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MSCTGI)表现,评价并探讨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技术(MSCTGI)对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0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32例GIST患者的MSCTGI资料表现。结果 32例患者中,良性17例,恶性10例,交界性5例,无明显肠梗阻现象。病灶位于小肠14例,位于空肠8例,位于回肠5例,位于胃4例,位于空回肠交界处1例。局部均无淋巴结转移,转移到肝脏的4例,同时伴前腹壁转移1例。5例肿块长径≥5cm,密度多不均匀,可有囊变、坏死、出血等,增强不均匀强化,其中11例病理为高风险性;17例肿块长径<5cm的病灶中,大多中度均匀强化,其中13例为中度及以下危险性。多层螺旋CT显示肿块主要以腔外生长为主,大部分病灶边界清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密度欠均匀,多数有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持续强化。结论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能够准确定位,并且能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为临床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对于胃肠间质瘤危险程度的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肾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方法:对9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平滑肌肉瘤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均匀高密度肿块2例,高、低、等混杂密度,其内有坏死、囊变6例,表现为均匀等密度肿块1例。CT增强扫描肿块多呈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液化、坏死征象。结论:肿块较大,坏死、囊变明显及肿块内出血为肾平滑肌肉瘤的主要CT表现,但其影像学表现于肾癌相似,术前难以鉴别,最终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14例经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GIST的CT表现。方法:14例GIST中,良性6例,恶性8例。位于胃8例,小肠4例,结肠1例,肠系膜1例。肿块直径约(11.2±2.6)cm。位于消化道的13例中,腔外生长者9例(69.2%),腔内、外生长者4例(30.8%)。结果:CT检查者中,肿块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9例。增强后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10例。6例影像学随访检出复发4例,其中3例经口服STI-571治疗患者中2例观察到肿瘤缩小和液化,1例肿瘤增大。结论: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消化道来源的腔外生长肿块,伴有囊变、坏死或与消化道相通和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应考虑GIST可能。CT在GIST诊断和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和分析小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15例小肠间质瘤的MS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15例小肠间质瘤CT表现为:病变内生性生长3例,外生性生长11例,腔内外同时生长1例,其中良性3例,低度恶性3例,恶性9例。3例良性肿块CT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3例低度恶性及9例恶性恶性肿块直径大于4cm,密度不均匀,其内见坏死灶及囊变去,3例与肠腔相通,出现气液平,增强后瘤体内及瘤周见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小血管影,部分肿块侵犯邻近器官组织。结论 多层螺旋CT是小肠间质瘤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对其定位、定性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CT表现特征,评价多排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切除、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患者的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结果 肿瘤7例发生于胃,十二指肠3例,空肠4例,回肠3例,肠系膜1例,直肠2例。良性9例,肿块平均直径小于5cm,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多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均匀强化;恶性10例,肿块平均直径大于5.5cm,多呈分叶状生长,密度多不均匀,显著强化,其中腹腔播散1例,肠系膜淋巴结转移2例。潜在恶性1例。结论 MSCT能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其定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女性盆腔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MSCT对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结核的MSCT表现。结果 15例中MSCT上有7例形成盆腔软组织肿块,其中囊实性3例、囊性3例,实性1例,增强肿块呈轻-中度不均匀延迟强化;4例出现盆腔淋巴结肿大,增强呈不均匀环形强化;12例有盆腔积液;10例出现盆腔内脏器、网膜组织肿胀粘连;5例附件区出现斑点状钙化。15例中正确诊断12例,占80.0%。结论 女性盆腔结核的MSCT表现主要为盆-腹腔积液、盆腔内粘连及盆腔肿块,肿块增强呈轻-中等不均匀强化;盆腔积液常累及子宫直肠窝,部分可见盆腔淋巴结肿大及环状强化,MSCT对女性盆腔结核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小肠间质瘤的CT影像特点。结果单发者16例,多发者1例。其中良性4例,CT表现多为直径小于5 cm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均匀性强化;恶性13例,CT表现多为直径大于5 cm的不规则状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常出现坏死、囊变,增强扫描不均匀性强化。结论小肠间质瘤在CT影像上具有一定的特点。CT检查对小肠间质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曹会  薛小霞 《现代保健》2010,(30):133-134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平扫肿块均呈等、低、高低混杂密度影,17例显示有脂肪密度影,3例显示有高密度出血灶。增强扫描皮质期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低于正常肾实质,脂肪、坏死囊变、出血区无强化,分泌期肿块持续强化。结论CT能显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块内的脂肪成份,增强扫描能了解肿块的强化方式,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中胚层肾瘤(CMN)的CT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CMN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和病理特征。结果 8例均为单侧发病,呈膨胀性生长,与肾脏边界欠清晰;8例肿块均呈囊实性,密度混杂,内见坏死及囊变;4例见斑片状出血灶。增强扫描8例肿块均呈不均匀强化,内见囊性不强化区,6例瘤体内见迂曲、强化血管影,8例肿块均可见延迟强化及肿瘤周边环形强化。8例均未见钙化灶及淋巴结转移。结论 发生于小儿的CMN具有特定的影像学征象,总结其影像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有助于本病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D)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4例巨大CD的CT表现进行研究、分析。24例中,局限型透明血管型CD 23例、弥漫型CD 1例。结果24例CD,病变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较大的单发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边界多清楚锐利,直径3~15 cm。结论 CT平扫加增强扫描有助于对CD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CD肿块以动脉期显著强化和延迟期的持续强化为特征性表现;胸、腹部局限型CD以较大孤立性无坏死、出血肿物、均匀性明显强化、或中央伴有分支状钙化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MSCT在不典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调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3例有明确病理诊断的胃间质瘤患者影像资料,根据患者的病理诊断分为高度恶性组(12例)和低度恶性组(11例),记录两组瘤体部位、生长方式、大小、形态、边界、动脉期强化程度、溃疡、坏死囊变及钙化等情况,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入组的23例患者均为不典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其中带蒂游走3例,完全囊变型8例,交界区7例,不规则型5例。