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病理检验确诊的56例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多属NHL,以咽淋巴环淋巴瘤占首位,其次为胃肠道淋巴瘤;咽淋巴环淋巴瘤病理类型以T细胞型或NK/T细胞型为多见;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均为B细胞肿瘤.分期以Ⅰ期、Ⅱ期为主.结论:应重视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便减少误诊率与漏诊率,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274例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1998年1月~2003年6月住院诊治的274例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男性发病多于女性,30岁~6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占首位的是咽淋巴环淋巴瘤,其次为胃肠道淋巴瘤,结外型淋巴瘤多为NHL。咽淋巴环淋巴瘤病理类型以T细胞或NK/T细胞为多见,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均为B细胞肿瘤,分期以Ⅰ期、Ⅱ期为主,LDH异常、发热在结外型淋巴瘤中均较多见。咽淋巴环淋巴瘤比胃肠道淋巴瘤更易出现发热。结论:应重视原发性结外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便减少其误诊与漏诊率,进一步提高其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18例结外淋巴瘤进行了临床、病理组织学及细胞表面标记的探讨,结果表明,结外淋巴瘤缺乏临床固有特征,误(漏)诊率高,病理组织学上几乎都是弥漫性NHL,从原发部位看,咽淋巴环者最多,组织学均为网状细胞肉瘤,原发于肺者与文献报道的绝大多数为小细胞型淋巴瘤相一致。从表面标记看,B细胞淋巴瘤占多数。胃肠道、肺及甲状腺原发者绝大多数为B细胞性。皮肤原发者与文献报道一致,为Thelper细胞淋巴瘤。甲状腺原发T细胞淋巴瘤,文献尚未见报道,本文1例甲状腺原发淋巴瘤,细胞表面标记检测证实为T细胞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治时伴结外侵犯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治伴结外侵犯的NHL患者224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临床特征与完全缓解率之间的关系。结果:224例伴结外侵犯的患者中B细胞NHL140例,主要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77例);T细胞NHL84例,主要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53例)。伴结外侵犯的B细胞NHL,最常见的侵犯部位是咽淋巴环、胃肠道和浆膜腔;伴结外侵犯的T细胞NHL,最常见的侵犯部位是咽淋巴环和鼻腔副鼻窦。B细胞NHL完全缓解率为34.3%(48例),T细胞NHL完全缓解率为31.0%(26例)。Ⅲ~Ⅳ期、B症状、体能状况差、巨大包块者完全缓解率低;性别、LDH及是否放疗与完全缓解率无相关性,P>0.05;国际预后指数(IPI)不同的患者,其完全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细胞性淋巴瘤P=0.023,T细胞性淋巴瘤P=0.014)。结论:伴结外侵犯的NHL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其完全缓解率低,可以利用IPI指数预测其疗效与预后。  相似文献   

5.
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uang SF  Zhang LF  He X  Shen WR  Gu ZY 《癌症》2004,23(11):1325-1328
背景与目的:咽淋巴环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常见的结外侵犯部位,早期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与该部位常见的鳞状上皮癌相似,常引起误诊。为了提高对本病影像特点的认识,本文拟分析有关资料,探讨咽淋巴环NHL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经病理确诊的咽淋巴环NHL的CT和MRI表现。结果:病理分型:B细胞来源占65.8%,T和NK/T细胞占34.2%。病变部位:发生于扁桃体的最多见,其次为鼻咽扁桃体等多部位受累。CT和MRI表现:(1)病变形态为肿块型81例、浸润性36例、溃疡型7例及混和型25例,其中肿块型以B细胞NHL多见,浸润型以NK/T细胞多见。(2)肿块型多表现为CT密度和MRI信号均匀。(3)病变以局限在咽粘膜间隙多见,咽旁间隙等深层结构及颅底骨质侵犯少。(4)总的颈淋巴结受累率52.3%,其中B细胞65.3%,和NK/T细胞27.5%,后者明显低于前者(P<0.05)。结论:多部位多中心起源、大肿块、咽壁弥漫浸润性增厚、颅底及深层结构侵犯少是咽淋巴环NHL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不同的免疫表型又有一定的特点。CT和MRI在咽淋巴环NHL的诊断、临床分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18例结外淋巴瘤进行了临床、病理组织学及细胞表面标记的探讨,结果表明,结外淋巴瘤缺乏临床固有特征,误(漏)诊率高。病理组织学上几乎都是弥漫性NHL。从原发部位看,咽淋巴环者最多,组织学均为网状细胞肉瘤。原发于肺者与文献报道的绝大多数为小细胞型淋巴瘤相一致。从表面标记看,B细胞淋巴瘤占多数。胃肠道、肺及甲状腺原发者绝大多数为B细胞性。皮肤原发者与文献报道一致,为T helper细胞淋巴瘤。甲状腺原发T细胞淋巴瘤,文献尚未见报道,本文1例甲状腺原发淋巴瘤,细胞表面标记检测证实为T细胞性。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头颈部结内型及结外型淋巴瘤的计算机体层摄影(CT)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点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头颈部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及CT、MRI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评价头颈部淋巴瘤的影像特点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46例中38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8例为霍奇金淋巴瘤(HL)。