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以则 《腹部外科》2005,18(5):269-270
肝门部胆管癌约占肝外胆管癌的2/3。根据肿瘤部位,肝门部胆管癌分为四型:Ⅰ型指肿瘤限制在肝总管;Ⅱ型指肿瘤位于左右肝管汇合处;Ⅲa型指肿瘤侵犯肝总管、汇合部以及右肝管,Ⅲb型指肿瘤侵犯肝总管、汇合部以及左肝管;Ⅳ型指肿瘤侵犯左右肝管。近年来,由于影像诊断和肝解剖知识及肝切除技术的进步,肝门部胆管癌治疗有较明显进步。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的原则是:Ⅰ、Ⅱ型选择局部切除术,Ⅲa型选择含肿瘤的肝右叶切除术,Ⅲb型选择含肿瘤的肝左叶切除术,Ⅳ型选择全肝切除肝移植术。对于不能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可选择保留肿瘤的姑息性内引流术,以…  相似文献   

2.
彭开勤 《腹部外科》1989,2(4):191-192
肝门胆管癌又称近端胆管癌或高位胆管癌,系指胆总管起始部以上的肝外胆管癌。临床上称肝门胆管癌为Klatskin癌。 Klatskin癌的分型根据Bismuth和Corlette分类法将Klatskin癌分为4型。Ⅰ型:肿瘤位于肝总管分叉处,左、右肝管之间尚相通;Ⅱ型:肿瘤占据左右肝管汇合部,二者之间不通;Ⅲ型:癌肿向上侵犯一侧肝管,累及右肝管为Ⅲ_a型,累及左肝管为Ⅲ_b型;两侧肝管均受累者为Ⅳ型,即Ⅲ_(a+b)。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CT三维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CT三维重建,分析肿瘤的位置与毗邻关系以及Bismuth分型,从而进行手术的可切除性评估。结果:15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探查,其中Bismuth分型Ⅱ型1例,Ⅲ型5例(Ⅲa型2例,Ⅲb型3例),Ⅳ型9例,其中根治性手术11例,姑息性切除术4例。CT三维重建在术前诊断肝门部胆管癌分型、肿块与门静脉及肝动脉比邻关系、肿块体积的准确率分别为93.3%、86.7%、53.3%、93.3%;术前模拟手术与实际手术方式符合率为80%。结论:术前CT三维重建可以准确、直观、动态的显示肝门部胆管癌及三维毗邻关系,对于判断肝门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临床和病理分型与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疗效的关系。方法总结1993年至2004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198例病例资料。结果临床分型Ⅰ型34例,Ⅱ型60例,Ⅲa型27例,Ⅲb型33例,Ⅳ型19例,Ⅴa型6例,Ⅴb型19例。病理高分化腺癌35例,中分化腺癌52例,低分化腺癌54例,三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5、11、5.5个月;病理切缘阴性者与切缘阳性者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并发症出现率41.4%,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根据临床分型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病理切缘阴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围手术期正确处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不同临床和病理分型对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临床和病理分型与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疗效的关系。方法总结1993年至2004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198例病例资料。结果临床分型Ⅰ型34例,Ⅱ型60例,Ⅲa型27例,Ⅲb型33例,Ⅳ型19例,Ⅴa型6例。Ⅴb型19例。病理高分化腺癌35例,中分化腺癌52例,低分化腺癌54例,三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5、11、5.5个月;病理切缘阴性者与切缘阳性者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手术并发症出现率41.4%,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根据临床分型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病理切缘阴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围手术期正确处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半肝切除联合血管切除和重建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半肝切除联合血管切除和重建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 本组10例患者分属Ⅲa、Ⅲb、Ⅳ型的肝门部胆管癌,施行右半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门静脉右支起始部切除重建1例;右半肝切除+门静脉右支起始部切除重建5例;左半肝切除+尾状叶左侧切除+门静脉左支起始部切除重建+肝动脉切除1例及左半肝切除+尾状叶左侧切除+门静脉左支起始部切除重建3例.结果 10例Ⅲa、Ⅲb、Ⅳ型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半肝切除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根治联合性手术,无术后死亡.1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0%、30%、20%.结论 采用半肝切除血管切除重建能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的可能因素。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68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Bismuth分型,Ⅰ型26例,Ⅱ型13例,Ⅲ型18例,Ⅳ型11例。手术切除39例,手术切除率为57.4%,其中根治切除29例,姑息切除10例,附加肝叶切除术32例,发生并发症9例。结论肿瘤的Bismuth分型、肿瘤近端胆管长度、肝动脉和门静脉受累情况等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的主要因素。熟练的肝门部外科技术,必要的肝切除有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8.
