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胺磷是生物体内胆碱酯酶(ChE)强烈抑制剂。90.4%原药一次经口染毒引起大鼠ChE抑制的阈剂量1.0mg/kg,LD_(50)13.5(雌)~22.9(雄)mg/kg,经皮染毒阀剂量20~30mg/kg,LD_(50)354.8(雄)~380.2(雌)mg/kg,小白鼠经口LD_(50)10.5(雌)~11.8(雄)mg/kg;鸡经口大致致死量40mg/kg。50%乳油雄性小鼠经口LD_(50)24.1mg/kg,雄性大鼠经皮LD_(50)192.3mg/kg。急性中毒后用阿托品合并解磷定急救效果良好。本品对鸡未产生迟发性神经毒性。对小鼠蓄积毒性不明显。大鼠12周喂饲试验对ChE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0.17mg/kg/天,据此建议人体ADI为0.001mg/kg体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一种拟用作化妆品的化学原料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测定海藻糖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经口毒性(染毒剂量为46.4、100、215、464 mg/kg);家兔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染毒剂量为10.0、21.5、46.4、100 mg/kg)和豚鼠急性经皮试验(染毒剂量为2180 mg/kg)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染毒剂量为0.5 g)来评价海藻糖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经皮肤吸收和短期作用而产生毒性反应。结果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显示,海藻糖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经口对雄性、雌性小鼠的LD_(50)分别为200、171 mg/kg,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属于中等毒级。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显示,其经皮对雄性、雌性家兔的LD_(50)分别为31.6、43.0 mg/kg,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属于高毒级。豚鼠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属于微毒级。家兔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由于样品经皮毒性太强,动物于第4天全部死亡。结论海藻糖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经皮毒性大于经口毒性,用作化妆品原料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确保甲酚皂消毒液在使用时的安全,对其进行急性毒性和致突变试验研究。方法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家兔皮肤刺激试验,并以 LD_(50)(3 160 mg/kg)为依据,设计出致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剂量分组,分别为1/2 LD_(50):1 600 mg/kg,1/5 LD_(50):640 mg/kg,1/20 LD_(50):160 mg/kg。结果甲酚皂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口 LD_(50)是3 160 mg/kg,属低毒;甲酚皂消毒液原液对家兔皮肤有中等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甲酚皂各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甲酚皂消毒液急性经口属低毒物,无致突变作用,皮肤刺激试验为中等刺激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急性经口毒性(LD_(50)>5000mg/kg)、急性经皮毒性(LD_(50)>3000mg/kg)、急性吸入毒性(LC_(50)>10g/m~3)以及对眼结膜无刺激作用的试验结果,甲氧杀虫酯对动物的急性毒性均属于低毒性类。Ames检测为阴性。微核试验及精子畸变试验的结果表明,经“8701”处理及其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其对动物的致畸与致突变作用,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对小白鼠的生长发育速率无影响。内脏各器官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蓄积毒性K值>5.3,属弱蓄积性药剂。  相似文献   

5.
硫醇甲基锡化合物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醇甲基锡化合物对实验动物SPF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毒害程度。方法:用硫醇甲基锡化合物剂量分别为464.0、215.0、100.0、46.4 mg/kg.bw,给SPF级小鼠经口灌胃。结果:464.0、215.0 mg/kg.bw全部动物在观察期内出现抽搐、呼吸衰竭死亡,而100.0 mg/kg.bw仅有3只动物死亡。结论:提示硫醇甲基锡化合物属中级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95%草铵膦原药3种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操作过程和试验结果,分析95%草铵膦原药的经口毒性大小,并结合"3R"原则,归纳各试验方法优缺点,为试验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48只雌性SD大鼠分成3组(霍恩氏法20只,概率单位法20只,序贯法8只),按照国家标准(GB/T 15670—2017)中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霍恩氏法、序贯法、概率单位法实施染毒、症状观察和LD_(50)计算。结果大鼠经口染毒后除霍恩氏法低剂量组未见异常外,其他剂量组均出现明显中毒症状,严重者出现死亡。霍恩氏法、概率单位法、序贯法的LD_(50)分别为2 000、2 079和1 750 mg/kg。结论 3种试验方法的结果相似,95%草铵膦原药对雌性大鼠的毒性级别均判断为低毒级。序贯法使用动物数量少,LD_(50)计算方便、准确,而霍恩氏法、单位概率法使用动物数量多,LD_(50)计算复杂。  相似文献   

