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2006-01/2008-03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突骨折患者3例,男2例,女1例;年龄28~37岁,平均32.3岁;2例左侧,1例右侧。3例患者均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喙突松质骨螺钉置入内固定。置入后通过肩锁关节脱位评分系统ASSS对患者肩功能进行评定。摄X射线平片观察复位和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位置。3例患者置入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5~70 min,平均62.3 min,未见相关并发症发生。置入后按指导完成功能锻炼,康复满意。随访6个月~1年,所有患者喙突骨折均愈合,喙突解剖对位或接近解剖对位。肩锁关节复位,肩关节无疼痛,可从事各种活动,肩关节外展、前展、后伸受限小于10°,ASSS功能评定为优。通过对文献分析,喙突骨折的发生是由于附着于喙突之上的喙肱肌与肱二头肌联合肌腱、胸小肌肌腱强力收缩牵拉所致,而并非喙锁韧带牵拉。锁骨钩钢板联合松质骨螺钉置入内固定喙突,可有效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突骨折,置入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金属缝合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肩锁关节脱位由于固定难度大,后期并发症高,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对于严重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存在诸多争议。 目的:介绍应用锁骨远端切除缝合锚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以及临床病例随访疗效分析。 方法:对四川省骨科医院2006-11/2009-01收治的2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随访,均行锁骨远端切除,缝合锚临时重建喙锁功能,联合腱外1/2转位重建喙锁韧带,可避免肩锁关节炎的发生。最终随访时应用放射学评估,并采用UCLA评分、Constant评分以及肩关节简明测试问卷SST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估。 结果与结论:重建后随访9~26个月,所有患者术中锁骨远端高度均达到解剖复位。终末随访时,平均UCLA评分为33分,平均Constant评分为91.6分,平均前屈上举146.4°,平均外旋45.6°,肩关节简明测试问卷SST的肯定答案平均为 12个,总体优良率为85%(17/20)。缝合锚组织相容性好,生物适应性佳,固定坚固可靠,可确保充分的初期固定;锁骨远端切除预防了肩锁关节炎的发生;联合腱外侧半作为移植物的来源有足够的长度,同时也避免牺牲喙肩韧带,从而保存了完整的喙肩弓。提示应用锁骨远端切除缝合锚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恢复喙锁韧带维持喙锁间隙的功能,手术时间短,重建后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配合重建后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能够恢复至原有水平。  相似文献   

3.
背景: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在国外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一种新方法,国人相关解剖学数据文献报道极少。 目的:测量前路经寰枢关节内固定术钉道的相关解剖学数据。 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性实验,于2006-09/2008-04在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和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完成。 材料:中国成人配套寰枢椎干燥标本50套,不分性别、年龄,外观排除畸形和破损,采用国产电子游标卡尺(精度0.01 mm)及普通国产量角器(精度为0.5°)进行测量。 方法:以枢椎前弓下缘与枢椎椎体侧缘交界点上方4 mm处即枢椎上关节面下骨凹陷处为进钉点,分别向寰椎侧块后外上角中部拧入1枚长度适当的螺钉,螺钉尖不得穿透寰椎上关节面。 主要观察指标:①钉道最小外偏角、最大外偏角、最小后倾角、最大后倾角。②内侧钉道距离、外侧钉道距离。③进钉点至枢椎正中的距离、枢椎体正中与枢椎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进钉点与枢椎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 结果:50套寰枢椎干燥标本均进入结果分析。在矢状面上螺钉置入的最小外偏角左侧为(10.80±2.10)°,右侧为(10.76±2.40)°;最大外偏角左侧为(25.13±3.12)°,右侧为(25.12±2.86)°;冠状面上最小后倾角左侧为(8.85±2.12)°,右侧为(9.28±2.65)°;最大后倾角左侧为(26.96±3.09)°,右侧为(27.49±2.51)°;内、外侧钉道左侧长度分别为(17.48±2.10) mm和(25.41±2.59) mm,右侧为(17.49±2.23) mm和(25.58±2.42) mm;枢椎正中至进钉点距离左侧为(9.84±0.69) mm,右侧为(9.81±0.66) mm;枢椎正中至枢椎横突孔内侧缘距离左侧为(14.12±1.28) mm,右侧为(14.60±1.36) mm;进钉点与枢椎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左侧为(6.28±1.38) mm,右侧为(6.79±1.39) mm。 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置入中,两侧置入螺钉的理想钉道角度为外偏10°~25°,后倾 9 °~27 °,理想的螺钉长度为17~ 25 mm,由枢椎前缘正中向外分离显露不宜超过14 mm。  相似文献   

