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药在治疗肿瘤方面日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对白血病治疗更显示出优越性。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且中药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故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从中药中寻找高效、低毒、多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中药在治疗白血病方面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药在治疗肿瘤方面日益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白血病方面,更显示出优越性。许多中药的主要成分都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有的甚至可以在微摩儿水平就可引起肿瘤细胞广泛凋亡,对中药的研究成为医学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就目前中药在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简称MDR)是指白细胞同时对多种结构和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耐受。限制了抗肿瘤药物的疗效,是白血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逆转或消除白血病细胞MDR的方法,将为白血病治疗提供新的突破。当前中药逆转MDR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白血病细胞MDR的发生机制及中药逆转MDR的研究作一综述。1 MDR的发生机制1.1 MDr1编码的P糖蛋白过度表达 目前认为由多药耐药基因mdr1编码的P170的过度表达所介导的耐药是主要的经典途径[1]。P170是一种分子量为170KD的能量依赖性药物转…  相似文献   

4.
王媛 《内蒙古中医药》2011,31(24):106-106,13
近年来,对于中药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认为其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途径实现的。在抗肿瘤中药中,扶正类中药占到相当一部分比例,并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蒋苏  徐力 《吉林中医药》2010,30(7):574-575
中医对胃癌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各方面近年来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临床研究表明,辨证分型、基本方加减、配合化疗及其他疗法治疗胃癌取得显著疗效。实验研究表明,中药抗胃癌的作用机制是多靶点、多方位的。但对胃癌病因病机的认识未出现新的突破。虽然中医药在胃癌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可从调控基因表达,研制抗肿瘤血管生成、诱导凋亡中药制剂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诱导细胞凋亡治疗恶性肿瘤研究概况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凋亡是近年肿瘤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 ,中药砷剂治疗白血病 (主要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取得成功为这方面提供了范例和突破口。本文概述了近年中医药诱导凋亡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概况 ,并提出一些如关于肿瘤辨证论治等方面问题的思考、启发。  相似文献   

7.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是白血病发生及病情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白血病蛋白和促凋亡蛋白Bax对于白血病细胞凋亡的调控起着关键作用。相对于经典的化学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白血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许多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和中药复方都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近年来中医药对于白血病Bcl-2和Bax基因表达影响机制的探究成为了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广东地产药材研究》中抗肿瘤中药进行探讨,为抗癌药物的开发利用以及广东地产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地产药材研究》中收载的79种抗肿瘤中药进行分析探讨,根据功效及有无毒性进行分类,并对部分抗肿瘤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以及在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广东地产药材研究》中收载的抗肿瘤中药清热解毒类药物最多,同时毒性类、补益类中药所占比例也较大,其在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独到的疗效。结论广东地产药材资源丰富,其中抗肿瘤中药的研究开发有一定的进展,中药在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前景良好,应展开系统全面的研究以实现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新一代抗肿瘤药物分类系统指导中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复比较第一代与第二代抗肿瘤药物分类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三代抗肿瘤药物分类系统,将抗肿瘤药物分为细胞毒药物、细胞生物行为调节剂、生物应答调节剂与生化调节剂。生物应答调节剂(如免疫调节剂)和生化调节剂(即化疗增效减毒剂)常常是西医肿瘤治疗的补充手段,而中药的细胞毒作用通常明显低于化疗药物,要想在中医肿瘤学研究取得新的突破,就必须采用“新思维、新技术、新靶点”,从新的角度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中药逆转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异常可能是中医肿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以毒攻毒是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近年来毒性中药在抗肿瘤的实验研究方面进行综述,归纳毒性中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及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等,探讨毒性中药作为抗肿瘤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三氧化二砷作为剧毒药广为人知,传统中药称其为"砒霜",而从中药砒霜中诞生的亚砷酸注射液其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又为世人所瞩目,但仍伴随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本文主要介绍了三氧化二砷的代谢途径及急慢性毒性机制,提出亚砷酸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机制假设,为研究开发消除不良反应的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剑宇  梁启凡  李俊松  王若宁  狄留庆 《中草药》2020,51(23):6102-6111
传统中药矿物药三氧化二砷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近年来还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治疗实体瘤的效果。其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促进细胞凋亡、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逆转耐药性以及抑制血管生成等。然而三氧化二砷的体内靶向性较差、肾脏清除速率快、以及高剂量对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对实体瘤的治疗应用与临床转化。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在传统纳米制剂的基础上,提高了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聚集、控制释放以及诊断等能力,在精准治疗、提高生物利用度和降低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三氧化二砷的抗肿瘤机制及抗肿瘤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三氧化二砷抗肿瘤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与中药新药研发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对单味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麻黄碱的提取揭开了我国研究常用中药有效成分的序幕,靛玉红、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及青蒿素治疗疟疾等的成功发现更是为世人瞩目。尽管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已经给新药研发带来若干佳绩,但现实却不容乐观,需要摆脱纯分析的观点,需要充分地进行活性筛选,需要坚持以复方为中药新药的研发主体,并善于有机把握“精确”与“模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的优越性。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期治疗白血病,诱导缓解期以清热解毒化瘀为主,采用自拟的扶正抗癌汤;巩固治疗期以扶正益气养阴为主,采用自拟的扶正生血汤治疗。并配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同时设单纯西药化疗组为对照。结果:治疗组60例达CR 45例,完全缓解率达75.0%,总有效率达8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所需平均时间为19.4天,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毒副反应明显减少(P<0.05),且毒副反应症状较轻;其复发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生存质量优良者占7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较单纯化疗明显优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靶向药物之一,但As2O3导致的心脏毒性仍是临床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近年来,活性氧自由基参与As2O3心脏毒性的机制成为研究热点.活性氧自由基是As2O3诱导的心脏毒性机制的一个重要交互点,有望成为预防As2O3心...  相似文献   

