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按Bruce方案对52例冠心病、84例正常人和18例运动试验假阳性者进行平板运动心电图检查,测定运动前后QT离散度。结果:冠心病患者运动前的QTD和QTcd明显大于正常人,运动后的QTD和QTcd较运动前更明显增大,正常人QTD和QTcd运动前后无差别;运动试验阳性而静息状态心电图正常,QT离散度不大的冠心病患者,运动后QTD和QTcd明显增大;运动试验阳性而又无冠心病的所谓假阳性者,运动前后QTD和QTcd变化不明显。结论:QT离散度可能对心电图运动试验的冠心病的诊断有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按Bruce方案对52例冠心病、84例正常人和18例运动试验假阳性者进行平板运动心电图检查,测定运动前后QT离散度。结果:冠心病患者运动前的QTD和QTcd明显大于正常人,运动后的QTD和QTcd较运动前更明显增大,正常人QTD和QTcd运动前后无差别;运动试验阳性而静息状态心电图正常,QT离散度不大的冠心病患者,运动后QTD和QTcd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QTc间期离散度与缺血性ST段相关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运动试验前后QTc max和QTcd与缺血性ST段的关系。方法:冠心病组136例,运动试验阳性,对照组100例,运动试验阴性;测量和计算运动前后心电图QTcmax和QTcd,所测数据用配对t检验。结果;冠心病组运动后QTc max及QTcd明显延长;而对照组则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老年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治疗后QTc间期的变化,将老年AMI患者分为溶栓组(23例)和未溶栓组(25例),两组患者发病后QTc间期平均值均延长,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溶栓组溶栓后1日QTc间期明显延长,第2d达高峰后迅速缩短,而未溶栓组发病后1~3日QTc间期无明显变化,从发病第4d起缓慢缩短。溶栓所致的QTc间期延长可能于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有关。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QTc间期除溶栓后第2d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而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QTc间期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因此在评价老年AMI患者溶栓疗效时,比较QTc间期缩短的速度比单纯比较溶栓后某时间QTc间期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经美国Q4500型平板运动仪测试508例病人,然后采用半随机分组(正常组与阳性组),对比观察校正QT间期即用RR间距的平主根除实测的QT间期(QTc)与线性回归式校正QT间期即TQ+1.54(1-RR)(QTLc)在运动前、后的变化。结果正常组54你在运动前、后QTc与QTLc的算术平均数依从性很好,二者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前P〉0.05,运动后1′,P〉0.05,运动后3′,P〉0.05),阳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运动试验Q-Tc间期延长65例报告二院二部刘晓红,古丽华校部保健科沈佳禾近年来,许多学者注意到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后即刻心电图Q-Tc间期延长,并认为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1~4].据此我们观察了65名冠心病病人运动试验前后的Q-Tc间期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肌缺血对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比较17例平板运动试验阴性对照者与41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冠心病患者,运动前后(ST段最大下移时或最大负荷心率时)QTcd。结果 冠心病患者运动后诱发心肌缺血时QTcd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运动后QTcd相比亦明显增加(P〈0.01),冠心病患者运动后合并VA者较单纯心肌缺血QTcd增加明显(P〈0.05)。结论 心肌缺血可致Q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QTc离散度(QTcd)与冠心病变程度及并发严重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冠心病患者62例,依24h动态心电图资料,经冠脉造影后依其狭窄支数分为2支以上狭窄组与1支狭窄组。分别对每例12导联心电图测量其QTc离散度。结果: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组的QTcmax、QTcmin及QTcd较无心律失常组明显延长,呈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冠脉2支以上狭窄组QTcmax、QTcmin及QTcd较1支狭窄组显著延长,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QTc离散度是冠心病并发严重性心律失常及冠脉狭窄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采用平行随机单盲观察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给予生脉注射液(20例)和硝酸制剂治疗(20例)20天,计算治疗前后QTd和QTcd(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显著降低QTd和QTcd。  相似文献   

10.
ST段改变一直是平板运动试验 (ETT)判断心肌缺血的主要指标 ,但由于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 ,影响了ETT的应用。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全过程 ,当心肌缺血时 ,心肌复极异常 ,将导致QT间期的延长和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增大。本文收集 80例同期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患者 ,分析ETT前后ST段的变化、QTd及心率校正的QTd(QTcd) ,以探讨其不同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临床疑诊冠心病 (CAD)的住院患者 80例 ,以CAG结果分为两组。冠心…  相似文献   

