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咯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从痰中带血到整口咯血不等。病因较多,现收集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并行X线胸片及胸部CT检查的咯血患者11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品管圈模式在患者CT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7月于我院进行CT检查的20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CT检查常规管理,观察组接受品管圈模式,对比两组CT检查等候时间,平扫和增强扫描的所需时间.结果 观察组CT检查等候时间为(18.6±3.0)min、平扫总时间为(19.0±5.2)min,增强扫描总时间为(26.7±4.5)min,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患者CT检查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模式可有效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和检查时间,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干酪坏死型支气管结核(EBTB)的临床表现,电子气管镜下表现及胸部CT常规平扫表现的特点和该型的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确诊为干酪坏死型EBTB的临床特点,电子支气管镜下直视特点及胸部CT常规平扫特点。结果干酪坏死型EBTB具有刺激性咳嗽,不同程度的发热,易并发肺部感染。实验室检查痰菌阳性率高,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高。电子支气管镜下较容易识别该型,胸部CT常规平扫对该型EBTB诊断率不高。积极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结论干酪坏死型EBTB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电子支气管镜是发现干酪坏死型EBTB的主要方法。给予积极的治疗可以有一定的疗效,但具有难治性。  相似文献   

4.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29岁,因"左侧胸痛,咯血5 d"于2014年9月13日转入我院呼吸科ICU。患者9月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痛,咳嗽,痰中带血,无发热,无畏寒,气促不明显,就诊于当地医院,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肺部CT平扫检查显示左舌叶支扩支扩并感染,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5.
119例咯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引起咯血的病因。方法以咯血症状的患者的发病年龄、伴随症状、X线胸片或肺CT等相关检查明确病灶部位与疾病的关系。结果咯血最常见的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支气管肺癌,占咯血原因的大多数。结论中青年的咯血病人以肺结核为主;老年人肺结核发病率占一定比例,且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有反复咯血症状而全身症状不明显的患者以支气管扩张多见;少量咯血或痰血为主伴胸痛、消瘦的需高度警惕肺癌。  相似文献   

6.
正脑膜瘤为起源于蛛网膜细胞的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肿瘤[1]。脑膜瘤多位于颅腔及椎管内、附着于硬脑膜、硬脊膜上,而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异位脑膜瘤,在临床上罕见,仅占0.9%~2.0%[2]。本院胸外科收治了1例纵隔原发性异位脑膜瘤,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患者,女,40岁。2017年12月,患者常规体检时胸片发现纵隔可疑占位性病变,无症状。2018年3月开始出现反复刺激性干咳,夜间平卧时症状加重,坐位或行走时无明显加重,无喘累、气促,无胸痛、咳血,无心悸、胸闷等表现。在我院行胸部CT平扫加增强检查,CT平扫,见图1。提示左上纵  相似文献   

7.
复视是神经科常见症状.患者常以视物双影、头晕、恶心、视物模糊等就诊。头部CT或MRI扫描已成为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而眼眶冠状CT扫描并非常规检查,但该检查对一些特殊疾病的诊断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报道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神经内科并行此项检查的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主动脉诊断的临床价值,为急诊应用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对主动脉夹层进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我院2011年7月—2015年10月同时进行大血管CT扫描及CT血管成像(CTA)检查病人病历及影像学资料,最后选择CTA明确诊断病例65例,分析其平扫时所表现的特异性征像,同时分别比较两种检查的影像学特征、解剖学测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65例CTA明确诊断的病人中,多层螺旋CT平扫夹层阳性59例,阴性6例,敏感性为90.7%。两影像学检查4种影像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影像学检查4种解剖学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可作为急诊主动脉夹层诊断主要的筛查工具。  相似文献   

