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我科2005年1月~12月共收治恶性肿瘤骨转移、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疼痛病人28例,用依班膦酸钠为对照进行临床研究,以观察唑来膦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癌性骨痛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50例合并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阿米替林片25 mg/次,口服,1次/晚,以及唑来膦酸4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15 min,每4周1次,作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单用唑来膦酸治疗,用法与治疗组一致。2个以上疗程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6%)和临床获益率(96.2%)高于对照组(75.0%,9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好转;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阿米替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癌性骨痛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见于肿瘤晚期,骨转移的合并症包括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其中剧烈的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那些骨转移伴疼痛,因种种原因无法接受放疗、化疗、同位素治疗以及因口服镇痛药有困难或吗啡类止痛药成瘾无法按需给药、镇痛无策的癌症晚期全身状况很差的患者,应用双膦酸盐——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2011年1月期间资料完整的病例5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将8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双盲、双模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应用唑来膦酸4 mg静脉滴注,加局部放疗,共2周;对照组行单纯放疗;对治疗前、后的疼痛分级(VRS)、生活质量(QOL)、一般状况评分(KPS)、缓解率和加用止痛剂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药物的不良事件、血尿常规和生化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VRS及活动能力分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疼痛总缓解率为97.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能力改善率为87.5%和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QOL、K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有1例在输注唑来膦酸后出现轻度全身疼痛,约8 h后自行消失.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高、安全性好,是目前治疗骨转移癌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局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骨转移癌患者167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83例和研究组84例。对照组接受局部放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及WHOQOL-1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转移癌患者采取局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效果确切,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升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唑来膦酸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VAD方案化疗治疗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MM)骨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4例M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治疗组28例。对照组单用VAD方案化疗,治疗组接受唑来膦酸联合VAD化疗,比较两组的止痛疗效。结果对照组骨痛缓解显效2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61.54%。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9.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出现恶心、食欲下降,治疗组2例出现发热。结论唑来膦酸联合VAD方案化疗治疗初治的MM骨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总结使用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的方式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肿瘤科确诊治疗的8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有恶性肿瘤骨转性疼痛的患者给予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性疼痛,回顾性分析疼痛护理、用药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骨髓抑制护理和病理性骨折的预防及护理等多方面护理方式对患者治疗和预后的积极影响。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患者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对所有出院患者进行调查问卷评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提高,在院期间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达97.50%。结论:有针对性的对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用药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骨髓抑制护理和病理性骨折的预防及护理等多方面护理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疗养医学》2015,(6)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癌灶骨转移的效果。方法选取磐石市医院2012-09—2014-08收治的69例癌灶骨转移患者的资料,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放疗组和联合组,放疗组31例患者只进行骨转移部位放疗治疗,联合组38例在放疗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唑来膦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病灶缓解情况、骨病灶转移治疗情况以及毒副作用。结果放疗组有效率为74.2%;联合组有效率为92.1%,联合组患者骨病灶缓解情况优于放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CR、PR例数均高于放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4%,放疗组为38.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癌灶骨转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情况;以及研究唑来膦酸对骨代谢标记物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福建省立医院肿瘤内科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唑来膦酸每4周使用1次,每次4mg,共用5次。观察指标为:在唑来膦酸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分别对止痛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在唑来膦酸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分别对骨病灶疗效,骨代谢标志物ALP变化情况评估。结果通过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并在控制骨转移病灶上疗效确切。基线AL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其浓度与骨转移灶程度相关,其中小于3处骨转移者ALP与大于等于3处骨转移者ALP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ALP水平与疼痛强度中度相关,治疗4个月后ALP水平有所降低;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血钙无明显变化,治疗期间无骨相关事件发生。8例患者发生了2次可能与唑来膦酸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在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面,使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或生物靶向治疗是有效治疗方式之一,唑来膦酸止痛方面疗效确切,并有控制骨转移病灶作用,其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另骨代谢标志物ALP基线水平大部分高于正常值;基线ALP浓度与骨转移程度相关;与疼痛强度中度相关;在肺癌骨转移患者中ALP在病情变化、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疼痛是肿瘤患者常见、多发症状 ,而癌性骨痛是肿瘤疼痛的首位。由于疼痛始终困扰和折磨着患者 ,使其生活质量下降 ,因此 ,癌性骨痛的患者进行止痛治疗和护理及其重要。我科自 2 0 0 0年 2月~2 0 0 2年 4月收治肿瘤并骨转移患者 4 2例 ,均伴有中重度疼痛 ,采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4 2例患者均伴有骨转移。乳腺癌 18例 ,肺癌 16例 ,直肠癌 1例 ,鼻咽癌 3例 ,前列腺癌 2例 ,胰腺癌 2例 ;女 2 2例 ,男 2 0例 ;年龄 4 2岁~ 76岁 ,平均 5 5岁 ;单发性骨转移 9例 ,多发性骨转移 33例 ;… 相似文献
14.
