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改良传统手术方法单人操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200只(100对)大鼠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其中80只(40对)进行正式实验,采用改良的Kamada二袖套法,再对手术中关键步骤进行改良,并对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0只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供体手术时间为(28.5±2.4)min,供肝修整时间为(10.2±1.8)min;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间为(15.3±1.9)min,门静脉吻合时间为(3.4±1.2)min,受体无肝期为(23.8±1.9)min,肝下下腔静脉吻合时间为(5.1±2.1)min,胆道重建时间为(3.1±0.9)min。整个手术过程中供、受体出血量均不足0.5 ml。40只受体大鼠,术后2 d成活率为90.0%(36/40),3只死于肝上下腔静脉缝合处出血,1只死于无肝期过长;术后7 d成活率为82.5%(33/40),3只均死于腹腔内感染。结论在单人操作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中,通过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整块游离行腹主动脉灌注供肝、精细解剖左隔下静脉三角、术中热凝控制出血等方面的改良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供肝质量,提高大鼠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及术式改进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用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改进方法. 方法在Kamada等的袖套法吻合血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供体改经腹主动脉进行肝脏冷灌注,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胆总管采用单管内支架胆管端端吻合下进行原位肝移植360例(次). 结果施行大鼠原位肝移植其供体手术时间(31.2±5.0)分钟,供肝修整时间(12.0±3.0)分钟,受体手术时间(45.0±5.5)分钟,无肝期(20.0±2.5)分钟,手术死亡31例,其中出血12例,肝下下腔静脉血栓8例,肝上下腔静脉回流不畅7例,袖套扭转或脱落4例.术后成活2天以上329例,成活率为91.4%.非干预组(非药物治疗组)1周存活率达86.5%. 结论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可作为肝移植实验可靠、稳定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提高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成功率的手术技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技巧。方法 在Kamada“二袖套法”基础上进行改良。获取供肝前阻断肝门血供 10min ,再灌注 10min ;分别经腹主动脉和门静脉对肝脏进行双重灌注 ;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 ,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 ,胆总管采用单管内支架胆管端端吻合法。结果 共施行大鼠原位肝移植 12 0次 ,手术成功率为 90 .8%。平均无肝期为 ( 2 1.0± 3.5 )min ,受体总手术时间为 ( 4 6 .0± 4 .5 )min ,1周生存率为 87.2 %。结论 良好的手术野暴露 ,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 ,精细的手术操作和配合有助于缩短受体无肝期及总手术时间和提高受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近期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大鼠原位肝移植术的近期并发症.方法:在Kamada等用袖套法吻合血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供体改经腹主动脉进行肝脏冷灌注,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胆总管采用单管内支架胆管端端吻合法,共施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术360次,供体手术时间为(31.2±5)min,受体手术时间为(45±5.5)min,无肝期为(20±2.5)min.结果:术后近期主要并发症有:出血12例,肝下下腔静脉血栓8例,袖套扭转或脱落4例,胆管梗阻3例.结论: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细致的手术操作是预防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先决条件.受体无肝期的长短是决定动物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大鼠原位肝移植(OLT)模型的技术改进方法,并观察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方法 将“二袖套法”大鼠肝移植技术进行了改进;并行SD→SD,SD→Wistar大鼠肝移植各30例,观察术后排斥情况。结果 全组肝移植手术无肝期约为15min。大鼠无手术死亡。SD-SD大鼠肝移植后3周内存活率为97%;SD→Wistar大鼠肝移植后8~15d死亡,组织病理学证实存在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结论 采用该改良大鼠肝移植方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移植大鼠的术后生存率。SD-Wistar大鼠的肝移植可作为较理想的研究肝移植排斥反应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豚鼠至大鼠异种原位肝移植中应用改进的肝下下腔静脉套管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豚鼠和SD大鼠各30只分别作为供、受体,并随机配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进的肝下下腔静脉套管进行肝下下腔静脉袖套管法吻合。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肝下下腔静脉袖套法吻合。比较两组的供肝切取时间(切、修肝时间)、受体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手术成功率、肝下下腔静脉袖套吻合口附近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生存时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供肝切取时间分别为(32.2±3.5)min、(45.4±5.7)min,修肝时间分别为(14.5±2.1)min、(9.2±1.8)min,切、修肝总时间分别为(46.7±4.8)min、(54.6±6.9)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受体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2.7±6.1)min、(53.2±6.5)min,无肝期分别为(16.8±2.1)min、(17.2±2.5)min,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3%、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肝下下腔静脉袖套吻合口附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成功的动物的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115±24)min、(95±29)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进的肝下下腔静脉套管方法进行豚鼠至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率高,可用于豚鼠至大鼠原位肝移植实验研究模型的制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移植法模型的术式改进方法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应用改良Harilara氏三袖套法-用袖套法吻合肝上下腔静脉(SVC),肝下下腔静脉(IVC)及门静脉(PV),应用塑料胆汁引汉支架行胆总管(BD)或胆囊胆总管吻合法重建胆道连续性,建立金黄地鼠至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结果:成功施行金黄地鼠至大鼠原位肝移植术21例,其中供肝手术36例,供体手术,血管袖套准备及受体手术时间分别为5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稳定的大鼠原位节段小肠移植模型.方法 供、受体均为雄性SD大鼠,各40只,采用供体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漏斗状袖片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Cuff套管袖套吻合.切除受体大部分小肠,供体小肠近、远端分别与受体残留小肠近、远端行端端吻合.结果 供体手术时间(40 ±5)min,受体手术时间(50 ±8) min.热缺血时间(5±2)min,冷缺血时间(15±5) min.动脉吻合时间(5±2)min,静脉吻合时间(4 ±2)min.90.0% (36/40)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10d.结论 该模型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模型成活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进的三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的效果。方法56只成年健康Wistar封闭群大鼠,供受体各28只,采用受体肝分步切除的三袖套法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供肝置入时先不切除受体肝,而是在吻合血管的过程中分步切除受体肝。结果本组行大鼠原位肝移植28例,无肝期平均11.2(7~13)min,手术成功率92.9%(26/28)。死亡2例,1例死于出血,1例因肝上下腔静脉套管扭曲、脱落死亡。1周存活率82.1%(23/28)。结论采用受体肝分步切除的三袖套法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可缩短无肝期,提高术后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直视下袖套法加套入式吻合大鼠全血供肝移植模型建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直视下应用套入式吻合方法重建大鼠移植肝的动脉血供。 方法 SD- SD大鼠肝移植30只,SD- Wistar大鼠肝移植5 0只。供体从腹腔干动脉开始分别结扎脾动脉、胃左动脉、胃右动脉及胃十二指肠动脉,保留肝固有动脉。以8- 0无损伤缝线作袖套法加套入式方法行供体的腹腔干动脉和受体的右肾动脉吻合,恢复移植肝动脉血供。 结果 无肝期最短13min,最长2 1min。套入式吻合肝动脉时间平均4 .0 0±1.31min;手术成功率96 .3% ;SD- SD大鼠成功2 9只,术后不使用免疫抑制剂均健康存活,最长目前已超过2个月。SD- Wistar大鼠成功4 8只,一般术后3~5 d出现急性排斥反应,不用免疫抑制剂于9d后死于排斥反应所致的肝功能衰竭。 结论 直视下袖套法加套入式吻合方法重建大鼠移植肝的动脉血供是一种稳定、可靠及易行的全血供肝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