民死亡水平提供预防策略,故对1992年互助县居民病伤死亡做资料分析。资料来源死亡资料均来源于1992年互助县疾病监...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院居民的疾病死亡动态情况,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卫生工作决策和疾病预防工作防治效果评价提供依据,现对我院2009~2010年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掌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死因结构及动态变化规律,找出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方法对开县4个监测乡2002~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4年4个监测乡活产数5527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206人,平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7.27‰,婴儿死亡148人,婴儿死亡率为26.78‰,新生儿死亡106人,新生儿死亡率为19.18‰,5岁以下儿童死亡.结论降低婴儿死亡率,关键要降低肺炎、溺水、早产儿、出生窒息的死亡,还须进一步做好医疗保健部门的配合,重视非医学性致死因素,完善围产期保健制度,提高先天畸形的早期诊治水平,进一步加强围产期保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疾病死亡性别、年龄分布及主要死因构成的了解,找出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及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及专业部门合理制定卫生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国际疾病》ICD-10的分类标准,对某医院2009年-2013年2623份住院死亡病例按其性别构成,年龄分组,死因顺位进行比较,数据运用Excel进行整理、分析、处理。结果总病死率为0.72%,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集中于50岁以后年龄组。7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人数最多,占死亡总数的35.15%。前三位死因分别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占比较高达41.56%。结论应重点加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重点疾病的防治。不断改善人们生存的环境,降低病死率,提高人群的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分析2009-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了解居民健康状况,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广州市黄埔区2009-2012年户籍居民死亡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人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平均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广州市黄埔区2009-2012年居民平均死亡率476.37/10万(标化死亡率322.69/10万),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527.46/10万(标化死亡率401.98/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417.43/10万(标化死亡率243.91/10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0年黄埔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0.31岁,其中男性为78.57岁,女性为82.18岁。死亡率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和诊断不明性疾病,占全死因构成的76.72%;死因监测三大类分析中慢性病占总死亡原因的79.52%。结论黄埔区居民的死亡以慢性疾病为主,其中恶性肿瘤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因,对居民进行肿瘤防治知识普及、预防和干预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对衡阳市2010年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系统报告质量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0年网络直报死亡信息,利用死因顺位、死因构成、死亡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根本死因确定和编码错误率等指标对进行评估。结果全市的死亡病例报告率为99.99%,审核率为100%,2010年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的死亡病例占全市居民死亡总数的63.61%,县级医疗机构报告死亡病例数占全市医疗机构报告数87.21%。结论 2010年死亡病例网络报告的报告质量较好,医疗机构死因报告及时性和编码培训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某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和变化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体系,收集2009年-2013年所有出生的活产数和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资料,进行质控、汇总、分析。结果 5年间某地区新生儿期、婴儿期、<5岁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13年某地区新生儿期、婴儿期、<5岁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60‰、3.29‰、4.03‰,比2009年分别降低了26.55%、26.89%、30.52%,前5位死因依次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性异常。结论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的保健管理和健康教育,积极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不断强化产、儿科医师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对儿科重症的识别和救治能力,从而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10年成都市温江区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分布,掌握人群死因结构,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成都市温江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温江区居民粗死亡率为635.7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6.72/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714.40/10万,女性为556.02/10万。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男女性前6位死因完全一致,前10位死因基本一致;0~5岁组人群以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为主要死因,占47.37%;5~15岁组以损伤与中毒为主要死因,占66.67%;15~60岁组死因以恶性肿瘤为首,占47.73%,其次是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60岁以上组人群以慢性病发展到终末阶段为主要死因,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占死因构成的90.80%。结论 慢性病是温江区居民的主要死因,损伤与中毒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大力开展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降低慢性病与伤害的发生率,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居民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对原州区2000~2009年连续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进行分析,为研究本区孕产妇死因变化规律,实施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原州区2000~2009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连续监测.结果: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111.01/10万下降到2009年的15.95/10万.结论: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实施"降消"项目和瑞典妇幼卫生项目,实行孕产妇有偿保健服务和住院分娩救助,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完善乡镇卫生院产院建设和妇幼保健机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