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眶区年轻化策略——王韧带松解及提紧的睑袋整形术(续)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2 睑袋的分类 睑袋的分类多以下睑皮肤松弛的程度为依据。笔者认为,睑袋的分类应以如下四要素为依据:①下睑皮肤及肌肉的松弛程度。②眶隔脂肪的疝出程度。③下睑沟壑的出现情况。④有利于确定下睑年轻化手术的选择。睑袋分为四型:①Ⅰ型为年轻疝出型(图10)。可见下睑眶隔脂肪疝出,不伴有下睑皮肤明显松弛。多见于年轻人,也常见于30-35岁的东方人。  相似文献   

2.
面中部老化表现为眼周软组织萎缩、松弛,眶隔脂肪疝出形成睑袋,随之眼球位置下移、后缩.颧脂肪垫的下移导致了鼻唇沟的形成.眶下缘处因眶隔脂肪疝出形成突起或颧脂肪垫下移使眶下缘处软组织容积量减少,加之局部皮下组织萎缩,三者共同形成了泪沟及睑颊结合处的局部凹陷.传统的术式多以切除眶隔脂肪为主要矫正手段,用内切法(结膜入路法)及外切法(皮肤入路法)去除多余脂肪[1].Hamra[2]则提出了"弓状缘释放、眶脂肪保留"的睑袋整复术式,是在去除睑袋同时矫治了泪沟、睑颊结合处的局部凹陷.虽然各种手术方法仍在不断改进创新中,但有关眶内出血、下睑凹陷、下睑缘退缩及睑外翻、眼球位置下沉、后移等许多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自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我们对97例求美者采用完整还纳眶隔脂肪睑袋整复术,有效地避免和解决了上述问题.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睑袋是下睑眶隔脂肪疝出及眼轮匝肌松弛所致,在中老年人群中多见.临床表现为下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堆积下垂或凸出,给人以疲劳、老态之感.我们自2005年10月以来,采用眶肌筋膜韧带切断提紧的方法治疗睑袋者5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睑袋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方法:在传统术式的同时将眶隔筋膜分内、中、外三处进行修补。结果:63例睑袋矫治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对眶隔筋膜的修补,提高了眶隔筋膜的张力,增强了抵挡眶隔脂肪疝出的力量,提高了手术的效果,有效地防止睑袋复发。  相似文献   

5.
睑袋形成一般有皮肤松弛、眼轮匝肌肥厚、眶隔前筋膜薄弱至脂肪疝出及单纯眶隔脂肪肥厚等多种原因[1].对因眶隔脂肪疝出及单纯眶隔脂肪肥厚的睑袋患者,不少学者选用眼内入路的方法:如使用常规结膜手术切开[2]、CO2激光、超脉冲激光[3,4]等方法整复.而采用电离子治疗机眼内结膜囊入路行下睑袋修复术,似未见报道,这可能与传统观念认为超高频电离子治疗的热损伤效应较为严重,不适用于眼内手术治疗有关.我科从1999年10月开始应用SXZ电离子治疗机,从结膜囊入路,对123例患者行下睑袋修复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眼轮匝肌悬吊和眶隔固定法下睑袋修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解决下睑袋所有畸形,如皮肤肌肉松垂、眶内脂肪增多、眶骨的衰变,眶隔强度变弱眶内脂肪疝出、眶下缘皱襞形成。方法应用眼轮匝肌悬吊法的同时又对眶隔及眶下皱襞进行处理固定修整下睑袋。结果近几年对32例患者进行治疗,得到满意效果。结论能解决以上所有畸形并达到较长久的下睑年轻化,又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常人年龄、BMI与下睑袋脂肪疝出程度的可能动态变化关系,为下睑成形术式入路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2019年的150例志愿者的眼眶MSCT资料,使用拟合圆法定量测定表示下睑眶隔脂肪疝出程度,并同时收集记录志愿者的年龄、BMI。按年龄分为10~29岁组,30~60岁组及60岁以上组,分别分析上述两组的年龄、BMI与下睑眶隔脂肪疝出程度之间的直线相关性,并求得直线回归方程。结果:随着年龄、BMI增加,下睑眶隔脂肪疝出程度呈增长趋势。①在30~60岁组中,下睑眶隔脂肪疝出程度与年龄、BMI成显著正相关(R 2=0.89,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0.005X1+0.004X2+0.181;②在60岁以上组中,下睑眶隔脂肪疝出程度与年龄、BMI成正相关(R 2=0.64,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0.009X1+0.004X2+0.62。结论:下睑眶隔脂肪疝出程度与年龄、BMI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解决下睑袋所有畸形,如皮肤肌肉松垂、眶内脂肪增多、眶骨的衰变,眶隔强度变弱眶内脂肪疝出、眶下缘皱襞形成。方法应用眼轮匝肌悬吊法的同时又对眶隔及眶下皱襞进行处理固定修整下睑袋。结果近几年对32例患者进行治疗,得到满意效果。结论能解决以上所有畸形并达到较长久的下睑年轻化,又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睑袋形成一般有皮肤松弛、眼轮匝肌肥厚、眶隔前筋膜薄弱至脂肪疝出及单纯眶隔脂肪肥厚等多种原因[1] 。对因眶隔脂肪疝出及单纯眶隔脂肪肥厚的睑袋患者 ,不少学者选用眼内入路的方法 :如使用常规结膜手术切开[2 ] 、CO2 激光、超脉冲激光[3 ,4] 等方法整复。而采用电离子治疗机眼内结膜囊入路行下睑袋修复术 ,似未见报道 ,这可能与传统观念认为超高频电离子治疗的热损伤效应较为严重 ,不适用于眼内手术治疗有关。我科从 1999年 10月开始应用SXZ电离子治疗机 ,从结膜囊入路 ,对 12 3例患者行下睑袋修复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  相似文献   

