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50岁,因“周身乏力伴消瘦两月”2015年9月25日于本院住院治疗。患者2005年因受凉后手指苍白,保暖后变潮红,继之恢复正常,就诊于天津市人民医院诊断为雷诺氏病,未予治疗。2008年因口渴、多饮、多尿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查口服75 g 葡萄糖法0、30、60、120和180 min血糖值分别为3.5、8.9、13.1、14.8和13.2 mmol/ L,胰岛素兴奋试验0、30、60、120和180 min 分别为93.9(空腹参考值2.6~24.9 mIU/ ml)、356.6、542.4、827.5和802.3 mIU/ ml。予诺和龙、拜糖平治疗,未使用过胰岛素,服药3年后,患者自觉糖尿病症状较前缓解,间断监测血糖,空腹血糖约5~6 mmol/ L,餐后2 h血糖约7~8 mmol/ L,遂自行停药。2014年常规体检空腹血糖4.53 mmol/ L,尿常规未见异常。2015年7月患者自觉周身乏力伴消瘦、口渴,身体多处皮肤变黑;晨起头晕,视物模糊,多次自行监测空腹血糖波动在1.8~2.5 mmol/ L,餐后2 h 血糖波动在15~26 mmol/ L之间。  相似文献   

2.
张长玉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6):65-65,67
目的减少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的损伤。方法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血糖较高患者(空腹血糖9.2~12.3mmol/L,餐后2h血糖12—17.4mmol/L)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每日三餐前30min以及睡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或短效加中效胰岛素,每日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2用后,监测患者空腹血糖4.9-6.3mmol/L,餐后2h血糖5.8—7.8mmol/L。结论对新诊断2型DM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能阻止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毒胜作用.在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时对血糖进行监测,并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是减少低血糖反应的有效措抱.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45岁,因"血糖升高10年,颈部增粗伴憋胀2周"收治我院。2006年发现空腹血糖16 mmol/L,经相关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控制饮食并口服二甲双胍及消渴丸,空腹血糖8.0~9.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12.0mmol/L,后间断口服药物治疗。2013年测空腹血糖11mmol/L,餐后2 h血糖20 mmol/L,改为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空腹血糖降至6~7 mmol/L,餐后2 h血糖降  相似文献   

4.
钟立胜 《药品评价》2013,(21):43-44
患者资料患者女,61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入院。10年前随机血糖达17.2mmol/L,偶有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诊断为“糖尿病”,开始自行服用二甲双胍及参芪降糖颗粒,偶测空腹血糖在9.0mmol/L,餐后血糖13.Ommol/L。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每晚睡前1次皮下注射,调整剂量使空腹血糖控制于3.9~6.0mmol/L。同时联合瑞格列奈,调整剂量使餐后2h血糖控制于4.4~8.0mmol/L,或至4.0mg/餐。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及BMI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空腹血糖[(5.1±1.3)mmol/Lvs(12.3±4.2)mmol/L]。餐后2h血糖[(8.2±3.8)mmol/Lvs(17.5±6.1)mmol/L],HbA1c[(7.3±1.1)%vs(11.6±1.3)%],均明显下降(P〈0.01)。BMI[(25.8±4.1)kg/m^2 vs(25.6±3.5)kg/m^2],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控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门冬胰岛素与人正规胰岛素对不规律进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2006年2月至2007年4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5.82±2.85)岁]被纳入研究,先后用方案A和方案B治疗,各4个月。方案A:三餐前30min皮下注射人正规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人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方案B:三餐后10~15min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人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每周检测2次空腹血糖(FBG)和早、午、晚餐后2h血糖;并对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及其严重程度、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患者的FBG和早、午、晚餐后2h血糖,在方案A治疗期间分别为(7.37±4.22)mmol/L、(9.73±3.38)mmol/L、(10.23±3.96)mmol/L和(10.85±3.36)mmol/L,在方案B治疗期间分别为(7.01±1.74)mmol/L、(9.23±1.58)mmol/L、(9.22±1.28)mmol/L和(9.76±1.3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方案B较方案A的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明显降低;治疗前后HbA1c的差值在方案A、B分别为(3.08±0.96)%和(3.37±0.47)%(P〈0.01);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中重度低血糖发生率,在方案A治疗中分别为68例次及36.7%,在方案B治疗中分别为21例次及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门冬胰岛素餐后皮下注射可有效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小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减少低血糖的发作次数并降低其严重程度,对不规律进食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恢复糖尿患者对磺脲类降糖药敏感性。方法30例门诊和急诊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均使用常规剂量磺脲类药物,但血糖控制不良。应用双相门冬胰岛素30后血糖达到控制良好3个月,之后停用胰岛素,继续以前的口服药物的治疗。