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骨盆倾斜度异常是导致难产的一个原因,由于此类产妇骨盆外测量数值均正常,在头位难产中常被忽视。为提高分娩质量,减少难产的发生,我们通过在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使胎头沿产轴方向下降而经阴道分娩,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分娩体位取膀胱截石位 ,待产时取平卧位或侧卧位。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 ,常发生胎头下降困难 ,尤其是耻骨弓低、骨盆倾斜度大的产妇 ,易导致第二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 ,行产钳术结束分娩又增加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后大出血率。从1999年 1~ 12月 ,县中医院对住院分娩产妇 10 0例实施体位管理 ,使第二产程平均缩短 2 3分钟 ,难产发生率下降 10 .5% ,新生儿窒息率下降 5.80 % ,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下降 5.70 %。现报道如下。2 0 0例孕 37~ 4 2周的头位临产健康产妇自然临产 ,1998年 10 0例分娩产妇取膀胱截石位 (对照组 ) ,1999年 10 …  相似文献   

3.
骨盆倾斜异常是导致难产的一个原因,由于此类产妇骨盆外测量数值均正常,在头位难产中常被忽视.我们通过在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使胎头沿产轴方向下降而经阴道分娩,从而降低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骨盆倾斜度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当超出一定范围时,可阻碍胎头入盆、下降、内旋转等分娩机转,成为导致难产的因素。由于此类产妇骨盆外测量数值均正常,在头位难产中易被忽视而以“头盆不称”行剖宫产。我们采用在产程中通过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减少难产,对其产程进行观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骨盆倾斜度≥700的产妇2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0例。研究组在第一产程中采取半卧式,第二产程取膀胱截石位,双脚在产床两边的脚架上,使双侧髋,膝关节屈曲,大腿尽可能贴近腹部,外展。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研究组①会阴分娩成功本85%,对照组55.8%,差异显著(P<0.05)②产程时间:研究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34.8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49.8min。对照组第一产程平均时498.6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112.4min。两组对照(P<0.05)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均明显下降。结论:产程中采用改变产妇体位的方法纠正骨盆倾斜度,可有效地缩短产程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骨盆倾斜度过大80例助产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盆倾斜度过大可阻碍胎头衔接、下降、内旋转、俯曲等 ,此类产妇骨盆外测量数值均正常 ,在头位性难产中常被误诊为“头盆不称”而行剖宫产[1] ,为提高产科质量 ,减少难产及剖宫产的发生率 ,我们于 1 999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收治的骨盆倾斜度过大分娩产妇 80例采取产程中改变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 ,效果良好。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80例均为住院分娩产妇 ,均符合( 1 )骨盆倾斜度≥ 70 [2 ] ;( 2 )孕产妇腹壁松弛 ,子宫向前倾斜呈悬垂腹 ;( 3)背部腰骶椎交界处向内深凹 ,骶骨上翘 ;( 4 )腹部检查胎头有假骑跨现象 ;( 5 )耻骨联…  相似文献   

