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热论》是温病学经典名著之一,其中治疗理念至今对温病的诊治仍有指导意义。而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预后不良。脓毒症的发病及演变过程类似于温病。《温热论》一些条文与现代脓毒症的核心治疗理念十分契合,主要体现在护肺清温,拒邪于表;截断扭转,逆转病势;泻热存阴,顾护津液;培补中焦,顾护胃气;宣通阳气,利尿逐湿;紧急干预,防治变证六个方面,《温热论》这些理念与现代脓毒症治疗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抗感染治疗、液体复苏、营养支持、肾脏替代治疗、积极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衰竭等核心治疗理念相契合。由此可见,汲古求新,开创新知,《温热论》仍对脓毒症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加强《温热论》相关条文学习有助于认识及治疗脓毒症。  相似文献   

2.
清,叶桂,字天士,著《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其不仅奠定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发展中医血瘀学说方面具有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3.
王红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5):86-87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临床医学巨著 ,在国际医学界享有盛誉。张仲景不仅注重辨证论治 ,而且十分重视辨证施护 ,他的护理学术思想源远流长 ,并不断得到新的研究和发展 ,他所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药物灌肠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术及舌下给药法至今仍指导临床工作。在医学、护理高度发展的今天 ,又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新的研究和发展。1 仲景护理学说的渊源1 1 祖国医学、导源甚古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 ,医学家张仲景生于炎汉之季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 ,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  相似文献   

4.
《温疫论》是明代医家吴又可的著作,撰于1642年(崇祯15年)。在这篇著作中,吴又可以朴素的唯物论的观点,阐明了“温疫”的病因、病理及治疗方法,提出了不少新的学术思想,对促进祖国医学的发展,特别是温病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敢于冲破儒家邪说的束缚,注重实践,勇于创新,是当时一位突出的具有法家思想的医家。由于《温疫论》具有鲜明的尊法反儒思想,它一问世,就遭到儒家的压抑和摧残。清代的陈修园就在其《医学三字经》中攻击《温疫论》说:“达原饮,昧其由,司命者,勿逐流。”并大骂吴又可“创异说以欺人”,叫  相似文献   

5.
清朝初年,江苏有叶天士、薛雪两位名医,同在一条街行医。叶天士(1667-1746年),本名叶桂、字香岩,吴县人,承家学行医,集众人之才,只要知某人有治病奇招,就会前去学习,历经17位老师的指导而最终自成一家,创立了温病学说,著有《温热论》、《医案存真》等。薛雪(1681-1770年),字生白,号一瓢,苏州人,原学文后从医,选辑《内经》,著《温热病》、《一瓢诗话》等。  相似文献   

6.
本资料以《临证指南医案》为主,参考《叶天士医学全书》[1],总结了叶天士治疗五种温病的214例病案(其中风温30例、温热57例、暑温70例、湿温41例、温燥16例),对叶氏治疗温病的用药频率进行了初步统计,结果发现,石膏共使用28次,其中暑温14次,温热7次,湿温3次,风温3次,温燥1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悉,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6万例,占比在85%以上。药物和临床救治方面,中医药在阻断轻型患者向重型患者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医治新冠主要针对寒和湿从历史上来看,中医是疫病的"老对头"。东汉建安年间,疫病流行,张仲景博采众方,著成《伤寒杂病论》。明代吴又可经历了瘟疫,写成了《温疫论》。还有叶天士的《温热论》、薛生白的《湿热条辨》、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将中医抗击疫病的经验不断总结创新,产生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白芍总苷对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引言白芍总苷 (totalglucosidesofpaeony ,TGP)是祖国传统中药白芍根中提取的有效部位 ,已经作为第一个抗炎免疫调节药被正式批准生产上市 ,将为炎症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发挥主要作用。芍药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以安徽省亳州市的白芍产量最大 ,质量最优 ,称为亳白芍。作为传统中药 ,白芍一直被历代医家所重视 ,在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其就被视为有益气作用的良药 ,其它著名医学著作如《别录》、《药性论》、《唐本草》、《日华子本草》和《医学起源》等均有记载 ,我国药典和日本药典均有收载。我国…  相似文献   