肝门部胆管癌是常见胆道恶性肿瘤,其外科治疗的核心是达到R 0切除,包括切除病变胆管、受肿瘤浸润肝组织及区域淋巴结。在精准外科及多学科治疗时代,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应遵循可视化、可量化、可控化和多学科治疗原则。基于精准肝门部胆管癌董氏分型,包括Ⅰ+Ⅳ+Ⅴ+Ⅷ段、Ⅰ+Ⅴ+Ⅷ段及Ⅰ+Ⅳ段的中肝叶联合尾状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8年期间收治的81例肝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1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男55例,女26例;年龄38~72岁,平均57.5岁。术前依据MRCP结果,按Bismuth-Corlette分型,Ⅰ型5例,Ⅱ型15例,Ⅲa型14例,Ⅲb型14例,Ⅳ型33例,术中探查发现有15例与术前MRCP分型不符(Ⅱ型5例,Ⅲ型8例,Ⅳ型2例)。根治手术22例,姑息手术17例,内引流21例,外引流21例,各手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根治手术为54.5%(12/22),姑息手术为58.8%(10/17),内引流为23.8%(5/21),外引流为66.7%(14/21),内引流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三者(P<0.01),其余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手术、姑息手术、内引流及外引流的中位生存期(月)分别是29.5、13.8、10.5、8.3;1、2、3、5年生存率分别是75.0%、60.0%、38.3%、2.6%,72.7%、26.5%、4.2%、0,50.5%、15.8%2.2%、0,30.6%、8.5%、0、0。根治手术生存率高于姑息手术(χ2=14.20,P=0.000 3),姑息手术高于内引流(χ2=4.50,P=0.040 5),内引流高于外引流(χ2=4.45,P=0.040 1)。结论 Bismuth-Corlette分型可指导手术方式选择,但最终的分型和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术中探查的情况决定,根治性切除是影响肝门胆管癌患者疗效的主要因素,对无法切除的肝门胆管癌以支撑T管加盆式吻合内引流为首选,尽量避免外引流。  相似文献   

10.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8例肝门部高位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诊断主要依靠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最终病理确诊。结果按Bismuth-corlitte分型,Ⅰ型8例,Ⅱ型19例,Ⅲa型17例,Ⅲb型14例,Ⅳ型40例。根治切除49例,姑息手术12例,内引流16例,PTCD 5例。根治性切除组平均中位生存期28.6个月,其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2%,65.3%,37.5%和3.9%。姑息手术组平均中位生存期17.6个月,其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7%,26.8%,8.9%和0%。内引流组平均中位生存期4.5个月,其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21%,13%,0%和0%。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典型临床表现出现晚,早期诊断必须依靠辅助检查,根治性手术仍是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的惟一有效手段。治疗方式的选择应多元化,且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改良式根治手术治疗高位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至2009年针对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特征分别采用传统胆管癌根治术,改良式胆管癌根治术,肝移植术,肝管置支架引流术及肝穿刺置管外引流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位胆管癌的疗效。结果本组病例总体手术切除率为95.3%。按美国抗癌症联合会(AJCC)的分型其中根治切除率Ⅰ期,Ⅱ期,Ⅲ期为100%,Ⅳb期则为0(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切除率:乳头型100%,结节型93.33%,硬化型93.75%,弥漫型33.33%。手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8.97%。其中Ⅰ期100%,Ⅱ期42.86%,Ⅲ期2.17%,Ⅳ期则为0。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手术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位胆管癌根治手术的疗效主要与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肝门部胆管癌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HCCA)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59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二维声像表现按团块型、结节型、狭窄型和栓塞型进行超声图像分型;超声显示病变侵犯范围采用Bismuth-Corlette Ⅰ~Ⅳ分型法进行分型;手术方式分为病损切除术与胆道内或外引流术.将声像表现分型与Bismuth-Corlette分型进行比较;观察Bismuth Corlette各型与手术方式的关系;对比不同手术方式与肿瘤最大径的关系.结果 59例HCCA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61%(57/59).其中42.37%(25/59)行病损切除术,57.63%(34/59)行胆道内或外引流术.59例中团块型与Bismuth Corlette Ⅳ型所占比例最大,分别达64.41%(38/59)和50.85%(30/59).团块型中以Bismuth-CorletteⅣ型所占比例最大(60.53%,23/38);而结节型均为Bismuth-CorletteⅡ型(100.00%,9/9).Bismuth Corlette Ⅱ型的病损切除率最高,达62.50%(10/16).病损切除术组中肿瘤最大径<4 cm的占68.00%(17/25),而胆肠内或外引流术组中肿瘤最大径>4 cm的占76.47%(26/34),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诊断HCCA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声像表现为结节型、Bismuth-Corlette Ⅱ型及肿瘤最大径<4cm可作为HCCA病损切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疗效及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0例肝门部胆管行根治性切除(RO)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临床分型、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随访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依据Bismuth-Corlette分型,I型者4例,Ⅱ型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6例,女9例;中位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为51~75岁。