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普胸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普胸手术中对循环、应激反应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普胸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和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组(研究组),每组15例。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研究组在全麻诱导前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给药测定麻醉平面并在术中定时追加局麻药,分别记录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切皮时、关胸时、气管拔管时血液动力学指标及清醒、气管拔管时间和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对照组MAP、HR在插管后及术中显著升高,至气管拔管时达到高峰,与麻醉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同期研究组与麻醉前比波动不明显(p>0.05);术后清醒及气管拔管时间对照组明显长于研究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躁动多于研究组。结论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病人普胸手术可减轻应激反应,循环状态稳定,减少全麻药用量,缩短苏醒、气管拔管时间,减少术后躁动,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胸科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进行单纯全麻,B组先行硬膜外麻醉后同时进行全麻;分别观察全麻诱导期、插管后、手术开始时、手术过程中、拔管时、拔管后,患者的HR、BP、SpO2等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于整个麻醉进程中HR、BP波动明显,术中全麻药用量大,拔管时间明显延长,患者应激反应差;B组在整个麻醉过程中HR、BP稳定,术中全麻药用量小,拔管及时,患者苏醒后反应好。结论:联合麻醉在开胸手术中患者HR、BP稳定,应激反应轻,对循环系统影响小,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有利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吴伟 《中外医疗》2011,30(2):44-44
目的研究2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胸科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进行单纯全麻,B组先行硬膜外麻醉后同时进行全麻;分别观察全麻诱导期、插管后、手术开始时、手术过程中、拔管时、拔管后,患者的HR、BP、SPO2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于整个麻醉进程中HR、BP波动明显,术中全麻药用量大,拔管时间明显延长,患者应激反应差;B组在整个麻醉过程中HR、BP稳定,术中全麻药用量小,拔管及时,患者苏醒后反应好。结论联合麻醉在开胸手术中患者HR、BP稳定,应激反应轻,对循环系统影响小,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有利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阻滞对全麻后病人苏醒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奕红  林高翔 《西部医学》2003,1(2):120-121
目的 了解全麻手术中觉醒的麻醉深度下 ,联合应用硬膜外麻醉对全麻术后病人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组为单纯全麻组 , 组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 组全凭静脉麻醉药量 , 组全麻药量减少。观察术后两组病人的苏醒时间。结果  组病人麻醉苏醒时间为 (5 9.95± 14 .4 2 )分钟 , 组病人麻醉苏醒时间(87.2 5± 2 7.2 0 )分钟。两组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由于硬外膜麻醉对伤口有镇痛作用 ,以及硬膜外麻醉与全麻有协同的镇静作用 ,在防止术中觉醒的麻醉深度下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后病人术后苏醒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5.
上腹手术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上腹手术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36例上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18例。两组连续监测诱导前、术中各组BP、HR、SpO2、ECG变化,记录用药剂量和术毕苏醒时间,观察患者术后有无躁动。结果两组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血压、心率比基础值均下降。A组12例仅间断吸入异氟醚,6例未吸入麻醉气体;B组手术过程中均吸入异氟醚。B组与A组比较,全麻用药剂量多,术后苏醒时间长(P〈0.05)。B组有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烦躁,经镇静镇痛处理后缓解,有3例出现恶心、呕吐。结论上腹手术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不仅全麻用药量少,苏醒迅速,而且麻醉平稳,术中循环稳定,还可以术后硬膜外镇痛,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提高盆腔手术病人在留置尿管期间的舒适度,探讨盆腔手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对147例盆腔手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时间进行了对比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四组:硬膜外麻醉前插管组、硬膜外麻醉后插管组、全麻前插管组、全麻后插管组。麻醉前插管组均在麻醉前3~5分钟留置尿管。麻醉后插管组:硬膜外麻醉在置入硬膜外导管并注药后3~10分钟后留置尿管、全麻在气管插管后留置尿管。结果:麻醉前插管病人术后舒适度较好,麻醉后插管病人术后舒适度较差。讨论:盆腔手术病人留置尿管最佳时机是麻醉前3~5分钟。  相似文献   

7.
