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菌手术准备.常规麻醉,分离胬肉颈部及头部,分离并剪除体部之结膜下增生组织及胬肉头部.清除角膜及巩膜表面残余增生组织;灼烙巩膜表面新生血管,由切口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向上或下均可)约6mm.向穹窿部延长呈90°.分离此结膜瓣转向内眦,其面积与暴露巩膜大小为宜,使内眦血管汇于此瓣以起隔离作用。于结膜瓣的2角各缝1针固定于结膜切口缘对侧,根据情况可加缝1-2针.敷盖术眼。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现膜瓣移植修补角膜缘较大穿孔合并虹膜出一例取得较好疗效。患者女,22岁,双眼泡疹性结角膜炎并角膜穿孔虹膜脱出。检查视力右眼0.2、左0.06,双眼混合性充血,双眼外下方角膜缘外穿孔,角膜组织缺损,右眼约3×3mm,左限约4×5mm,虹膜脱出,前房浅,瞳孔呈梨形,眼压T—1。六天后行左眼巩膜瓣移植修补术。手术为(1)做一以外背部为基底的结膜瓣。(2)距外侧角膜缘外2mm处约角膜创口上缘水平外,做一条带式上端游离约为巩膜1/3厚度巩膜瓣。(3)清理创口。(4)把游离端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巩膜房角重建术Scleranglorecons-truction(简称SAR)是1970年Fyodrov设计,1972年发表的抗青光眼手术。手术为在接近角膜缘部的巩膜分离为三层,将富于血管的巩膜外层插入前房角内,经过一段时间,形成血管网,吸收房水。作者术式:(1)于颞下或鼻下施术。(2)距角膜缘2~5 mm,做结膜瓣,暴露巩膜。(3)外层巩膜瓣的角膜缘侧宽6~9 mm,长6~7 mm,底8~10mm,厚0.3~0.35mm。巩膜瓣的位置以不损伤巩膜浅层血管,最好包含动、静脉,为了防止巩膜瓣收缩,其顶端尽可能做在角膜缘部的角膜侧为宜,用安全刀片及剥离刀分离,翻转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比观察了25例(26眼)以穹窿部为基底结膜瓣结合角膜缘为基底三角形巩膜瓣的引流手术方式与一般通用的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和长方形巩膜瓣术式25例(26眼),结果表明两者降低眼内压相仿,前者结膜伤口均I期愈合,后者有4眼结膜伤口裂开,占总数15%。前房形成迟缓等手术并发症也以后者较高。我们认为前者手术方式优于后者,手术后并发症较低,是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单纯性巩膜暴露术与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73例(73眼)单侧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分为A、B 2组。A组进行单纯性巩膜暴露术,B组进行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比较2组术前翼状胬肉突入角膜缘长度,术后角结膜上皮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术前2组翼状胬肉突入角膜缘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比A组角结膜上皮愈合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3个月复发率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比单纯性巩膜暴露术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姚晓岚 《眼科》1997,6(3):157-158
我院于1990年2月~1995年5月对同时患白内障青光眼的病人进行了联合手术,其中采用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和角膜缘为基底的三角形巩膜瓣的手术方式(低瓣组)32例,采用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和长方形巩膜辩术式(高辩组)16例。现把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和随访结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7.
(1968)介绍“虹膜睫状体压后术和输林氏管切除兼虹膜压后术”。手术操作:0.5%地卡因球表面及2%地卡因上直肌局部麻醉,做固定缝线由11—2时位做基底在角膜缘的结膜瓣。后做稍小的三角形2/3厚度的巩膜瓣,基底位于角膜缘。巩膜瓣必须达到角膜缘半透明区。在巩膜三角基底附近做穿刺术。用刀片或剪子由穿刺处的巩膜缘中心到小梁区的断面处做子午线切口,用手术显微镜做输林氏管定位。切断滤过区的切口之后,改变切口方向。向左右延长切口,做成两个包括输林氏管的巩膜条带。为便于两个巩膜条带的移动,在其基底部做切痕。然后用虹膜恢复器把它塞入前房,压迫虹膜根部打开房角。如有明显瞳孔阻滞,则在二巩膜条带间做周边虹膜切除。表层巩膜瓣恢复原弦、缝合一或数针。结膜连续缝合无前房或前房  相似文献   

