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肺不张三维适形放疗(3DCRT)时大体肿瘤靶区(GTV)的确定方法。方法对19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且CT检查合并肺不张患者,先后在同一体位和胸部热塑膜固定下行胸部CT—SIM扫描和胸部(全身)18F—FDGPET/CT检查,分别勾画大体肿瘤体积CT-GTV和18F-FDGPET/CT-GTV(PET-GTV),并由治疗计划系统给出GTV体积的具体数字加以比较。结果全部患者的CT—GTV和PET-GTV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3例患者的PET-GTV较CT—GTV增加20.1%(31.7cm^3),CT-GTV平均为144cm^3(129~156cm^3),PET-GTV平均为173cm^3(152~188cm^3);16例患者的PET-GTV较CT-GTV减少29%(27.2cm^3),CT-GTV平均为138cm^3(95~190cm^3),PET-GTV平均为126cm^3(60~160cm^3)(P〈0.05)。GTV的减少主要原因是PET显像除外了因肿瘤原因造成的肺不张,从而引起靶区范围的缩小,使靶区更加精确,且避免周围正常组织不必要的照射,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正常组织,显示3DCRT的优点。结论18F—FDGPET/CT显像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的肺不张组织与局部病变有一定的鉴别意义,提高了靶区定位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
CT灌注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区确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时靶区确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NSCLC患者,先后行胸部常规CT扫描及CT灌注成像扫描。根据成像勾画原发病灶范围,分别称为CT-GTV和CTPI-CTV,由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得出GTV具体数值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差别。CT-GTV平均为133.00cm^3(90~194cm^3),CTPI-CTV平均为106.60cm^3(67~152cm^3);CTPI-CTV较CT-GTV缩小19.8%(26.4cm^3)(P=0.00)。GTV减少的主要原因是CT灌注成像能辨别肺不张和肿瘤,因而可以减少肿瘤靶体积并且避免正常组织不必要的勾画。结论CT灌注成像在确定非小细胞肺癌3DCRT靶区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并由此提高了靶区定位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对合并肺不张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三维适形放疗时病变靶区确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4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NSCLC且其影像学检查伴有不同程度肺不张者,先后行胸部增强明扫描及胸部或全身FDGP盯肿瘤显像。根据扫描及显像结果勾画原发病灶范围,分别称为CT-GTV和PET-GTV,并由CMS治疗计划系统给出GTV体积的具体数值加以比较。结果 全部患者的CT-GTV与PET-GTV均有不同程度差别,其中1例患者PET-GTV较CT-GTV增加16.9%(22cm^3),CT-GTV为130cm3,PET-G11V为152cm^3;13例患者PET-GTV较CT-GTV平均减少20.4%(27.2cm^3),CT-GTV平均为133cm^3(90-180cm^3),PET-GTV平均为106cm^3(60—153cm^3)(P=0.000)。GTV的减少主要原因是PET显像除外了因肿瘤原因造成的肺不张,从而引起靶区范围的缩小,进而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主要是正常或不张的肺组织、脊髓及心血管)的不必要照射,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正常组织。结论 FDG PET在确定肺不张与局部病变相互关系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并由此提高了靶区定位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4.
