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特点,以及儿童FD不同亚型的胃排空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对167例FD儿童以问卷形式询问病史,按症状给予分型。通过B超了解胃液体排空功能,通过胃窦黏膜组织病理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FD儿童167例,Hp阳性71例,阳性率42.5%。167例中动力障碍型101例,Hp阳性率56.4%;溃疡型38例,Hp阳性率21.0%;非特异型23例,Hp阳性率26.1%;反流型5例,Hp阳性率0;动力障碍型Hp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三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力障碍型Hp阳性组胃液体排空率慢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FD中以动力障碍这一亚型最常见。Hp与动力障碍型FD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HP感染与上胃肠道疾病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是近2 0年中最重要的医学事件之一。现已发现HP与上胃肠道4种疾病密切相关:①慢性胃炎;②消化性溃疡;③MALT淋巴瘤;④胃癌。慢性胃炎的患者有95 %感染HP。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HP可引起3种不同类型的慢性胃炎:①浅表性  相似文献   

5.
根治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幽门螺杆菌(H.pyloN)感染患者在根治H.pylon治疗后的疗效。方法:符合罗马Ⅱ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且胃镜病理和^14C呼气试验H.pylon阳性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8例,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痢特灵,对照组86例予以安慰剂奥美拉唑。参考Glasgow消化不良严重程度积分标准,1年后作疗效评价。结果:1年后,治疗组88例中有23例消化不良症状消失,占26.13%;而对照组86例中有9例消化功能不良症状消失,占10.46%,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88例中有55例症状缓解,占62.50%,对照组86例中有34例症状缓解,占39.53%,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H.pylon感染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抗生素根治H.pylon感染后,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优于单用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6.
卢世建 《临床医学》2008,28(9):79-80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 189例经胃镜检查Hp阳性的FD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克拉霉素500 mg,均2次/d,治疗1周;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每天2次和多潘立酮10 mg,3次/d,治疗1周.治疗后一个月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并进行症状评分及疗效评定;随访1年再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并进行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81.9%,其中Hp根除组1个月后和1年后的症状改善显效率分别为38.9%、32.5%与对照组的12.6%、7.3%及Hp根除失败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除Hp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改善FD症状,可作为治疗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症状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依据。方法Hp阳性FD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法莫替丁20mg、胶体次枸橼酸铋240mg、阿莫西林1g,甲硝唑400mg四联疗法,均2次/d;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20mg,2次/d和莫沙必利10mg,3次/d,疗程均为1周。治疗后1个月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并进行症状评分和疗效评定;随访1年再行^14C—UBT试验并进行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2%,其中Hp根除组1个月末和1年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未根除组症状积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1.2%,与对照组65.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除Hp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改善FD症状,是治疗Hp阳性FD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电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黄冈市中心医院治疗的76例F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有HP感染的4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35例无HP感染的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均行多导胃电图(MEGG)检查,比较MEGG检查结果并分析HP感染与FD是否存在关联。结果对照组餐前、餐后Ⅰ导和Ⅱ导的正常慢波百分比(N%)及Ⅰ导的主频率(DF)和主功率(DP)均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餐后Ⅰ导及Ⅳ导的餐后/餐前胃电主功率比(P/R)均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5例患者HP感染转阴,其N%改善不明显,餐前Ⅰ导的DF与DP、餐后Ⅳ导的DP及P/R较治疗前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MEGG检查可以看出,对伴有HP感染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抗HP感染治疗,可有效地改善FD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清除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疗效的影响,并探讨HP与F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已确诊为HP阳性且均为汉族的FD病人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对照组55例。两组病人均予以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的同时加用克拉霉素和甲硝唑作HP清除治疗,对照组则不作HP抗菌治疗,总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症状改善程度。结果两组病人的症状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除HP对于FD病人临床症状的控制有显著影响,HP与F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参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组和幽门螺杆菌阴性组,另选取该院门诊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和体表胃电图,分析数据。结果幽门螺杆菌阴性组在腹痛、暖气、呕吐、反流、早饱和烧心低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组(P0.05);相对于健康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组在餐前后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N%)、餐后胃动过缓百分比(B%)、餐前后胃动过速百分比(T%)、主频(DF)、主功率(DP)和幽门螺杆菌阴性组在餐后N%、DF、DP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幽门螺杆菌阴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组在餐前后N%、餐后B%、餐前后DF和餐前后D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加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不良症状,导致患者的胃电节律紊乱。  相似文献   