结果停用口服降糖药之前3个月内平均血糖为(5.7±0.7)mmol/L,餐后2h血糖或随机血糖为(14.2±7.2)mmol/L;应用胰岛素达标时空腹血糖为(9.4±7.5)mmol/L,餐后2h血糖为(7.2±1.4)mmol/L;应用胰岛素期间空腹血糖为(6.0±0.8)mmol/L,餐后2h血糖为(7.8±1.2)mmol/L;停用胰岛素时,空腹血糖为(6.1±0.6)mmol/L,餐后2h血糖为(7.7±1.3)mmol/L。在改用原来口服降糖药后,1个月平均空腹血糖为(6.5±0.5)mmol/L。餐后2h血糖为(8.1±0.8)mmol/L,与应用胰岛素前相比,血糖降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可能恢复糖尿病患者对磺脲类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必要时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对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停用原治疗方案,改为三餐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观察用药情况及治疗后血糖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入院时HbA1c水平与治疗2周后平均基础血糖及平均餐后血糖之间均无相关性。治疗2周后仅空腹血糖( FBG)≥10mmol/L组早餐前血糖较FBG≤8mmol/L组增高(P<0.05),其余各基础及餐后血糖值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每天3次皮下注射治疗,安全,迅速,可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70岁,身高159cm,体质量54kg.发现血糖升高近10年,于2013年6月7日入院.患者2004年体检发现血糖偏高,空腹血糖最高13.0mmol/L,餐后2h18.0mmol/L左右,无明显口干、多饮、多尿、多食、易饥、消瘦症状,此后多次测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早期服用二甲双胍降糖,出现恶心、心慌不适等症状,遂自行停药,后一直未正规服药.近2年来间断行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优泌乐30)降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今入院治疗,随机血糖16.3mmol/L,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优泌乐30)早20U、晚12U皮下注射治疗.病程中患者有双足麻木,大便正常,小便频急,无尿痛.既往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间断性发热,予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等抗菌药物治疗,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0.
1例53岁男性患者因2型糖尿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12 U皮下注射、2次/d,阿卡波糖50 mg口服、3次/d,用药13个月,但血糖控制不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示空腹,餐后1、2和3 h血糖分别为8.84、17.94、21.22和18.51 mmol/L;血胰岛素为109.5 mU/L;C肽为0.52 nmol/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对肝源性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43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所有患者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除3例患者死于肝病并发症外,其余患者空腹血糖均控制在(6.8±1.0)mmol/L,餐后2h血糖均控制在(8.2±1.1)mmol/L,睡前血糖均控制在(7.3±1.8)mmol/L。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安全、有效、方便。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薄林会 《淮海医药》2002,20(3):253-253
目的 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 2型糖尿病血糖较高者与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疗效对比。方法 胰岛素强化治疗组 30例 (A组 )接受短效动物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 ,中效动物胰岛素晚餐前皮下注射 ;口服降糖药物组 2 8例 (B组 )接受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以上两组患者均联合应用双胍类药物治疗 ,监测三餐前及餐后 2 h血糖 ,以控制餐前血糖在 7.8mmol/ L 以内 ,餐后 2 h血糖在 11mmol/ L 以内为标准 ,调整胰岛素及磺脲类药物剂量 ,比较治疗达标日数 ,并将两组进行 t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达标所用天数 :A组 (12± 4 ) d;B组 (19± 6 ) d,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对初发 2型糖尿病 ,血糖 >13.1mmol/ L者 ,可行短期胰岛素治疗 ,有利于消除葡萄糖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林女士,65岁,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每日饮水量约2000毫升,全天尿量约2000毫升,体重下降约6公斤,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此后长期服用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消渴丸等降糖药物治疗。近1年来血糖控制不理想,空腹血糖波动在10~13 mmol/L,餐后血糖波动在17~23 mmol/L,于当地医院就诊后,医师根据林女士的血糖监测数据及其他相关检查,要求她住院改用注射胰岛素治疗。但由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空腹血糖≥13.0mmol/L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两次混合胰岛素皮下注射和短效联合中效胰岛素每天四次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空腹血糖≥13.0mmol/L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连续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变化,血糖、空腹C肽、血糖达标时间、日均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例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下降,空腹C肽升高(均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上述各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治疗后体重变化、血糖达标时间、日均胰岛素用量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空腹血糖≥13.0mmol/L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混合胰岛素每天两次皮下注射可能会取得短效联合中效胰岛素每天四次皮下注射治疗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霍丽梅  高哲  杨立群 《河北医药》2013,(24):3699-3700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与预混胰岛素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重组甘精胰岛素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A组睡前注射一次重组甘精胰岛素组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B组预混胰岛素2坎/d注射。