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的了解,找出护理对策。方法利用交谈的方式对住院康复期病人常见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康复期病人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出院问题占74.19%,其次是服药问题占62.9%。结论针对康复期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良好的护理,能使患者的社会技能得以保持或提高,重建正常心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常遇到的心理冲突,为精神病患者制定人性化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调查问卷,对住院时间1年以上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下发调查表,统计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的心理冲突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出院要求、医院管理、被尊重、家人关心、饮食等多方面的冲突,所占比例大小不一.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存在较多心理冲突,提醒精神科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有针对性实施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该病占我国住院精神病人的50%左右,慢性精神病院病人的60%左右,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1].此类患者在面临即将康复出院及出院后的一定时期内,存在许多心理问题.为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我们对60例患者进行了心理调查,找出其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要点与效果,总结对肾移植病人负性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肾脏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进行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患者住院后对所有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测评,后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患者出院时进行心理问卷统计。结果肾移植病人手术前后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在恐惧、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压抑等,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负性心理问题获得明显的调节与改善,心理护理前后效果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肾移植病人的负性心理问题,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消极心理问题,对于手术的实施与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应该注重肾移植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以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状态接近正常人,有较好的接受能力,但由于他们缺乏精神病知识,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周围事物,可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 自卑感 康复期的精神病人常担心精神病的“帽子”会影响工作,有的因患精神病被组织调动工作,怕新的工作生疏;有的担心调  相似文献   

6.
正精神病患者因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出现障碍,导致精神活动和行为与环境不协调,难以融入社会生活。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关注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据有关文献报道,综合性心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症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患者生理、心理的全面康复[1-2]。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们对收治的68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  相似文献   

7.
娄百玉 《职业与健康》2005,21(4):620-62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对50例康复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其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评,与国内常模进行对照.结果心理干预前SCL-90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间差异有显著性;干预后SCL-90除偏执外,其余各因子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国内常模比较,恐怖因子差异有显著性,其余各因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8.
李永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335-1336
[目的]分析患者拒绝服药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观察患者服药行为,填写拒绝服药方式表。通过交谈,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及行为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精神病患者拒绝服药有诸多原因:无自知力占61.42%、其次是受幻觉、妄想支配占14.96%。[结论]针对拒绝服药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良好的护理,能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2进行心理评估,分析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结果 6项心理测试中得0分者以焦虑最多,恐惧次之,再次为孤独、抑郁、疼痛及依赖等因子。本组0~4分者占9.8%,5~8分者占79.3%,9~11分者占10.9%,无0分及无满分者。结论围手术期患者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需及时给予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自从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在全世界一直呈上升趋势。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简称HIV/AIDS)普遍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压力以及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负面情绪[1];调查发现,300例艾滋病患者中有抑郁症者占41.3%、有焦虑症者占31.4%、有报复心理者占20.0%、有麻木者占8.3%[2]。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康香  钟燕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2015-2016
目的探讨青春期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特点。方法收集2001-2008年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青春期心理咨询门诊26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68例患者中来自长沙市者175例,占65.3%;来自外地者93例,占34.7%;由父母陪同者256例,占95.5%,由祖父母陪同者8例,占3.0%,由其他亲戚陪同者4例,占1.5%;青春期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显示出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特点,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男女之比达到1:3;青春期儿童少年来咨询的问题中情绪问题、网络成瘾比例高,分别占35.1%和12.7%;采取以药物治疗方法为主者108例,占40.3%,采取以心理咨询治疗方法为主者160例,占59.7%,其中32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接受了感觉统合治疗,占行为问题的48.5%,占总病例数的11.9%。结论针对青春期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特点,应制定以心理咨询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强调家庭、学校、医院和社会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ICU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相关因素,采取精细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60例ICU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发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安全感,减少焦虑、抑郁、恐惧、谵妄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结论通过分析成因,有计划、有目的地给予病人早期的心理护理干预,达到有效预防和减少ICU患者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精神病康复期的住院患者遇到心理冲突的原因,为制定精神病患者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及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我院自制的精神病康复期住院患者心理冲突调查表,通过简单的一问一答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我院住院满1年以上的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存在饮食、被尊重情况、医院管理等多方面的冲突,各种原因所占比例各异。结论:处于康复期的精神病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多方面的心理冲突,要求精神科的所有医护人员都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重视日常对精神病患者护理及管理措施的制定更应该人性化,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4.
解放军某部基层军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部队基层军官心理健康状况 ,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3年 10月对某部 179名营以下军官使用SCL 90心理问卷进行测试 ,并与军人常模和地方成人常模比较。 [结果 ] 179人中 ,有心理症状者占11 73 % ,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好于一般军人 ,躯体化、强迫、敌意、精神病性 4个方面的心理症状高于地方成人常模。 [结论 ]某部基层军官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但个别人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了临床调查,并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了心理疏导和支持。[结果]78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所占比例明显高于≤35岁的产妇(P﹤0.05),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敏感、恐惧等;78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双胎或多胎妊娠44例,占56.41%,单胎34例,占43.59%。[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心理问题较多,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使其能顺利地度过围产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部队科技干部的心理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第二炮兵某部科技干部进行测评.结果某部科技干部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为40.31%;各因子分≥2分者占6.46%~26.06%,≥3分者占1.56%~4.67%.强迫、偏执、躯体化、焦虑、抑郁、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和总分与军人常模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军龄<10年者躯体化、人际关系与≥10年军龄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某部科技干部心理水平良好,但心理问题也比较突出,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精神科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笔者单位2012年7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83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科患者康复治疗患者中的科学运用,可以有效地消除或降低患者消极、担心、害怕、焦虑、狂躁等心理问题;且患者满意度也高达98.8%(82/83)。结论科学地将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到精神科康复期患者护理当中,既可以有效地消除患者消极、担心、害怕、焦虑狂躁等心理问题,同时,也可以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对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积极进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纳入社区管理的精神病患者基本情况,为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干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兰州市某社区精神病管理系统中所有患者信息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社区精神病患者特征:以男性为主;18~37岁的患者有1 250例,占62.87%;患者多为无业者。居前3位的精神疾病依次为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和情感障碍(含双向情感障碍和分裂情感障碍)。接受治疗的患者治疗后好转的有1 048例,占53.63%;痊愈的有738例,占37.77%。结论针对主要精神疾病进行干预防控、帮助经济困难患者、能及时给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是社区精神病患者管理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对照.结果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等因子的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生活质量,使病人尽快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住院和康复期肿瘤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以便更有目的、更有效地对肿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分别对住院患者和康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患者和康复期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分别为93.8%和75.8%,无论是住院患者还是康复期患者,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均以提高生活质量知识的需求为最多;住院患者男性较偏重康复训练知识的需求,女性较偏重了解有关疾病知识;康复期患者不同生存期对健康教育需求有差异,不同生存期、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者所需求的内容不同。结论健康教育深受肿瘤患者的欢迎,肿瘤患者健康教育应采取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和心理、生理、行为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