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雷公藤T4,T7单体对大鼠生精细胞染色体和微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体内给药的方法,研究了雷公藤中抗生育有效化合物T4,T7在抗生育剂量下,对SD雄性大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形成的影响,大鼠口服T4抗生育剂量为每日80μg/kgT7为317μg/kg,10周后制片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染色体畸形平均值各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的生精细胞微核出现率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雷公藤中抗生育有效成分T4T7单 相似文献
2.
雷藤氯内酯和雷公藤内酯酮对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与微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雷藤氯内酯 (T4)和雷公藤内酯酮 (T7)对SD雄性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与微核的影响 ,了解其抗生育时的安全性。 方法 :雄性SD大鼠 ,随机分为用药组 (T4、T7)和阴性对照组 3组 ,每组 10只。用药组大鼠灌服抗生育剂量T4为 80 μg/ (kg·d)或T7为 317μg/ (kg·d) ,连续用药 10周后采用骨髓细胞染色体和微核制片方法进行分析 ,阴性对照组给等量的载体 (1%羧甲基纤维素钠 )。 结果 :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 ,3组之间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平均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骨髓细胞微核出现率差异也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提示抗生育剂量的T4和T7在对SD大鼠遗传学影响方面无明显的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单独使用醋酸甲孕酮 (MPA)、十一酸睾酮 (TU)和联合应用对雄性大鼠骨髓和生精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2 4只大鼠分组后 ,分别给予每月一次肌注MPA 75mg/kg、TU 2 5mg/kg及MPA 75mg/kg +TU 2 5mg/kg ;另以等体积植物油溶剂为对照 ,共 3个月。测定各组大鼠给药后骨髓与生精细胞微核率、精子计数与形态和生殖激素变化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大鼠促性腺激素和生精功能均明显抑制 (P <0 .0 5)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无明显升高 (P >0 .0 5) ;生精细胞微核率明显增加 (P <0 .0 5) ;附睾精子不仅数量下降 ,而且畸形率升高 (P <0 .0 5)。 结论 MPA或TU单独或联合使用对体细胞均无致突变性 ,而使生精细胞微核增加 ,这可能与其抑制生精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生精冲剂对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生精细胞凋亡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状况以及生精冲剂对其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抽出20只为对照组,其余按石津和彦改良法制成左精索静脉曲张大鼠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治疗组20只。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治疗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增加,这可能是影响生育力的机制之一;生精冲剂能够减少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对睾丸生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进而可提高睾丸的生殖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38例正常男性进行精液生精细胞染色体的直接低渗制备和G显带核型分析,成功率为68.4%,正常组中总畸变率为3.71%,不育男性中总畸变率分别为无精症组15.3%,少精症组6.5%,精索静脉曲张组6.25%,均较正常人组增加,在流产组中,染色体以数目畸变主。 相似文献
7.
8.
本研究观察了200例不育男性染色体异常及发生率,100例各职业不育男性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SCE),60例男性不育者淋巴细胞微核率及其分布。结果表明,200例男性不育者中,检出41例染色体异常者,异常率达20.5%,其中结构异常9例(占21.95%),数置异常32例(占78.05%)。男性不育组中SCE均值范围在6.85±1.48~12.11±3.02之间,而正常生育组在4.05±1.39~6.59±2.15之间;男性不育者SCE均值为8.88±1.95,显著高于正常生育组均值的4.98±0.96(P<0.05)。微核率在不育组中分布范围为0-10‰,正常对照组为0-3‰,不育组的平均微核率为2.65±2.68,和对照组均值(0.80±0.89)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10.