16.
从治疗原则,辨证论治,辨病论治,防治化疗的毒副作用等探讨急性白血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指出:在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中加用中药确实能起到扶正养胃以资化源,解毒、行痰、消瘀以杀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In contrast to western medicine (W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does not focus on a single target but on multiple targets involved in a particular disease condition by applying diverse modalities, such as herbal medicine,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etc. There is no pre-determined treatment procedure in TCM, and every patient condition is handled individually. Such patient-tailored treatments have a millennia-old tradition in TCM. Illustrative examples of the power of TCM have been documented in cancer research, i.e., camptothecin, homoharringtonine, or arsenic trioxide. On the other hand, one major reason for reluctance of western academia towards TCM is due to the lack of clinical studies of TCM receipts. This situation is changing very recently, and a number of clinical studies were conducted on TCM providing convincing evidence for the first time to gain credibility and reputation outside China. Clinical trials with TCM remedies focus on three major fields in cancer research: (1) improvement of poor treatment response rates towards standard chemo- and radiotherapy, (2) reduction of severe adverse effects of standard cancer therapy, and (3) unwanted interactions of standard therapy with herbal medicines.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CM treatments depend on the quality of TCM products. Appropriate quality assurance and control of TCM products as well as sustainable production methods are pre-condi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CM in cancer therapy at an international level. In conclusion,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 for recogn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CM into WM concerns the clinical evidence for the efficacy of TCM and international quality standards for TCM products.  相似文献   

18.
黄赞松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421-2424
实验与临床研究已证实中药砷剂(As2O3)能有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有关As2O3抗实体瘤的研究已成为目前抗肿瘤的研究热点之一,抗肝癌作用的研究报告日益增多,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就As2O3抗肝癌作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谭媛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6):989-994
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通过化疗可以治疗的疾病,但感染和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是导致儿童白血病患者死亡的原因,因此,临床中常采用中药联合化疗药物的方式治疗儿童白血病,尽管中药在治疗白血病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经验,但作用机制并不清楚。目前,靶向药物由于具有选择性高和毒副作用小的优势是研究的热点,在白血病领域的靶向药物主要是针对BCR/ABL,TARA和FLT3蛋白,它们的异常引起下游PI3K/AKT,JNK/STAT,Ras/ERK等信号通路的变化。近年来发现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的作用靶点或作用通路逐步清晰,该文总结具有调节信号通路作用的中药复方或单体成分,为中药联合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治疗儿童白血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