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法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宫口开大4-8cm后仍处于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的产妇分为二组,处理组采取手法旋转胎位术,对照组仅作一般产科处理,观察分娩方式、产程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处理组平均总产程及第二产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处理组的顺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新生儿窒息率并不增加(P〉0.05)。结论手法旋转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可改善胎头俯屈,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降低难产的发生率,且操作简单,见效快,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王焕义 《中原医刊》2007,34(24):31-32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儿的影响。方法采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将未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的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分娩方式、产程进展、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活跃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满意,加速了产程活跃期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腔阻滞(CSEA)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CSEA无痛分娩产妇124例(观察组),无镇痛分娩产妇136例(对照组),观察2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阴道出血量、异常分娩指征、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均长于对照组(P〈0.01);2组第三产程时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阴道器械助产率及缩宫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阴道器械助产指征:观察组宫缩乏力、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指征:2组在胎儿窘迫、头盆不称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其他指征方面则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腔阻滞可使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延长、剖宫产率降低、阴道器械助率增加,但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宋平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8-119
目的探讨产妇不同胎位的临床特点、产程及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枕前位分娩的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异常情况及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骨盆异常、宫缩乏力发生率比枕前位高(P〈0.05~P〈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明显长于枕前位(P〈0.05),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枕前位(P〈0.05),胎儿窘迫、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均明显多于枕前位(P〈0.05)。结论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促使产程时间延长、宫缩乏力。是导致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积极处理,避免因处理不当而影响围生儿预后,增加手术产率。  相似文献   

5.
求珍亚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140-141
目的观察徒手矫正加对侧卧位减少产程中头位难产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活跃期胎头位置异常、足月妊娠的健康产妇随机等分为徒手矫正加对侧卧位(观察组)和常规体位组(对照组)各100例,比较两组产程分娩结局、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富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徒手矫正加对侧卧位可有效纠正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为枕前位,减少头位难产,提高阴道分娩质量,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多功能分娩椅的设计及在产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多功能分娩椅在产科中的应用,探索一种更为科学方便的分娩方式,提高正常分娩技术水平。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的产妇260例随机分成分娩椅观察组和平台分娩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缩短,会阴侧切、会阴裂伤例数较对照组更少(P〈0.05);胎儿仰伸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1);新生儿窒息率发生降低(P〈0.05);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多功能分娩椅能减少产伤,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轻产妇的痛苦,使分娩更加安全舒适,这种分娩方式优于平台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7.
邵银雪 《大家健康》2014,(8):297-298
目的:了解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进行抽样,依据不同体位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依据产妇自身状况自由择取体位(侧卧位、坐位、卧位或蹲位)进行分娩,对照组应用截石体位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状况。结果:实验组产程异常发生率(50.00%)明显低于对照组(80.95%),产程短于对照组,且顺产率(85.72%)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应用自由体位分娩更为人性化,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分娩镇痛5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4年8月~2005年7月进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单胎头位产妇500例为观察组,计算机随机抽取同期未实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单胎头位产妇500例为对照组,将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产妇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显著减低(P〈0.01),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分娩镇痛有利于产科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第一产程活跃期使用产程活动车联合特殊体位矫正枕横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院时B超确诊为枕横位且符合试产条件无胎膜早破的初产妇1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活跃期胎膜未破时予产程活动车自由行走,宫缩较强时卧床休息予胎背对侧卧位。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产妇自由选择卧位。分析2组产妇的胎头转正率、分娩方式、第一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妇分娩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产程中,试验组由枕横位胎头转到枕前位的有60例,对照组由枕横位胎头转枕前位有41例,试验组胎头转正率高于对照组(P < 0.01)。试验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 < 0.01);试验组自然分娩第一产程的潜伏期和活跃期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1),非自然分娩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产妇产后出血量、软产道损伤率、产褥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对枕横位的孕妇实行产程活动车联合特殊体位,可以增加产妇胎头转正率、自然分娩率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缩短第一产程的时间并降低产妇分娩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358例孕妇和同期358例枕前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 枕位异常者,宫缩乏力明显增加导致潜伏期延长、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高于枕前位组(P均<0.01),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组胎吸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枕前位组(P<0.01或0.05).随着胎儿体重增加,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剖宫产率增高(P<0.01).结论 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是导致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易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现代产妇在产程中产生的各种分娩心理对产程的影响,进行分娩心理治疗和护理,消除产妇的心理因素,减轻痛苦,缩短产程,顺利分娩。方法:取120例产妇在产程中进行分娩心理治疗和护理。对产程进行观察。另取条件相同,在产程中未进行分娩心理治疗和护理的120例产妇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剖宫产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产程第一产程潜伏期、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程中对进行分娩理治疗和护理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均缩短,并降低了胎儿窘迫率及剖宫产手术率。  相似文献   

12.