8.
手术方法:常规局麻,在上方角膜缘10~2点钟部位切开球结膜,向穹窿部方向剥离至近上直肌腱膜处。以角膜缘12点部位为中心,做一边长5~6mm等边三角形1/2厚度巩膜瓣,其尖向穹窿部,分离巩膜瓣至角膜缘半透明区。为做好准确的组织切除,在角膜缘11点钟部位与角膜缘垂直做-2mm长的小切口,在显微镜下,边切边观察,逐渐加深,可见一小凹沟,即为巩膜静脉窦,继续加深至切透角巩膜。以咬切器的下页,紧贴巩膜下平行角膜缘向2点钟部位伸入切口内3mm,轻微上提,咬下一含1.5×3mm小梁组织  相似文献   

9.
周边虹膜切除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手术,但是常规手术方法存在着周边虹膜不易脱出,术后切口渗漏等缺点,我们采用带瓣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3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手术方法:术前准备、麻醉、开睑同常规手术,作以穹窿部为底之结膜瓣,固定上直肌。在角膜缘后缘后2mm巩膜上作2×3mm.1/2~2/3厚以角膜缘为底之巩膜瓣,于巩膜瓣下角膜缘后缘后0.3mm范围内垂直切开2~2.5mm,虹膜根部切除,巩膜瓣复位,两角名缝合1针,球结膜复位,切口两端各缝合1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地塞米松2mg,单眼包扎。  相似文献   

10.
本文24例(27眼)患者中,男7例(8眼),女17例(19眼),右眼15例,左眼6例,双眼3例。年龄48~79岁,平均64岁。病程一天至7年。视野有不同程度的向心性缩小。术后观察时间最长2年,最短3个月。手术方法:局麻后在上方球结膜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置上直肌牵引缝线。于11时~1时做1/2巩膜厚度的5×5mm~2的等腰三角形板层巩膜瓣,以角膜缘为基底。将巩膜瓣向前分离至前界之前1mm,巩膜瓣游离尖端缝一预置线。用大头针烧烙巩膜床及巩膜瓣内面。于巩膜瓣下角膜缘后界水平切开4mm。在切  相似文献   

11.
例1 女16岁住院号492。因右眼角膜粘连性白斑、继发性青光眼入院。眼压34.52mmHg。入院后行巩膜下层间咬切术,术后发现结膜瓣下移,12点处创口裂开5mm,萤光素试验(+),在局部麻下将结膜裂口连续缝合。次日,创口重新哚开,再用褥式间断缝合也未成功。后将巩膜瓣缝合,再连续缝合结膜,一周后,创口愈合。由于巩膜瓣缝合外引流消失而使眼压升高。出院时眼压为24.38mmHg。例2 女67岁住院号714。左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50.62mmHg。眼压控制后,在局麻下行巩膜下层间咬切术。术后7天拆线,鼻侧结膜瓣裂开4mm。用上述同样方法缝合结膜二次均失败。最后改用上  相似文献   

12.
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采用巩膜隧道刀切取的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移植片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60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和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移植的翼状胬肉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随访6~12月,观察术后角结膜植片生长情况,供区创面修复时间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供区创面修复为7~10 d,角结膜植片生长良好.2眼复发,复发率3.33%.结论 采用巩膜隧道刀切取的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移植片能有效地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3年10月开始,在作深层巩膜咬切术治疗青光眼时,随机在部分病人采用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现将随访观察1-6年的41例54只眼的疗效作一总结,并与经随访观察的同期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的深层巩膜咬切术38例50只眼作一对比. 临床资料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组(角膜缘组)38例50只眼.其中男15例,女2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1岁.急性闭角青光眼36眼,慢性闭角青光眼9眼,慢性单纯  相似文献   

14.
自1981年10月至1982年3月,本院对房角全部或大部粘连的闭角型青光眼病人30例(38眼)实行了小梁睫状体造口术。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手术方法麻醉与抗青光眼手术相同,在角膜缘上方8—10mm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图1),或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近角膜缘切口的结膜瓣。再以角膜缘为基底做高6 mm,宽5 mm厚度1/2—2/3板层巩膜瓣。巩膜瓣两角做两针予置缝线(图2),以底层巩膜床表面排出管出血点为切口后界,平行  相似文献   

