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象护士评选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形象护士评选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资格认定,采取本科医生评、护士评、病人评、相关科室评、全院护士长评及护理部抽样考核的方法,从10个方面进行综合评选,并与活动开展半年前后分别对病人、医生进行满意度及护士工作评价调查。活动前分别发放调查表300份、125份,活动后分别发放500份、150份,前后做对比。结果开展评选活动后,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及医生对护士的评价较活动前均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均P<0.001或P<0.05,差异有极显著(显著)性意义。结论形象护士评选营造了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完善了激励机制,激发了护士的潜能;规范了护理行为,发挥了名护效应;有利于护理质量及医院形象的提升,也有利于管理者发现人才,进行护理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锻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开展争创护理服务标兵活动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风湿科、干部病房和骨外科病区进行试点,将试点病区开展护理服务标兵活动前设为对照组(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开展后设为观察组(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观察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后病人投诉发生率情况有无差异性.结果 活动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病人投诉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通过"护理服务标兵护士评选"活动,规范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和执业行为,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达到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水准和病人、医生满意的服务目的 ,使护理服务走向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大大提高了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许敏昭 《家庭护士》2009,7(8):719-720
[目的]评选病人最满意护士活动,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2005年我院进行评选病人最满意护士活动,住院病人评选占70%,医生评选占20%,护理部综合考核占10%,以上各项综合得分作为评选标准.[效果]医生及住院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评选满意护士活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诊科实施分组管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急诊科情况和护士的知识、技能特点,按照急诊种类对31名护士进行分组管理.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调查急诊医生对诊治过程中护理工作及患者的满意度,对比实施分科分组前后护理人员的专科业务考核情况,评价分组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施分组管理后,急诊科医生及患者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护理人员专科考核的得分显著高于分组前(P<0.001).结论 实施分组管理有利于急诊科护理质量、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急诊科机能的优化发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深化小组责任制,提高护士积极性与责任感,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2010年11月在原小组责任制基础上,小组内护士实施管床“大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比开展前后的护士、病人及医生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得分的变化.结果 实施小组责任制结合护士管床大包干护理模式后患者、护士及医生的满意度、各项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组责任制结合护士管床大包干护理模式,能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和病人及医务人员满意度,能提升护士的责任心和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并采用连续排班的方法,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在实施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价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病人与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以及其他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层级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多功能治疗车在优质护理病房中的应用,从而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让护士满意,让患者满意,让医生满意。方法 2010年初在我院实施优质护理的病房中发放问卷调查和满意度测评,护理部根据调查结果与临床护理工作中所需所求,设计推出集治疗、护理、书写为一体的多功护理治疗车,该车可随护士到病床旁护理。使用十二个月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满意度测评,统计并分析使用期间,该治疗车在节省护士时间及体力,配合护士完成优质服务等方面应用效果,并比对使用前后的满意度。结果 多功能治疗车应用后,护士各类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1,P<0.05),护理服务主动及时,护士劳动强度减少、工作效率提高;护士对使用治疗车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P<0.05),观察病情及时准确,护理文书书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有所上升;使用前后患者住院满意率也明显提高(P<0.01,P<0.05)。结论 多功能治疗车作为"流动护士站",让护士在病人床边快速得到各种护理器具,把时间更多地还给病人,是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必备护理用具,为护士变被动为主动的工作模式提供了高效、便捷、灵活的工作用具。  相似文献   

8.
多功能护理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功能护理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士应用治疗、护理、办公、书写为一体的多功能护理车作为流动护士站,实行护士床边工作制。比较应用多功能护理车工作模式前后病人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结果应用多功能护理车工作模式后病人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均较应用前提高,应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多功能护理车作为"活动护士站"不仅使病人得到实时、有效的护理,而且减轻护士劳动强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应用于护理管理后的效果。方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表及应用信息交流主观感受正性评价调查表对13个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中10000例住院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进行满意度及评价调查;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焦虑自查量表于改进护理管理方法前后对262名临床护士进行工作满意度、压力、焦虑调查。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患者满意度从入院时的84.2%上升至出院时的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P<0.05);患者出院时对应用信息交流的主观感受评价均达到90%以上。改进护理管理方法后,护士对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奖励方法、同事关系、工作本质、交流欲望的工作满意度较活动初期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99,2.18,3.24,2.44,2.41,2.25;P<0.05)。护士工作压力源评分比较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时间分配及工作量的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的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导致的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5,3.17,1.75,3.36;P<0.05)。改进后,护士焦虑正评题均值、反评题均值、总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5,1.73,1.24;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后,患者及护士满意度上升,而护士工作压力、焦虑程度得到明显改善,保证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0.