己烯雌酚摄入对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及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春期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摄入对SD(Sprague-Dawley)大鼠性成熟后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35d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DES 0.01、0.1、1.0、10.0μg/kg·d~(-1)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编码为BDa、BDb、BDc、BDd和BC组,每组n=6)。于青春期[出生后第36天(postnatal day 36,PND 36)至49d(PND 49)],实验组每日皮下注射相应剂量的DES,对照组仅注射溶媒。于大鼠性成熟后(PND 64)处死各组大鼠切取双侧睾丸,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在生精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Da组大鼠性成熟后生精细胞凋亡无明显变化,BDb、BDc和BDd 3组生精细胞凋亡增加,且随DES摄入剂量增加而有增加趋势。BC、BDa组生精细胞Bax相对弱表达而Bcl-2强表达,伴随DES摄入剂量增加,Bax表达逐渐增强而Bcl-2表达逐渐减弱,BDd组Bax强表达而Bcl-2弱表达。结论青春期较大剂量DES摄入可使大鼠性成熟后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增加,且随DES摄入剂量增加而有加强趋势。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参与青春期DES摄入所致的生精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多甙抑制大鼠精子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大鼠精子发生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成年雄性大鼠给予雷公藤多甙(16 mg/kg)灌胃,每日1次,在2及6周检测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可的松水平;光镜观察睾丸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凋亡通路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均无显著变化(P均>0.05);给药2周后精子数下降和畸形率上升(P<0.05),给药4和6周精子数下降和畸形率升高更显著(P<0.001);组织学检查给药组大鼠生精小管内各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数明显减少,生精细胞排列紊乱,原始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未见明显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生精小管内生精细胞凋亡显著增加(2周P<0.05,4和6周P<0.001)。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明显上调,Bcl-2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雷公藤对大鼠精子发生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增加生精细胞凋亡,导致精子计数下降,精子的畸形率升高。雷公藤多甙使睾丸Bax表达增加,与诱导生精细胞凋亡相关,可能是相关的信号通路之一。进一步研究雷公藤多甙作用的分子信号机制有助于今后降低剂量、减少毒副作用,探讨其作为一种安全的男性避孕药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评价雷公藤多苷(multi-glycoside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GTW)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纳入GTW治疗IMN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观察治疗后第6、12个月时蛋白尿缓解率、复发率,血白蛋白(Albumin,Alb)、血肌酐(SCr)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886例患者,随访第6个月时,GTW亚组总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第12个月时,GTW亚组总缓解率与完全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第6、12个月时,GTW联合钙调神经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亚组与CNI亚组缓解率相当(P0.05),GTM亚组与CNI亚组缓解率相当(P0.05),GTW与CNI比较完全缓解率及总缓解率疗效相当(P0.05),然而GTW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GTW组治疗后Alb上升(P0.05),SCr稳定(P0.05);与对照组比较,SCr与Alb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GTW亚组肝酶升高及月经紊乱的发生率偏高。结论 24 h尿蛋白定量4.0 g的IMN,单用GTW治疗有效,但起效较慢;24 h尿蛋白定量3.5 g时,GTW与CNI的临床缓解率相当,但复发率较低,GTW联合CNI治疗,可相应减少CNI用量,但需注意GTW治疗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育龄期妇女慎用。 相似文献
15.
大鼠睾丸白膜下注射12种昆明山海棠单体对其附睾尾精子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向Wistar大鼠睾丸白膜下注射从昆明山海棠乙醇提取物(TH_5)中分离而得的12种单体化合物进行抗生育活性初筛。结果表明,其中4种单体7HF、TH_3、TH_(17)和T_8能使大鼠附睾尾精子计数明显下降(P<0.01),最后,并讨论了这种初筛方法的可取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CD4+ CD25+调节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在脓毒症大鼠炎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1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CLP)组,采用改良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单核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HLA-DR)表达率、Treg细胞及TH17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白细胞介素(IL)-17炎性因子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1)伴随着脓毒症病情的发展,大鼠出现明显的免疫抑制,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30%,IL-10/TNF-α比值(27.41 ±7.04比6.63 ±2.60)明显增高(P<0.01).(2)术后96 h脓毒症大鼠Treg细胞[(11.91±3.88)%比(6.57±2.60)%,P<0.01]和Th17细胞[(5.14±0.29)%比(2.85±0.07)%,P<0.01]表达明显增高.