4.
背景:髋关节置换作为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如何更加合理地设计以及置入假体,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目的:测量与关节置换相关的国人髋关节假体相关数据。 设计、时间及地点:前瞻性实验,于2008-03/06在青岛大学医学院人体形态学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抽取青岛大学医学院人类学研究室专供科研用的长春、通辽出土的137副完整成人骨盆及股骨,其中男66副,女71副。 方法:测量全部标本的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股骨颈扭转角、股骨颈干角和股骨偏心距5项指标。所得数据输入SPSS 11.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并与国内外同类文献资料比较。 结果:测量数据完整,无缺失值。髋臼外展角[男:(42.83±3.75)°,女:(42.07±4.12)°],髋臼前倾角[男:(15.31±6.95)°,女:(14.97±6.44)°],股骨颈扭转角[男:(6.76±9.39)°,女:(7.66±10.30)°]和股骨颈干角[男:(131.81± 5.05)°,女:(132.82±5.83)°]的性别差异较小,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男性股骨偏心距大于女性[(44.12±5.14), (41.07±7.25) mm,P < 0.05]。实验结果与国内文献报道相似,但异于国外数据。 结论:髋关节解剖数值的国内地区间差异较小,但与其他国家人种存在差别。适宜的假体设计有助于髋关节置换的开展和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背景:以往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喙锁螺钉、桥接技术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都不是很满意。 目的:分析微创喙锁韧带重建与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差异。 方法:将63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微创喙锁韧带重建与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 结果与结论:微创喙锁韧带重建组治疗后第1个月Karlesson疗效评价肩锁关节功能优质率为92%,第3个月为88%;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组治疗后1个月Karlesson疗效评价肩锁关节功能优质率为79%,第3个月为76%。微创喙锁韧带重建组治疗后第1,3个月肩锁关节功能恢复优质率高于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组(P < 0.05)。说明运用微创喙锁韧带重建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较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操作方便,创伤较小,疗效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背景:人工肱骨头置换是治疗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手段之一,对疼痛的缓解效果也较好,但最终的功能恢复结果却难以预料。 目的:对比人工肱骨头置换中以解剖方式和以重叠方式对大结节进行固定后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方法:取材8对16个肩关节尸体标本,按左右侧配对分为解剖重建组和重叠重建组。解剖重建组标本中的大、小结节按解剖位置复位固定;重叠重建组在保证大、小结节与肱骨头假体相对位置正常的前提下将大小结节与肱骨干进行重叠方式固定(重叠5 mm)。两组标本均使用相同的缝合线和相同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 结果与结论:当肱骨干外旋至中立位时,解剖重建组标本的平均位移低于重叠重建组 (P < 0.05)。当肱骨干前屈至30°和60°(相当于肩关节前屈45°和90°)时,解剖重建组的位移与重叠重建组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在采用重叠方式对大结节进行固定,虽然增加了骨-骨之间的接触面积,但在抗外旋稳定性上可能出现损失。即便按照术后标准康复程序进行被动活动,大结节相对于肱骨干的位移还是比较显著。因此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应适当推迟术后开始被动功能锻炼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肩锁关节脱位应用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方法及其内固定物的选择,评价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 方法:以“锁骨钩钢板;肩锁关节脱位;内固定”为检索词,检索1996/2010 PubMed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与金属置入物置入固定肩锁关节脱位相关文献,重点探讨了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法及内固定物的选择,并进行了临床验证。应用AO/ASIF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Rockwood分型Ⅲ型~Ⅴ型患者。采用Lazzcano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 结果:目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方法有单纯的克氏针固定法、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法、Bosworth法、喙锁间钢丝内固定、钛缆代替钢丝固定法、改良Weaver法或用肌腱、人工韧带重建喙锁韧带、锁骨钩钢板治疗法等,各有利弊。临床验证:应用AO/ASIF锁骨钩钢板治疗34例患者均获12个月的随访。未发现钢板、螺钉松动、折断情况。6~12个月内固定取出后2例出现肩锁关节半脱位,均未行喙锁韧带修复。采用Lazzcano评分标准评定优30例,良4例。 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肩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背景:骶髂螺钉直接固定复位后的骶髂关节,可提供足够的骨盆稳定性,其生物力学稳定性优于其他常用的内固定。 目的:探讨三维CT测量在骶髂关节个体化置钉中的应用,为临床个体化置钉提供影像解剖学的依据。 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实验,于2008-01/07在河北工程大学CT中心及解剖实验室完成。 材料:成人骶髂关节标本8例,男女年龄不限,无脊柱疾病,由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体积分数为0.1的甲醛处理。 方法:每例标本的S1均经螺旋CT断层扫描后,图像输入到计算机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测量S1椎弓根骶髂关节的钉道直径,骶髂关节于髂骨后外侧面的进针点,骶髂关节螺钉的长度及进针方向,并根据数据模拟出各椎弓根的形态特点,依测量的数据和角度在标本上置钉,再行CT扫描观察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 主要观察指标:骶髂关节螺钉参数的数值,置钉后椎弓根钉的在位率。 结果:S1椎弓根宽为(24.6±2.7) mm,高为(19.1±2.9) mm,进针点至对侧前皮质的距离为(87.1±3.2) mm,进针方向与冠状面的夹角为(24.9±1.5)°,与矢状面夹角为(21.2±1.6)°,进针点与骼后上棘的距离为(37.5±2.6) mm,与骼后下棘的距离为(38.5±2.7) mm;与坐骨大切迹的距离为(43.2±4.6) mm,双侧16次穿钉,15枚骶髂关节螺钉完全在位。 结论:利用三维CT测量的数据辅助,严格按照个体化椎弓根的轴线方向置钉,置钉的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肩关节功能因素和对策。 方法:对22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患者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术中尽量减少软组织损伤,尽量保留大结节部位的骨质,选折与关节盂大小匹配的肱骨头假体,早期分阶段功能锻炼,术后采用Neer评分标准。 结果:术后随访10-30个月,平均18.2个月,18例无肩痛,4例偶有肩痛,均能完成日常生活工作,肩关节平均活动范围:平均前屈960 (800-1030),后伸380(320-450)外展860(800-1100),内收310(300-350),外旋320(300-370),内旋至L1-L3水平。全组无血管神经损伤、假体松动及脱位,按Neer评分:优5例,良13例, 可4例,优良率81.8%。患者主观满意率86.6%。 结论:要最大限度恢复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肩关节的功能,术中要尽可能减少软组织损伤,尽量保留大结节部位的骨质,选折与关节盂大小匹配的肱骨头假体,早期分阶段功能锻炼,维持正常的肱骨头后倾角等。  相似文献   