11.
胃十二指肠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 5 73例患有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患者施行胃镜检查及胃粘膜碱性粉红试验。结果 :5 73例胃十二指肠不同疾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各异 ,其中消化性溃疡阳性率高。结论 :Hp是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 ,还可能是胃癌的协同致癌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非口源性口臭的关系。方法选择无牙周疾病的口臭患者68例,健康对照组70例,进行13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对Hp感染的口臭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三联方案根除Hp,B组不予根除Hp治疗,检查两组患者Hp及口臭的根除情况。结果 68例口臭患者的Hp阳性率为64.7%(44/68)。无口臭对照组有23例为Hp阳性,Hp阳性率为3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4例口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予根除Hp治疗,其中19例根除Hp成功,根除率为86.4%,根除Hp者口臭缓解18例,占94.7%。B组22例未予根除Hp治疗,同期复查口臭,缓解为2例,占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非口源性口臭其中一个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脑梗死(CI)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2例无明显消化道症状的脑梗死患者,72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用单克隆抗体蛋白芯片方法检测血清中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尿素酶(Ure)和空泡细胞毒素(VacA)3种Hp抗体,比较两组抗体的阳性率及菌株分型的差异,分析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子。结果 CI组血清中的CagA、Ure、VaeA抗体的阳性率和Hp的感染率分别为:46.1%、88.2%、48.0%、88.2%,对照组相应的阳性率为:18.1%、43.1%、19.4%和43.1%,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其中CI组90例Hp感染者菌株分型比例为:Ⅰ型33.3%、Ⅱ型26.7%、中间型加.0%,2对照组32例Hp感染者菌株分型比例为:Ⅰ型15.6%、Ⅱ型53.1%、中间型31.3%,两组的菌株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子之一,Ⅰ型Hp感染者比Ⅱ型Hp感染者患CI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ylori)不同毒力亚株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印记法检测64例ITP患者和59例对照者的血清H.pylori抗体: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空泡毒素蛋白A(VacA)、尿素酶A(UreA)、尿素酶B(UreB),并对CagA+和/或VacA+阳性患者随机分组,一组抗H.pylori治疗,另一组、CagA-和VacA-以及H.pylori阴性患者组未作抗H.pylori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结果ITP组患者H.pylori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H.pylori阳性患者CagA+和/或VacA+型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agA+和/或VacA+阳性患者经H.pylori根治后血小板计数较CagA+和/或VacA+阳性未根治组升高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TP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而且不同毒力亚株感染与其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抗体组分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印记法检测73例ITP患者和51例对照者的血清HP抗体组分: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128、CagA116、CagA110、空泡毒素蛋白A(VacA)95、VacA91、尿素酶A(UreA)、尿素酶B(UreB),同时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结果ITP组患者14C-UBT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P〈0.05);两组HP抗体组分CagA110、VacA9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3.51、12.49,P均〈0.05);而两组CagA128、CagA116、VacA95、UreA、Ure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65、3.41、1.59、0.63、3.37,P均〉0.05)。结论HP抗体组分CagA110、VacA91与ITP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王曦  张欣  陈金莹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4):404-405,40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c)、血脂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6~12月于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比浊法检测Hp-IgG表达情况和Cyc表达水平,并检测血脂,分析Hp感染与血清Cyc、血脂表达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Hp-IgG阳性率(77.08%)、血清总胆固醇(TC)(5.36±0.68)mmol/L、三酰甘油(TG)(1.95±0.4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6±0.68)mmol/L及Cyc(1.37±0.37)mg/L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2.50%,(4.12±0.45)mmol/L,(1.15±0.39)mmol/L,(2.21±0.64)mmol/L,(0.85±0.16)mg/L](P<0.05),而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2±0.29)mmol/L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28±0.26)mmol/L(P<0.05)。Hp感染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TC(5.79±0.94)mmol/L、TG(2.09±0.62)mmol/L、LDL-C(3.46±0.72)mmol/L及Cyc(1.67±0.56)mg/L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4.85±0.69)mmol/L,(1.53±0.34)mmol/L,(2.84±0.81)mmol/L,(1.09±0.24)mg/L](P<0.05),而HDL-C(0.88±0.19)mmol/L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p感染阴性患者(1.12±0.28)mmol/L(P<0.05)。结论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有相关性,可能通过对血清Cyc表达水平及血脂代谢的影响而促进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演进。  相似文献   

17.
蒋宏 《临床医学》2002,22(3):1-2
目的:探讨青少年上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将年龄14-22岁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3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无上消化道疾病的60例青少年作为对照组。胃镜检查时取胃粘膜检测HP,观察青少年上消化道疾病与HP的关系,并将农村、城市病人HP感染进行比较。结果:青少年上消化道疾病HP阳性率为47.7%,其中慢性胃炎为(65.154)41.6%,十二指肠球炎为(40/88)45.5%,消化性溃疡(40/62)64.5%,胃息肉(2/3)66.7%,胃癌(1/1)100%。对照组HP阳性率为26.7%,城市青少年上消化道疾病HP阳性率为(53/143)37.76%,农村病人为(93/165)56.36%。结论:青少年上消化道疾病与HP感染密切相关,农村较城市病人HP感染率为高(P<0.01)。  相似文献   

18.
赵刚  万进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8):2796-2797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发现已彻底地颠覆了人类关于许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基本理论,使某些胃肠道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和治疗学上出现了一场革命,且Hp与胃腺癌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ALT)密切相关,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 Hp列为Ⅰ类致癌因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