11.
近年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QTc明显增大[1~3],QTc间期延长通常伴有复极不均一,容易导致恶习性室律失常,必须予以纠正。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塞伴QTc间期延长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后QTc及QTcd的变化及其抗恶性室律失常的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病人34例(经病史,心电图及心肌酶学而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而且所有病例QTc间期均>0.45s),男19例,女15例,年龄(56.6±8.9)岁(40~78岁),其中广泛前壁心梗12例,局限前壁9例,前间壁6例,下壁3例,前壁+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进一步评价改良QT间期方法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在56例受试者中采用食管心房调搏方法改变心室率HR,并测定心电图RR和QT间期,计算出Bazet'公式纠正的QTc和改良法测定的QTLc[QTLc=QT+0.154(1-RR)]。结果基础刺激130≥S1S1≥70次/分时,QTc与HR呈显著正相关(r=0.979,P<0.01),而QTLc则基本恒定与HR无相关(r=-0.0169,P>0.1),当S1S1>140次/分时,部分受试者出现房室文氏传导,QTLc和QTc与HR基本无相关性。结论在一定心室率范围前提下,QTLc基本不受HR影响,其临床应用于预测QT间期过长所致急性心律失常事件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准确性优于QTc。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血管血运重建后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管血运重建后对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65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球囊成形(PTCA)及冠状动脉搭桥(CABG)手术前后的24小时内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QTc、QTd及QTcd四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TCA及CABG后QT和QTc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而QTd和QTcd则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血管重建术后能显著减少冠心病患者的QTd,可能反映了部分顿抑或冬眠心肌的“复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陈国方  王乾君 《宁波医学》1998,10(6):253-254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与QTc离散度(QTcd)的关系。方法 分析30例经潘生丁试验核素心肌灌主显像证冠心病缺血患者的QTcd,以20例潘生丁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正常者作为对照,结果 冠心病组潘生丁试验前后QTcd均显著大于正常组(P〈0.001),冠心病组潘生丁试验后QTcd显著大于试验前(P〈0.05)结论 慢性或急性心肌缺血均可引渡以心肌复极不均一,导致QTcd增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运动对缺血性心脏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记录标准12导联ECG,分析平板运动试验前后未校正QT离散度(QTd)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结果运动试验阴性组(n=22)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无显著性差异(QTd:27.5±9.8ms对29.1±7.5ms,P>0.05;QTcd:32.7±9.4ms对37.9±10.8ms,P>0.05),而运动试验阳性组(n=21)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存在显著性差异(QTd:30.9±10.4ms对43.5±10.9ms,P<0.005;QTcd:34.7±12.2ms对59.9±15.0ms,P<0.001)。结论运动诱发的QT离散度增加可以作为心肌缺血的心电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糖尿病组72例,其中,合并冠心病38例,不合并冠心病34例。正常对照组35例,测量和计算各组12导联心电图QTRd,QTcd,所测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糖尿病合并主病组QTd,QTcd较未合并冠心病驵及对照组均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动态心电图对30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QT间期进行了个体和群体两个层次的动态分析,在一定的心率范围内,QT间期与RR间期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冠心病患者的回归斜率大于正常人回归斜率。用二段直线拟合方法,能消除过长RR间期对QT-RR线性关系的干扰。用此法求得的主回归线斜率能较好地区别正常人与冠心病患者,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为86.7%。  相似文献   

18.
QT间期极短型尖端扭转室速的发病机制探讨:附1例报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QT间期极短型尖端扭转室速的发病机制探讨──附1例报道傅勇,贾志梅,彭永文,梁晓光(第一临床学院循环内科)(第一临床学院心电图室)关键词尖端扭转;室速;短QT间期;触发活动;异搏定QT间期极短型尖端扭转室速(TdP)国内尚未见报道,本院遇到1例,结合...  相似文献   

19.
QT变量在诊断冠心病及其预后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QTc、JTc、QTa、QTr及QT/TQ在冠心病诊断及其预后中的价值,本文对146例正常人和9组病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QTc虽能反映心室复极异常,但不适于心室除极顺序异常者。JTc不仅能真实反映心室复极异常,而且也适用于心室除极正常和异常两种情况。QTa延长对诊断冠心病和判断心室复极较为敏感。静息状态下QT/TQ≥1.1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指导意义。若QTc、JTc、QTa、QT  相似文献   

20.
肥厚性心肌病心电图QTc间期与QT分散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测定了肥厚性心肌病患者32例,健康人40例的心电图QTc间期和Q-T间期变异(QT分散)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心肌病组QTc和QT分散到值均明显大于正常组(P〈0.001),而且随着病情加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提示QTc间期及QT分散是反映心肌复极信息较敏感且可靠的心电图指标,对心肌病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预后判定等都具有很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