10.
睑袋手术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睑袋是指下睑组织堆积膨出或下垂,形如袋状,造成眼部衰老臃肿征象。其形成原因是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筋膜及眶隔脂肪均出现退行性改变。我们将皮肤、眼轮匝肌及眶隔膜称为睑袋前壁,术中对睑袋前壁组织的修复与重建,对眶隔脂肪的处理及术式的选择,是睑袋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下睑袋的形成亦属眶周衰老症的局部表现,临床上以皮肤肌肉眶隔松弛型[1]为多见.笔者经多年的临床观察,对皮肤肌肉眶隔松弛型的患者以传统的切除多余皮肤和眶隔脂肪的手术方法,会使部分患者出现下睑凹陷及睑袋短时间内复发.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自1998年1月以来对睑袋手术除常规切除多余皮肤,修补松弛的眼轮匝肌外,对疝出的眶隔脂肪和松弛的眶隔加强处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图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眼袋并睑眶沟畸形矫正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整形美容科收集去除眼袋和睑眶沟畸形矫正患者67例,其中男3例、女64例;年龄18~28岁,平均22岁。均为下睑袋伴不同程度的眶隔后脂肪疝出,无或轻度下睑皮肤松弛;不同程度的睑眶沟呈现,骨性眶缘轮廓感...  相似文献   

