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大武口乡45岁以上556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结果:HBsAg阳性53例,总阳性率9.53%.其中男性28例,阳性率11.3%;女性25例,阳性率8.09%.结论:大武口乡参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HBsAg的携带率较高,建议应加强对社区人群进行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降低乙肝的感染和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镇现阶段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乙肝表面抗体(HBsIgGantibody)接种状况及分布情况。方法:对2008年0~60岁社区人群共898位进行乙型肝炎感染状况调查。结果:HBsAg总阳性率和抗-HBsIgG总阳性率分别为5.36%、39.76%,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HBsAg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成人组(P<0.01),抗-HBsIgG高于成人组人群37.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抗-HBsIgG阳性率在不同性别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乙肝疫苗干预极大降低了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同时提高了抗-HBsIgG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学龄前幼儿乙肝感染情况和该人群乙肝免疫水平.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3~6岁幼儿乙肝HBsAg、抗-HBs.结果:2007年HBsAg阳性率为1.4%,抗-HBs阳性率为75.1%;2008年HBsAg阳性率为1.5%,抗-HBs阳性率为80.2%;2009年HBsAg阳性率为0.8%,抗-HBs阳性率为81.0%.结论:该人群HBsAg阳性率保持较低而且稳定的状态,抗-HBs阳性率则呈现逐年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4.
3000名铁路职工乙肝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3000例铁路职工乙肝检测结果,总结发病规律。方法:在2009年4月1日-2009年6月31日的3个月中,对3000例铁路职工行乙肝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00例职工中,HBsAg阳性患者360例,阳性率为12.00%,"大三阳"患者120例(33.33%),"小三阳"患者240例(66.66%);35~40岁HBsAg阳性患者90例(25.00%);男性职工2500例,共有HBsAg阳性患者325例(13.00%),女性职工500例,共有HBsAg阳性患者35例(7.00%)。HBsAg阳性患者在不同性别职工中的比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在铁路职工中的发病有一定的特性,应针对其特性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广东某学院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乙肝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状况,为在校学生制定乙肝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东某学院2004-2008年入学的13419名新生采血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HBsAg总体阳性率14.93%;男生HBsAg阳性率为17.09%,女生HBsAg阳性率为12.57%;城市学生HBsAg阳性率为12.89%,乡镇学生HBsAg阳性率为18.22%。结论:大学生HBsAg总体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大预防控制力度,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做好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防止乙肝在校园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不同乙肝病毒携带者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300例HBsAg阳性的孕妇分为2组,研究组180例(HBsAg携带者58例、小三阳57例、大三阳65例)于孕28,32,36周肌注HBIG 200 IU,对照组120例(HBsAg携带者40例、小三阳43例、大三阳37例)不用药,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2组新生儿乙肝五项指标。结果2组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分别为12.8%和29.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乙肝大三阳孕妇所生新生儿的脐血HBeAg阳性率分别为6.2%和10.8%,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BIG能够阻断小三阳和乙肝携带者孕妇的母婴传播,但不能阻断大三阳孕妇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了解乙型、丙型肝炎在我区饮食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中的流行程度,为政府决策部门合理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对本区15 646名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抽取血液检测乙肝两对半与抗-HCV。结果:本区饮服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4.64%,乙肝、丙肝病毒重叠感染率为8.54%,不同性别、不同职业间HBsAg阳性率和乙肝、丙肝病毒重叠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丙肝阳性患者中"大、小三阳"比例高于丙肝抗体阴性患者。结论:应继续加强饮服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8.
250例乙肝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中心体检的25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于2007年到2009年2月在我中心体检的乙型肝炎病人中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本组25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 都显示有不同指标阳性,其中HBsAg阳性率最高,为94.9%,30岁年龄组更容易患乙肝.结论:乙肝五项是乙型肝炎治疗依据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县“五乡一镇”的1244名新入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为了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结果HBsAg总体阳性率12.7%,从性别看,男生HBsAg阳性率为14.58%,女生HBsAg阳性率为10.76%,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以城乡来看,城镇学生HBsAg阳性率为11.75%,农村学生阳性率为13.2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从三个年龄段分组看HBsAg阳性率分别为9.78%、13.45%、17.44%,男、女学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4.58%、10.76%,城乡学生中HBsAg阳性率分别为11.75%、13.27%,阳性HBsAg人数中,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率为55.06%。结论,提高学生时肝炎的认识及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乙肝在学校中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曲阜市3-7岁儿童乙肝感染情况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对来曲阜市疾控中心门诊接种疫苗和预防检测的3-7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HBsAb和HBsAg。对HBsAb阴者进行5ug加强免疫1-3针,免疫后一至三个月进行HBsAb检测。结果:曲阜市3-7岁儿童出生后按0、1、6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率85.66%HBsAg阳性率为1.27%,HBsAb阳性率为65.37%。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HBsAb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对423名儿童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后总的抗体阳转率为87.71%。加强1针与多针抗体阳转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曲阜市3-7岁儿童乙肝疫苗按程序接种率较高。免疫效果良好,乙肝疫苗可以有效的阻断乙肝传播,对HBsAb阴性儿童只需加强接种乙肝疫苗5ug即可得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接种后儿童乙肝感染情况和抗体水平.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3~12岁儿童HBsAg、抗-HBs.