9.
六朝(公元222—587年)承汉启隋,是3世纪初到6世纪末前后三百余年的历史时期的泛称。在这段时期里,有关《伤寒杂病论》的医学文献数量很少,但鉴于这个时期对于《伤寒杂病论》流传史的重要性,检索和探讨这一阶段的历史资料对于《伤寒杂病论》的文献研究是不可回避的。  相似文献   

10.
《温病条辨》一书由清代吴塘(鞠通)所著,他总结了王叔和、李东垣、刘河间、王安道、喻嘉言等医家对“温病学”的一些论述,并以叶天士之“临症指南”及温热篇为主,结合作者的治疗经验而写成《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目前,正加强对中医古典著作的学习,阅读《温病条辨》原文更有必要。为此,将读“条辨”后的心得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东垣是金元时期的伟大医家,为易水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世称"补土派"。一生著述颇丰,尤以晚年所著《脾胃论》等书标志着其医学理论造诣已达巅峰。他所提出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及其所创立的补中益气汤为代表的方剂,补充了《金匮要略》的不足,使内伤杂病的治疗方法日瑧完善。  相似文献   

12.
施淼 《北方药学》2012,(10):65-66
张璐是清初医学三大家之一,一生殚精临床,广交同道,对于伤寒学研究精深,著作丰富。本文从张氏父子关于伤寒学的四部著作《伤寒缵论》《伤寒绪论》《伤寒舌鉴》《伤寒兼证析义》入手,探析其关于伤寒学的研究成就,以启迪后学。  相似文献   

13.
五轮名称起源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轮”名称首见何种眼专著,至今尚无一致说法,本文考证,分析了人们在讨论该问题时所涉及的几产啊较早的眼科文献的成书年代,认为《龙树眼论》的书最早,《刘皓眼论准的歌》次之《秘方眼科龙木论》再次之,结合对《医方案聚.龙树菩萨眼论》全文的分析比较和宋代笔记所提供的证据,提出“五轮”名称的首载权当属《龙树眼论》。  相似文献   

14.
在世闻名的敦煌遗书中存有大量古代医学史料,这批古文献不仅数量 内容堪称全国之最,而且具有很高的学价值。 据研究敦煌医学的专家介绍,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数万卷珍贵遗书中,存有近百卷医药文书,它们大多为隋、唐、五代时期的手抄本,是现存较早的医药文献。这些文献包括医学理论基础、古本草、医方、针灸、养生等方面的论著,其中不少是久已失传或者史书上未曾记载的。 专家指出,敦煌古医藉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隋唐前后医学典籍的宝藏。如从中发现了现在最早的《灵枢经》残段、《新修本草》的最古抄本、《伤寒论》原文,以及许多首次出现而未见传世的医书《玄感脉经》、《明堂五脏论》、《青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的主要观点,阐明了范例法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具体介绍了范例法在静电场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的主要观点,阐明了范例法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具体介绍了范例法在心电现象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认为:脾主肌肉,主四肢。如《内经》中说:“脾生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瘘论》);彭用光著《体仁汇编》中说:“四肢为脾之外候”。类似的论述,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比比皆是。以四肢而言,其组成,包括了皮肉筋骨;其活动,光靠肌肉还不够,至少还包括了筋这部份的作用。而胃呢,又为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东骨而利机关。不难看出,脾胃在五脏六腑与皮肉筋骨等运动器官的  相似文献   

18.
祖国医学认为肝胆、脾胃同居人体中焦,在五脏六腑之中关系密切。早在《素问.玉机真脏论》就“比类取象”以肝木脾土及五行生克规律对其关系加以形象的说明:“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金匮要略》进一步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于脾,当先  相似文献   

19.
由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医学研究所所长刘世恩主编的《当代名医论仲景伤寒》日前出版。《当代名医论仲景伤寒》一书收录28位当代中医大家岳美中、任应秋、刘渡舟等人研究学习运用仲景学说心得文章80余篇。全书30万字,具有研究及指导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祖国医学是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同疾病斗争的实践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具有明显的治疗与预防统一的观点。《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谵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外邪的侵袭与精神神经的关系,摆脱了唯心论“天命论”的桎梏,说明外因通过内因而致病的哲学思想。“四气调神大论”中又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更生动说明预防观点的重要性,成为祖国医学的传统思想。祖国医学对传染病有“疫”、“疫气”、“疫疠”“疠疾”、“时行”等不同名称。《内经》(刺法论篇)说:“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王充的《论衡》“命义篇”说:“瘟气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