9.
一、肝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 (一)CT诊断要点1. 平扫及常规增强扫描的CT特征肝细胞癌在CT平扫和常规增强扫描上,多呈结节状或肿块状的低密度灶。以下的CT特征在肝细胞癌诊断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脏微小血管瘤超声与CT诊断结果的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200例肝脏微小血管瘤患者,均经超声诊断确实,对其应用CT平扫、CT增强三期扫描检查,分析CT诊断结果是否和超声诊断保持一致性。结果超声诊断肝200例血管瘤患者中,经CT平扫呈现阴性者72例,经CT增强三期检查显示为阴性患者36例。结论与超声检查比较,肝脏微小血管瘤应用CT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CT扫描前应让患者了解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背景和目的:咯血的诊断通常根据查体、胸部X线和CT检查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即使采用所有的检查手段,临床上仍约有7%-25%的咯血病例找不到明确原因。这种原因不明的咯血(即隐源性咯血)的临床资料非常少见,其处理原则和预后仍存在争议。该研究描述了1组隐源性咯血病例,并对其临床疾病谱、处理措施以及短期和长期预后进行了分析。这些病例均首先通过病史和查体、X线和CT检查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45岁.因"活动后气促1个月伴咳嗽、下肢浮肿"就诊,彩超检查提示心包大量积液;胸部CT平扫提示左肺多发炎性病灶,右肺中叶内侧段节段性不张、纤维化病灶,两侧胸腔积液,心包大量积液.于2012年10月27日以"心包积液待查"收入院.病程中有阵发性干咳,伴盗汗、乏力、消瘦,剑突下饱胀感,无胸痛、咯血、发热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部CT图像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快速分类方法及实践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CT检查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50例,所有患者行CT三维重建检查和横断平扫检查,比较两者检查结果差异.结果 CT三维重建与横断平扫短毛刺征及棘突征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凹陷征、细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分叶征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6.0%(48/50),高于横断平扫检查的76.0%(38/50)(P<0.01).结论 胸部CT三维重建检查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作为临床上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快速分类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动脉逐级密实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咯血(咯血量>300ml/d)是一种有致命性危险的常见呼吸道急症,临床处理棘手。1998~2004 年,我们采用病变血管明胶海绵逐级密实栓塞为主的方法治疗31例大咯血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1例患者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5~85岁,平均62岁;高峰期咯血量300~1100 ml/d,平均611ml。术前行血常规、痰涂片、X线胸片、胸部CT等检查以初步确定出血位置和病因。  相似文献   

15.
CT平扫是评价急性卒中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研究人员已建议将多模MRI作为急性卒中时一种替代CT扫描的方法。但是,MRI在检查超早期脑出血时相对于CT的准确性尚不清楚。最近的JAMA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与CT平扫相比,MRI能检测出更多的脑出血病例。  相似文献   

16.
张承云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48-1348
大咯血是指24h咯血量>500ml或每次咯血量>30ml[1],是呼吸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如处理不及时到位易出现室息、失血性休克等而死亡。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大咯血患者82例,现就其病因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2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47.6岁,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26例,大咯血判断标准如上所述。二、在咯血过程中或控制咯血后行胸片、胸部CT、支气管镜、病检、支气管动脉造影等检查手段确定原发病,其中支气管扩张36例(43.90%),肺癌22例(26.83%),肺结核16例(19.51%),肺炎6例(7.32%),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干酪坏死型支气管结核(EBTB)的临床表现,电子气管镜下表现及胸部CT常规平扫表现的特点和该型的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确诊为干酪坏死型EBTB的临床特点,电子支气管镜下直视特点及胸部CT常规平扫特点。结果干酪坏死型EBTB具有刺激性咳嗽,不同程度的发热,易并发肺部感染。实验室检查痰菌阳性率高,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高。电子支气管镜下较容易识别该型,胸部CT常规平扫对该型EBTB诊断率不高。积极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结论干酪坏死型EBTB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电子支气管镜是发现干酪坏死型EBTB的主要方法。给予积极的治疗可以有一定的疗效,但具有难治性。  相似文献   

18.
疑难腹水患者常见的病因是结核和恶性肿瘤。临床工作中,部分腹水患者经常规检查、B超、CT甚至MRI等检查后病因仍不明确,部分患者可能未得到满意诊治,甚至可能因为长期的抗结核治疗造成肝功能受损或延误诊断。近年来腹腔镜的应用为疑难腹水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本文总结62例临床疑难腹水病例,行常规检查及腹腔镜检查后获得明确诊断的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前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对大咯血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40例在BAE前进行CTA检查的大咯血患者,对咯血责任血管进行分析,然后将检查结果与BAE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相对比。结果大咯血常见病因为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核;CTA与DSA共检出69支咯血责任血管,CTA检出64支,检出率92.75%;CTA与DSA同时检出63支咯血责任血管,符合率鳃.43%;DSA检出10例支气管动脉一肺动静脉瘘,CTA不能检出。对于咯血责任血管的起源检出,在支气管动脉系统及肺动脉系统符合率高。结论CTA不仅具有CT增强的诊断功能,有助于临床和介入医生对因治疗,还能为BAE治疗提供咯血责任血管的起源及走行,提供准确定位,减少术中时间和辐射剂量,可作为术前首选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市儿童医院3例临床怀疑为十二指肠肠壁血肿的患儿,通过GI、B超、CT平扫+增强,以及CT扫描随访检查,结合患儿病史,对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发现GI、B超对十二指肠肠壁血肿诊断没有特异性,CT平扫+增强,以及CT扫描随访检查,在十二指肠肠壁血肿的诊断上具有很明显的特异性,结合病史可作为可靠的诊断依据.CT检查对于十二指肠肠壁血肿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