李菊珍 《护理研究》2005,19(22):2040-2041
[目的]探讨护士形象与医院整体形象之间的关系,寻找塑造护士新形象的途径.[方法]通过全院护士总动员、护士礼仪与综合能力培训、专题讲授、模拟演示、实地体验、小组辅导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此活动开展前后护理服务效果.[结果]开展护士形象工程建设后,护士综合素质、全院护理质量、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开展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在护理管理中重视护士形象建设,可使医院的整体形象得到完美、和谐的体现,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与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管理在护士分层管理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内儿科、外科、妇产科和急诊科的40名护士,每科护士10名.根据我院护理的基本情况和护士的职称、知识和技能特点进行分层管理,观察护士分层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业务考核的得分显著高于分层管理前(P<0.001),医生及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护理失误率及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护士工作的优化发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护士对病人实施关怀照护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目的探讨关怀照护行为对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制定护理关怀行为指南,经培训后,在2所三级甲等医院3个病房实施,用修正后的护士关怀行为质量评价表和自编的满意度调查表,于活动前后2次进行访谈和测评比较.结果护士的关护行为和病人的满意率在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通过学习人文关怀概论,运用护理关怀行为指南,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关护行为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生满意度评价对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ECMO护理业务水平的影响。方法发放医生对ECMO护理配合的满意度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每位护士业务水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3个月后再次调查医生满意度。结果首次发放20份调查表,回收19份(95%),总满意率63.6%;3个月后再次发放20份,收回20份(100%),总满意率92.9%。医生对护士物品准备、患者准备到位、管道预冲熟练度、配合置管默契度、病情观察能力、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及时正确给药、职责明确等的满意率均有提高,两次调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ECMO护理专项培训,医生对ECMO操作过程中护理配合的满意度在短期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职护士多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为在职护士继续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护理查房、外出学习、能级管理等方式对在职护士人文素质、病情观察、护理流程3个方面进行了多元化培训,同时注重专科护理发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患者、护士长、医生3方面对护士的多元化培训效果的评价.结果 患者满意度、护理综合素质、医生满意度培训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升护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有助于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绩效层级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3名妇产科护士实施护理绩效层级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不良事件、医护患满意度。结果:本组护士绩效层级管理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 <0.05),绩效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不良事件、医护患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绩效层级管理有利于提高妇产科护士工作积极性,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前后神经内科护士护理质量比较分析.方法:在神经内科病区建立护士人力资源分管理模式架构,将护理人员根据职称、学历、工作能力的不同,设置为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层,界定并强化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采用分层管理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考核及管理.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1例护士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神经内科护士满意程度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进行分层管理前后医生、患者和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后,护士日常工作愉快感、实现自我价值、分散性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他人沟通能力、学习兴趣、能力成长等与实施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家属对护士满意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管理方法能很好地开发人力资源,增加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提高组长的协调能力及管理水平,提升了护士核心能力,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整体上提升了护理管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提高住院病人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A、B两组.A组为4个优质服务试点病区病人,B组为任意4个非试点病区病人,通过对两组住院病人或其家属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A组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7.7%以上,明显高于B组(P<0.05).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后,护士的病房管理、服务态度、主动服务、健康教育、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饮食指导等方面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而病人对操作技能提高的满意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专科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内分泌重症监护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并完善排班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护士绩效考核方案.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病人或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未发生一起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病人或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结论]在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患者、护士满意度表及质控评分三维评定绩效管理模式在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2010年和2011年5、6、7月各随机抽取实施绩效管理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表和护士满意度表各60份,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施护理绩效模式前后的护、患满意度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实施护理绩效管理模式前后相应月份的质控评分.结果 实施护理绩效模式后护、患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护理质控评分提升(P<0.05).结论 护理绩效管理模式能激发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妇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我院妇科病房的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方案,提高思想意识、修订并落实专科护理分层培训计划、提升护理团队的综合素质、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加强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的质量管理,比较开展优质护理前后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后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开展优质护理前(P<0.05,P<0.01)。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提高妇科病房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