7.
异常分娩     
伽目肠7骨盆倾斜度与难产的关系/高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一2(X力,16(1).一49-50 作者试图通过在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使胎头沿产轴方向下降而经阴道分娩,从而降低剖宫产率。选择骨盆倾斜度井700的产妇3印例,第一产程指导研究组采取半卧位,第二产程采取膀肤截石位,宫缩时尽量屈镜、屈膝、使耻骨弓上抬,纠正骨盆倾斜度,利于胎头娩出。结果显示,研究组经阴道分娩者占86.7%,对照组阴道分娩者占56.7%,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产检验,P<0 .05)。对照组会阴裂伤率明显高于研究组,且会阴裂伤程度较为严重(P<0.05)。且研究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央监护系统应用于全产程监护中的作用.方法以2003年1至12月头位分娩产妇1104例实施全产程监护为观察组,2002年1月至12月头位分娩产妇1003例采用传统法听诊胎心,手触宫缩为对照组.结果应用中央监护系统使胎儿宫内窘迫的检出率增高,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剖宫产率上升.结论应用中央监护系统能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围生期质量,产科工作质量和产妇满意率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盆倾斜度过大产妇产时的临床表现和纠正机制。方法:①用骨盆倾斜度测量器测量骨盆倾斜度,选择骨盆、脊柱无畸形,头盆评分8分,枕前位、单胎90例,以正常产程图为观察标准,观察分娩全过程。②观察90例早孕至产前、产前至产后各期孕妇骨盆倾斜度变化。结果:当测量仪测量骨盆倾斜度≥53°(为倾斜度过大),发生率为7.8%,主要临床表现有:悬垂腹,跨耻征假阳性,胎头衔接困难或停滞,会阴重度裂伤。结论:骨盆倾斜度过大是由于腰骶角增大所致。分娩时胎轴压力线指向耻骨联合与骨盆轴不在一条直线上,造成胎头衔接困难或停滞。取膀胱截石位使腰骶角变小骨盆倾斜过大得到纠正,提高了阴道分娩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盆倾斜度异常产妇产程中的处理,包括产妇体位的处理及助产者手法处理。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分娩的骨盆倾斜度异常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无差异。结论及时正确处理骨盆倾斜度异常产妇的产程,可以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头位分娩的产程观察及护理对策干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产妇中选取100例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产妇均于临产后应用胎心电子监护仪进行全程监护,评估胎儿宫内情况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产科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分娩基本情况,并观察产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不同时间段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产时出血量较对照组均更低;观察组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10 min后的Apgar评分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带绕颈头位分娩时应对胎心进行监测,有效进行产程观察,同时加以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于改善母婴结局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耻骨联合长度及骨盆出口前后径与头位难产的关系。方法 :将患者分为头位难产组 116例和自然分娩组 116例 ,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腹壁厚度、耻骨联合长度、出口前后径等骨盆径线 ,详细记录产程并绘制产程图 ,记录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B超判断胎方位并测量胎儿双顶径。结果 :2组胎头衔接情况相似 ,头位难产组耻骨联合长度明显较自然分娩组长 ,相反 ,出口前后径则较小 ,其他各项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耻骨联合过长及出口前后径较小与头位难产有关 ,也应该考虑作为骨盆测量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子胎心监护与胎儿窘迫及剖宫产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38例胎儿窘迫在第二产程或未进入第二产程但不得不终止分娩前的胎心率图形,分析其中剖宫产、产钳助产的指征与胎心率图形、羊水、新生儿评分等之间的关系。结果:5例顺产,18例剖宫产中10例因头位难产,只有2例是胎心图形的原因。15例产钳分娩中8例头位难产,2例低新生儿评分者胎心图形均呈严重可变减速与晚期减速,分别因持枕后与持枕横以低位产钳分娩。无围产儿死亡。结论:常规使用电子胎心监护临床,能改善新生儿预后;在胎儿窘迫时是否剖宫产还是产程进展及羊水的性状有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项静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662-2663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产时体位对分娩有很大影响,我院通过对100例产妇分娩时体位助产发现体位助产可加速产程进展,减少新生儿窒息及难产的发生,现报告如下。1资料选择2003年6月至12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年龄23岁24岁、足月临产、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及并发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胎儿大小、身高、体重等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方法观察组:第一产程指导产妇取半坐卧位、坐位及站位来使胎儿重心向下的体位(破膜和先露高未入盆者除外),未进入活跃期前鼓励产妇下床活动,尽量减少平…  相似文献   

15.
耻骨联合长度及骨盆出口前后径与头位难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耻骨联合长度及骨盆出口前后径与头位难产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头位难产组116例和自然分娩组116例,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腹壁厚度、耻骨联合长度、出口前后径等骨盆径线,详细记录产程并绘制产程图,记录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B超判断胎方位并测量胎儿双顶径。结果:2组胎头衔接情况相似,头位难产组耻骨联合长度明显较自然分娩组长,相反,出口前后径则较小,其他各项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耻骨联合过长及出口前后径较小与头位难产有关,也应考虑作为骨盆测量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2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使用产科胎心监护系统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对照组为既往未行胎心监护产妇200例进行对比,观察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33例,新生儿窒息 10例;对照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11例,新生儿窒息 28例;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常规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可以及早发现胎儿窘迫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头位难产产妇的助产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8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96例头位难产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方法施行助产护理,观察组48例采取综合方法施行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剖宫产率、自然分娩分别为14.6%和52.1%,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为6.25%和10.4%;对照组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分别为39.6%和25.0%,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为20.8%和27.1%;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综合方法对头位难产产妇施行助产护理,有助于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黄宝珍 《吉林医学》2011,(7):1294-1295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胎心监护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旨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足月单胎头位分娩产妇89例,第二产程连续胎心监护至新生儿娩出为止,根据第二产程胎心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新生儿自然分娩率、阴道手术助产率和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的顺产率要低于对照组,而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羊水粪便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胎心监护在第二产程中连续监护可以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等,这对于提高产科的处理质量,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联合手转胎头在头位难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宜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胎方位异常引起的头位难产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单一组实施手转胎头方位法,联合组实施自由体位联合手转胎头法,比较2组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 联合组自然分娩成功率为93.33%,高于单一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单一组,且产后出血量少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位难产产妇实施自由体位联合手转胎头的效果良好,可促进自然分娩,缩短产程和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新生儿状况,并可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分娩期胎心异常与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捷 《当代医学》2010,16(18):116-117
目的探讨分娩期异常胎心监护与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方式抽取足月单胎头位分娩的产妇3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出现胎心监护异常128例(观察组)和胎心监护正常图形172例(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中顺产76例,阴道助产11例,剖宫产41例,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期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窘迫,为临床纠正胎儿宫内低氧提供可靠依据,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