结外型21例(45.65 %),包括原发鼻腔10例、咽环(Waldeyer环)7例、喉部2例、甲状腺及腮腺各1例,其中13例伴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结内型25例(54.35 %),主要累及颈部Ⅱ~Ⅳ区淋巴结。Ann Arbor分期:Ⅰ期14例,Ⅱ期19例,Ⅲ期0例,Ⅳ期13例。根据病变形态分为4型:多发结节型25例,肿块型11例,弥漫肿胀型8例,溃疡坏死型2例。结论 头颈部淋巴瘤的CT、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影像检查对淋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观察侵犯范围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241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发病及临床特点,总结应对误诊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41例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病例资料。结果 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51~60岁,男女比例为1.4∶1;前三位常见发病部位为消化道(50.62 %),咽淋巴环(14.52 %),脾(6.22 %);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型(58.91 %);首发症状多表现为原发器官的肿大及原发部位肿物形成(67.63 %)。结论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临床表现不特异,应提高警惕,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9.
咽淋巴环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 of Waldeyer's Ring,PMLWR)系指发生于(比廾)咽、扁桃体、舌根的咽部环状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一般认为PMLWR在结外淋巴瘤中仅次于胃肠道,而在我院却占首位。它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均有一定的特征性,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42例临床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结外型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率66.7%,发病部位以韦氏环、鼻腔最多见,其次为皮肤和胃肠道:29例行综合治疗,手术 化疗和/或放疗22例(5例联合生物治疗),治疗 化疗7例;随访40例(95.2%),尚有24例健在,生存5年以上者8例,Ⅰ、Ⅱ期占75.0%。结论:结外型淋巴瘤易误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韦氏环、鼻腔及皮肤最易受侵犯,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唯一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1990~1995年间经穿刺细胞学病理诊断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55例。发病部位以咽淋巴环和胃肠道为多,占50.90%;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和漏诊。我们认为穿刺细胞学病理诊断对减少误诊率、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区胃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下称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4例胃原发性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免疫组化S-P法作下列抗体染色:HP、LCA、CD3、CD5、CDIO、CD20、cyclinD1、lgM、κ、λ及BCL-2等。结果:男性5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56岁。7例位于胃窦部,7例位于胃体。临床分期为:Ⅰ期8例(57%).Ⅱ期6例。14例均表现为溃疡型病灶,病灶周围黏膜呈息肉样增生。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细胞以边缘区B细胞为主.混有少量母化的细胞及浆细胞,可见淋巴上皮病变及反应性淋巴滤泡,7例(50%)可见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区。免疫组化染色:HP阳性7例(50%),肿瘤细胞表达LCA、CD20、IgM;表达单一的轻链κ阳性5例、λ阳性9例;CD3、CD5、CD10、cyclinD1均阴性,中小肿瘤细胞BCL-2阳性,大细胞BCL-2阴性。结论:胃MALT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易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膀胱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方法 回顾性总结7例膀胱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免疫表型。结果 6例原发性,1例继发性。7例均为老年患者,女性5例,男性2例;6例原发性结外MALT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4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1例继发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 膀胱恶性淋巴瘤好发于60岁左右的老年人,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血尿和膀胱肿块。常见病理类型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结外MALT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14.
