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在毒品相关线索条件下的主观渴求变化及大脑功能变化.方法 14名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与15名人口学相匹配的健康被试者参加本研究.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的线索诱导反应范式,利用3.0T磁共振设备采集功能数据,并利用SPM8及SPSS16.0软件进行大脑激活区差异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 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在毒品相关条件下主观渴求明显升高(t=5.51,P=0.03).与健康组相比,美沙酮维持治疗组在毒品-中性线索条件下明显激活的脑区包括双侧前、中、后扣带回皮层、背外侧前额叶皮层、额内侧回皮层、楔前叶、丘脑以及右侧眶额回、海马和顶下小叶.同时,右侧眶额回的激活程度与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时间呈明显负相关(r = -0.54,P=0.04).结论 尽管接受长期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依赖者吸食海洛因造成大脑神经系统的适应性改变可能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2.
线索诱发戒断期海洛因依赖者渴求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识别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参与的特异脑功能区.材料和方法:选取海洛因依赖者和健康对照者,在观看自然风光和海洛因相关录像时进行全脑磁共振(MRI)扫描.比较不同受试组观看两组录像时激活脑区的差异,识别与线索诱发渴求有关的特异脑功能区.结果:①参与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反应的特异脑区主要集中在前额叶皮质和边缘系统.②患者的渴求程度与激活脑区总数目、激活总体积及某些脑区的激活体积成正相关.结论: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的特异激活脑区集中在前额叶和边缘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强制戒断的海洛因成瘾者默认功能网络的异常.方法 15例经强制戒断的海洛因成瘾者与15例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参加本研究.采用3.0 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静息态fMRI数据采集.用SPM8及GIFT软件分别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独立成分分析以得到默认功能网络.用SPM8比较2组间默认功能网络差异.结果 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海洛因成瘾者默认功能网络与抑制性控制相关脑区(双侧前扣带回、内侧前额叶),动机驱动相关脑区(右侧眶额回)以及左侧颞下回及小脑的功能连接度明显下降.未发现与海洛因成瘾者默认功能网络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结论 经过长期强制戒断的海洛因成瘾者大脑默认功能网络仍存在异常.抑制性控制及动机驱动相关脑区受损可能是海洛因成瘾者难以戒断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海洛因成瘾者在图片线索诱导产生渴求的神经机制,以及伏隔核(NAc)的激活与成瘾者渴求程度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12例海洛因成瘾者和12名健康对照者,首先进行头部结构MR扫描,然后进行功能扫描,试验刺激采用组块(block)设计,功能扫描时被试者观看与药物线索相关的图片和中性图片.扫描数据经后处理软件校正分析,获得大脑激活图.MR扫描前后,对被试者进行药物渴求程度评分,并对NAc激活的情况与患者渴求程度间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渴求程度评分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 暴露于视觉药物线索前后,海洛因成瘾者渴求评分范围分别为0~3.70和0~5.10,中位数为0.15和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66,P<0.05).功能扫描时共有16个脑区被药物图片线索激活,主要分为2部分,一是边缘系统结构(杏仁核、海马、壳核、前扣带回、尾状核),另外为大脑皮层,包括额叶(额中、下回和中央前回)、颞叶(颞中、下回和梭状回)、顶叶(楔前叶)、枕叶(枕中回);双侧NAc激活程度范围为0.19~3.50,与成瘾者渴求程度呈直线正相关(r=0.829,P<0.05).结论 海洛因与其他成瘾物质共享部分相同渴求的神经机制,主要涉及大脑奖赏环路、视觉空间注意力区和工作记忆脑区;NAc的功能异常与海洛因线索诱导的渴求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健康成年男性在视觉性相关刺激下诱发的性渴求和性觉醒反应与大脑激活模式间的关系.方法 12名健康成年男性分别在GE 3.0T扫描仪中进行任务设计的功能扫描,试验刺激采用组块设计,观看与性线索相关的图片和中性图片,数据用SPM5和SPSS13.0处理,获得渴求程度变化及大脑激活图.结果 (1)视觉性相关图片可以成功诱发被试性渴求感(t=11.94,P<0.001);(2)当暴露于性相关线索时,大脑有多个区域被激活(P<0.001,>10连续显示体素),主要包括4部分,视觉区、运动调节区和躯体感觉区(枕、顶、颞叶、小脑、中央后回);边缘结构(下丘脑,海马,杏仁核、尾状核、壳核);旁边缘区(扣带回,屏状核);相关皮层(颞下回,枕叶皮质).结论 人类性渴求以及性觉醒的神经机制复杂,涉及到大脑的认知、情感、动机和自主神经功能,了解相关的脑区将有助于性功能障碍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6.