郭红  王天禄  于洪 《中国肿瘤》2012,21(9):695-698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中增强CT定位对放疗计划参数的影响.[方法]对97例在CT定位下拟行根治性3D-CRT的NSCLC患者,分别以CT平扫图像、增强CT图像勾画大体肿瘤靶区 (GTVCT和GTVCT+),分别制定放疗计划.[结果]增强CT明显改变35例(36.1%)患者PTV和/或GTV.增强CT组与平扫CT组的计划参数GTV的体积(VGTV)、受照射量≥45Gy的食管占全食管体积的比例(VE45)和脊髓最大受照射剂量(S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利用增强CT定位能更加准确地确定靶区,据此制定3D-CRT 可更优的覆盖靶区,降低脊髓、食管的受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中治疗计划参数的影响.方法:对83例在PET/CT定位下拟行根治性3D-CRT的NSCLC患者,分别以CT图像和PET/CT融合图像勾画大体肿瘤靶区(GTVCT和GTVPET/CT),分别制定放疗计划,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PET/CT明显改变44例(53.01%)患者GTV或PTV,31例PTV和(或)GTV减小,13例PTV和(或)GTV增加.根据PET/CT和CT分别制定的放疗计划在VGTV、VE50、SCM和ES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00和0.002.结论:应用PET/CT制定NSCLC3D-CRT治疗计划可降低食管和脊髓的受照射剂量,从而有利于放疗剂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及精确放疗计划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Gong HY  Yu JM  Fu Z  Li BS  Li JB  Liu TH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54-57
目的 观察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分期和靶区勾画的作用,探讨PET/CT对其精确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 对拟行根治性放疗或手术治疗的58例确诊的NSCLC患者进行PET/CT检查。参照1997年WHO肺癌分期标准,判定PET/CT对NSCLC临床分期的影响,再分别以CT图像、PET/CT融合图像勾画大体靶区(GTV),以相同参数制定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选择GTV体积(V GTV)、受照量≥20Gy的肺占全肺体积的比例(V20)、平均全肺受照剂量(MLD)、肿瘤控制概率(TCP)、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脊髓受照剂量(Ds)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研究,评价两个计划的优劣,分析PET/CT对NSCLC精确放疗计划的影响。结果 PET/CT使21例(36.2%)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其中分期升高者14例,下降者7例,使16例(27.6%)的治疗计划因而发生改变,32例手术患者中,术后病理结果与PET/CT分期一致者29例,假阴性1例,假阳性2例;PET/CT分期的敏感性为96.9%,准确性为90.6%。由PET/CT与由CT制定的放疗计划的VGTV、V20和MLD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前者小于后者,而Ds、TCP、NTCP(左肺、右肺、皮肤、脊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对NSCLCS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高。应用PET/CT勾画靶区,在伴有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时可明显减小GTV,可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肺组织;PET/CT检测纵隔淋巴结敏感性较CT高,可避免靶区遗漏。PET/CT可明显减小V20和MLD,从而有效地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PET/CT可在保证Ds、TCP和NTCP符合临床要求的前提下,更精确地确定NSCLC放疗靶区和制定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对比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中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NSCLC患者90例进行CT检测,据其CT定位图像分别设计IMRT及3D-CRT两种计划。据放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IMRT组(n=45)及3D-CRT组(n=45),两种放疗计划的处方剂量均为64 Gy/32 f照射,并可满足靶区及关键器官的剂量要求。[结果] IMRT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13.33%)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28.89%)均显著性低于3D-CRT组的31.11%及53.33%(P<0.05),而两组间临床缓解率(RR)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3D-CRT组比较,IMRT组靶区剂量均匀性(HI)显著性降低(P<0.01),而靶区最大剂量(PTV Dmax)、靶区最小剂量(PTV Dmin)、靶区平均剂量(PTV Dmean)及靶区适形度(CI)显著性升高(P<0.01);与3D-CRT组比较,IMRT组肺V5显著性升高,而肺V20、肺V30及平均肺剂量(MLD)均显著性降低(P<0.01),两组间肺V10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3D-CRT组比较,IMRT组脊髓最受量(Dmax)、脊髓平均受量(Dmean)、心脏V35、食管V50及食管V60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IMRT与3D-CRT对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相近,但IMRT计划靶区剂量分布更加合理,可在提高靶区剂量的同时,减轻放疗的毒副作用,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8.
