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05-2011年西畴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腮腺炎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对西畴县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1年西畴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35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51/10万,无死亡病例.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47.26/10万,2008年发病率最低为7.57/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3-8月,占总发病数的58.54%,男女性别比为1.35∶1;1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发病占总发病数的91.32%;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占总发病数的89.08%.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危害西畴县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应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防治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2011年4月23日至5月5日,某部学兵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证实为流行性腮腺炎,经有关措施处置,疫情被迅速控制平息.现将本次疫情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累及的腺体与脏器之多不亚于风疹病毒,故可见多系统多器官的并发症.2003年以来,新疆木垒县人民医院陆续收治12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心肌损害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的非化脓性炎性反应、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1].为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特点,现对东南大学附属南京第二医院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1 5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楼瑞桃  陈丽平 《山东医药》2008,48(28):52-52
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多脏器损害,胰腺受累较常见,表现为腹痛,血、尿淀粉酶升高,血白细胞升高.1998年1月~2008年2月,我院共收治成人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18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新疆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病毒(mumps virus,MuV)分离株的基因特征.方法 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新疆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开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采集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咽拭子标本,检测MuV核酸、开展SH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鉴定基因型.结果 2016-2020年全疆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5 596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发病率为21.03/10万;2016-2019年每年5-6月和11一12月出现高峰,2020年未出现2次高峰;发病率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3.211,P<0.01);病例集中在5岁~组、平均发病率110.97/10万;学生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5.96%;病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哈密地区和昌吉回族自治州;2019年克拉玛依市从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中分离到1株MuV,为G基因型;基因亲缘关系显示,该病毒与辽宁省G基因型病毒接近.结论 2016-2020年新疆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薄弱地区和人群,仅克拉玛依市分离出MuV株;应加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监测.  相似文献   

7.
2008年6月11日湖北省房县某小学暴发了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经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截至7月30日疫情结束,共确诊流行性腮腺炎患者95例。流行性腮腺炎很容易在托幼机构或学校流行,因此应加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发现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8.
于虹  缪玉萍  党成霞 《地方病通报》2021,36(4):57-58,66
目的 了解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和乙型脑炎血清IgG抗体水平,评价疫苗免疫效果和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采集兰州市红古区362名健康人群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流行性腮腺炎和乙型脑炎血清IgG抗体.结果 2019年监测红古区健康人群362人,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95.58%,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274,P>0.05);乙型脑炎抗体阳性率为91.99%,5岁以下组较5岁以上组低,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926,P<0.05);不同性别人群流行性腮腺炎(x2=0.580)、乙型脑炎(x2=1.971)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人群流行性腮腺炎(x2=3.090)、乙型脑炎(x2=1.878)抗体阳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州市红古区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和乙型脑炎免疫状况良好,提高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加强查漏补种是控制疫苗相关疾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成人流行性腮腺炎12例分析阳泉铁路医院(045000)翟江涛流行性腮腺炎即“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发病较多,1~15岁儿童发病多见,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但近年来,成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也逐渐增多,兹将我院近3...  相似文献   

10.
耳穴贴压防治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献英  索俊生 《山东医药》2008,48(38):20-20
近10年来,我们采用耳穴贴压疗法防治流行性腮腺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流行性腮腺炎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应用悬液芯片法检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急性胰腺炎及单纯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血清IL-2、IL-4、IL-6、IL-8、IL-10、干扰素γ( 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数,速率法检测血尿淀粉酶及血脂肪酶。收集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发病24 h内行APACHEⅡ评分,48 h内行Ranson评分。结果 APACHEⅡ及Ranson评分结果显示急性胰腺炎患者均为轻症。流行性腮腺炎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血尿淀粉酶及血脂肪酶高于单纯流行性腮腺炎患者(P均<0.05)。结论血清高水平的IL-6、IL-8、TNF-α可能参与了流行性腮腺炎感染后急性胰腺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绵竹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该市2004-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8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606例,年均发病率23.86/10万;城区发病213例,农村发病393例,农村发病高于城区(χ2=11.50,P<0.01);男性发病356例、女性发病250例,男女比为1.42:1;发病时间以4-7月较多,占发病总数的48.18%,经园形分布法分析,发病高峰时点为5月5日;发病年龄以4~15岁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8.22%;职业以1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8.12%.结论 腮腺炎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应规范的开展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接种(以儿童、学生为主要接种对象),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是减缓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趋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373例脑脊液和脑电图改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373例脑脊液和脑电图改变张桂莲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传染病,常可并发脑膜脑炎。现将我院传染科1985~1992年7年间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373例的脑脊液和脑电图改变作一分析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295例,...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2月15日,新疆裕民县第二中学发生3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2月16日又报告5例,截止12月20日共发生35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根据患病学生的临床表现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裕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确认是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疆墨玉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各种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病例定义,对流行期间集中发病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人通过问卷、查病历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墨玉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年龄以6~11岁组小学生为多,占74.96%,男女之比1∶0.8。有典型临床症状的占57.34%,就医治疗者占25.35%,无1例有疫苗接种史。结论墨玉县人群对流行性腮腺炎普遍易感,疫情报告延迟,诊治不当等是造成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对心肌的影响,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我们对住院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进行了心肌酶谱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和分析探讨流行性腮腺炎与继发性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推测腮腺炎病毒感染致相关胰岛细胞损伤的机制。为疾病的控制提出有效的对策。患者以儿童居多,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预防是控制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继发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认识,做好预防性控制工作对于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06-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3年临渭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的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整理。结果临渭区2006-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年均发病率为16.93/10万,每年的3-6月和10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城区年均发病率33.53/10万,农村年均发病率为8.88/10万。15岁以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8.60%,学生占总病例数的73.73%,中小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计2起,占总病例数的14.63%。结论临渭区腮腺炎发病以学生为主,城区高于农村,因此要重点加强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疆乌苏地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规律,探讨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措施。方法对2011~2012年乌苏市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2年乌苏地区共报告腮腺炎病例886例,发病率分别为203.30/10万、143.86/10万,其中市区内发病297例,占全市病例总数的33.52%,发病率高于其他乡(场);发病年龄集中在0~15岁,占发病总数的70.09%,患病人群以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6.51%。结论校内传染源未及时隔离是造成乌苏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主要原因,加强校内晨检、教室通风、及时隔离患者、提高免疫接种率是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7年帕米尔高原腹地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方法对2007年报告和发现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利用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7年6月~2008年1月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诊断病例876例,罹患率为25.37‰,发病特点为春季无病例发生,其余3个季节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秋末冬初,发病年龄集中在5~15岁,占发病的92.47%,城区罹患率高于农牧区,分别为35.64‰和7.65‰,男女性别比为1.15:1,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学生和托幼儿童为高发人群,占94.41%,并发症发生率为1.83%。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已成为危害学生和托幼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发病明显高于计划免疫针对疾病,建议开展流行性腮腺炎免疫策略研究,制定合理、规范、科学的接种方案,并加以实施,以提高易感人群免疫水平,从根本上减少流行性腮腺炎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