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的SPECT脑显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与海洛因相关的环境诱导急性脱毒后海洛因依赖患者心理渴求的局部脑血流(rCBF)灌注变化特征。方法选择脱毒治疗1个月后海洛因依赖患者25例,给予与海洛因相关的环境线索刺激(暴露)15min导致其心理渴求,采用SPECT仪检测rCBF的变化。结果 海洛因环境刺激明显增加额叶、颞叶皮层及杏仁核区等脑区的rCBF,而其他脑区如顶叶、枕叶、扣带回及基底节等区域的脑血流灌注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海洛因相关环境可诱导患者对药物的心理渴求,是患者脱毒后发生复吸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额叶、颞叶皮层及杏仁核等脑区参与了环境线索诱导复吸的神经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MRS)技术测量海洛因依赖者前额叶皮层与海马温度变化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 对18例处于戒断治疗期的海洛因依赖者和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于静息态和视觉刺激(呈现海洛因相关图片)诱导渴求状态下进行单体素MRS扫描,测量前额叶皮质和双侧海马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化学位移值,通过修正后的温度-NAA化学位移方程,计算其脑温度.结果 海洛因依赖组静息态前额叶皮层脑温度较对照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脑温度值与吸食总量呈正相关(P<0.05);但比较静息态与视觉刺激态前额叶皮层及海马温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S可无创性测量脑温度,脑温度的异常改变有助于探讨药物成瘾与渴求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静息态下低频振幅(ALFF)与功能连接的方法,观察长期使用海洛因对大脑相关脑区局部神经元的基线活动影响,并分析这些相关脑区神经活动改变与大脑功能组织模式的关系。方法采集17例海洛因依赖者和15例正常被试者的 fMRI 数据,分析海洛因依赖者 ALFF 的变化及其与使用海洛因的关系。以产生差异脑区为感兴趣区,用功能连接方法分析海洛因依赖者功能连接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海洛因依赖者的右侧尾状核、右背侧前扣带回、右额上回的 ALFF 明显降低,而双侧小脑、左颞上回和左枕上回 ALFF 增加。以上脑区中,仅右侧尾状核的 ALFF 值与海洛因使用总时间及每日剂量呈负相关。功能连接分析显示右侧尾状核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的功能连接降低,与小脑的功能连接增强。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基线水平大脑神经元ALFF 减少伴随着大脑功能连接的失调;慢性海洛因依赖者前额-纹状体环路和前额-小脑环路功能失调,后者支持小脑内部模型理论以及促成成瘾者从机械行为向成瘾习惯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环境诱导对急性脱毒后海洛因依赖患者心理渴求的局部脑血流灌注 (rCBF)的变化特征。材料和方法 :选择脱毒治疗 1个月后海洛因依赖患者 17例 ,给予与海洛因相关的环境因素刺激 (暴露 ) 15min导致其心理渴求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测量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变化。结果 :海洛因相关的环境刺激明显增加额叶、颞叶皮层及杏仁核等脑区的局部脑血流灌注 ,而顶叶、枕叶、扣带回及基底节等区域的局部脑血流灌注则无明显的变化。结论 :海洛因相关的环境刺激可以增加急性脱毒后海洛因依赖患者额叶、颞叶皮层及海马杏仁核区等脑区局部脑血流灌注 ,这些脑区可能参与了环境因素诱导复吸的神经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海洛因依赖戒断是一个痛苦过程,但这是唯一出路。而戒断后所出现的睡眠障碍造成全身不适、心理痛苦而引起对海洛因的渴求,往往会造成戒断失败,走向复吸。本文收集1994年10月~1995年4月海洛因依赖者戒断后出现的顽固性失眠13例住院病人,采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海洛因白质脑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洛因白质脑病(heroin leucoencephalopathy,HL)又称海洛因中毒性脑病(heroin toxic encephalopathy,HTE)、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eroin spongiform leu-coencephalopathy,HSL)。W olters等1982年首次大宗报道该病后,欧洲、美国、台湾陆续有个案报道[1~4],1999年我国内地见首例个案[5]。海洛因滥用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所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不可逆性,并具有特征性形态改变。本文就海洛因白质脑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可能的病因机制、病理改变、影像特征几个方面作一综述。1概述海洛因是1874年英国化学家从吗…  相似文献   

12.
海洛因所致海绵状白质脑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阐述海洛因所致海绵状白质脑病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搜集11例具有吸食海洛因史者的MRI资料,全部患者均进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序列。结果 全部患者幕上半球脑白质、小脑半球、内囊后肢及膝部、胼胝体压部及膝部 见双侧,对称性异常改变,2例患者桥脑中央见椭圆形病变。MRI均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及FLAIR序列为不均匀或均匀高信号。以小脑半球白质受累最为严重,但其灰质核团未见受累,结论 海洛因所致海绵状白质脑病具有典型的MRI表现,结合病史,MRI诊断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Zusammenfassung Durch gezielte radioimmunologische Analyse von Nasenschleimhautgewebe konnte bei 4 Todesfällen von Drogenkonsumenten das Schnupfen von Heroin bewiesen werden. Mit unterschiedlichem Stellenwert waren jeweils mitursächlich für den tödlichen Ausgang entweder zusätzliche Beeinflussung durch Medikamente oder chronische Organveränderungen (Hepatopathie, Kardiomyopathie) bzw. akute Erkrankungen (Myocarditis, Pneumonie). Die unter Drogenkonsumenten derzeit gebräuchlichen, zum Teil ungewöhnlichen Applikationsformen von Rauschmitteln, insbesondere von Heroin, werden umrissen.