准确勾画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生物靶区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有重要的作用。PET、SPECT等功能显像以及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为准确定位NSCLC生物靶区提供了可能。本文综述了功能影像技术在NSCLC的应用,并对各种功能显像的现状进行阐明,同时展望了功能影像在非小细胞肺癌生物靶区确定和适形调强放疗中的前景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ET-CT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分期的诊断及其融合图像下勾画靶区对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 对13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同一体位分别进行增强CT和PET同机扫描,图像重建后传输至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进行自动图像融合。PET-CT下诊断患者的分期;分别在CT、PET-CT融合图像上勾画靶区,设计放疗计划。患者均采用5野调强放疗,常规处方剂量60Gy/30f。比较两个计划的V20、全肺平均受量(MLD)、心脏平均受量、脊髓最大受量。结果 5例患者分期改变:3例升高,2例下降;CT下勾画靶区GTV、PTV分别为(159.35±84.44)cm3 、(442.12±172.57)cm3,显著高于PET-CT下勾画的GTV和PTV[(148.22±75.08)cm3 、(428.64±157.91)cm3]; PET CT下计划的全肺V20、MLD、心脏平均受量、脊髓最大受量等各项剂量学参数均优于CT下的计划(P<0.05)。结论 PET-CT较CT更有利于局部晚期NSCLC放疗靶区的勾画,可以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8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肺门纵隔淋巴结累及野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54例,术前3~5 d内行18FDG PET.CT常规全身显像和胸部延迟显像,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根据常规显像和双时相显像结果勾画的淋巴结累及野放疗靶区的不同.结果 肺门淋巴结靶区39%患者GTV常规与GTV病理一致,57%患者GTV双时相与GTV病理一致;AGTV1(GTV常规-GTV病理)=32.64 cm3,AGTV2(GTV双时相-GTV病理)=22.57 cm3,后者比前者变化少(u=519.00,P=0.023).纵隔淋巴结靶区56%患者GTV常规与GTV病理一致,67%患者GTV双时相与GTV病理一致;ΔGTV1=22.85 cm3,ΔGTV2=20.95 cm3,后者与前者变化相似(u=397.50,P=0.616).结论 根据18FDG PET-CT双时相显像结果勾画的NSCLC肺门纵隔转移性淋巴结靶区更接近于根据病理结果勾画的靶区,双时相显像较常规显像能更好地指导淋巴结累及野靶区的勾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加量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优势。方法:21例非小细胞肺癌,CT模拟机定位,输入TPS(Pinnacle^3 7.4/7.6),勾画GTV1,先常规或三维适形放疗30Gy/15F~50Gy/25F,第2次CT定位,勾画GTV2,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至66Gy/33F~70Gy/35F。结果:GTV2与GTVl相比,平均缩小比例39.5%,13例大于40%。近期疗效:CR19.0%,PR71.4%,NC9.5%,总有效率(CR+PR)90.5%,1年生存率85.7%。早期放射性肺损伤:1级13例(61.9%),2级6例(28.6%),3级2例(9.5%)。放射性食管炎:1级15例(71.4%),2级6例(28.6%)。后期放射肺纤维化:0级2例(9.5%),1级15例(71.4%),2级4例(19.0%)。结论:三维适形加量放射治疗NSCLC过程中,肿瘤平均退缩比例为39.5%,再次重新勾画GTV并加量,可以有效地减少治疗范围,提高靶区剂量,降低放射治疗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杨燕光  王金云  张珏 《中国肿瘤》2014,23(10):873-877
[目的]分析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及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02例,其中52例采用3D-CRT,50例采用IMRT治疗,处方剂量PTV:56~64Gy/28~33次,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选择其中10例患者的CT定位图像,分别设计IMRT和3D-CRT计划,给予DT:64Gy/32f照射,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2种治疗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结果]10例IMRT计划中肺的V20、V30及肺平均剂量低于3D-CRT,而V5高于3D-CRT计划(P〈0.05),V10无差异(P〉0.05)。IMRT的靶区适形指数(CI)和靶区均匀指数(HI)均优于3D-CRT(P〈0.05),IMRT计划中脊髓的最大剂量(Dmax)较3D-CRT低(P〈0.05)。IMRT组与3DCRT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0%、46.0%、28.0%和76.9%、36.5%、19.2%,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2个月和18个月(P〉0.05),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0.0%、34.0%、16.0%和63.5%、25.0%、9.6%,中位PFS分别为18个月和16个月(P〉0.05)。同步放化疗患者1、2、3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0.5%、71.4%、47.6%和85.7%、52.3%、33.3%,与序贯化放疗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IMRT组与3D-CRT组的近期疗效分别为76.0%、55.8%(P〈0.05),急性放疗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调强放射治疗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调强放射治疗的计划可以提高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性,同时降低危及器官的剂量。  相似文献   

13.