10.
背景:人体各关节灵活程度不同,但屈伸运动都是具备的,在日常活动当中,屈伸运动也是最为常见的,但关节屈伸时在何角度产生的力矩是最大的呢? 目的:掌握膝关节屈伸时发挥最大肌力的关节角度,为运动健身、训练提供理论指导。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试验于2008-04/06在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实验室进行。 对象:自愿参加测试的大学生男女各30名。 方法:测试仪器使用澳大利亚产Kinitech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按照Kinitech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手册要求对参试者膝关节进行固定并测试,3种测试速度为慢速60 (°)/s、中速120 (°)/s和快速240 (°)/s。 主要观察指标: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值力矩、达到峰值力矩时关节角度。 结果:在速度为60 (°)/s时,男女左屈肌小于右屈肌达到峰值力矩的关节角度,且左伸肌小于右伸肌;男子右屈肌达到峰值力矩的关节角度大于左屈肌,且女子与男子相同。在速度为120(°)/s时,男子屈伸肌达到峰值力矩的关节角度差异不显著,女子右伸肌达到峰值力矩的关节角度大于左伸肌。在速度为240 (°)/s时,男子左屈肌达到峰值力矩的关节角度大于右屈肌,而左伸肌和右伸肌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女子左右屈伸肌差异也不存在显著性。 结论:自然发育下人体存在优势腿,在不同速度下达到峰值力矩的关节角度有所不同,在日常运动健身时尽可能的全面训练,使屈伸肌群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等速;膝关节;峰值力矩;关节角度  相似文献   