黄玲  黄冰  潘灵辉  阮林  蒋英 《广西医学》2009,31(4):503-504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观察80例择期开胸手术病人,ASAⅠ-Ⅱ级,分为全麻+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组)和单纯全麻(对照组)各40例。除复合组于插管前先行T3/4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5%利多卡因3 ml,术中每45 min硬膜外追加1.5%利多卡因4 ml外,两组病人均在气管插管下行静脉复合麻醉,术前术中麻醉用药相同。结果对照组拔管前15、10、5 min,拔管时,拔管后1、5、10 min的收缩压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拔管前10、5 min,拔管时、拔管后1、5 min的舒张压显著高于术前水平,尤以拔管时,收缩压和舒张压达到最高值。复合组苏醒期恢复过程平稳,收缩压和舒张压、心率的各观察值均接近术前基础值,只在拔管时稍高于基础值,其中拔管后5、10 min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基础值略低。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能使手术结束后病人伤口无痛,没有明显的躁动、呛咳、挣扎表现,苏醒过程平稳,拔管时无明显的心血管反应,整个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复合浅全麻,单纯静脉全麻及骶管阻滞复合浅全麻等麻醉方式用于小儿下腹部以下手术的优缺点,观察骶管阻滞用于小儿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I级患儿,均为下腹部以下手术,分三组,A组为连续硬膜外阻滞复管浅全麻,B组为单纯静脉全麻,C组为骶管阻滞复合浅全麻。观察各组生命体征变化、牵拉反应、肌松及麻醉操作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结果A、C组患儿生命体征平稳,B组患儿生命体征波动大,B组患儿术中牵拉反应明显,肌肉不松弛。A、C组患儿肌松良好,镇痛完善。B组麻醉操作时间最短,但术后苏醒时间长,苏醒后述疼,哭闹,A组麻醉操作时间最长,A、C组术后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苏醒后安静。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影响,并对其护理的要点进行总结.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所收治的60例进行过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上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单纯的气管内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插管前后没有明显的生命体征变化,对照组患者在插管前后的生命体征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其生命体征较为稳定,护理人员在手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评估以及体温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GA)复合硬膜外麻醉(EA)对胸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和全麻药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普胸科手术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组Ⅰ为单纯全麻(GA)组,组Ⅱ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CEGA)组。术毕采用Steward测试法(Steward's test)对麻醉苏醒状况进行评估,记录术中依托咪酯、芬太尼、维库溴铵等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结果:组Ⅰ与组Ⅱ患者麻醉完全苏醒所需时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Ⅱ少于组Ⅰ;与组Ⅰ相比,组Ⅱ患者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全麻相比,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麻醉苏醒时间缩短,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复合全麻在中上腹部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靖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5):173-173,180
目的 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加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中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手术切口部位选择相应的棘突间隙进行穿刺并置管,给2%盐酸利多卡因作局麻药的试探剂量,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维持,在硬膜外阻滞范围能达到手术切口需要后,开始全麻诱导、插管.术中间断硬膜外给药,丙泊酚持续泵入,维库溴铵、芬太尼间断给入.结果 麻醉及手术过程中,病人血压、心率、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变化,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清醒快.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具有应激反应小、循环稳定、术野良好的肌肉松弛作用,镇痛完全,术后拔管快,效果确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胸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普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GA+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20例。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复合组在全麻诱导前先行胸段T4~5或T5~6硬膜外穿刺置管,给药测定麻醉平面同控制在T2~4~T8~10并在术中定时追加局麻药,分别记录麻醉前(T0)、插管后(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探查时(T3)、气管拔管时(T4)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清醒、气管拔管时间及全麻药的用量。结果GA+EA组各项指标各时间点变化不明显(P>0.05),而GA组则显著升高(P<0.01);术后清醒及气管拔管时间对照组明显长于GA+EA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GA组全麻药的用量明显多于GA+EA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术中应激反应明显减轻,循环功能相对稳定,麻醉用药量减少,苏醒快,缩短苏醒、气管拔管时间,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骶管阻滞复合浅全麻和单纯全麻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oave根治术的效果.方法:40例择期行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小儿,随机分A、B两组,每组20例.A组在骶管阻滞后进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B组行单纯全麻气管插管,记录麻醉后各时点的MAP、HR、SpO2、PETCO2变化情况;全麻药和肌松药的使用量、肌松效果、苏醒时间、苏醒期情况等.结果:与B组相比,A组血流动力学平稳,全麻药和肌松药使用量少,肌松满意,苏醒时间短,苏醒期不良反应少.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oave根治术中使用骶管阻滞复合浅全麻较单纯全麻具有镇痛完善、肌松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苏醒质量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林毅 《重庆医学》2005,34(4):538-539
目的比较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时对血流动力学、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情况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8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分为全麻组(A组)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A组采用氟芬合剂、依托咪脂和维库溴铵静脉注射诱导,芬太尼、氨氟醚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B组则先行T7~8硬膜外腔穿刺置管,观察无全脊髓麻醉征象和待阻滞平面出现后,采用与A组相同的方法诱导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方法同A组,但术中每隔1h经硬膜外导管间断给予1.5%利多卡因5ml.观察麻醉前、气管插管时、切皮时、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用药情况、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术后24h随访情况.结果(1)与全麻相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病人手术期平均动脉压、心率平稳,差异非常显著(P<0.01);(2)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少于全麻组,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1);(3)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病人术毕到疼痛开始时间比较长,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全麻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开胸手术优越于全麻.  相似文献   

15.