随放疗技术发展三维适形放疗已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靶区勾画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放疗效果及放疗反应的发生情况。笔者对48例NSCLC行18FDG PET-CT检查,比较利用单纯CT与PET-CT勾画靶区范围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ET—CT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分期与治疗方案的影响和PET/CT所确定的靶区(GTV)与病理学肿瘤大小的关系。方法2006年3月一2008年7月间37例接受手术或放疗的NSCLC患者,根据PET/CT检查结果,21例患者进入手术组(有手术指征),16例患者进入放疗组(无手术指征),手术组术前在PET/CT图像上确定肿瘤在冠状轴(x轴)、矢状轴(Y轴)、长轴(z轴)三维径线上的大小,术后病理检查,确定肿瘤在X、Y、Z轴上的大小;TNM分期分别用CT、PET/CT分期与病理学分期。放疗组分别在PET/CT和CT横断图像上勾画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GTV,软件自动运算PET/CT和模拟定位增强CT所勾画靶区的体积。结果19例(51.4%)的TNM分期在PET/CT检查后发生改变;12例(37.8%)的治疗方案因而发生变化。CT、PET/CT、病理确定的原发灶大小在X、Y轴上无显著差异(P值〉0.05),Z轴上有显著差异(P值〈0.05);放疗组16例患者中,PET/CT所勾画的GTVPET〉GTVCT者共4例,因为PET/CT发现不符合CT诊断标准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灶。GTVPET〈GTVCT者共7例,主要是因为PET/CT排除了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结论PET/CT检查对分期与治疗方案的影响较大,PET/CT与病理学的肿瘤大小基本一致,PET/CT所确定的肿瘤大小可以作为病理学的GTV,勾画非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区PET/CT优于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癌应用常规放疗(CTP)与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P)的剂量分布,比较分析3D-CRT的优势。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间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肺癌患者,均采用美国RAHD 3D-CRT计划系统设计CTP和3D-CRT计划治疗,观察CTP及3D-CRT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3D-CRT 90%等剂量线包绕靶区大体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CTV)和计划靶区(PTV)明显大于CTP,两种放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处方剂量下,3D-CRT CTV最大剂量和最小剂量明显低于CTP,平均剂量和95%体积剂量明显高于CTP,两种放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RT 90%等剂量线包绕肺和心脏体积明显小于CTP,两种放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RT 90%等剂量线包绕食管体积略小于CTP,两种放疗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全肺照剂量V20、V30和平均肺剂量(MLD)与CTP大致相同,两种放疗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脊髓照射最大剂量和心脏1/3体积照剂量明显低于CTP,两种放疗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RT食管照射最大剂量略高于CTP,两种放疗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靶区适形指数和靶区均匀性指数明显高于CTP,两种放疗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3D-CRT可有效提高肺癌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降低正常组织器官受照剂量,与CTP比较具有明显的剂量学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3D-CRT和IMRT计划,评价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方法]病理证实的8例Ⅲa期完全手术切除NSCLC进入该研究,每例病例均设计3个放疗计划,包括常规3D-CRT、优化3D-CRT和IMRT计划。处方剂量50Gy,不作不均质组织剂量校正,依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和等剂量曲线评价各治疗计划。[结果]与常规3D-CRT相比,IMRT有更好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更高的平均剂量。常规3D-CRT、优化3D-CRT和IMRT平均适形指数分别为0.30、0.42和0.43;平均双肺V20分别为23.7%、23.4%和19.2%;平均食管V50分别为32.2%、31.1%和27.6%;全周食管剂量〉50Gy的长度分别为3.5cm、3.3cm和2.9cm。