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整体护理的推广应用,如何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护理研究者一直探讨的问题。我科自2006年1月起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将病房所有床位平均分给全科护士,实施责任到护“一对一”的临床护理模式。在护患沟通、增加患者满意度、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及健康教育临床效果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方法1.1管理方法我科有40张病床,临床护士12名,将所有床位平均分给全科护士,除护士长和主班护士不管床外,还有10名,设组长2名,各带4名护士,我科病房均为3人间。年资低于5年的护士…  相似文献   

2.
我科从 2 0 0 0年 11月起 ,在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基础上推出了“病人选护士”这一新举措 ,病人满意率明显上升 ,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现介绍如下。1 准备阶段制定外三科“病人选护士”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设计制作了入院病人宣传卡、出院病人反馈表、护理组长对管床护士考核表 ,管床护士对护理组长评价表等。2 操作模式人员及床位的分配 :将病区 46张病床分设为 2个护理大组 ,各设 1个护理组长 ,管床护士若干 ,2个组轮流收病人。入院前 2d的病人由指定护士分管 ,负责病人的病史采集、提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并完成病人的护…  相似文献   

3.
庄丽 《现代护理》1998,4(10):50-51
自1995年我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病房试点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逐渐成型而在全院展开。各科室根据病种的不同及护理人员的数量已形成自己的模式。而且充分发挥了整体护理的优越性、实用性。得到了病人的好评,医生及病人家属的认可。1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1.1分组护理,设立责任护士我科共有床位69张,护士26人。设立7个护理小组。除监护小组6张病床由5名护士组成,设立1名责任护士外,其余63张病床分成6小组设立6名责任护士。每人负责9~12张病床。全体护士共同参与倒夜班,责任护士相对固定。1.2设立护理秘书责任护士每日要…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为病人和家属提供健康指导和有关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的信息 ,适应整体化护理的需求 ,我科坚持对新入院病人进行小查房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1 方法  每天早晨和住院总医师沟通 ,确定入院病人数 ,保证出院病人在上午办完出院手续 ,15 :0 0前接收新入院病人 (急诊入院者例外 ) ,完成入院评估、护理查体、书写护理记录。 16:0 0~ 16:3 0留一名治疗护士值班 ,其余护士由护士长带领 ,进行护理小查房(护士长不在时 ,由护理班护士带领 )。首先由接诊护士汇报病情 (一般是护理班护士 ) ,根据病情进行…  相似文献   

5.
实施按职上岗及连续夜班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对护理人员进行工作排班 ,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利用 ,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和整体护理的开展和发展。我科借鉴国内外多家医院的经验 ,于 2 0 0 0年开始在全院率先实施按职上岗及连续夜班制的排班模式 ,收到较好的效果。1 排班方式1 1 责任班排班方法我科床位编制 2 2张 ,分二个责任组 ,由二名总责任护士负责 ,连续上三个月的责任班。1 2 夜班排班方法夜班要求连续上四个 ,其中两个上夜 ,两个下夜 ,每月由 4~ 5名护理人员承担夜班工作。1 3 按年资、按职称排班高年资、高职称护理人员主要被安排轮流上责任班 ,以专科护…  相似文献   

6.
连续性排班与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实行APN(早中晚)连续性排班和护士分层级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合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将我科13名护理人员,按职称、工作年限、个人能力、新老搭配的原则分成3个班,即A班(上午班)、P班(下午班)、N班(夜班),通过护理部和质量控制小组检查与满意度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结果:分层级连续性排班与传统排班模式相比,护理质控缺陷、病人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管理,合理利用有限人力资源,能激发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增强各级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及整体护理水平,改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科新护士的培训带教方式,使新护士尽快适应新环境。方法对2008年新人科的9名护士实施小组协作式护理查房。对查房效果进行评价,并与传统查房模式进行比较。结果护士对小组协作式护理查房的认可程度高于传统查房模式(X^2=23.72,P=0.000);小组协作式护理查房评分高于对照组(t=5.13,P=0.000);病人认为从小组协作式护理查房中获益更多。结论小组协作式护理查房能提高血液科新护士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8.
建立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诊断为核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护理模式。我科学习日本综合责任制及全程优质服务的护理模式后,结合具体情况,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现介绍如下。1人员组织结构我科是呼吸消化科,开放床位46张,护士14人。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5名,护士8名。将护士分成两大组,每大组组长由护理系毕业的护师担任,不上夜班,相对固定,单独分管4张床位,并利用岗位查房形式指导本大组护士运用护理程序解决病人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每大组又分两小组,共四组,即A、B、C、D组。…  相似文献   

9.
整体护理是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来考虑病人的健康,我科开展整体化护理二年来收到满意效果。1整体化护理步骤1.且由我院护理部主任对全院护士进行护理新概念、新理论和护理程序授课讲解,护士长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对整体护理新观念进行具体指导,与护士共同制定护理、标准护理计划、标准宣传计划和修改护理表格。1.2目前,我科30张床位,配备护士长五名、办公室护士1名、,总务护士直名、分2组进行整体化护理,每组匕张床,每组1名组长和2名责任护士,每天病人数的分配由办公室护士根据病情、各组空床数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专业护理小组对神经外科专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神经外科临床护理特点及需求,成立专业护理小组。专业护理小组由医院护理部前期培养的专业护士担任组长,配备7名科室护士组成(7名护士中必须包含各能级护士,包括N1级、N2级、N3级护士至少1人),依据医院信息科病区护理工作量数据统计结果,优先成立静脉输液专业小组和糖尿病专业小组。界定小组的职责和任务,强化专业培训及质量督查,解决科室相关专业护理问题。[结果]与小组成立前比较,小组成立后科室静脉输液和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均有所提高(P0.05)。[结论]通过小组活动,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专业护理小组的整体水平,促进了临床专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确保病人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