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疼痛原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置换术后疼痛的发生原因、发生情况及其处理。方法 对89例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患者(89髋)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年,摄骨盆X线片,并对随访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89髋中,31髋存在不同程度疼痛,随术后时间延长,疼痛发生率逐渐升高,其中6髋存在X线松动征象,11髋存在临床松动征象。3例异位骨化患者术后轻中度疼痛,2髋晚期感染,术后严重疼痛。结论 假体移位、下沉是造成人工全髋置换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X线松动征象与疼痛关系并不确定,疼痛取决于松动程度;感染及异位骨化是造成术后早期疼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螺旋臼假体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07年12月,使用Zweymaller螺旋臼假体治疗40例(43髋)DDH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6例(6髋),女34例(37髋),平均年龄47.6岁(22~70岁);单侧37例,双侧3例;Crowe分型:Ⅰ级6例,Ⅱ级24例,Ⅲ级10例,Ⅳ级3例。平均随访24.6个月,术前Harris评分最高61分,最低22分,平均43.5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基本消失,双下肢长度差异平均1.2cm,2例术后出现股神经损伤症状,术后6个月症状基本消失,Harris评分最高97分,最低62分,平均85.3分。结论使用Zweymtiller螺旋臼假体治疗DDH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可以达到良好的恢复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手术不需大块植骨和骨水泥,初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双髋患病需全髋关节置换者既往多行分期手术。随着髋关节置换器械的不断改进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适宜条件下的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日渐被骨科医师所选择。1986年至2000年间,笔者对15例患者施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同期双侧全髋置换者7例,同期双侧全髋返修者1例。报道如下。资料及方法1.本组临床资料8例,男5例,女3例。年龄42~72岁,平均61岁。原发病中自身免疫性疾病服用激素致股骨头坏死2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双侧股骨颈陈旧性骨折1例,双侧扁平髋1例,酒精性股骨头坏…  相似文献   

4.
例1 女,47岁。以“双髋疼痛、活动受限6年,加重5个月”于2010年2月入院。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髋疼痛,逐渐跛行,人院前5个月症状明显加重,无法正常行走。术前X线片显示双侧髋关节骨关节炎(图1),Harris评分双侧均为38分。入院后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龄儿童双侧先天性髋脱位(CDH)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短缩截骨和旋转截骨术、关节囊成形术,一期治疗学龄前儿童双侧CDH共41例(82髋),其中28例(56髋)获得随访2年以上。结果:根据周永德、吉士俊倡导的评定标准对获随访的56髋作了疗效评定,其中优52髋,良4髋。结论:联合术式对于双侧CDH的治疗效果明显,双侧CDH一期治疗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术前教育减轻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术前教育减轻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以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纳入文献10篇。术前教育使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减轻0.2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教育可以使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3d)减轻0.37,而对于术后慢性疼痛无明显效果。结论术前教育可减轻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术中假体安放位置的控制和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对42例45髋因DDH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其中女39例,男3例,平均年龄46.3岁,单侧39例39髋,双侧3例6髋。按Crowe分型,Ⅰ型17例18髋,Ⅱ型17例19髋,Ⅲ型6例6髋,Ⅳ型2例2髋。术前通过CT三维重建测量股骨颈干角、股骨颈前倾角。入路采用改良后外侧Gibson入路,根据术前测量结果,对于颈干角小于135°,手术时适当增加至135°,大于135°则维持原有角度;DDH患者股骨前倾角均有增加,术中应适当减少,并减少髋臼前倾角和外展角。采用X线检查和Harris功能评分评估术后疗效。结果术前股骨颈干角平均134.1°,术后平均138.2°,其中术前颈干角小于135°的34髋,平均131.7°,术后平均137°;术前颈干角大于135°的12髋,平均140.9°,术后平均141.5°。股骨前倾角术前平均34.5°。术后X线显示所有髋臼均为真臼重建,髋臼外展角平均42°。双侧肢体长度差别术前平均2.1cm,术后平均0.5cm。平均随访14.6个月。Harris功能评分术前平均43.6分,最后一次随访功能评分为平均88.4分。随访期内无股骨颈骨折和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年青DDH并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近期效果满意,术中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假体安放位置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与全髋置换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明确诊断髋关节骨性关节炎81例,其中男49例,女32例,年龄48~72岁,平均55岁。14例髋关节置换术中,其中2例行双侧全髋置换术。术前Harris评分平均51分(38~64分)。结果 81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据临床特征均得到确诊。术后14例病人均无髋脱位,髋关节疼痛消失。X线平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术后平均随访28个月(6~76个月),患者Harris评分平均85分(81~88分)。结论 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只要根据其临床特征和采取正确的诊断方法及标准,均能确诊。