(3)术后96 h脓毒症组前炎性细胞因子IL-6[(42.31±15.89) ng/L比(6.32 ±3.18) ng/L,P<0.01]、IL-10[(69.89 ±20.78) ng/L比(13.58±5.37) ng/L,P<0.01]、TNF-α[(5.03±3.10) ng/L比(2.77±1.10) ng/L,P<0.01]、TGF-β[(4.99±2.01) ng/L比(1.88±1.07) ng/L,P<0.01]、IL-17[(92.77±11.64) ng/L比(7.58±2.30) ng/L,P<0.01]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伴随着脓毒症病情的发展,大鼠出现明显的免疫抑制;在大鼠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及Th17细胞介导免疫激活反应同时存在;脓毒症细胞因子微环境变化可能是导致Treg细胞/Th17细胞失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方式修复猪Ⅲ度烧伤阴囊对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0只雄性贵州小型香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自然愈合组、皮瓣修复组、植皮修复组,每组为5只.正常对照组不致伤,将后3组猪阴囊制成Ⅲ度烧伤.自然愈合组创面不行特殊处理,任其自行愈合;皮瓣修复组取腹股沟皮瓣修复创面;植皮修复组取下腹部全厚皮修复创面.观察后3组猪伤后即刻及伤(术)后3个月阴囊外观;伤(术)后3个月,取后3组猪双侧睾丸标本,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同法观察或检测正常对照组猪以上指标.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 结果 (1)正常对照组猪阴囊皮肤有皱褶,具备收缩功能.其余3组猪阴囊烧伤后即刻呈皮革样改变,质硬.伤(术)后3个月,自然愈合组创面呈瘢痕愈合,睾丸被挤入腹股沟区;皮瓣修复组重建阴囊皮肤较厚,睾丸位于皮瓣内;植皮修复组重建阴囊皮肤薄,睾丸位于阴囊内.(2)正常对照组各级生精细胞排列规则,少量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凋亡;自然愈合组、皮瓣修复组、植皮修复组生精上皮变薄,大部分生精细胞凋亡,以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为主.自然愈合组、皮瓣修复组、植皮修复组、正常对照组生精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46.3±3.3)%、(40.9±3.5)%、(20.6±2.3)%、(7.5±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05.65,P<0.01).前3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3)自然愈合组、皮瓣修复组、植皮修复组、正常对照组的bcl-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52±5)%、(53±4)%、(64±5)%、(7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63,P<0.01).自然愈合组与皮瓣修复组该指标水平相近(P=0.66),均显著低于植皮修复组(P值均小于0.01). 结论 无论瘢痕化愈合还是用皮瓣移植或者植皮方式修复猪阴囊Ⅲ度烧伤创面,对生精功能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植皮修复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The antihyperglycaemic effect of kolaviron (KV), a biflavonoid from Garcinia kola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previous studie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KV (200 mg kg?1) on the antioxidant, hormonal and spermatogenic indices of alloxan‐diabetic male rats, and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MET) (30 mg kg?1) served as standard dru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KV and MET significantly (P < 0.05) decreased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of the diabetic rats. Also, untreated and MET‐treated diabetic groups had significantly (P < 0.05) lower body‐weight gain and relative weights of testes. In addition, epididymal sperm abnormalities were increased, whereas sperm count, motility, testicular protein and sialic acid were decreased in untreated diabetic group. Also, antioxidant parameters, reduced glutathione, catalase, superoxide dismutase,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were significantly (P < 0.05) reduced in the testes with a concomitant increase in lipid peroxidation in untreated diabetic group. Furthermore, untreated diabetic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P < 0.05) lower levels of testosterone, luteinising and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s relative to controls. Treatment with KV restored the relative weights of testes,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sperm and hormonal indices of the diabetic animal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role of KV to promote fertility in diabetic male rats by enhancing the hormonal and antioxidant status of the rats. 相似文献
19.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从人脐血中分离纯化间充质干细胞(MSC) ,观察其移植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细胞的存活、迁移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情况。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MSC移植组、单核细胞组和生理盐水组。移植后1、7、14、2 1、2 8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NSS)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检测5溴 2脱氧尿核苷(BrdU )标记的MSC细胞的存活、迁移及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的表达。结果 人脐血MSC细胞移植可显著提高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P <0 .0 5 )。移植的MSC细胞可在大鼠脑组织中存活,并向缺血区域迁移,11.67%MSC细胞表达GFAP ,3 .72 %MSC细胞表达NeuN。结论 人脐血中含有MSC细胞并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移植细胞可在大鼠脑缺血区域中存活、迁移并向星形胶质细胞或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