结果:2007~2009年三次检测HBsAg阳性率分别为3.3%、2.8%和2.6%,抗-HBs阳性率分别为47.6%、61.2%和71.1%.结论:随年龄增长HBsAg阳性率呈上升趋势,而抗-HBs阳性率呈逐渐下降趋势,提示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提高接种率和完成3针接种,对抗-HBs阴性的儿童要及时进行疫苗补种,提高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校3年来新入学大学生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及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枣至2011年入校新生乙肝五项及肝功能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分别为11.6%,9.97%,12.8%,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同国家公布的流行病学数字比例10%[1]接近.结论:加强新生入学时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对未感染HBV的同学入学后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强化HBsAg携带学生的卫生管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乙型肝炎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曲阜市3-7岁儿童乙肝感染情况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对来曲阜市疾控中心门诊接种疫苗和预防检测的3-7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静脉血,应用ELISA法栓测HBsAb和HBsAg.对HBsAb阴者进行5ug加强免疫1-3针,免疫后一至三个月进行HBsAb检测.结果:曲阜市3-7岁儿童出生后按0、1、6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率85.66%HBsAg阳性率为1.27%,HBsAb阳性率为65.37%.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HBsAb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对423名儿童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后总的抗体阳转率为87.71%.加强1针与多针抗体阳转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曲阜市3-7岁儿童乙肝疫苗按程序接种率较高.免疫效果良好,乙肝疫苗可以有效的阻断乙肝传播,对HBsAb阴性儿童只需加强接种乙肝疫苗5ug即可得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方小桂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102-103
目的:明确血源性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在医疗损伤性感染防护和规避医疗纠纷的重要意义,探讨其流行趋势及意义。方法:对在潜江市中心医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的血液传染性标记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1/2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相关资料进行阶段性回顾。结果:在88 669份血清标本中,HBsAg阳性血清为12 857例,阳性率为14.5%,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平均水平;丙肝抗体阳性率为0.42%;艾滋病病毒抗体1/2初筛阳性率为0.06%,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阳性率为1.08%。结论:潜江地区病原体感染以HBV为主,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HCV、HIV和TP感染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状况及探讨输血前传染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拟输血的896名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抗HIV抗体(抗HIV1+2)进行检测。结果::HBsAg阳性率10.60%,抗-HCV阳性率0.67%,抗HIV1+2阳性率0.0%,抗-TP阳性率0.22%。结论:患者输血前进行相关传染病检测,对控制经血液传播的疾病,避免和预防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止出现输血医疗纠纷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二黄乙肝片影响2215细胞HBsAg、HBeAg分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二黄乙肝片的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采用2215细胞为模型,应用MTT法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在无毒浓度下检测二黄乙肝片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二黄乙肝片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375μg/ml,半数有效浓度(IC50)小于171.88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抑制率为29.85%,对2215细胞分泌的HBeAg抑制率为89.99%.二黄乙肝片对HBeAg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治疗指数为20.55.结论:二黄乙肝片对HBeAg和HBsAg分泌的抑制作用乙型提示其在体外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湖北省长阳县3-7岁儿童乙肝感染状况及疫苗免疫效果.方法:湖北省长阳县625名3-7岁儿童按规定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后1-3个月采集静脉血,检测儿童乙肝HBsAg、抗-HBs、抗-HBc,观察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湖北省长阳县3-7岁小儿乙肝抗-HBs抗体阳性率为84.0%,不同区域的各项检测阳性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湖北省长阳县小儿基础免疫时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后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探讨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7年5月—2010年2月收治HBsAg阳性孕妇10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孕妇产前常规体检,新生儿出生后常规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免疫;实验组50例,孕妇于孕28,32,38周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新生儿于出生时及产后两周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同时常规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免疫;产后随访12个月,抽取婴儿外周血检测血清中HBsAg及抗-HBs。结果:血清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婴儿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婴儿,同时免疫保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新生儿HBsAg阳性率,对于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乙肝疫苗,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2002年3月—2006年6月,将122例HBsAg阳性的孕妇及其分娩的婴儿分为2组。A组给予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B组只给予婴儿乙肝疫苗免疫。结果A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9%)低于B组(27%),P<0.01;A组新生儿抗-HBs阳性率(51%)高于B组(30%),P<0.05。随访1 a时,A组婴儿HBsAg阳性率(4%)低于B组(16%),P<0.05;A组婴儿抗-HBs阳性率(81%)与B组(6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IG联合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20.
患者输血前相关血液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状况及探讨输血前传染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拟输血的896名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抗HIV抗体(抗HIV1+2)进行检测。结果:HBsAg阳性率10.60%,抗-HCV阳性率0.67%,抗HIV1+2阳性率0.0%,抗-TP阳性率0.22%。结论:患者输血前进行相关传染病检测,对控制经血液传播的疾病,避免和预防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止出现输血医疗纠纷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