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睑缘外眦小切口配合口腔前庭沟切口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颧上颌骨骨折患者7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口腔前庭沟切口途径内固定治疗颧上颌骨骨折;观察组患者采取口腔前庭沟切口联合下睑缘外眦小切口途径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途径内固定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骨骼生长优良情况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面瘫、面部痉挛、切口炎性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睑缘外眦小切口配合口腔前庭沟切口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口腔前庭沟切口手术,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局部小切口结合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在治疗颧骨颧弓骨折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颧骨颧弓骨折患者1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局部小切口结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局部小切口结合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骨折Ⅰ期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小切口结合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安全可行,骨折愈合良好,且无需进行二次手术取出固定物,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冠状切口整复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局部小切口整复技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颧骨复合体骨折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应用局部小切口技术对患有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局部联合小切口(多个局部微小切口的联合使用)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疗效和优点。方法选取我院16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A、B两组,A组110例采用局部联合小切口,B组50例采用冠状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我满意度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B两组骨折均能达到良好解剖复位。A组患者的术后自我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B组,早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均少于B组(P 0. 05);且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局部联合小切口具有切口隐蔽、并发症少的优点,患者接受度高,对于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的治疗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坚固内固定治疗过程中,相关手术切口的选择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5例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患者采用多种手术切口后,实施坚强内固定治疗,分析其不同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7~10天,32例患者切口达到一期愈合标准,3例患者延期愈合,无钛板排异、面神经损伤等不良并发症。术后CT检查,骨折断端愈合良好。随访1年半,所有病例均无咬紊乱,无较明显张口受限症状。结论根据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类型和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切口行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术,能有效减少面部瘢痕,提高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小切口抽脂联合连续埋线重睑成形术在不对称重睑整形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不对称重睑患者189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小切口抽脂联合连续埋线重睑成形术)和对照组(重睑成形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对眼睑美观满意度、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手术联合中医在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60例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前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手术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应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手术联合中医治疗,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诚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5):3565-3566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4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术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肘关节外下切口术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6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关节外小切口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岳海军 《临床医学》2021,41(4):27-29
目的 比较放射状切口与乳晕缘小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97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切除术,观察组采用乳晕缘小切口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指标、切口愈合分级情况、并发症以及...  相似文献   

10.
择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6例小儿疝气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实施小切口治疗;同期收治的另4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斜切口术。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长相对于对照组短,手术后并发症也相对于对照组的少,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性(P〈0.05)。小儿疝气给予小切口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疼痛时间短和恢复快等优点,受到了许多家属的支持和肯定,小切口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切口外侧入路与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观察组和给予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远期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者手术时间稍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也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3个月、半年以及一年时Harris评分和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关节功能,且手术时间与常规切口手术相当,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2.
李秋飞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27-1527,1529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48h引流量、术中输血患者比例、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Harris髋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效果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入我院的5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加服抗骨质疏松药物阿仑膦酸钠.观察两组的疗效、住院时间和骨密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远期疗效优良率为96.2%(25/26),对照组为86.6%(2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5,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6 ±4)d,对照组为(35 ±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02,P<0.05).观察组术后骨密度为(0.64±0.03) g/cm^2,对照组为(0.61±0.05) g/c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61,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与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跟骨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微创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和对照组(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各26例。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跟骨及踝-后足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各项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Gissane角、Bohler角及跟骨长度均增大,跟骨宽度均减小(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的功能和自主活动、最大步行距离、步行困难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与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均能有效促进跟骨骨折患者跟骨及踝-后足功能恢复,但采用微创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术后恢复快,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张亮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2):1662-1664
目的探究并分析胸部小切口与单孔式胸腔镜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该院胸心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采用胸部小切口,观察组患者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进行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带胸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等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感也较对照组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手术所需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且无病死病例,对照组术后出现2例并发症,观察组未出现并发症,2组手术疗效情况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式胸腔镜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疗效优于胸部小切口,不仅手术切口较小,且操作带来的损伤也较少,由于手术费用昂贵,不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但却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良好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棘突旁小切口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在腰椎结核后路手术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90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45例:小切口多裂肌间隙入路;对照组45例:后正中入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的出血量、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切口引流情况进行对比。内固定取出术后6个月随访腰椎MR检查。组间数据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93±12.40)min vs.(150±16.90)min,t=18.381,P<0.01]、出血量[(121±39.62)ml vs.(340±47.83)ml,t=23.897,P<0.01]、切口引流量[(56±14.2)ml vs.(131±11.5)ml,t=27.533,P<0.01]及引流管拔除时间[(39±8.5)h vs.(51±11.1)h,t=5.75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VAS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周(3.28±1.02 vs.4.49±1.13,t=5.972,P<0.01)、1个月(2.16±0.81 vs.3.54±0.88,t=7.740,P<0.01)、3个月(1.03±0.75 vs.2.42±0.64,t=9.457,P<0.01)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内固定取出术后6个月MR检查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区域多裂肌间隙出现纤维化及高密度区的例数分别为7例和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18,P<0.01)。结论在腰椎结核手术中棘突旁小切口多裂肌间隙入路足够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入路创伤小,愈合满意,患者疼痛较轻,优于后正中入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L型切口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21例患者采用外侧L形切口,术中斯氏针牵引复位,克氏针及螺钉钢板内固定,并恢复功能的治疗。结果本组21例患者经L型切口跟骨关节内骨折复位固定术治疗后,优良率Sanders(Ⅱ型、Ⅲ型、Ⅳ型)分别为96%、91%及63%,总优良率为81%。1例出现腓肠皮神经损伤,1例术后足跟宽度不足。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时间快,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L型切口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可作为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主要方法,应该得到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选择DHS方法,对照组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大于对照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2.9%(29/35),与对照组的94.3%(33/35),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DHS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法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手术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平均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