16例原发性肺淋巴瘤(BALT型) 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原发性肺淋巴瘤(Primary pulmonary lymphoma,PPL)是起源于结外发生于肺内淋巴组织的肿瘤,大部分病理类型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其中又以起源于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ronchus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BALT)的低度恶性小B细胞淋巴瘤多见。  相似文献   

15.
 报告鼻腔及鼻咽部恶性淋巴瘤60例,其中属中线恶组(MMH)41例,其中24例作免疫组化,证实为T细胞型淋巴瘤;中线非何杰金氏淋巴瘤(MNHL)19例,其中10例作免疫组化,证实为T细胞型4例,B细胞型6例。MMH与MNHL对比观察,前组有肉芽组织结构,其中有异型细胞,并常见淋巴上皮病表现及容易侵犯血管壁等特点,后组形态与淋巴结内淋巴瘤无异;据临床分析,前组以局部破坏及发烧为主,后者以鼻塞、耳聋及局部肿块为主,因此我们认为:MMH可看作一种特殊类型的淋巴瘤,有其独立的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眼附属器淋巴瘤(POAL)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9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26例POAL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类型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特点多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眼球突出和眼睑红肿;影像学检查多呈"铸造"状,50 %发生在眼眶。病理分型:22例患者为B细胞来源淋巴瘤,其中13例为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2例为NK/T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期:Ⅰ~Ⅱ期占总数的76.9 %。手术切除和放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结论 POAL多为B细胞来源,MALT淋巴瘤最为常见,恶性度相对较低。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但难以区别良恶性质, 易误诊漏诊。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早期经手术切除后可行单独放疗,恶性度高、出现眶外侵犯者应联合化疗。免疫和分子靶向治疗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型,多为低度恶性的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期均为Ⅰ、Ⅱ期,予以合理综合治疗,预后相对较好。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应强调综合治疗,外科手术主要起协助诊断的作用,术后放疗与化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化疗、放疗、放疗+化疗3种治疗方法对原发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9年间收治的原发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157例全部经病理确诊,其中T细胞来源116例,B细胞来源35例,其他病理类型6例。放疗者靶区主要为咽淋巴环及全颈,肿瘤量DT40~65Gy(4~7周)。辅助化疗在放疗前、中、后进行或单纯化疗,化疗方案以CHOP方案为主,也有选用COP、C/DPP、COMP、COBDP等方案。用Cox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放组、单化组、放化综合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2%、16%和80%,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0.43%、51.35%和59.79%,除Ann-Arbor分期外,治疗方法、全身症状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而病理类型、性别、年龄等因素对预后影响不大。结论:放化联合的生存率优于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外型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误诊情况。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恶性淋巴瘤2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率为84.1%,结外型淋巴瘤有69例,占25.4%,其中韦氏环、鼻腔占第一位,其次为腹腔、胃肠道,分别占23.2%,14.5%。其它部位少见。结论:结外型淋巴瘤易误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韦氏环、鼻腔最易受侵犯,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发生在睾丸、卵巢的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形态特点、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1例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5例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依据WHO新分类进行分型.AnnArber(1971)国际分期法进行临床分期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睾丸恶性淋巴瘤平均好发于60.70岁,随访21例患者中,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13例,中住生存期35.2个月,5年生存率38.5%;T细胞性淋巴瘤5例,中位生存期18.6个月,2年生存率40.0%,无5年生存率。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1例及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2例.5年生存率100%。就诊时病程处于Ⅰ期8例,中位生存期75.1个月。Ⅱ期8例.中位生存期36.5个月。Ⅲ、Ⅳ期5例,中位生存期8个月。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少见,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本组5例均为B细胞性淋巴瘤,其中小淋巴细胞性3例,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2例,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2例,其中2例失访,随诊3例均于1年内死亡。结论: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预后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关系密切,术后放、化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