Summary Sniffing of heroin could be demonstrated in four acute deaths of drug addicts by radioimmun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nasal mucosa.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other drugs (benzodiazepines, barbiturates) or chronic diseases (hepatitis, cardiomyopathy), and acute alterations (pneumonia, myocarditi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fatal course. Different routes of application of drugs, especially heroin, are cited from literature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 15 2例海洛因依赖者吸毒方式及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情况 ,结果显示 :CMV总感染率为 15 79% ,静脉吸毒者与非静脉吸毒者相比 ,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研究认为尽管吸毒者是CMV感染的高危人群 ,静脉吸毒以及注射器不消毒或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稀释毒品溶剂不消毒等不是造成CMV感染的主要原因 ,而吸毒引起机体免疫力低下可能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PET影像表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本研究旨在阐述海洛因所致的海绵状白质脑病的PET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 6例 ,均为男性 ,年龄 2 6~ 3 7岁 ,平均 3 0 .4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小脑共济失调 ,构音障碍 ,反应迟钝 ,并且进行性加重。既往均曾吸食海洛因史 1~ 3年 ,有 2例就诊时已戒毒 1.5~ 3个月。吸毒方式均为通过铝箔加热经鼻吸入海洛因蒸汽。以上 6例患者经CT及MRI检查均有特征性表现 ,其中 2例经活检病理证实为脑白质海绵状变性。6例患者均进行常规 18F -FDGPET脑3D显像 ,其中有 1例于 18F -FDGPET检查完第 2天进行 13 N -NH3 PE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 18F -FDGPET代谢显像 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大脑双侧内囊后肢及双侧小脑白质对称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大脑双侧枕叶及双侧小脑皮质见对称性放射性减低影。其中 1例 13 N -NH3 PET脑血流灌注显像白质改变与 18F -FDGPET显像所见基本一致 ,还可见双侧枕叶、双侧额叶、双侧颞叶部分皮质放射性明显减低影 ,其中双侧枕叶呈对称性改变。结论 海洛因白质脑病PE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 ,结合吸毒史有助于海洛因白质脑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影像学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洛因中毒性脑病 ,由于其病理特点主要是脑白质海绵样变性 ,所以又称为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1](heroinspongiformleukoencephalopathy ,HSLE)。与其有关的文献报道 ,近来在国内外刊物上相继出现。笔者旨在对各家报道进行文献复习 ,并对HSLE的研究现状作一总结。1 流行病学海  相似文献   

17.
男,48岁。4年吸食“海洛因”史,每天吸食“海洛因”约4 g左右。MR I显示两侧小脑半球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图1,2),在FLAIR序列病灶呈等信号(图3),两侧内囊后肢以及脑干内被盖中央束、内侧丘系显示相同的T2高信号(图4,5)。讨论:吸食海洛因导致海绵状白质脑病由W olters于1982年首先报道[1],随后世界各国不断有病例报道[2]。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有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病变局限在脑白质,两侧对称,广泛存在,以小脑受侵犯最早。早期表现为小脑半球白质内两侧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MR I)或低密度(CT)病时影像检查也是判断预后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的海洛因依赖者的脑部磁共振改变。方法将30例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的海洛因依赖者按吸毒时间分为3组,分别为<4年组(12例)、4~8年组(10例)和>8年组(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MRI检查,包括T1WI、T2WI及FLAIR序列,分析不同吸毒时间组海洛因依赖者的脑部MRI表现。结果在MRI图像上,<4年组无异常发现,4~8年组有2例、>8年组有4例分别出现大脑半球脑白质内多发斑点状异常信号灶,统计学分析>8年组与<4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吸毒时间越长,脑萎缩趋势越明显。结论随吸毒时间的延长,海洛因依赖者会出现脑白质的损伤及脑萎缩改变。  相似文献   

19.
海洛因依赖者的海马区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的海马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改变。方法对30例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脑部常规MR I及海马区1H MRS检查,分析海洛因依赖者海马区1H MR I波谱的改变。结果常规MR I扫描,所有检查者海马区均未见异常信号1。H MRS发现海洛因依赖者双侧海马区NAA/Cr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ho/C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H MRS可以早期显示海洛因的毒性效应造成的海马区神经元功能受损,而此时可不出现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海洛因脑病(HE)的MRI特点及其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34例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MRI、实验室检查及其中10例病理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而诊断HE。行MR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检查。4例死亡患者中2例行尸解,8例行脑立体定向活检。MRI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34例HE病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灶同时累及幕上半球、脑干及小脑占85.3%,三者分别单独受累均<10%。病灶以累及脑白质为主。脑内两侧同时受累占91.2%。MRI示幕上半球"八字征"、脑干"中空征"及小脑"蝶翼征"对诊断HE有一定意义。MRI信号改变,主要与HE的脑白质脱髓鞘及大量空泡形成,这些空泡构成海绵状结构,内含液体增多有关。结论MRI对HE能准确地定位、定量诊断,并有一定特征MRI表现。MRI显示HE与病理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