25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肿瘤局部复发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25例患者中,15例BismuthⅠ型患者行腹腔镜肝门部胆管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胆肠吻合术。2例BismuthⅡ型患者行腹腔镜肝门部胆管切除+围肝门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胆肠吻合术。2例BismuthⅢa型患者行腹腔镜肝门部胆管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右半肝切除+肝尾状叶切除+胆肠吻合术。3例BismuthⅢb型患者行腹腔镜肝门部胆管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左半肝切除+肝尾状叶切除+胆肠吻合术。3例BismuthⅣ型患者行腹腔镜肝门部胆管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肝尾状叶切除+胆肠吻合术。2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88±118)min,术中出血量为200 mL(50~2000 mL),术中输血6例。25例患者中,2例BismuthⅢa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75 min、465 min,200 mL、1000 mL,术中输血1例;3例BismuthⅢb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10 min、465 min、501 min,300 mL、400 mL、450 mL,均未予输血;3例BismuthⅣ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15 min、560 min、600 min,300 mL、600 mL、800 mL,术中输血1例。(2)术后情况:2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Ⅰ级并发症4例,其中2例胆瘘(BismuthⅠ型1例,BismuthⅢa型1例),1例肺部感染(BismuthⅣ型)和1例术后肝功能不全(BismuthⅢa型),经保守治疗均好转。25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胆管腺癌23例,高级上皮瘤变2例;神经侵犯8例,淋巴结转移3例,无脉管癌栓患者。25例患者住院时间为24 d(10~45 d),住院费用为9.4万元(5.3~18.7万元)。2例BismuthⅢa型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36 d、45 d,15.1万元、18.7万元;3例BismuthⅢb型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5 d、26 d、33 d,7.3万元、11.5万元、15.9万元;3例BismuthⅣ型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24 d、39 d、41 d,12.1万元、15.2万元、16.7万元。(3)随访情况: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25例患者中,18例无复发转移。2例BismuthⅣ型患者出现腹腔广泛转移,1例BismuthⅢa型患者出现Trocar孔转移。4例患者死亡。结论: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根据Bismuth分型施行适宜手术。  相似文献   

15.
Currently, radical resection offers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patients the only chance for cure and long-term survival. Preoperative biliary drainage i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risk of liver failure when total bilirubin levels are greater than 300 μmol/L,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ho are about to receive hemihepatectomy or extended hemihepatectomy. Caudate lobectomy (segment I) should be performed as an elemental procedure for radical resection of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For patients with Bismuth type Ⅲor Ⅳ, extended hemihepatectomy combined with caudate lobectomy, and if necessary, preoperative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vascular re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s needed to achieve tumor-free margins. Segment Ⅰ, Ⅳ,Ⅴ and Ⅷ resection is recommended to prevent postoperative liver dys-function if the volume of the remaining segments is insufficient. Resection of segment Ⅳ b and partial Ⅴ segment combined with segment Ⅰ can lessen the surgical trauma, and this is beneficial to most patients with Bismuth type Ⅱ and some Chinese patients with Bismuth type Ⅲor Ⅳ. Resection of lymph nodes 5, 6, 7, 8, 9, 12 and 13 is considered to be essential for radical resec-tion of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may prolong the long-time survival after resection.  相似文献   

16.