自由体位与传统卧位对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韧 《河北医学》2010,16(2):187-188
目的:探讨产妇在第一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根据产妇的喜好及舒适度自由选择体位,如站立、行走、趴、蹲、半坐卧位、跪等)与传统的床上卧位对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4月至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孕足月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者共100例,各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中由产妇自由采取体位,而对照组产妇则由医护人员安排其传统的床上卧位进行待产。然后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在第一产程的潜伏期、活跃期的时间及分娩方式上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第一产程中采用自由体位可以有效缩短潜伏期和活跃期时间,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焦薇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1,24(6):539-539,541
目的 探讨产程中活跃期改变产妇体位以矫正胎方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活跃期早期确诊为枕后位的初产妇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在活跃期被指导取侧俯卧位,利用胎儿重力、羊水浮力、子宫收缩力的合力作用,使胎头下降时逐渐从枕后位转至枕前位娩出,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研究组12例(48%)转至枕前位经阴道娩出,剖宫产13例(52%);对照组经阴道娩出仅3例(12%),剖宫产22例(88%);剖宫产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程中活跃期早期指导产妇取侧俯卧位矫正胎头枕后位为降低难产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时产程、分娩方式、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O.15%~0.18%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400例作为观察组,将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5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活跃期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分娩方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分娩,疼痛阻滞完善。加速了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的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水针镇痛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928例产妇,分为两组。在分娩过程中进入活跃期采用水镇镇痛498例,对照组430例,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水针注射的镇痛效果,比较两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胎儿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水针镇痛总有效率为99.6%,活跃期(P〈0.01)及第二产程时间(P〈0.05)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剖宫产率与催产素的使用率有所下降(P〈0.05),胎儿和新生儿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研究表明水针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镇痛安全,操作方便,无药物参与,创伤小,价格便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副作用,还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催产素的使用率和剖宫产率,是一种符合自然分娩规律,易于普及的分娩镇痛方法,可用于正常及妊娠期高血压的产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丽华 《当代医学》2009,15(24):47-48
目的观察应用改变体位及联合静脉注射山莨菪碱来干预产程中出现的枕后位、枕横位的效果。方法选择进入活跃期后宫口开大3cm后出现产程停滞,检查发现胎儿胎头为枕后位、枕横位的初产妇100例,按随机表法分成进行对侧卧位联合静脉注射654—2(山莨菪碱)10mg的治疗组(A组)50例,和对照组(B组)50例采用自由体位,不采取改变体位处理。两组均可行人工破膜、缩宫素加强宫缩等处理。并观察产程进展、阴道分娩率、剖官产率及新生儿的窒息率。结果对侧卧位联合静脉注射山莨菪碱组(A组)自然妒娩率为74%,剖宫产率为26%。对照组(B组)自然分娩率为42%,刮宫产率为58%。A组平均第一产程时间(11.8±55)小时明显少于B组的(17.6±6.4)小时(P〈001)。A组新生儿的窒息率及胎儿宫内窘迫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改变体位联合山莨菪碱应用于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是简单易行,方法有效,副作用及并发症少,值得推广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扩张宫颈、缩短产程的效果。方法 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在宫口开大2~3era时,观察组用间苯三酚80mg静注;对照组用地西泮10mg缓慢静注,比较2组产妇分娩产程时间、宫颈扩张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活跃期产程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宫颈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间苯三酚能加速产妇宫颈扩张、缩短产程,且对母婴无显著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基于DISC性格类型的健康教育在分娩镇痛产妇采用自由体位纠正枕后位/枕横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1 2月在新泰市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确诊枕后位/枕横位分娩镇痛产妇80例,根据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程中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基于DISC性格类型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产妇自由体位依从性、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胎吸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护理满意度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观察组自由体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DISC性格类型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分娩镇痛产妇采用自由体位纠正枕后位/枕横位,不仅能提高产妇自由体位依从性,发挥自由体位优势,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提高分娩质量,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分娩方式及围产儿预后。方法选05~09年在我院分娩120例枕后位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同期分娩枕前位120例作对照组。结果经研究组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窒息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可导致产程延长,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后住的产程特点,分娩方式及围产儿预后.方法 选05~09年在我院分娩120例枕后位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同期分娩枕前位120例作对照组.结果 经研究组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窒息高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性枕后位可导致产程延长,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