11.
背景:股骨近段髓腔的形态学特点对于股骨假体的匹配和远期稳定性至关重要。但目前还没有基于三维CT多平面重建股骨近段髓腔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分析国人近段股骨髓腔的总体三维形态学特点,用以指导假体设计和手术操作。 方法:50件(25对)正常国人的股骨标本,由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提供。对股骨标本进行CT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在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重建图像中选择标准化层面分别测量股骨前弓角、近段股骨髓腔长度、股骨距轴线与近段股骨髓腔轴线的夹角(股骨距矢状面倾角)、干骺端髓腔内壁倾角以及股骨颈前倾角。应用Pearson二元相关分析明确以上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近段股骨髓腔长度为(175.6±8.6)mm;股骨前弓角为(10.6±1.8)°;在经股骨距内缘层面、中份层面和外缘层面股骨距矢状面倾角分别为(12.7±1.2)°,(6.3±0.9)°,(0.3±0.06)°;干骺端髓腔内壁倾角为(18.8±2.7)°;股骨颈前倾角为(11.0±2.3)°。相关分析表明股骨前弓角和股骨颈前倾角呈显著正相关(r=0.749,P=0.014)。在矢状面上,由内侧向外侧股骨距轴线与近段股骨髓腔轴线逐渐趋向一致。虽然在外观上近段股骨在干骺端部位存在后弓,但近段股骨髓腔的轴线为直线,近段股骨髓腔无后弓。提示进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直柄假体更能够适应国人近段股骨髓腔的形态。干骺端髓腔内壁的较大倾角使其成为股骨近端应力承载的最重要部位,因此干骺端髓腔内壁倾角应作为假体选择和术前计划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2.
背景:以往膝关节置换后患者不能获得高度屈曲度,这与假体及患者因素有关。 目的:观察为膝关节高度屈曲而设计的Nexgen-LPS-Flex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早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度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病126例(173膝)接受Zimmer 高屈曲后稳定(Nexgen-LPS-Flex)人工膝关节置换的相关数据。 结果与结论:126例173个膝关节置换时间为(78.2±13.5)min。股胫角为外翻5°~7°,关节活动范围置换前为(78.4±10.6)°,置换后为(112.8±18.6)°。置换前HSS评分为(32.4±12.0)分,出院时为(87.9±10.9)分(P < 0.01)。4例(4膝)切口愈合障碍;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均行介入治疗康复出院;1例出现伸膝滞缺,无神经血管损伤发生,无感染、骨折、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结果表明,Nexgen LPS-Flex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早期未发现有骨溶解、假体松动及衬垫严重磨损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股骨颈的前倾角是股骨内外髁后缘连线与股骨颈长轴所形成的夹角,涉及股骨两端的两个面,因此测量比较困难,方法很多,结果也有所不同。 目的:通过对股骨解剖结构特殊性的仔细研究及对股骨颈前倾角定义的分析,探索一种CT测量股骨前倾角简便而又精确的方法。 方法:选取行髋关节CT检查者80例,受测者双侧髋关节无器质性病变。在常规体位分别对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进行扫描,然后计算出股骨颈前倾角,称为定义值;在中立体位对髋关节扫描,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称为实验值。 结果与结论:股骨前倾角的定义值为(10.48±2.40)°,实验值为(10.29±2.1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该实验值测量方法只需对髋关节扫描,可准确反映股骨颈前倾角,可为髋关节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确切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背景:测量上胫腓关节坡度不仅可研究国人上胫腓关节解剖结构与类型,还具有评价上胫腓关节稳定性的作用。 目的:通过测量双侧上胫腓关节面X射线平片坡度与利用64排螺旋CT重建后的关节面坡度进行比较,探讨测量方法的优良及关节坡度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正常成年男女各50名志愿者,年龄18~90岁,分别行双膝关节内旋30°或45°或60°摄片及64排螺旋CT扫描并重建胫腓骨全长(包括膝关节)。选用角尺测量上胫腓关节面与腓骨干纵轴的夹角和上胫腓骨关节面与水平线的夹角。 结果与结论:X射线及螺旋CT对同一上胫腓骨关节测量数据差别较大。由于X线受摄片位置影响,且关节面倾斜度的确定比较粗略,因此64排螺旋CT重建后的测量方法准确,方便,对于鉴别上胫腓骨关节脱位和关节不稳提供帮助,减少临床误诊。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kull base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frontal plagiocephaly (UFP) is well known, but the mechanism is not still clear. We analyzed the skull base in the patients with UFP who underwent fronto-orbital advancement (FOA) in the early life during the last decade.