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后影响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后生存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术后生存率的因素。结果本组行手术切除55例,无法切除5例。R0切除40例,R1切除12例,R2切除3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R0切除者中位生存时间,高于R1、R2切除者;淋巴结无转移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Ⅰ~Ⅱ期病人中位生存时间,高于Ⅲ~Ⅳ期病人;高分化肿瘤病人中位生存时间,高于中、低分化肿瘤病人;肿瘤无远处转移者中位生存时间,优于有远处转移者;无血管侵犯者中位生存时间,优于有血管侵犯者;行胆管单纯切除者中位生存时间,低于行半肝或扩大半肝+尾状叶切除者,以上各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切缘阴性(R0切除)是影响生存时间的唯一独立因素。结论手术方式,肿瘤切缘、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有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血管侵犯等与肝门部胆管癌术后生存率相关。根治性切除(R0切除)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长期生存率的主要及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频超声在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对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6例肱骨骨折术后并发桡神经完全损伤的患者,于神经损伤后1~3个月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及高频超声诊断检查,28例患者进行了桡神经松解或桡神经修复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结果 按照神经巢状结构、神经瘤以及外部组织压迫神经等三方面,将桡神经损伤分成4型:Ⅰ型4例,Ⅱ型9例,Ⅲa型12例,Ⅲb型7例,Ⅳ型4例.31例患者经神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功能恢复良好;5例(Ⅲb型3例,Ⅳ型2例)患者接受二期功能重建手术,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肱骨骨折术后出现桡神经损伤,超声诊断可以提供早期、直观以及正确的辅助诊断方法,同时根据超声诊断的分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桡神经预后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对比股骨近端锁定板(Locking proximal femur plates,LPFP)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时的力学特点.方法 本院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62~90岁,平均72.8岁.骨折按Evans分型,DHS治疗14例:Ⅰ型3例,Ⅱ型8例,Ⅲ型3例;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28例:Ⅲ型13例,Ⅳ型15例.术后随访并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X线复查.结果 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DHS组患者优良率88%;股骨近端锁定板组优良率93%.两组数据进行u检验(u=0.785,P>0.05 ),结果 DHS组治疗股骨转子间EvanⅠ、Ⅱ型骨折与股骨近端锁定板组治疗股骨转子间EvanⅢ、Ⅳ型骨折疗效,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通过力学对比,DHS适于固定股骨转子间EvanⅠ、Ⅱ型骨折,股骨近端锁定板更适于EvanⅢ、Ⅳ型骨折.大转子在"张力带"结构中有着重要作用,应当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4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疗效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6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204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204例按Bismuth-Corlette分型:Ⅰ型18例,Ⅱ型40例,Ⅲa型30例,Ⅲb型53例,Ⅳ型57例.其余6例未分型.术前行彩超、CT检查和MRCP检查与术中Bismuth分型对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7%、76.4%、100%.手术切除肿瘤92例,其中根治性切除(R0)55例,姑息性切除(R1、R2)37例.胆道探查置管引流98例,开腹探查6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2例.手术切除组和非手术切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4,P<0.01),根治性切除组和姑息性切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9,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手术方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二个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只有根治性切除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门空肠扣式吻合术治疗Ⅲ型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行肝门空肠扣式吻合术的12例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疗效及近期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9.83(39~78)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上腹部钝痛等。血清总胆红素升高12例(100%),10例直接胆红素升高。肿瘤标志物检查,CA199异常(>27U/ml)12例(100%),CEA异常(>5 U/ml)7例(58.33%),CA125异常(>35 U/ml)4例(33.33%)。所有患者均行B超、CT/MRCP检查,均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肝门部占位。根据Bismuth-Corlette分型,Ⅲa型3例,Ⅲb型3例,Ⅳ型6例。均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将残留的5支左右胆管断端与空肠襻行胆管空肠扣式吻合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术后引流有效率100%。术后发生吻合口胆瘘1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5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于术后10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广泛转移,其余均健在。结论对晚期肝门部胆管癌应持积极的手术态度,肝门空肠扣式吻合术能提高Ⅲ型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率,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