《当代护士》2020,(7)
目的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就医的110例老年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均给予规范化癌痛护理。采用VAS、SAS、SDS、SF-36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癌性疼痛改善程度、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接受护理前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接受护理前评分,研究组患者以上评分结果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改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癌痛护理能明显减轻患者癌痛及负性心理,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早期应用唑来膦酸在改善其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9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TEC方案(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化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唑来膦酸4mg+生理盐水50mL,对照组给予帕米膦酸二钠60mg+生理盐水500mL,2组均每4周静脉滴注1次,共治疗3次。随访观察2组治疗后6个月骨相关事件(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发生率,并比较2组治疗后1、2a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发生率(8.9%、11.1%)低于对照组(26.7%、24.4%),治疗后1、2a复发率(11.1%、17.8%)低于对照组(31.1%、42.2%),治疗后1、2a生存率(40.0%、31.1%)高于对照组(28.9%、22.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早期应用唑来膦酸可降低复发率及骨相关事件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43-4544
研究分析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3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51例肺癌骨转移患者,依据患者的用药治疗类型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治疗中单用唑来膦酸治疗(26例),对照组治疗中单用帕米膦酸治疗(25例),观察分析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两组入选患者均通过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率评价分析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效率为84.62%(22/26),对照组为80.00%(20/2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两组入选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观察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进行治疗均能够获取良好的疗效,而唑来膦酸治疗中能将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减少,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临床护理杂志》2016,(5)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肺癌放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于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分别采用简明癌性疲乏评估量表、癌症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癌性疲乏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两组干预后无疲乏、重度疲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疲倦感、疼痛感及恶心呕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肺癌放疗患者提供个案管理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癌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治疗,观察组给予钙尔奇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两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及骨密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30. 85±6. 43) IU/L]、β-胶原分解片段[(0. 16±0. 05) ng/ml]、尿脱氧吡啶啉/肌酐[(2. 66±0. 78)μmol/L]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2. 85±0. 91) U/L]水平低于对照组[(54. 23±6. 87) IU/L、(0. 30±0. 02) ng/ml、(8. 62±1. 31)μmol/L、(3. 54±0. 67) U/L],降钙素[(2. 91±0. 66) ng/L]水平高于对照组[(2. 49±0. 7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第1~4腰椎骨密度[(0. 96±0. 14) g/cm2]和股骨颈骨密度[(0. 81±0. 11) g/cm2]均高于对照组[(0. 87±0. 12) g/cm2、(0. 73±0. 14) 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治疗可改善骨代谢,提高骨密度,效果高于单一使用钙尔奇治疗。 相似文献
19.
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转移是常见的癌肿转移部位,约占远处转移的50%。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最为常见。尽管不同作者报道的骨转移发生率不同,但通常为30%~85%不等。骨转移瘤引起的并发症包括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和骨髓功能抑制等。姑息性放射治疗为其首选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唑来膦酸+放疗)和对照组(单放组),其中治疗组16例,放疗同时给予唑采膦酸4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5—20min,1次/4周。对照组16例,单纯局部放疗。结果治疗组镇痛、生活质量改善、骨质修复率分别为87.50%、87.50%、56.25%,对照组分别为75.00%,62.50%、3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有明显提高镇痛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骨质修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