15.
有巩膜瓣的青光眼手术与巩膜全厚滤过手术相比.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但是在一些病例,尤其是无晶体眼或先前已作过滤过手术的眼,手术中会发生结、巩膜瓣破孔或撕裂,多种因素共存常使此类破孔或撕裂(尤其角膜缘部破裂)难以处理[‘’。这些因素包括角膜缘部组织暴露欠佳、瓣破裂处缺乏多余组织、部分人尤其老年人球结膜甚薄、筋膜趋向萎缩、Tenon囊伸展受限、角膜缘部解剖变迁和原先的手术疤痕等。当结、巩膜瓣破裂时,手术医生常采取这样几种方法:一是转为全厚巩膜滤手术.二是另选手术部位.三是修复结、巩膜瓣。在修复破裂结、巩膜…  相似文献   

16.
翼状胬肉球结膜表层带蒂移植术,是在局麻下行单纯胬肉切除,清除变性筋膜囊.烧灼局部血管,使巩膜出现—6mm宽的裸露区.取角膜绿上3×8mm的表层结膜带蒂游离瓣,扭转结膜瓣贴至巩膜裸露表面,用5—0丝线缝合固定.使角膜缘留一条2—3mm的巩膜裸露区。注意扭转之结膜瓣一定要平坦.固定要好。角膜缘上方结膜伤面不需缝合.术后无特殊处理,5—7天后拆线。观察16例.半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介绍三种小梁切除术的改良术式。一为小梁切除联合透热凝固;二为小梁切除联合插入小块巩膜;三为小梁切除联合自体结膜下组织植入术,经临床实践证明以第三种术式即小梁切除联合自体结膜下组织植入术疗效最好。兹简介其手术方法如下: 手术开始与通常的小梁切除术相同,然后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Π”形巩膜瓣,以2mm环钻切去巩膜静脉窦和小梁,作周边虹膜切除,把长7~9mm,宽4~5mm舌状结膜下组织置于巩膜瓣下,固定之,固定缝线穿经巩膜瓣游离缘、自体结膜下组织和巩膜切口后缘。连续缝合球结膜。  相似文献   

18.
改良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可拆除的连续缝合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可拆除的连续缝合对青光眼术后维持前房的作用。方法36例42眼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施行此改良的手术。做以角膜缘为基底部的结膜瓣,用显微巩膜咬切器行小梁咬切,并做巩膜瓣连续缝合,结膜下组织和结膜分开缝合。结果36例42眼术后1周眼压在21mmHg以下者37眼(88.09%),术后2周42眼的平均眼压15.23mmHg,较术前平均眼压降低21.34mmHg(1mmHg=0.133kPa),早期形成前房,滤过泡满意。结论改良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可拆除的连续缝合能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结膜下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角膜缘干细胞概念的提出及近年对其深入研究使角膜疾病的治疗有了飞跃提高。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于眼表疾病的治疗开拓了新的前景。本文采用自体结膜下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取得良好效果。患有活动性翼状胬肉患者 3人 4眼 ,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5人 5眼。年龄为 32~ 6 3岁 ,其中男 5人 ,女 3人。手术方法——球结膜浸润麻醉 ,剥离角膜表面结膜化的纤维血管化上皮至巩膜 ,切除病变组织。于正上方距角膜缘 5 mm处平行角膜缘剪开球结膜 (长 10 mm) ,将结膜瓣折向角膜的止端 ,取结膜瓣下角膜缘干细胞所在上皮组织 3…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逆行撕离联合原位自体结膜瓣旋转转位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显微镜下逆行撕离切除翼状胬肉,原胬肉体部球结膜取5mm×2mm长条形结膜瓣,原位旋转360°后与角膜缘结膜及鼻侧球结膜紧密缝合。术后随访3~18mo。结果:所有病例移植片成活良好,64例病例中仅4例复发。结论:逆行撕离联合原位自体结膜瓣转位移植术,减少局部炎症刺激,改变了角膜缘移位,促进角膜缘干细胞微环境的修复并使角膜缘干细胞向角膜上皮细胞分化,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