2组均以空腹血糖为调整剂量的依据和目标直至出院。院外继续该方案治疗共12周。比较2组治疗后平均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10.0mmol/L曲线下面积所占百分比以及治疗后HbAlC的变化。通过比较2组患者睡前血糖、凌晨3点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体重指数以评仇两种方法的安全性。结果2组胰岛素治疗方案治疗后平均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10.0mmol/L曲线下面积所占百分比、HbA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重组甘精胰岛素组效果显著优于预混胰岛素组而且低血糖发生率较预混胰岛素组显著降低(P〈0.05)。2组治疗后体重指数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索治疗更接近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其与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应用较预混胰岛素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药实践》2013,(10):754-75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与诺和灵30R降低血糖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两中心的平行对照研究,治疗周期3个月。选择病程3个月以上,单纯口服两种药物以上效果不佳者,空腹血糖(FBG)>8.0 mmol/L,餐后2 h血糖>12 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三餐前口服那格列奈(江苏扬子江药业生产),睡前22:00皮下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甘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长秀霖);对照组用诺和灵30R(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在早餐和晚餐前皮下注射两次,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8.9 mmol/L。血糖<2.8 mmol/L为低血糖标准。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基本达标,未见低血糖昏迷。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较诺和灵30R组明显,且前者低血糖发生率较后者低。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补充基础胰岛素,那格列奈控制餐后血糖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糖尿病患者脑卒中时联合使用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降糖的疗效。方法: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餐前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来得时)降糖治疗;B组:餐前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联合睡前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N)降糖治疗。治疗7d后,比较两组空腹、餐后血糖以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的差别。结果:A组与B组胰岛素用量无统计学差别,但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A组均显著低于B组(空腹为7.2±0.8vs9.4±1.9,P〈0.05;早餐后为9.0±1.8vs10.3±2.3,P〈0.05,mmol/L),且未见低血糖发生。结论:胰岛素类似物联合降糖能更有效控制血糖,预防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速效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入我院住院的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取速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治疗效果、对糖尿病的知晓度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优于治疗前[(5.8±1.9)mmol/L〈(13.0±4.2)mmol/L、(9.9±2.2)mmol/L〈(12.8±4.1)mmol/L;(6.9±1.6)mmol/L〈(18.4±6.3)mmol/L、(13.7±1.8)mmol/L〈(183±6.0)mmol/L],且观察组采用速效胰岛素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2.0%vs.69.0%);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远大于对照组(94.0%vs.71.0%)。结论临床上应用速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同时强化了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治疗疾病信心,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包美珍 《药品评价》2008,5(3):132-134
1 儿童糖尿病的治疗目标 空腹血糖:理想≤6.1mmol/L;及格7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理想≤7.8mmol/L;及格10mmol/L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114例来自我院经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57例,两组患者均停服以前的降糖药物,对照组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70/30(优泌林70/30)混合注射液,分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治疗组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分早、中、晚三餐前皮下注射,并予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每早8:00或晚睡前皮下注射1次,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两组组内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