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晚期病人,采取正确的全髋置换技术,均能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11年2月对29例32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l】例,女18例;年龄37-73岁,平均52.6岁;单侧26例,双侧3例。主要症状为髋部疼痛及跛行。根据术前髋关节正位X线片分型,Crowe分型:I型17例18髋,Ⅱ型6例7髋,Ⅲ型3例4髋,Ⅳ型3例3髋。术前除3例双侧髋关节发育不良外,余患者下肢不等长1-6cm。结果:29例术后无感染、关节脱位、坐骨神经牵拉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股骨近端劈裂者,术中用钢丝捆扎,术后4年随访,骨折愈合,未发生假体松动迹象。所有植骨块及粗隆下截骨获得愈合,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8个月-5.3年,平均3.7年。21例髋部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良好;5例仍有轻度跛行,但较术前明显减轻。3例术后双下肢不等长〉1cm,其余均≤1cm,2例下肢延长4~5cm。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3.6±7.1提高至术后的86.7±5.3。结论:在真臼位置加深髋臼重建髋关节,根据Crowe分型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利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20岁。因左髋反复疼痛10a,加重2个月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11.
手法复位失败的小儿髋脱位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法复位失败的小儿髋脱位的处理王汉林廖文张兵辰夏保志自1985年以来,采用股内侧入路进行开放复位治疗手法复位失败的22例26个髋关节脱位,效果良好。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15例。年龄1.5~2.5岁,平均2岁。左侧16髋,右侧10髋(双侧4例),均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保髋手术治疗失败后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再次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2例(30髋)保髋手术失败后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例,女15例;行保髋手术时年龄1~18岁,平均(7.9±3.4)岁;行THA时年龄22~63岁,平均(34.2±11.2)岁;单髋14例,双髋8例,左髋16侧,右髋14侧。手术前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进行评价,并对手术前后的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病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0.5±18.5)个月。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Harris总评分从术前的平均(38.7±10.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9.4±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7,P<0.001),且患者的疼痛、行走、功能、活动度等各项指标的术后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7.9±0.9)分降低到末次随访时的(1.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7,P<0.01);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异由术前的平均(3.32±0.51)cm降低到术后(0.71±0.3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1,P<0.001)。所有患者均无发生手术切口及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髋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及异位骨化等术后并发症,仅2例患者术中出现股骨近端纵行劈裂。结论保髋手术失败后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可获得满意的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骨水泥假体的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伴继发性骨关节炎的经验及评价全髋置换术后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对25例30髋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伴继发性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了非骨水泥假体的全髋置换术,其中男5例,女20例;年龄35~55岁,平均45岁,双侧5例,单侧20例.主要症状为疼痛及跛行.根据Hartofilakidis分类方法,半脱位21髋,高位脱位9髋.[结果]经8个月~7年平均3年9个月的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36.09恢复到术后的88.21.所有病人患髋疼痛基本消失,可以长时间行走,X线片示人工髋关节位置良好,假体无松动及明显下沉迹象,生活自理并恢复日常工作.[结论]非骨水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伴继发性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假体,髋臼的加深及恰当的髋臼缺损处骨移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男,22岁,入院前7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髋部疼痛,行走时加重,休息可缓解。无发热、盗汗及夜间痛,无外伤史。前往当地医院拍片未见异常,未予处理。近40 d来症状加重,并伴右侧髋部活动受限,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右侧髋部无红肿,右侧腹股沟中点及右侧坐骨内侧压痛阳性,右髋后伸、外展受限。右髋Tomas征阳性,"4"字试验阳性。入院后  相似文献   

15.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异位骨化一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病例报告患者,男,70岁。因左髋疼痛伴活动受限4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在外院因左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左髋运动与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无疼痛。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髋疼痛,初与活动左髋有关,逐渐加重,休息时也有疼痛,左髋活动明显受限,行走、站立均感困难。体  相似文献   

16.