7.
环己基二甲胺基甲基三嗪二酮(Hexazinone)是一种除莠剂,广泛用于非农田用地的除草和某些农作物(如苜蓿地、甘蔗地)的除草。本文对该农药的急性毒性及其潜在的环境影响作出了评价,以指导该农药的安全施用。实验动物采用了哺乳动物、水禽、飞禽,并进行了淡水生物和海洋生物的毒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雄性大鼠一次经口LD_(50)为1690 mg/kg,在1200~2000mg/kg剂量范围内的全部实验大鼠均出现嗜睡、共济失调、  相似文献   

8.
氟硒联合毒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孙淑庄  邓海 《卫生研究》1996,25(1):20-23
研究了氟硒对水生物大型水蚤和挠足动物及哺乳动物小鼠的联合毒性。在本实验条件下,NaF的毒性半数致死浓度LC_(50)(48h)对大型水蚤为390mg/L,对挠足动物为295mg/L,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_(50)为260mg/L;Na_2SeO_3的毒性LC_(50)(48h)对大型水蚤为1.6mg/L,对挠足动物为15.3mg/L,对小鼠的LD_(50)为33.6mg/kg,这些结果呈一定的规律,且均是亚硒酸钠的毒性远大于氟化钠。氟硒联合作用水生物实验采用毒性单位法及相加指数法进行评价,动物实验采用Q值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氟硒配比浓度(剂量组合)低时或低硒高氟时的联合作用以拮抗为主,特别是对大型水蚤氟硒比为10:1时拮抗作用最强;高硒高氟时,尤其对小鼠的联合急性毒性以协同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醋酸氯已定复方洗手液的安全性。方法采用不同种类实验动物对其进行急性毒性、骨髓微核、皮肤刺激、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醋酸氯已定复方洗手液,对小鼠急性经口LD_(50)5 000 mg/kg。该洗手液无致骨髓微核作用;对家兔一次完整皮肤无刺激指数为0;亚急性毒性试验,一般生理体征无异常,对大鼠的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脏体系数、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在62.5~1 000 mg/kg剂量范围内未观察到毒性作用。结论该消毒液属实际无毒级,无致微核作用,对皮肤无刺激性,亚急性毒性试验各指标无异常。  相似文献   

10.
叶蝉散又名异丙威,属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经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大鼠经口LD_(50)为259.22 mg/kg,属中等毒性农药;在慢性毒性试验中发现各剂量组均出现肿瘤,但其发生率与农药剂量无相关关系。为全面评价本品的安全性,本文研究了叶蝉散  相似文献   

11.
作者用 CD-1利小鼠,以玉米油为溶剂,按10mg/kg 体重等容量经口染毒,对萘做了综合毒性试验。急性毒性雌、雄小鼠分别设5个剂量组(200、 400、 600、 800、 1000 mg/kg)。算得LD_(50) 雄鼠为533mg/kg,雌鼠为710mg/kg;后三组小鼠均出现上险下垂,眼周有红色分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动物吸入苯肼蒸气的毒性作用。小鼠 LD_(50)和 LG_(50)分别为166±14mg/kg和2.12±0.35mg/l,大鼠为180±8mg/kg和2.61±0.37mg/l;Lim_(ac)0.1mg/l,Z_(ac)26。根据 LD_(50)和 LG_(50),苯肼属于高毒物质,按Z_(ac)则为中等危险化合物。用等法测定苯肼蓄积系数为0.80(0.73~0.88),表明苯肼有蓄积作用。急性苯肼中毒的临床症状特点是呼吸紊乱和类似其他正铁血红蛋白形成剂作用一样。50%苯肼溶液引起兔眼粘膜化脓性结膜炎。  相似文献   

13.
敌溴灵(86111)是一种毒性较强的广谱性灭鼠剂,对大白鼠的急性口服LD_(50)为0.86mg/kg,对小白鼠的急性口服LD_(50)为1.62mg/kg,国外尚未见报道。为探索该药在林区的灭鼠效果,我们于1987年3~11月进行了灭鼠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氯乙醇是一种氯代脂肪族醇类有机溶剂,主要用于生产乙二醇,环氧乙烷和制药。为研究其致畸和致突变作用,我们进行了大鼠致畸试验、Ames试验和小鼠微核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氯乙醇,浓度96%,上海南翔勤耕化工厂生产。 1.2致畸试验实验动物:由中国医科大学动物室提供的Wistar大鼠,体重200g左右。剂量:参考氯乙醇对大鼠经口LD_(50)71.3mg/kg,设3个剂量组,相当于1/6、1/20、1/40 LD_(40)(12.63、3.89、L 95 mg/kg)。试验方法按文献。 1.3.Ames试验菌株TA_(98)、TA_(100)取自辽宁省卫生防疫站。剂量:将氯乙醇分为5个剂量组,1、2、3、4、5mg/皿,每组又分加S_9和不加S_9。试验方法按文献。 1.4微核试验试验动物:由辽宁省职工医学院动物室提供的雄性小鼠,体重18~22g。剂量:分为3  相似文献   