郭廷俊  周裕凯  汪青 《西部医学》2010,22(3):474-476
目的比较直肠癌手术病人单纯全麻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的效果。方法择期行直肠癌手术病人40例,年龄18~78岁,性别不限,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20):单纯全麻组(Q组)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EQ组)。两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Q组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EQ组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同时,间断硬膜外注射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维持麻醉;两组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术毕入PACU,Q组采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EQ组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记录瑞芬太尼、丙泊酚、肌松药和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记录VAS评分情况;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计算麻醉有关费用。结果与Q组比较,EQ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缩短,瑞芬太尼、丙泊酚、肌松药用量减少,麻醉总费用减少(P〈0.05)。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各时点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全麻相比,直肠癌手术病人硬膜外复合全麻药物用量少,术后苏醒快,术后早期镇痛效果好,且麻醉费用亦减少。  相似文献   

16.
周春莲  王军会  王惠琴 《浙江医学》2004,26(10):778-779
气管内插管及手术过程中伤害性刺激可引起机体的不良反应,为减轻这种不良反应常需较深的麻醉.为了评估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气管内插管及贲门癌开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我们于2003年2月至2004年1月对40例采用胸腹联合切口行贲门癌手术的病人作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谢力  刘洁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1172-1173
目的:探讨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寻找更为适合胃癌根治术的理想麻醉方式。方法:将68例ASAⅠ~Ⅱ级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术中用丙泊酚、芬太尼、阿曲库胺维持。观察组患者先行硬膜外麻醉,起效后行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术中用丙泊酚泵入维持。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全麻药用量、拔管时间及清醒时MAC及Steward苏醒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3min、手术1h、拔管时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清醒时MAC、Steward苏醒评分等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胃癌根治术,可减少插、拔管对患者的应激反应,全麻药用量少且循环功能稳定,并且术后苏醒快,拔管早,是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更为理想的一种复合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寻在基层医院建立一合适有效的补救不完善硬膜外麻醉的方法,为手术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手术条件。方法 47例手术中后期出现的硬膜外麻醉效果不完善患者,给予面罩内紧闭吸入异氟醚进行补救措施,并与既往改行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面罩内吸入异氟醚补救硬膜外麻醉,其镇痛完全、肌松充分,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稳定,而且节省费用。结论 面罩内吸醚是一在基层医院较安全有效的补救硬膜外麻醉不完善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在开胸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病人115例,ASAⅠ~Ⅲ级,随机分成硬膜外复合全麻组(A组)58例,单纯全麻组(B组)57例.A组选取T5~6或T6~7行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全麻诱导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4~6μg/kg,维库溴铵0.1mg/kg,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术中维持采用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 0.2%地卡因,根据麻醉深度调节安氟醚浓度.B组诱导同A组,维持采用安氟醚、芬太尼,两组均间断给予肌松剂.比较两组病人麻醉期间血压、心率的变化,麻醉药用量,术毕苏醒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拔管时血压、心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麻醉药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后苏醒时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麻用于开胸手术安全有效,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中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文娟 《海南医学》2003,14(4):27-27
目的:通过40例静脉复合胸段连硬膜外麻醉和静复合麻醉的病人,对比观察在术前,入室时,气管插管,手术切皮,术中,术毕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选择开胸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使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异丙酚/仙林静复合全麻。另一组全麻加胸段硬膜外,使用0.5%耐乐品和1%利卡因麻醉,术中监测ECG、HR、BP、SPO2。结果:全麻+硬膜外组与全麻组比较,血压胡术中1h,术拔除气管导管后有所下降。心率两组均表示比术前加快,但以全麻组明显。复合全麻组全麻用药少,苏醒快而且平稳,未出现烦躁不安,催醒药的使用亦减少而且全麻加硬外的病人可进行术后止痛,有利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