两组患者在肿瘤直径、中心液化坏死、强化程度、肿瘤形态及肿瘤边界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683,x2=10.145,x2=16.130,x2=19.326, x2=9.224;P<0.05)。结论:应用螺旋CT检查不典型GIST,可以根据影像特点对瘤体进行良、恶性的定性分析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在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2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CT表现:向胃肠道腔内、外生长或跨胃肠道壁生长的软组织肿,肿块密度均匀或混杂。增强后,良性肿块密度均匀,强化显著,恶性肿块,周边强化,内见液化坏死及囊边区域,部分可见溃疡形成。结论: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够反映肿瘤的特点,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准确定位,能够反映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肿瘤位于胃部4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3例;回肠2例.肿块直径<5.0 cm者4例;直径≥5.0 cm者8例.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2例;密度不均匀8例;囊实性混合2例.增强扫描均匀强化2例;呈不均匀强化10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2例;交界性3例;恶性7例.结论:对胃肠道间质瘤行CT检查有助于准确定位,发现肿块,判断肿瘤性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胃间质瘤患者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皆实现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50例胃间质瘤患者在实行螺旋CT后,主要的表现有:胃内出现软组织肿块的现象,肿块同时有向腔内或者胃腔内、外突出的趋势。在实施增强后,患者肿块强化相对明显,出现中心囊变及坏死的现象,周边强化明显。50例患者中,有20例为低度恶性胃间质瘤,有30例为高度恶性胃间质瘤。结论在胃间质瘤治疗中,螺旋CT的诊断价值比较高,可以准确地显示出患者胃间质瘤的具体部位及具体的形态,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SCT影像特征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s)病理危险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s患者的MSCT表现,分析肿瘤的发病年龄、部位、肿瘤最大径、形态、生长方式、囊变坏死、有无钙化、瘤周脂肪间隙、强化方式、瘤周或瘤内血管、强化峰值所在期、有无转移以及Ki-67增殖指数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之间关系。结果 120例病例中分别有极低度和低度危险55例,中度危险28例,高度危险37例。不同危险程度GISTs在病变的部位、肿瘤最大径、形态、生长方式、囊变坏死、瘤周脂肪间隙、强化方式、瘤周或瘤内血管以及强化峰值所在期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Ki-67增殖指数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而不同危险度的GISTs在病变有无钙化及CT平扫、增强扫描(三期)CT值、强化峰值、Ap、Vp、Dp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不同危险度的GISTs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存在差异,且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具有密切关系,对GISTs的诊断、临床治疗方案制订及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胃肠间质瘤( GIST)的多层螺旋CT和MRI表现,评价其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和MRI资料,其中10例行CT及MRI检查,8例只行CT检查.结果 18例GIST发生于胃9例,小肠5例,结肠及直肠4例;邻近组织器官侵犯4例.肿瘤多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7例向腔内生长,11例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平扫8例密度或信号均匀,10例不均匀,增强扫描7例均匀轻中度强化,11例不均匀明显延迟强化.10例行DWI检查,8例呈高信号,其中4例中心见低信号;2例呈等、低信号.结论 GIST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层螺旋CT及MRI检查能准确诊断GIST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对设计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或确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大于60岁34例,为老年组;年龄小于60岁26例,为非老年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给予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心电图改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19例患者(老年组患者11例,非老年组患者8例)57支血管进行常规冠脉造影和MSCT检查。结果:与非老年组患者相比,老年组患者在血糖、血压以及血脂方面出现异常,并且心悸、胸闷和胸痛的临床症状较为常见。老年组患者经MSCT检查发现26支血管狭窄和冠脉造影结果一致,其敏感性83%,特异性100%,阴性预测值95%,阳性预测值93%。冠脉造影和MSCT检查结果总体一致。结论:在控制患者心率前提下,采用MSCT检查方法作为诊断患者是否患冠心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直肠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恶性直肠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32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Miies’术13例,Dixon’19例。其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5%、56.3%。中位生存时间为54个月。CD117、CD34表达率分别为93.8%、84.4%。结论 CD117和CD34是确诊恶性直肠间质瘤最有价值的依据,恶性直肠间质瘤的治疗方法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2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平均年龄47岁,临床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妇科检查5例可见宫颈口或阴道内的赘生物,15例行宫腔诊刮送检病理确诊。镜下主要由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的肿瘤细胞组成,其间螺旋小动脉多见。免疫组化CD10、ER、PR常表达阳性,SMA、h-caldesmon、Desmon表达阴性。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子宫肉瘤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但临床发病率低且容易误诊,免疫组化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全子宫和双侧附件切除是其标准的手术方式,预后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某院收治的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53例小肠间质瘤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及诊治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3例SIST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贫血,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肿块,腹胀。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51/53),CD34阳性率(39/53)。该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4~60个月)。32例术后复发转移,11例复发转移患者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结论:小肠间质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诊断小肠间质瘤检出率较高;中高恶性度SIST较低恶性度者更容易复发转移;手术为该病目前最佳选择;甲磺酸伊马替尼对手术不能完全切除及术后复发转移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