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5例慢性中耳炎患者行鼓室成形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疾病之一,中耳的传音结构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鼓室成形术是在清除中耳病变的基础上,重建中耳传音功能的手术方式之一。2005年1—12月,我院共收治慢性中耳炎患者72例,其中55例行鼓室成形术,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简述 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两种。急性中耳炎是由细菌进入中耳,引起中耳急性、化脓性感染造成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得适当的治疗或未得彻底治疗,而导致中耳粘膜、粘膜下层或深至骨膜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临床以耳脓、鼓膜穿孔、耳聋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80例(92耳)慢性中耳炎患者施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内88例(96%)患者均干耳,听力提高明显(t=4.73,P0.01);其中86耳(93%)随访1 a均具有正常的外耳道、含气的中耳腔和形态正常的鼓膜。结论耳内镜辅助下鼓室成形术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等优点,可弥补传统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耳聋及鼓室积液为主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病程连续超过6~8周者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亦可缓慢起病或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致。我院自2001~2011年对门诊60例曾多次行咽鼓管吹张未见好转的分泌性中耳炎等患者作了鼻内窥  相似文献   

5.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若及时适当处理,疗效良好,反之可发生中耳粘连、鼓室硬化等病变.笔者对64例分泌性中耳炎伴有鼓室积液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以单纯用西医治疗方法作对照组,发现两组差异显著P<0.05.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极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多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1.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相似文献   

7.
<正>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多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1.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相似文献   

8.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术视野清楚,创伤小,疗效好,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术视野清楚,创伤小,疗效好,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洁尔阴冲洗鼓室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洁尔阴冲洗鼓室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0例廖伯才,张淑琼,徐木先,朱世清,傅培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suppurativeotitismedia,CSOM)治疗中局部用药非常重要。我科自1993年5月—1994年12月用洁尔阴冲洗鼓室治疗C...  相似文献   

11.
从肺论治分泌性中耳炎早期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宁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3):155-156
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腔产生无菌性积液及传导性耳聋为特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其病因多为咽鼓管通气受阻,功能障碍,鼓室形成负压而造成中耳腔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又称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等。其临床表现特点为耳胀、耳闷、耳痛、自听过强、耳鸣、听力减退等,属中医学耳胀、耳闭范畴。“肾开窍于耳”,故耳病多从肾论治。临床发现,其早期病因多为风邪袭肺,  相似文献   

12.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以鼓室积液及传导性耳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病程迁延难愈。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液或渗出液,亦可为黏液。笔者采用坦通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结果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长期的病理变化可使中耳传音机构受到破坏,影响听力,产生耳漏,严重者中耳周围骨质破坏,导致颅内外并发症的发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复杂多变,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使该病的致病菌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异。为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002年6月-2005年6月,笔者对108例细菌培养阳性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致病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分泌性中耳炎中医辨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虹  刘绍武 《河南中医》2004,24(3):82-84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简称SOM)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又名非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胶耳等。本病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国内由于对此病命名不一,发病率及高发病年龄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精确的统计报告。国外健康普查报道发病率均在10%以  相似文献   

15.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是儿童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因此积极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2011年以来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运用导师经验方启闭通窍汤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 1994年 6月~ 1999年 12月 ,用抗中耳炎滴耳液Ⅰ、Ⅱ号分别治疗急、慢性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根治术腔感染 153例 (16 8耳 )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82例 88耳 ,女性 71例 80耳 ;年龄 4~ 70岁 ,病程最短 4天 ,最长 2 0年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33例 4 3耳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0 6例 119耳 ,中耳根治术后 14例 16耳。全部病例均有鼓膜穿孔、流脓、听力有不同程度下降或中耳根治术后中耳腔内积脓、痂皮 ,使用一般滴耳剂滴耳效果不佳。1.2 抗中耳炎滴耳液主要成份 Ⅰ号治疗急性化脓性…  相似文献   

17.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以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严重的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化脓性中耳炎55例(60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以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严重的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化脓性中耳炎55例(60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以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严重的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化脓性中耳炎55例(60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以儿童多见,是儿童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作者近4年来对37例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儿童进行腺样体切除来治疗该病,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37例儿童,男性20名,女性17名,年龄在5~12岁之间,16例是双侧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病史及临床症状。1.听力呈传音性耳聋,其中有4例(5耳)为混合性耳聋。2.鼓膜内陷较显著,鼓气耳镜探查,鼓膜混浊(+)内陷且活动度差。3.对年龄稍大的较合作的儿童进行中耳腔穿刺(20例)穿刺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