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存在血清C反应蛋自(CRP)浓度轻度升高。我们应用高敏CRP(hsCRP)检测方法,探讨其对CHF患者是否有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需要长期治疗控制症状及延缓病情的进展。CHF患者病程迁延,长期就医反复住院,躯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下降,经济负担加重,家庭地位改变等,这些因素均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3.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病率逐年增高,在治疗有症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我们采用剂量个体化,在常规药物如地高辛、利尿剂、ACEI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彬 《中外医疗》2012,31(7):100-101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患者5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用美托洛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与71.43%,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反映心室舒张功能的E/A值均改善,以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王金新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2):417-418
目的:研究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4周后作疗效判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缬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 0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划时代进展 ,可延长心衰患者寿命。但随着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RB)的问世 ,在治疗CHF上向ACEI提出挑战。本文通过观察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对CHF病人的治疗 ,探讨CHF病人治疗的药物选择。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0年 1~ 12月收治住院的心功能Ⅱ~Ⅳ级的非难治性心衰病人 75例 ,治疗前两周内均未接受过ACEI治疗 ,经临床及心动超声检查均为左心收缩功能障碍者 ,符合NYHA诊断标准的病人。已剔除对ACEI过敏、双肾…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能够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心力衰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和对照组,治疗14个月,观察美托洛尔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美托洛尔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1.67%(P〈0.01),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能显著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大量基础研究已证明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系统 (RAAS)在心力衰竭的形成和恶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阻断这一系统 (全身和局部 )对心衰的治疗起着关键的作用。ACEI作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一线药物已成为共识 ,且使用时应尽可能逐渐增加到靶剂量。对不能达到靶剂量的患者 ,应采用最大耐受量。但在A CEI治疗CHF的过程中出现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逃逸现象 ,使ACEI的疗效降低 ,且心衰越严重 ,ACEI对AngⅡ生成的抑制作用越差〔1〕。本研究旨在观察氯沙坦与和卡托普利联合治…  相似文献   

11.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临床试验来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共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75.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优于常规方法 治疗慢性心衰,而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119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治疗组,n=6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59例)。所有心力衰竭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治疗前、治疗3、12、24个月,所有患者均查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率(HR)、心脏超声彩色多普勒和6min步行距离。观察所有患者的住院次数、病死率。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3、12、24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和H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LVEF则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比,住院次数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病死率明显降低,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并且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14.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肌病损和长期负荷过重,心肌收缩力减弱,早期通过加快心率、心肌肥厚和心肌扩大等进行代偿,调整排血量,尚能满足身体休息和活动时的需要,这个阶段为心脏代偿期,临床上不出现症状。后期心脏功能进一步衰退,上述代偿措施已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因而出现静脉回流受阻、体内水分潴留、脏器淤血等,在临床上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临床表现以心悸、气短、乏力、呼吸困难、面色灰暗、口唇发绀、面浮身肿、尿少、四肢不温、脉细弱无力或结代等。属中医怔忡、水肿、喘症范畴。笔者2000年12月-2004年9月,采用心达康胶囊治疗症属气滞、血淤型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农华斌 《右江医学》2000,28(2):77-79
通过心率变异性 (HRV)时域和频域分析法 ,研究 30例正常人、36例不同病因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特性。结果表明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时域指标 ,明显低于正常人。频域分析显示正常人心率变异功率谱密度 (PSD) ,日间以低频成分占优势 ,夜间睡眠时则高频成分占主导 ,低频成分昼夜变化不明显。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心率变异性PSD与正常人相比 ,显示低频和高频成分均明显降低 ,且高频成分的下降尤其显著 ,这表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支配心脏的迷走与交感神经均受损 ,且以迷走神经受损更为严重。这可能意味着患者日后发生心脏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向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2942-2943
<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疾患常见的终末期临床表现。笔者对四川省大邑县中医院心血管内科2001年12月-2009年11月间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7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7.
影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院1991年元月~1993年12月,共收治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88例,心衰缓解率约为80%,累计病死率约为20%.本文旨在分析影响心衰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 为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我科5年来对42例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β_1-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86例均是1995年6月~2000年6月间我科收住的资料较完整的的CHF患者,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及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病人除外,按是否加用倍他乐克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9例心功能Ⅲ、Ⅳ的重症CHF患者随机、单盲分为缬沙坦组(41例)、安慰剂组(38例),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及1年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心功能改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住院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缬沙坦组治疗6个月和1年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0.01),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5~0.01)、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缬沙坦治疗6个月和1年期间,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律失常、再住院率明显比安慰剂组为少(P〈0.05)。发生心肌梗死、需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源性死亡等均比安慰剂组减少,但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缬沙坦治疗重症CHF患者疗效佳,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和再住院率,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治疗重症CHF的新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联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标准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高血压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3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84例。对照组按照"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的标准治疗。实验组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mg/d,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判断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心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脑卒中和新发糖尿病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联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标准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