髋膝四关节同时置换治疗晚期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髋膝四关节同时置换治疗晚期强直性脊柱炎髋膝关节高度屈曲强直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全身麻醉下一期双侧髋膝四关节行关节置换手术,术中术后监控各项指标及时调整,指导置换术后的关节功能康复。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术后3个月,患者完全站立行走。结论髋膝四关节一期置换是治疗晚期强直性脊柱炎髋膝屈曲强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单纯髋关节脱位、膝关节脱位、股动脉损伤患者临床中常见,但是一侧肢体同时发生髋膝关节脱位以及股动脉损伤临床中罕见.本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24岁.外伤致左髋疼痛、左膝畸形、左股部疼痛出血2h就诊.患者缘于2h前机动车撞击左下肢,随即左髋疼痛、左膝畸形、左股部疼痛出血,急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左股部伤口简单包扎后转至本院.当时P 158次/分,BP 76/57 mmHg(1 mmHg =0.133 kPa).急给予补液、输血等治疗后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LCU股骨柄假体行生物学固定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采用LCU股骨柄假体行THA术85例(90髋),男26例(28髋),女59例(62髋);年龄19~83岁,平均55岁;平均体重指数(23.33±3.13)kg/m2。单髋80例,双髋5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34例(38髋),股骨颈骨折14例(14髋),股骨头坏死17例(17髋),原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18例(19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1例(1髋),髋关节结核1例(1髋)。股骨侧假体均采用LCU股骨柄假体。髋臼采用陶瓷-陶瓷界面者78髋,陶瓷-聚乙烯12髋。对术后及随访时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82例(87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12~32个月,平均19个月,3例失访。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33.73±3.21)分,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改善至(92.84±4.4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69,P0.01)。末次随访时大腿轻度疼痛1例,中度疼痛1例,无重度疼痛。末次随访时无一例出现骨溶解、假体松动,按Engh标准评定:所有获访者均获骨长入固定,其中股骨侧假体诊断为骨性固定者85髋,诊断为纤维性稳定者1髋。假体下沉小于2 mm者1髋,其余均无假体下沉。结论 LCU股骨柄假体行生物学固定型THA的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国产表面多孔解剖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1990年1月至1998年4月接受国产表面多孔解剖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95例患者经电话核实、预约及直接去患者家中随访,同时在当地医院拍摄标准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随访指标:依据Harri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应用Gruen和DeLee & Chamley分区法对股骨柄和髋臼杯的正侧位X线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50例失随访,16例死亡.29例(37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1~17年,平均13.8年.随访时4例4髋已得到翻修,其余患者随访时Harris评分6~98分,平均70.3分;其中优7例10髋,良4例6髋,中5例7髋,差9例10髋,优良率48.5%.6髋(18.2%)需行翻修,主要原因为假体无菌性松动及移位.按照Harris评分标准,患者术髋无疼痛或轻度疼痛18例,中度以上疼痛6例(偶服比阿司匹林强的镇痛剂),病废1例(因疼痛被迫卧床,卧床也有剧痛).X线片显示股骨柄下沉9髋,平均下沉9.3mm;股骨柄周围出现透光带12髋;股骨柄周围骨溶解10髋;髋臼假体侧出现透光带13髋;假体多孔表面层有不同程度脱落2髋.结论 20世纪90年代应用的国产表面多孔解剖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但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假体无菌性松动是其最主要的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髂腰肌撞击假体引起疼痛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19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因髂腰肌撞击髋臼假体引起髋部疼痛患者,5例采用保守治疗无效后行髂腰肌肌腱切断术,12例行髂腰肌肌腱切断术,2例髋臼假体翻修。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疼痛均明显减轻,Harris评分术前47~70(59±5.3)分,术后达83-95(92±1.7)分。双髋对比屈髋力量17例无明显下降,2例部分下降但并不影响髋关节功能。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因髂腰肌撞击髋臼假体引起髋部疼痛的患者,保守治疗常常效果不佳,而髂腰肌肌腱切断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