15.
壬苯醇醚-9最低有效杀精子浓度0.2~0.25mg/ml。小鼠ip的LD_(50)为128.5±7.7mg/kg、大鼠阴道给药的LD_(50)>500mg/ml。33倍人用剂量亚急性试验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100mg/ml浓度不抑制阴道乳酸杆菌。1mg/皿进行的Ames试验结果阴性。家兔阴道刺激试验结果总分值为6.63,在可接受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0.9%苏*阿可湿性粉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为农药登记提供毒性资料.[方法] 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进行.[结果]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剂量分别以2 000、2 715、3 685、5 000 mg/kg给予.将样品空腹灌胃0.5 h后,雌雄大鼠均有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抽搐、麻痹、四肢瘫痪、眼球微量出血、腹泻等中毒表现,24 h后多数实验动物逐渐恢复正常.2 715、3 685、5 000 mg/kg剂量组,分别有2、4、5只雄性大鼠死亡,而雌性大鼠各剂量组无一只动物死亡.经计算,雄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2 974.4 mg/kg,95%可信区间为2 511.31~3522.9 mg/kg;雌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5 000 mg/kg;雌雄大鼠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涂敷2 000 mg/kg无任何不良反应,LD50均大于2 000 mg/kg;样品50%糊状受试物一次接触动物皮肤,对家兔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为0,属无刺激性;样品100倍稀释液,不冲洗的条件下,对家兔眼睛平均刺激指数为0,属无刺激性;样品50%糊状受试的在皮肤多次致敏接触实验动物,并经激发后未见动物有红斑、水肿过敏反应,致敏率为0,表明该受试物属弱致敏物.[结论] 0.9苏*阿可湿性粉剂属低毒农药;对实验动物皮肤及粘膜无刺激性;不引起实验动物接触性皮肤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7.
毒杀芬为有机氯杀虫剂的一种,残效期长。本文通过显性致死试验,沙门氏茵诱变试验和DNA合成抑制试验对该品的诱变作用进行观察。显性致死实验结果表明各剂量组的受孕率、死胎和吸收胎数经统计学处理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异。仅胎鼠脑膨出在3.12(1/32LD_(50))与50(1/2LD_(50))mg/kg组的出现率明显大于阴性对照组。沙门氏菌诱变试验结果表明TA100菌株在不加S9条件下对毒杀芬800mg/皿及其以上剂量呈阳性反应。DNA合成抑制试验在毒杀芬25mg/Kg(1/4LD_(50))剂量对小鼠DNA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从上述三种诱变试验结果来看作者认为毒杀芬具有潜在性的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复方菊苣粉的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 SD大鼠(体质量为170 g~190 g)20只,设15 g/(kg·bw)1个剂量组,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选用昆明种小鼠(体质量为25 g~30 g)50只,设2.5 g/(kg·bw)、5.0 g/(kg·bw)和10.0 g/(kg·bw)3个试验组,同时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试验设11个复方菊苣粉剂量:-S9条件下设5.0 mg/ml、2.5 mg/ml和1.25 mg/ml 3个剂量;+S9条件下设2.18 mg/ml、1.09 mg/ml和0.55 mg/ml 3个剂量。同时设阴性对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SD大鼠15 g/(kg·bw)剂量经口染毒后,2周内未见动物死亡,亦无明显的中毒症状或不良反应,判属无毒级别。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复方菊苣粉属无毒级物质,未见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利用蓖麻分离蛋白,本文按食品毒理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包括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和Ames试验。结果表明,蓖麻分离蛋白的经口LD_(50)为21500mg/kg,为无毒物质。在40天的蓄积毒性试验中,538mg/kg、1075mg/kg、2150mg/kg及4300mg/kg四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的动物均无异常表现,各试验组的体重增重和对照组相似,说明蓖麻分离蛋白粉对小鼠无蓄积毒性作用,对小鼠体重增重也无不良影响。蓖麻分离蛋白的微核阳性率为2.4‰,和阴性对照组的微核阳性率相同,而阳性对照组的微核阳性率为28‰。Ames试验显示菌麻分离蛋白粉对测试菌无诱变活性。故认为蓖麻分离蛋白粉没有经口致死毒性和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20.
顾平 《职业与健康》1996,12(4):49-50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染毒剂量: 经腹腔注射CS_2测定大鼠半数致死量为LD_(50)=2071mg/kg本实验为亚急性中毒其剂量选择LD_(50)的1/20即:100mg/kg。 2.运动及实验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