13.
睑袋形成原因分析及整复术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慧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0):1441-1442
目的:探讨睑袋整复术眼睑年轻化的更好术式。方法:自2007年8月~2009年5月采用将眶隔脂肪回纳或移位,眶隔膜固定的方式行各种类型的睑袋整复术34例。结果:随访4~21个月,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下眼睑袋状外观完全消失,疝出的眶脂及下眶缘沟、眶鼻沟的凹陷得到明显矫正,恢复自然、圆钝的下眼睑轮廓;外眼角及下睑缘形状自然;无术后复发、下眼睑凹陷等并发症。结论:将眶隔脂肪回纳或移位,眶隔膜固定的方式行睑袋整复术是从解剖学的角度矫正睑袋形成的原因,疗效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14.
眶隔及眼轮匝肌双重紧缩的睑袋整复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提高睑袋整复术的效果,从理论与实际的角度探讨睑袋的形成原因及病理改变,采用眶隔及眼轮匝肌双重紧缩的方法进行睑袋整复术.方法:在局麻下,作下睑缘1~2mm的切口,皮下潜行剥离至骨性眶缘形成皮瓣,在眶隔膜表面分离形成与皮瓣形态一致的下睑眼轮匝肌瓣.打开眶隔,尽量还纳疝出的眶隔脂肪,如疝出的眶隔脂肪量较多,可部分切除.横向折叠缝合眶隔2~3针,向外上方提紧眼轮匝肌瓣,楔形切除适量的眼轮匝肌,断端固定在眶缘的骨膜上.最后,切除下睑多余的皮肤.结果:本组共40例,随访20例3个月~2年,除1例因眼轮匝肌切除过多而产生轻度下睑退缩外,其余均效果满意持久.结论:眶隔及眼轮匝肌双重紧缩的睑袋整复术,是针对下睑衰老机理及表现而进行的一种手术设计,可提高手术效果并延长术后有效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下睑袋整形术中眶隔脂肪肌瓣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避免并发下睑凹陷或外翻的袋术式。方法:在下睑袋整形术中,将疝出的眶脂肪和松弛的眼轮匝肌部形成眶隔脂肪肌瓣充填于眶下缘的睑-颊沟凹陷处,再将此瓣向外上牵引,缝合于眶外上缘骨膜上。结果:30例(60只眼)术后随访6月-12月,外形满意无睑外翻或凹畸形等并发症。结论:此术式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下睑袋的形成亦属眶周衰老症的局部表现 ,临床上以皮肤肌肉眶隔松弛型[1] 为多见。笔者经多年的临床观察 ,对皮肤肌肉眶隔松弛型的患者以传统的切除多余皮肤和眶隔脂肪的手术方法 ,会使部分患者出现下睑凹陷及睑袋短时间内复发。针对以上情况 ,笔者自 1998年 1月以来对睑袋手术除常规切除多余皮肤 ,修补松弛的眼轮匝肌外 ,对疝出的眶隔脂肪和松弛的眶隔加强处理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图 1~ 2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5 7例 ,均为女性 ,年龄 2 8~ 4 5岁。术后随访 13例患者 3~ 18个月 ,下睑均饱满平整 ,睑袋无复发。2 手术方法 2 .1…  相似文献   

17.
眶隔脂肪在睑袋整复术中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眶隔脂肪在睑袋整复术中的处理方法.方法 在外切口睑袋整形术的基础上.将眶隔脂肪剪除改为眶隔剪开、眶脂释放,眶隔缩紧连带眶隔脂肪缝合固定于眶缘下的附着组织上,以填充眶下缘凹陷区,形成丰满的下睑.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术后局部略有肿胀,随访1~12个月,无明显的出血瘀斑、下睑后缩、睑球分离、下睑外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对伴有眶鼻沟加深、颊部组织松弛的睑袋矫正的患者,将眶隔脂肪重置于眶下缘凹陷区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眼袋形成的不同原因 ,可将眼袋分为四种类型[1] :①单纯皮肤松弛型 ,以单纯皮肤松弛、皱纹增多为主要表现 ;②单纯眼轮匝肌肥厚型 ,主要表现为眼轮匝肌肥厚在下眼睑形成臃肿 ,皮肤并不松弛 ,临床多见于年轻人 ;③眶隔脂肪疝出型 ,眶隔脂肪并无明显增多 ,但眶隔外的组织松弛 ,张力降低 ,形成眶隔脂肪疝出 ;④眶隔脂肪增多型 ,主要表现为眶隔内脂肪组织增多 ,同时存在皮肤、眼轮匝肌的松弛 ,在下睑形成明显的松垂、臃肿。前两种类型仅与眼睑皮肤松弛和眼轮匝肌肥厚有关 ,其形成前后眶隔内脂肪并无变化 ,行下睑成形时仅需按皮瓣法或肌皮瓣…  相似文献   

19.
经结膜入路行睑袋成形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青年人的睑袋多因熬夜、失眠、眼疲劳或者先天结构异常导致眶脂肪疝出等原因引起^[1]。一、临床资料 对以眶隔脂肪突出为主的睑袋行经结膜入路睑袋成形术,在常规方法上进行某些改进,取得较好效果,报导如下。从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共做经结膜入路睑袋成形术350例,其中女321例,男29例,年龄25~40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根据眶周不同的衰老表现采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治疗眶周老化的效果.方法 自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58例眶周老化患者.根据眶周衰老表现,单纯或联合进行眉下切口皮肤切除术、重睑成形术、切眉联合松弛眼轮匝肌整复的眼睑松弛矫正术、睑袋整复术、联合弓状缘释放眶隔脂肪重置的睑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