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晓梅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1):120-121
目的调查目前血站成分血手工制备人员发生职业危险的现状,探讨对策,减少危害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法,对17名参加成分血手工制备人员在2008年4月至2011年10月发生职业危险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直接接触血液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占26.56%,17名工作人员均多次发生此情况;针头刺伤比率不是最高,却是目前成分血手工制备人员面临的最危险的血液感染途径,其中92.31%发生于血浆病毒灭活耗材穿刺连接环节;噪音污染、冷链刺激、消毒威胁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危险因素。结论提高制备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科学规划科室建设,改善工作环境,做好对受伤人员的心理疏导,采用相对安全的制备方式,有利于减少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话招募无偿献机采成分血者的技巧,更好地满足临床机采血浆输注的需求。方法:对有过献全血经验符合再次献血者,利用其献血资料进行电话招募,然后与在固定捐血点和在流动采血车现场献血者的动员效果进行对比,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电话招募无偿献机采献成分血者,成功率明显高于现场动员的献血者。结论:在招募献机采成分血者的方法中,电话招募既方便又行之有效,这些年来基本满足了临床用成分血。  相似文献   

3.
张迎奇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5):832-8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后,我国输血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对血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血液质量是血站的生命,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也影响血站的声誉及生存,因此,保障血液质量是血站的根本所在。为了进一步确保血液质量,笔者根据多年在血站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成分输血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机采成分血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自2006年9月30日起,卫生部要求全国各级采供血机构机采成分血全部来自无偿捐献,这对一个月采集量在150~200个治疗量的血液中心来讲,实现机采成分血全部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难度非常大。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①过去建立起来的一支享有一定补贴的固定献  相似文献   

5.
血液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献血者、受血者的生命安全,采供血工作又被形象的称为血管对血管工作,血液安全至关重要,但作为一个成立较晚偏远地区的基层血站,最初的成立之时,对于血液安全的理解更多的是传染性指标的安全,最近几年,随着血液事业的快速发展与完善以及国家对血液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严,办法、规范的持续不断更新与细化,血液的污染指标、献血者与员工的安全与传染性指标一样受到重视,由此以来,过去主要用于临床的辅助检查、药物敏感试验中,以帮助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指导临床用药的微生物检验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采供血的质量控制中,经过本实验室近几年的努力,微生物检测的预防与监控已经应用到本血站的采供血的各个环节,为血站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依据,为血站的内部审核、质量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输入项.本血站的应用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血液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献血者、受血者的生命安全,采供血工作又被形象的称为血管对血管工作,血液安全至关重要,但作为一个成立较晚偏远地区的基层血站,最初的成立之时,对于血液安全的理解更多的是传染性指标的安全,最近几年,随着血液事业的快速发展与完善以及国家对血液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严,办法、规范的持续不断更新与细化,血液的污染指标、献血者与员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确保血液检测质量,有效避免输血传染疾病的发生。方法:依据《献血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建立适合的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血站实验室的一切活动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下运行,并定期对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持续改进,保证运行安全有效。结论:通过血站质量体系的建立,血站实验室一切活动有依据、有方法、有职责、有记录、可追溯,使得实验室管理安全、正规,真正起到为血液质量把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室内质量控制(IQC)是由实验室人员采用一系列方法,连续地评价本实验室工作的可靠程度,并确定报告能否发出,保证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措施。目前血站系统有许多检测项目如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均采用ELISA法。ELISA法灵敏度较高,但其影响因素较多,如实验环境、检测设备、人员素  相似文献   

9.
10.
邱彤 《当代医学》2021,27(16):164-165
目的 探究核酸检测技术在基层血站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基层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45520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核酸检测技术对志愿者血液进行筛查,分析和研究检测结果,分析本地区的酶免阴性核酸阳性标本感染特征,并比较核酸检出率的准确度.结果 47例患者为HBV-DNA阳性,阳性确认率为58.75%;HBV感染患者31例,感染率为88.57%.结论 在基层血站血液筛查中开展核酸检测技术,应用效果显著,血液筛查结果准确,值得在血液筛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分血在治疗产后大量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30例产后大量出血患者,分为两组,Ⅰ组是单纯产科因素,Ⅱ组合并激活凝血、纤溶、抗凝系统的疾病。统计分析两组总出血量、凝血功能异常发生时出血量及发生时间,各组血液成分应用比例。结果两组全部治愈。Ⅰ组当出血达一定量(3 000±400 mL)时,才发生凝血功能异常,Ⅱ组在出血的早期(出血量1 000±400 mL)即出现了凝血功能异常。结论产后大量出血时,应警惕凝血病的发生,早期输注血浆有助改善预后,合理使用成分血,对处理产后大量出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蒋春涛  陆红琼 《重庆医学》2006,35(11):995-996
自1998年我国正式实施〈献血法〉以后,标志着中国输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经过近年来输血医学界同仁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已经实现了从有偿,义务献血到无偿献血的平稳过度,显现出无偿献血的勃勃生机.但血液资源的紧张,血荒的发生又是全球面临的重要课题,基层血站也经受着同样的考验.抓好无偿献血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保证临床用血及用血安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作者就多年来如何做好无偿献血的组织宣传、队伍发展提出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基层血站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基层血站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意见,希望可以对基层血站质量控制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以保证供血质量。  相似文献   

14.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也不断发展,随着互联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社会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系统,被人们广泛应用,血站的工作也不例外。将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到血站的日常工作之中去,能够使血站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高,下面就信息管理系统在血站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成分血合理使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7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填写了临床输血申请单.其中全血输注的是对照组,而红细胞输注的是观察组.在结束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在接受输血治疗前后3h,两组患者均接受凝血常规检查及血常规检查,并检测及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且对比化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PLT、血红蛋白(Hb)、APTT、PT水平,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是两组患者在通过3h输血之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PLT显著较高(P<0.05),Hb水平对比无差异(P>0 05),而APTT、PT水平均较少,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治疗的过程中,针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合理使用红细胞输注,有益而无害,相较于全血输注,可一血多用,节约用血,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滕青 《当代医学》2014,(31):151-152
临床血液的管理不善会导致不合理输血和过度输血,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本研究探讨了通过建立一套涵盖血站和医院的区域临床输血管理系统,达到优化血站业务流程,使有限而宝贵的血液得到科学、安全、合理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破袋原因分析及对策,避免了血源的浪费,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的危险,提高了血液质量,为临床提供了高品质的血液.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基层血站血库的主要职能进行研究和阐述,强调血库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探讨如何对基层血站血库的记录管理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建设使输血医学事业发展得更好。让医学人文精神渗透到各个科室,提高各科室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增强血站凝聚力,职工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确保血液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力推动血站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使血站持续、快捷、健康地发展。随着血站管理者及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支有共同信念和理想的团队,其思想、观念、行为追求与血站发展的目标一致,自愿的投身到血站的各项工作中,为血站带来社会效益,保障全市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血站要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也离不开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技术人才,所以提高人文素质是培养优秀医务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血站开展丙氨酸转移酶(ALT)血液筛查的方法及结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20例自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分别进行ALT血液筛查,其中筛查结果合格有197例,设为对照组;筛查结果不合格而延缓献血者有23例,设为观察组,对两组2次献血的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梅毒、抗-HCV、HBsAg、ALT筛查的单独不合格率与总体不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抗-HIV筛查的不合格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站开展丙氨酸转移酶(ALT)血液筛查,能够有助于在系统血液检测前预防部分免疫检测的窗口期标本,以保障捐献血液的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