Methods

We assessed the treatment results and outcome of FOA performed in six patients, four girls and two boys younger than 2 years, in the last decade. Also, the basal cranium’s angles were measured by 3D reconstruction images 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

Results

The mean patients’ age at FOAs was 11 months. Two cases were classified as grade 2A, two cases as grade 2B, and two cases as grade 3 (the classification of Di Rocco and Velardi). The ethmoidal axis was deviated a mean of 8.2° to the affected side. The mean angle between the petrosal pyramids and the midline (anterior-petrosal-sagittal angle, APSA) was 75.3° on the affected side and 66.2° on the normal side. The mean difference of APSA was 9.2°. On the follow-up CT images 5 years after surgery, the deviations of the ethmoidal axis clearly decreased, 5.7°, but the differences of APSA did not change, 8.8°.

Conclusions

The midline distortion of anterior skull base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be spontaneously correcte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s in patients with all types of UFP who underwent FOA, unlike posterior skull base in the patients with grades 2B and 3 classification.  相似文献   

16.
背景:符合微创治疗原则的髓内固定锁骨骨折的方法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重点,目前较多采用克氏针髓内穿针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但效果均不理想。 目的:测量分析成人锁骨解剖结构相关数据,研制一种新型成人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的髓内钉,并探讨其优缺点。 方法:通过对40根成人锁骨以及5具新鲜尸体标本相关数据测量,设计出新型锁骨髓内钉。采用双螺纹克氏针髓内穿针,含内螺纹自攻自钻空心螺钉(内六角)固定双螺纹克氏针两端以达到固定锁骨中段骨折的要求。 结果与结论:锁骨全长为(14.85±1.22) cm,锁骨中段长为(5.89±0.61) cm,外侧段与中段夹角,中段与内侧段夹角均为125°左右,锁骨中段最窄处直径为(1.02±0.15) cm,锁骨中段最窄处髓腔内径为(0.53±0.16) cm,从锁骨中段骨折处逆行髓内穿针,复位骨折后顺行穿出骨皮质,固定骨折后剪断多余克氏针,于两端拧入含内螺纹自攻自钻空心螺钉,固定稳定可靠。这种新型自制髓内钉是利用含内螺纹自攻自钻空心螺钉与骨折两端形成稳定模块,通过双螺纹克氏针髓内桥接,具有支撑和加压相互作用,符合微创原则,直视下复位满意,固定可靠,但相关生物力学数据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锁骨;骨折;解剖;髓内钉;微创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Background:

The stroke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adult disability in the world. One of the main complaints of individuals post-stroke refers to the loss of function of the upper limb, as evidenced d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This difficulty may be related t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ensorimotor control, joint position sense, a submodality of proprioception.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proprioception of both shoulders of chronic hemiparetic patients is altered during abduction and flexion.

Methods:

Thirteen subjects with chronic hemiparesis due to ischemic stroke and 13 healthy subjects matched for gender and age was included. The joint sense position was assessed using a dynamometer. Absolute error for shoulder abduction and flexion at the 30 and 60° was calculated.

Results: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paretic and non-paretic limbs in movements at both 30 and 60°. Higher values of absolute error for both paretic and non-paretic limb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were observed during abduction at 30 and at 60°.

Conclusions:

Chronic ischemic post-stroke patients have bilateral proprioceptive deficits in the shoulder during abduction and flexion. But these deficits are dependent on the movement performed and the angle tes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need to include bilateral exercises and/or visual feedback in the rehabilitation progr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