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老老年严重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80岁以上老老年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及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治疗1周后NT-proBNP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1周后,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结论磷酸肌酸钠能迅速降低老老年严重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的NT-proBNP水平,改善全身状况。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CK、CK-MB、HBDH以及CTnI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和维生素C联合使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够互补协同,提高临床疗效,有效保护心肌细胞,改善患儿的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保护的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在麻醉诱导后、手术结束后即刻、术后6、24、48h共5个时点测定心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2组术后6、24、48h时间点CK—MB、cTnI水平比麻醉诱导时明显升高(P〈0.05),且在术后24h均达高峰。术后48h开始回落。但试验组在各时间段比对照组升高更为缓慢(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减轻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以胸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等为主症[1],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的心肌实质或间质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2],常并发心律失常.本研究中,笔者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较佳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所选病例60例(男33例、女27例),全部来源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湖州市吴兴区织里医院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排除伴有肝肾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和药物过敏的患者,年龄2~16岁,病程3~9d.按就诊顺序依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9.1±2.2)岁,病程(5.4±0.9)d,其中窦性心动过速26.7%(8/30),房室传导阻滞16.7%(5/30),ST-T改变13.3%(4/30),心胸比例扩大26.7%(8/30),心肌酶谱改变76.7%(23/30),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阳性53.3%(16/30).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9.3±1.9)岁,病程(5.7±0.8)d,窦性心动过速23.3%(7/30),房室传导阻滞20.0%(6/30),ST-T改变13.3%(4/30),心胸比例扩大26.7%(8/30),心肌酶谱改变80.0%(24/30),cTnI阳性53.3%(16/30).两组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指南》2020,(6)
目的探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8例,根据患儿床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模式,实验组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模式,对比2组患儿心肌酶指标参数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羟基丁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参照组(94.87%),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合理采用磷酸肌酸钠予以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心肌炎症状,降低患儿心肌酶相关指标,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小鼠阿霉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BALB/C小鼠60只,建立阿霉素心肌病模型,随机分为磷酸肌酸钠组、阿霉素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血清中心肌酶TnI、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ATP酶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心肌组织HE染色病理变化。结果:与阿霉素组比较,磷酸肌酸钠组LDH、MDA明显降低(P<0.05),SOD和ATP酶活力明显升高(P<0.05);血清NT-proBNP及TnI水平降低(P>0.05)。阿霉素组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水肿、变性。结论:磷酸肌酸钠通过减少氧自由基对阿霉素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严重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抗菌活性进行分析,评价其目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例患者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25g/div,每8h一次。疗程7~14d;对痰培养出的24株细菌作药敏试验,并检测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5种药物对同期72株I盛床分离菌的抗菌活性。结果哌拉西林钠/他喳巴坦钠治疗的有效率为86%,细菌清除率为83%,不良反应发生率4%。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是广谱、有效、低毒、安全的抗生素,尤其对老年人严重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患者血清B型尿钠肽(BNP)、患者左心室收缩末直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对照组82%,治疗后两组患者BNP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LVESD、LVEDD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LVEF明显增加(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能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心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BNP的影响。方法心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疗程2周。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NYHA)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情况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心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浆BNP下降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能显着改善心瓣膜病CHF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3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比较应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前后血清B型尿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和心肌酶的变化。结果应用磷酸肌酸钠前后血清B型钠尿肽分别为(1.33±2.24)和(1.18±1.62)ng·mL-1(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值分别为(109.93±35.08)和(124.40±61.92)mL(P>0.05);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分别为(44.48±25.73)和(52.10±28.64)mL(P>0.05);射血分数分别为61.55%±9.07%和59.30%±4.97%(P>0.05);每搏输出量分别为(62.93±17.09)和(68.20±36.74)mL(P>0.05);乳酸脱氢酶分别为(284.97±379.52)和(185.96±89.89)U·L-1(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分别为(22.36±36.34)和(14.42±6.82)U·L-1(P<0.05);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为(25.00±12.37)和(23.58±9.11)U·L-1(P>0.05);肌酸磷酸激酶分别为(126.69±95.99)和(115.83±81.35)U·L-1(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能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磷酸肌酸钠与二磷酸果糖治疗手足口病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心肌酶异常的手足口病患儿病历中,抽取分别使用磷酸肌酸钠、1,6-二磷酸果糖、普通治疗患儿各20例,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空白组,以CK、CK-MB、α-HBDH为参考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心肌酶水平与空白组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CK-MB、α-HBDH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手足口病心肌损害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新生儿共60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中给予磷酸肌酸钠。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心肌酶谱的改变情况,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中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心肌损伤,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联合免疫球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症状改善及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5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磷酸肌酸治疗,观察组予以磷酸肌酸+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心肌酶谱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两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70.3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K、CK-MB、cTnI、LDH、AS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K、CK-MB、cTnI、LDH、AST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酶谱恢复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磷酸肌酸联合免疫球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心肌酶谱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灯盏花素注射液与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用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心肌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2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用组(n=41)和单用组(n=41);联用组患者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和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用治疗,与单用组患者仅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心肌酶如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和炎性因子指标如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介素-6(IL-6)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联用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用组(P<0.05),血清CK、AST、LDH、NO水平值低于单用组(P<0.05),SOD、GST水平值高于单用组(P<0.05),血清TNF-α、IL-6水平值低于单用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单用组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和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疗效较确切,有效改善了其心肌酶水平,缓解了氧化应激反应对心肌的损伤,改善了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指南》2015,(17)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 160例急性脑损伤患者积极处理原发疾病,160例在积极处理原发疾病的同时接受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APACHE入院和10 d时评分、出现肌钙蛋白的时间及高峰期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增高、心电图异常及死亡患者的比例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APACHEⅡ入院时评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PACHEⅡ10 d时评分、出现肌钙蛋白时间和肌钙蛋白高峰期数值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增高、心电图异常患者比例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死亡患者比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有效降低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