[结论]IMRT在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保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适形放疗(IMRT)中应用PET-CT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对靶体积及正常肺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30例临床分期为ⅢA、ⅢB期的初治NSCLC患者,分别依据单纯增强CT图像和同一固定体位下PET-CT与CT融合后的图像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分别比较两种影像资料下所勾画的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PTV)体积;在PTV的处方剂量达60 Gy/30次时,比较两组放疗计划中双肺的肺受照5 Gy以上剂量的肺体积(V5)、肺受照20 Gy以上剂量的肺体积(V20)及肺受照射的平均剂量(MLD)。结果 30例患者在PET-CT融合组中勾画的GTV体积为(248.39±94.80)cm3,低于单纯CT组的(311.22±99.16)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TV的基础上外扩得到PTV,30例患者在PET-CT融合组中的PTV体积为(356.68±92.73)cm3,低于单纯CT组的(433.58±107.89)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V处方剂量达到60 Gy/30次时,30例患者在PET-CT融合组中双肺V5、V20、MLD分别为(51.26±10.50)%、(25.71±5.17)%、(1595.27±148.24)cGy,均低于单纯CT组的(56.41±9.55)%、(29.09±4.10)%、(1693.59±100.60)c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ET-CT融合图像勾画靶区能提高靶区勾画的精确性,改善靶体积并降低正常肺组织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肿瘤靶体积大小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8月-2004年12月行三维适形放疗的72例Ⅲ期NSCLC患者资料。其中,ⅢA期29例、ⅢB期43例。单纯放疗32例、放疗联合化疗40例;采用前程常规+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者28例、全程三维适形放疗者44例;中位等效生物剂量6625cGy(范围5000-7800cGy)。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计算肿瘤靶体积(GTV)、临床靶体积(CTV)、计划靶体积(PTV)。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采用RTOG标准评价。结果随访5年,随访率95.8%。放疗后CR14例、PR42例、SD16例,1、3、5年总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5.8%、15.3%、10.5%和10.2月。按照GTV中位值155cm^2分为两组,只有GTV〉155cm。组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高(P〈0.05);而性别、年龄、T、N、TNM、等效生物剂量、照射方式、化疗、近期疗效和放射性食管炎,两组间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TV≤155cm^2和〉155cm’放疗后1、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1.1%、19.4%、16.2%、17月和30.6%、11.1%、4.2%、9月(X^2=5.16,P=0.023)。CTV和PTV按照中位值分两组,两组间生存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GTV、CTV、PTV、近期疗效(CR+PR/SD)与预后生存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TV和近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靶体积大小是影响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预后的重要因素,近期疗效也影响预后生存。  相似文献   

19.
三维适形放疗(3DCRT)能够提高治疗比,使非小细胞肺癌(NSCLC)局部控制率的提高成为可能.在三维适形放疗中靶区的确定是重要的一步.目前临床医师在CT图像上逐层勾画肿瘤体积(GTV),根据对肿瘤生物学的了解及临床经验在GTV外周加一定边界以包括亚临床浸润病灶构成临床靶体积(CTV),并根据肿瘤部位及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呼吸动度、摆位误差等不确定因素在CTV外加0.5 cm~2 cm的边界构成计划靶体积(PTV).CTV、PTV的范围尚无统一标准.现综述靶区确定方面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0.
三维适形放疗(3DCRT)能够提高治疗比,使非小细胞肺癌(NSCLC)局部控制率的提高成为可能。在三维适形放疗中靶区的确定是重要的一步。目前临床医师在CT图像上逐层勾画肿瘤体积(GTV),根据对肿瘤生物学的了解及临床经验在GTV外周加一定边界以包括亚,临床浸润病灶构成临床靶体积(CTV),并根据肿瘤部位及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呼吸动度、摆位误差等不确定因素在CTV外加0.5cm~2cm的边界构成计划靶体积(PTV)。CTV、PTV的范围尚无统一标准。现综述靶区确定方面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